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_第1页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_第2页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_第3页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_第4页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规范1目标规范生产过程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所生产整车出厂质量可靠性和一致性,制造让用户满意产品2范围2.1要求了本企业生产各类型整车装配通用技术要求2.2本检验规程适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整车生产过程检验3依据3.1相关产品行业标准、国家标准3.2相关产品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4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4.1整车装配前准备4.1.1仔细阅读本工序图纸技术要求或装配工艺规程。4.1.2了解本工序所要装配零部件质量要求和装配次序。4.1.3检验本工序所要装配零部件质量情况。4.1.3.1电镀件电镀层应色泽均匀、光亮,不应有锈蚀、起皮、鼓泡、麻点、毛刺和划痕等缺点。4.1.3.2喷漆件喷漆件应色泽均匀、光亮、无色差,漆层表面不允许有流痕、麻坑、锈蚀、漏喷、桔皮等缺点。4.1.3.3焊接件焊接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有漏焊,裂纹等缺点。4.1.3.4外观件均不得有显著刮伤、碰花、生锈、变形等影响外观质量缺点。4.1.4按工艺所要装配零部件依照工艺技术文件选取适当工具工装和设备,并准备必要辅料如润滑油脂类。4.2通用装配要求4.2.1按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要求次序安装本工序(工位)所要装零部件。4.2.2装配中对零部件要轻拿轻放,不允许严重碰撞,损坏或划伤零部件,不允许非正常情况下零部件变形。4.2.3全部安装螺栓、螺帽、螺钉、垫圈、六方头、起子头和平面均不得有显著打花、缺边、缺角、脱漆、脱铬等缺点。4.2.4全部零部件、标准件均不得错装、漏装、多装和少装。4.2.5全部零部件安装螺栓均应装配到位,安装螺栓应露出螺母端面2-5牙。4.2.6安装螺栓松紧度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所要求力矩值,没有力矩值要求螺栓螺钉按常规手感装紧,有弹簧垫圈紧固件应使弹簧垫圈压平,但不能使弹簧垫圈失效。4.2.7本工序所装配零部件均应按工艺技术要求装配到位,不应出现松脱现象,装配到位零部件应牢靠可靠。4.2.8旋转有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装配前必须涂一层钙基润滑脂。4.2.9不准横蛮装配,不准用不适当板手或工具装配零部件。4.2.104.2.11关重工位按工艺对螺栓端头或螺母用色标笔进行漆封。4.3车架装配:4.4动力系统装配4.8操纵系统安装4.6制动系统安装4.7驾驶室吊装4.8轮胎装配4.8.14.8.2不允许出现内胎被外胎压卡现象4.8.74.8.4.9车轮装配4.94.9.3轮轴端头应露出螺帽4.9.4车轮转动不应干涉车体任何部位并确保活动间隙>4.10VIN码标刻按生产计划要求打印车架VIN代码,字码应清楚,整齐,美观,打码位置和字码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技术要求,字码笔划不应有连笔、变形等现象,车架打码部位不应有脱漆、起泡等缺点。4.114.12电缆电器件安装4.12.1全车电缆走向按样车走向或按关于工艺技术文件要求走向要求布置,并用车架上固定线夹或塑料扎带扎紧在车体上,车辆在行驶中电缆不应与其它零部件牵挂。4.12.2全部电缆插件均应按对应位插接牢靠连通可靠。4.12.3电缆布置整齐美观,线缆排列有序。4.12.4全车电器开关安装牢靠,定位到位,不应有松动和不到位现象。4.12.5开关功效图标清楚,并能达成其应有功效要求4.13锁具安装4.13.1全车锁具安装后,均应能自如锁闭和开启,并能达成其锁具应有功效。4.13.2车辆处于锁闭状态时,钥匙应能自由取下,反之则不能(座垫锁除外)。4.13.3全车锁具钥匙全部通用。4.13.4电源锁具各功效位置转换可靠、清楚。4.13.5全车锁具应安装牢靠,车辆行驶时,不能松脱和有振动异响。4.14照明信号装置安装4.14.1全部照明信号装配件均应安装牢靠可靠,完好有效,不得因车辆振动而松脱和损坏,不能因车辆振动而失去作用和改变光照方向。4.14.2前照灯照射在前照灯距屏幕10m处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高度应为0.6-0.8H,其水平位置向左或向右偏不得超出10mm,应符合行业标准配光性能要求。4.14.3电喇叭壳体和车体件不应有干涉现象,喇叭音量95~112dB;喇叭声响不能沙哑,整车振动时,喇叭不能变音和有异响。4.14.4转向灯闪烁频率在85±10c/s范围内,起动时间≤1.5s。4.14.8前照灯光线集中不散光,4.15外观件装配要求4.15.1外观塑件搭接协调,合缝均匀。4.15.2搭接处过渡平整,不应有高低不平和鼓动现象。4.15.3外观件安装牢靠,PP件、颜色件搭缝非主观外表面1mm,主观外表面0.5mm。4.15.4全部外观可视面不允许有显著划痕擦印,距离可视面1m距离不允许看到塑件镀件划痕和擦印。5生产过程检验方法5.1巡检、不定时抽查5.2关键工序重点检验、控制5.3首辆车全过程跟踪检验5.4

各工序自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监督检验6主要检验内容和技术要求:生产过程主要检验内容及要求序号检验内容技术质量要求1检验车架号(或发动机号)打印号码应正确、拓印清楚、深浅均匀、完整,符合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要求,车架号码、发动机号与流程卡一致。23检验油箱内腔内清洁无杂物、不得有锈蚀,油箱开关安装牢靠,…….4布线检验布线应正确、牢靠、无压着倾向,活动部位应留有足够空间不被拉扯、牵绊,插件不得有晃动,松脱。绑扎带多出部分应剪除5油管、通气管检验安装牢靠,卡箍安全、到位,各种管不得夹持缠绕。6转向系检验方向转动灵活、无干涉、轴承上、下无窜动,7前、后轮总成检验轮胎气压正常(气压值按各车型相关企业标准要求值,通常前轮**kpa,后轮***kpa),无显著铸造、焊接缺点,装配后转动灵活,无卡滞,无异响。9零部件外观质量检验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无起泡、桔皮、露底、流挂、划伤等缺点,对局部漏涂、生锈部位清理后重新补漆(仅限车架、大五金件);电镀件表面应光滑、发亮、无变色、起泡、脱落、露底等缺点;焊接件焊缝应平整、均匀、无显著焊接缺点10涂润滑脂(或黄油)检验各转动部位应涂足润滑脂或黄油,主要部位以下:11紧固力矩检验关键紧固部位紧固要求见附表1;整车通常紧固部位紧固力矩要求见附表2;均应按要求调整到要求值。附表1整车关键紧固部位紧固力矩序号项目螺纹直径整车底盘关键部位扭矩值(N.m)整车车身关键部位扭矩值(N.m)备注1前轮螺母2后轮螺母3方向盘固定螺栓4。。。5。。。附表2通常紧固部位拧紧力矩序号螺丝规格8.8及以下级单位:N.m10.9和12.9级单位:N.m1M41.0-2.01.5-3.02M52.0-4.03.0-6.03M64.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