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搬迁项目立项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毕业论文_第1页
整体搬迁项目立项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毕业论文_第2页
整体搬迁项目立项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毕业论文_第3页
整体搬迁项目立项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毕业论文_第4页
整体搬迁项目立项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搬迁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PAGEPAGE1目录TOC\o"1-2"\u第一章评价工作概述 01第一节评价目的 01第二节评价范围 01第三节评价程序 01第二章建设企业简介和项目概况 03第一节建设单位简介 03第二节建设工程概况 03第三节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11第四节生产工艺和主要装置设备简介 13第五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7第六节安全投入及装置定员 23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第一节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25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 25第三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26第四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27第四章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其划分原因 28第一节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28第二节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 28第五章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30第六章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32第一节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 32第二节风险程度的分析 32第三节安全检查表评价结果 33第四节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 34第五节事故树分析结果 34第七章安全条件分析结果 35第一节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 35第二节主要技术、工艺和装置、设备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 36第三节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39第八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44第一节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原则和依据 44第二节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5第九章评价结论 54第一节安全评价综合分析 54第二节评价结论 54第十章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 56附件一:总平面布置图及区域位置图 58附件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4附件三: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78附件四:定性定量分析过程 81附件五:安全评价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目录 104非常用的术语1.安全评价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安全评价安全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2.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3.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指依法设立且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一个生产过程参与化学反应的原料。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作业场所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6.评价单元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评价的需要而将被评价对象划分为一些相对独立部分进行安全评价,其中每个相对独立部分称为评价单元。7.生产装置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各种劳动资料。8.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9.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10.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11.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卫生。12.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13.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同义词:恶性事故14.急性中毒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15.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16.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17.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18.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19.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同义词:劳动条件。20.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同义词:劳动环境21.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22.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23.劳动防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24.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25.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26.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27.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该物质最高容许值的因素和状况。28.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29.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30.爆炸危险区域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第一章评价工作概述第一节评价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查找、分析拟建项目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通过安全评价为企业提供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第二节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是************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及其配套的公用工程,包括厂区已建、拟建的厂房、车间和仓库。预测、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严重程度,根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行业生产特点,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建议,提出有效控制措施,确认项目建设的安全可靠性,形成评价结论。涉及该项目预留车间、厂房、设施,以及环保和职业卫生方面的问题,不在本评价范围之内。第三节评价程序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和《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该项目的评价程序如下: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前期准备作出评价结论图1-1安全评价程序框图

第二章建设企业简介和项目概况第一节建设单位简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18日,位于**********1号,占地面积48亩,注册资本600万元,由********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公司南邻******有限公司,西靠***路,北为公司现有五种剂型十多个生产品种,其中主导产品为康妇炎胶囊、红核妇洁洗液、消乳散结胶囊等一系列妇科中药,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公司目前有职工23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17人,固定资产2970万元。目前由于公司受场地限制,产能不足,现有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项目带动发展,并加快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公司决定投资20582.44万元,将现有厂区整体搬迁至*****工业园内,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506.81亩,总使用面积453.19亩,建设中药提取及非无菌制剂生产线,包括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洗剂、栓剂)及配套的库房、办公、质检等设施。项目实施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5484.90万元,年利润总额12294.20万元,净利润10757.42万元,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二节建设工程概况1.建设项目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中药在基础研究、剂型改革、新剂型开发、速效、高效、长效等研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我国中药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中药复方在应用上品种繁多,这为新药开发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来源。特别是中药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相对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有独特的疗效。当下国家十分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在《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实施16个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其中包括“现代中药”专项。目前虽然中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中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化能力不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能力不够。在当前形势下,*****集团决定抓住历史机遇,优化组合现有资源,在保持现有优势的情况下,将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更好的为我国中药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也为广大患者送去更多福音。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第十一项“医药”中第一小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与生产”及第十四小项,“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2.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20582.44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1379.45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0.0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9202.992年营业收入万元75484.90第四年3年总成本费用万元62549.47第四年4年利润总额万元12294.20第四年5年所得税万元1536.77第四年6年净利润万元10757.42第四年7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6.999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24308.90税后10项目投资回收期(静态)年3.44含建设期11项目投资回收期(动态)年4.04含建设期12盈亏平衡点%32.29第四年2.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本项目选址在********工业园内,总占地面积453.19亩,项目区东面为*****有限公司,南面为****路,西面为空地,北面为*****路。项目区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东侧)1.5km,距离当地政府3km,距离*****消防大队1km。表2.2-1拟建项目与周边环境间距明细方位建构筑物名称实际间距标准间距符合性参照标准备注东*******有限公司厂区围墙19m无要求符合GB50016-2006距离项目区内东侧建筑西空地/无要求符合GB50016-2006南*****路35.53m无要求符合GB50016-2006距项目区内最近建筑北*****路74.05符合GB50016-2006建设项目周边500m范围之内没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以下八大类场所:(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或种子、种蓄、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3.项目区域自然条件3.1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抗震烈度(1)地形、地貌***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降平缓,地势平坦,地面比降在1/8000-1/10000之间。地质构造属华北台坳的一部分—单县凸起,上部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厚度一般在500m以上,基岩没有出露。境内各地层自第三系以下,为横向和纵向的断层所断裂。拟建项目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下伏第三纪地层,属河湖沉积相。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大致为:0-6m多为粉土或粉粘土,6-10以下多为粉土、粘土,10m以下多为粉土,土质后而稳定、均匀。(2)水文******市水资源共2921亿立方米,黄河入境容水量42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2亿立方米(水质良好,适用於工农业生产),地下水15.18亿立方米(适宜於生活和企业用水)。该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大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含水岩组。上层为浅层淡水层,埋深40-60m,中间为成水层,埋深54-240m,下部为淡水层,埋深240m以下。(3)工程地质拟建项目地址地层为杂填土与黄河冲积而成的粉土、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内地层分布较为稳定,数较稳定的建筑地段,地基承力在120~150kPa,地下水位埋深3米左右,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震基本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企业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烈度为7度。3.2气象条件该项目所在地属暖温带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1)气温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冷气温:-20℃年平均雷爆日数:25.3d年最多雷爆日数:40d(2)降水年平均降雨量:715mm年最大降雨量:987mm年最小降雨量:390mm(3)风平均最大风速(3-4月):17m/s平均最小风速(8-9月):2m/s以下冬季主导风向:北、东北风其他季主导风向:南、东南风(4)湿度月份平均最高相对湿度:90%月份平均最低相对湿度:57%(5)最大冻土深度:45cm3.3交通运输条件****市位于****省西南部,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南北纵贯5个县区,新石铁路东西横穿4个县区。*****公路四通八达,全市通车里程4500公里,105、220国道通贯全境,18条干线和127条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市区距机场220公里,距机场230公里,距机场仅75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4.平面布置和主要建构(筑)物4.1建、构筑物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06.81亩,总建筑面积215250.4m2,其中拟建建构筑物面积24338.1m2,已建建筑物面积12390m2,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下表:表2.2-2建构筑物一览表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层数耐火等级火险分类结构形式备注综合制剂车间(含质检、办公室)(7)12321.21二级戊类钢混局部2层仓库(9)5277.61二级丙类钢混原料仓库提取车间(10)6673.33二级甲类钢混消防水池166.4事故水池333综合制剂车间(18)64192二级戊类钢混已建提取车间(19)17282二级甲类钢混已建危险品库(24)721二级甲类钢混已建乙醇储罐动力中心(25)8471二级砖混已建污水处理场(26)2390已建宿舍(28)33244二级砖混已建4.2防火分区及抗震设防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条之规定,对本项目生产车间及仓库最大防火分区进行划分,根据《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HG/T20665-1999第4.6.3条之规定,本项目生产车间的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乙2类或丙类,因此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本项目主要车间、仓库等建筑物防火分区及抗震设防情况见下表:表2.2-3建筑物防火分区及抗震设防表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防火分区设防烈度备注综合制剂车间(含质检、办公室)(7)12321.2质检及办公室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车间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7度局部2层拟建仓库(9)5277.6划分为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不大于1500m2。7度拟建提取车间(10)6673.3每层的乙醇精馏及储存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一般生产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7度拟建综合制剂车间(18)6419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7度已建提取车间(19)1728每层的乙醇精馏及储存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一般生产区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7度已建危险品库(24)72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7度已建注:各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相隔。4.3总平面布置根据总平面布局的原则和工艺流程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该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如下:本项目厂区呈近似矩形,厂区设有六个对外出入口,其中人流入口3个,分别位于厂区的西北、西南和南侧;物流出入口2个,位于厂区东侧,生活区出入口1个,位于物流出入口之间。厂区内一条南北向主要道路将厂区分为两部分,其中东侧主要布置有综合制剂车间(18)、提取车间(19)、宿舍(28)等;西侧主要布置有综合制剂车间(7)、仓库(9)、提取车间(10)、危险品库(24)等建筑。厂区内的生产车间、仓库周围留有足够的场地,生产、辅助设施之间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建筑物与厂区道路边缘亦保持一定的安全防火距离;根据消防要求,本项目生产车间周围设环形消防道路,形成统一的消防道路系统,厂内道路均采用城市型,主要道路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宽度为6m,详见总平面布置图。表2.2-4厂区主要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一览表建构筑物及设施方位相邻建构筑物及设施实际距离(米)规定的安全距离(米)检查结果依据标准、规范综合制剂车间(7)(戊类)东综合制剂车间(18)39.610合格GB50016-2006/3.4.1南预留制剂车间(8)2110合格GB50016-2006/3.4.1西厂区围墙205合格GB50016-2006/3.4.1北厂区围墙74.055合格GB50016-2006/3.4.1提取车间(10)(甲类)东危险品库(24)99.612合格GB50016-2006/4.2.南空地//合格GB50016-2006西厂区围墙205合格GB50016-2006/3.4.1北仓库(9)2412合格GB50016-2006/3.4.1仓库(9)(丙类)东提取车间(19)>1212合格GB50016-2006/3.4.1南提取车间(10)28.412合格GB50016-2006/3.4.1西厂区围墙205合格GB50016-2006/3.4.1北综合制剂车间(7)7810合格GB50016-2006/3.4.1综合制剂车间(18)(戊类)东综合制剂车间(7)39.610合格GB50016-2006/3.4.1南提取车间(19)2112合格GB50016-2006/3.4.1西仓库(9)>1212合格GB50016-2006/3.4.1北厂区围墙74.055合格GB50016-2006/3.4.1提取车间(19)(甲类)东空地//合格GB50016-2006南危险品库(24)80.2512合格GB50016-2006/4.2.1西综合制剂车间(7)>39.612合格GB50016-2006/4.2.1北综合制剂车间(18)2112合格GB50016-2006/4.2.1危险品库(24)(甲类)东空地//合格GB50016-2006南污水处理场(26)>5012合格GB50016-2006/4.2.1西提取车间(10)99.612合格GB50016-2006/4.2.1北提取车间(19)80.2512合格GB50016-2006/4.2.1由厂区平面布置图可知,厂区内建构筑物的基本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要求,但平面布置图上部分建构筑物见的距离未标注,且本项目拟不设置锅炉,但图纸上设计有锅炉房,建议企业及设计单位对平面布置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第三节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产品方案、规模本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洗剂及栓剂等五大类,具体产品名称、规格及生产规模见下表:表2.3-1产品方案及规格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包装形式生产能力1片剂2.5亿片/年小儿健胃咀嚼片0.3g/片36片/瓶、200瓶/箱脑血栓片0.3g/片36片/瓶、200瓶/箱2硬胶囊剂10亿粒/年康妇炎胶囊0.4g/粒24粒/盒、200盒/箱消乳散结胶囊0.4g/粒60粒/盒、200盒/箱宫瘤消胶囊0.5g/粒60粒/盒、200盒/箱康尔心胶囊0.4g/粒48粒/盒、160盒/箱3颗粒剂5000万袋/年杜仲颗粒5g/袋12袋/盒、200盒/箱4洗剂2000万瓶/年红核妇洁洗液150ml/瓶1瓶/盒、100盒/箱红核妇洁洗液100ml/瓶1瓶/盒、100盒/箱红核妇洁洗液10ml/瓶7瓶/盒、200盒/箱5栓剂1000万粒/年盆炎清栓1.5g/粒6粒/盒、200盒/箱2.原辅料储存及消耗本项目使用的原辅料主要包括中药材、乙醇、活性炭等,它们的消耗量及储量见下表:表2.3-2原辅料储存及消耗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种类储量消耗量1中药材原料15t5000t/a2乙醇溶剂20t1500t/a3浸膏粉中间产品5t530.6t/a4流浸膏中间产品10t836t/a5药用活性炭吸附剂50kg500kg/a6塑料袋包材500个8000个/年7塑料瓶(片剂)包材10万个505万个/年8塑料瓶(洗剂)包材20万个1016万个/年9铝箔包材0.5t81t/a10塑料包材2t830t/a11空心胶囊包材300万个10.31亿个12纸盒包材200万个7638万个/年13纸箱包材5万个171万个/年3.动力及公用工程消耗表2.3-3能源消耗表序号原料名称小时最大用量年用量备注1一次水97.68m3/h20.68万m32循环水300m3/h3蒸汽3.2t/h1.54万t4电1719.84万Kwh总装机容量:3583KW第四节生产工艺和主要装置设备简介1.生产工艺1)中药提取生产工艺本项目采用回流提取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以提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原料中药清洗拣选后,经灭菌、称量、粉碎、复核,送至提取车间,然后按比例投入到提取罐内,加入8倍量的纯化水进行两次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1h,得到的提取液进入提取液浓缩器,浓缩后不需进行醇沉提纯的药液送至喷雾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得到浸膏粉,送至制剂车间。需要进行醇沉提纯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5℃测),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醇沉罐,缓慢加入乙醇,使罐内乙醇的浓度达到75-80%,冷沉12小时后,将上清液(一次醇沉液)移入醇沉浓缩器进行浓缩。一次醇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65℃测)后,转入醇沉罐再加入乙醇至浓度80-85%,冷沉12小时。二次醇沉后的上清液加入活性炭后脱碳过滤,过滤后的滤液再进入醇沉浓缩器进行浓缩,浓缩后得到流浸膏,送至制剂车间。两次醇沉后的滤液浓缩回收的乙醇集中至稀乙醇储罐,然后送至乙醇精馏釜进行精馏,除去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后,重新循环使用。2)片剂、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提取出来的浸膏粉经过粉碎、过筛后,送至制粒机制粒,制粒后经干燥、混粒、颗粒机整粒。整粒后送入压片机压片,然后经包衣机包衣,包衣后的药品经过胶囊充填、铝塑包装或塑料瓶分装后,在外车间装盒、装箱,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3)颗粒剂生产工艺颗粒剂生产过程与片剂类似,浸膏粉经粉碎、过筛、制粒、干燥、混粒、整粒后,经颗粒分装机分装后,在外车间装盒、装箱,检验合格后入库。4)栓剂、洗剂生产工艺(1)栓剂流浸膏经称量后按比例加入纯化水,经陪夜、溶解均化后送至灌装工序灌装。PVC材料经栓剂制壳机制成栓剂包装带,然后经定量灌装、冷冻固化、封口、定数分版、切断等工序得到半成品,半成品经装盒、装箱得成品,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入库。(2)洗剂流浸膏经称量后按比例加入纯化水,经陪夜、溶解均化后送至灌装工序灌装。塑料瓶经灌装、旋盖、封口、贴签后得到半成品,半成品经装盒、装箱,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入库。或铝塑包装材料经制袋、灌装、封口等生产工序得到半成品,然后经装盒、装箱,检验合格后入库。2.工艺流程图中药提取生产工艺及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栓剂、洗剂生产工艺流程图见附件一。3.采用的工艺可靠性分析目前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1)煎煮法煎煮法是用水作溶剂,将药材加热煮沸一定的时间,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种常用方法。又称煮提法或煎浸法。由于煎煮法能提取较多的成分,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故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进时,通常采取煎煮法粗提。根据煎煮法加压与否,可分为常压煎煮法和加压煎煮法。常压煎煮法适用于一般性药材的煎煮,加压煎煮适用于药物成分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或在常压下不易煎透的药材。煎煮法溶剂的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较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另外,浸渍法所需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故浸渍过程应密闭,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故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3)回流法回流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回流法较渗漉法的溶剂耗用量少,溶剂能循环使用,故溶剂用量最少,浸提较完全。因此本项目采用回流法进行中药提取,该工艺成熟可靠,比之煎煮法、渗漉法提取效率较高,溶剂使用量较少,利于大批量连续化的工业生产。4.主要设备设施本项目需要安装的工艺设备共100余台(套),主要设备有多功能提取罐、双效浓缩器、单效浓缩器、提取液储罐、沉淀罐、乙醇精馏塔、乙醇储罐、喷雾干燥塔、高效粉碎机、高速混合制粒机、摇摆式颗粒剂、液体灌封生产线、空压机、纯化水制备系统等,详见下表:表2.4-1主要设备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材质备注一提取设备1热风循环烘箱四门八车,双扉台22粉碎机组600型台13多功能提取罐6.0m3台12不锈钢4多功能提取罐3.0m3台8不锈钢5微波真空干燥机组台16双效浓缩器2000l/h台8不锈钢压力容器7沉淀罐3.0m3台18不锈钢8单效浓缩器2000l/h台62不锈钢压力容器9提取液储罐8.0m3台10不锈钢10乙醇精馏塔陶瓷波纹填料塔φ800台211中药渣出渣机组套112喷雾干燥塔生产能力100kg/h台4二片剂、胶囊剂生产设备1电子称XK3190台22高效粉碎机SF-180台1不锈钢3高速混合制粒机YK-60台2不锈钢4槽形混合机CH-100台1不锈钢5摇摆式颗粒机YK-60台2不锈钢6热风循环烘箱CZS-15台37二维混合机CH-100台1不锈钢8震荡筛台1不锈钢9压片机TDP-15台2不锈钢10高效包衣机BY-800台1不锈钢11糖衣锅台4不锈钢12胶囊抛光机HLP-80台4不锈钢13铝塑包装线单效外循环浓缩器台414塑瓶分装线Φ1400×1500台1三颗粒剂生产设备1电子称XK3190台22高效粉碎机SF-180台1不锈钢3槽形混合机CH-100台2不锈钢4摇摆式颗粒机YK-60台4不锈钢5热风循环烘箱CZS-15台66二维混合机CH-100台1不锈钢7旋振筛XZS-Z-800台2不锈钢8移动式加料机JYYS-50台1不锈钢9颗粒分装机B.DZG-30B台3不锈钢四栓剂、洗剂生产设备1电子称XK3190台12配液罐6.0m3台23液体灌封生产线DGS-350套2不锈钢4栓剂生产线ZS-15A套1五辅助设备1纯化水制备系统套12蒸馏水机LD2000-5台13空压机JG18.5A台1碳钢储气罐3.0m3台1碳钢压力容器4自动化洁净空调系统AF-70台45变压器S9-2000KVA台2第五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给排水1)项目给水本项目总用水量为97.68m3/h,其中生产用水量为77.68m3/h,生活用水5m3/h,循环水补水15m3/h。由工业园区自来水厂提供,管径为DN250,给水压力大于0.35MPa,厂区内采用环状给水管网。此外该公司厂区还设有本项目给水分一次水给水系统、循环水给水系统两部分。其中,一次水给水系统包括生产、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1)生产、生活给水本项目室外管道采用钢丝骨架塑料(PE)复合管,室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道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2)消防给水本项目消防给水为独立给水系统,采用环状布置,管材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管道防腐做加强级防腐层。室外消火栓保护间距不大于120米,室内消火栓保护间距不大于50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厂区内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1次,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火灾延续供水时间不小于3小时,消防水总用量为378m3。本项目在厂区西北部设有容积为166.4m3的消防水池一座,拟配备IS80-65-125型消防水泵2台(一开一备),出水量均为50m3/h,但消防水池容量过小,建议企业增加消防水池的容量,使其有效容积不小于消防水的总用量。(3)循环水系统本项目循环水系统由冷却塔、加压泵、循环水给、回水管网等组成,循环水补水量15m3/h,有厂区内的生产用水管道提供。2)排水(1)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量不大,其中生产污水27m3/h,生活污水1.35m3/h,排水工程由生活污水系统,生产废水系统,清净下水、雨水系统组成。室外排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根据雨污分流的原则,分别设置室外雨水管网和室外污水管网。本项目生产、生活污水均排入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经统一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室外排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排水管,橡胶圈接口,雨水汇集到排水管网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本项目建筑内的生产、生活污水通过各自独立的室内排水系统,汇集排入厂区污水管网。(2)清净下水依据《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的有关规定,各类化工企业应有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处理不合格不得排放。本项目设置有333m3事故水池一座,用以收集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事故水池的容量略小,建议增加事故水池容量,使其不小于378m3,以便容纳事故时全部的消防用水。2.供配电本项目设备装机总容量3583KW,年耗电量为1719.84万KWh,电源由工业园10kv高压线路采用架空方式直接接入,建设高、低压配电室,厂内负荷除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级负荷。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分别引自总降10KV不同的母线段,每一回线路的供电能力及总降出线开关的容量均满足项目10KV变电所全部负荷的需要。厂区设2000KVA变压器2台,采用铠装电缆ZR-YJV22-0.6/1KV从变电室直埋敷设至各单体配电室。全厂低压设备的配电电压为380/220V,采用TN-S系统,以放射式和干线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电,在各单体低压分配电室设有低压配电柜,采用ZR-BV-450/750V阻燃铜芯塑料绝缘电线穿镀锌水煤气钢管向用电设备供电,进入厂房洁净区的线路采取隔离密封措施。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中气体和蒸气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乙醇属于ⅡA级T2组别,本项目爆炸危险区域(提取车间及其附加区域)内的电气选型应满足此要求。3.供热本项目用热主要包括生产用蒸汽、空调用蒸汽,蒸汽的最大用量为3.2t/h,由有限公司提供,蒸汽参数:表压1.0MPa,温度184.07℃。本项目在厂区内设热力站,配备二套蒸汽减压装置,三套蒸汽计量装置,为车间工艺装置及暖通装置分别提供表压为0.4MPa和0.2MPa的4.制冷、通风本项目制冷采用分区供冷方式,在各生产车间分别设置室外一体化冷水机组,各冷冻系统采用闭式机械循环方式,冷水温度控制在7-12℃。项目生产线洁净区内的器具清洗、浓配工序、质检中心及人员净化辅房设置排放系统,排放选用中效过滤器,各排风机与其空调机组均联锁,以保证室内正压。当系统启动时,先开空调机,再开排风机,系统关闭时,则相反。车间内的洁净区换气次数为27次/h,其他场所换气次数为每小时不少于8次。5.自控、仪表1)自控方案及系统结构本项目自控系统包括空调自控系统、生产过程自控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空调自控系统该系统有传感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传输线路、执行器、触摸屏组成。控制设备设在车间的空调机房内,采用就地控制、显示。控制系统具备机组的手/自动状态监视,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温湿度监测、控制及实现相关的各种逻辑控制关系等功能。空调机房内的DDC控制器根据生产对环境的要求,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对机组回风管或送风管内的温、湿度进行自动检测,通过DDC控制器自动调节车间、库房各区域的温、湿度。(2)生产过程的自控系统本项目中药提取过程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以集中控制为主,就地指示控制为辅。在提取车间设置主控制室,内设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对整个车间的工艺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为操作站、过程控制站和网络三部分。为提高自控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停电时间不小于30min,保证系统在停电故障下仍能正常运行,此外重要的输入输出回路采用冗余设计。(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项目提取车间、危险品库火灾类别为甲类,火灾子自动报警系统的防护等级按一级设置,其他车间及仓库的火灾类别为丙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级按二级设置。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对厂区内的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在车间、仓库、楼梯间及走廊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在粉碎、筛分、除尘等有蒸汽和尘埃场所设置感温探测器。在厂区建筑的各层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及人员通道上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带消防对讲电话插口)。2)仪表选型本项目仪表选型以先进、可靠和经济实用为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于防爆场所,选用防爆型仪表,对粘度大的介质,选用具有防堵功能的仪表,对于要求无菌的场所,选用具有防染菌功能的仪表。主要仪表选型:(1)自动控制系统拟采用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DCS);(2)显示仪表选用智能数字显示仪表;(3)流量测量选用智能型涡流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4)进入厂房总管(蒸汽、水、压缩空气等)流量测量选用智能一体化流量计;(5)温度测量选用WZP系列Pt100型铂热电阻;(6)压力测量选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7)液位测量选用电容式差压液位变送器;(8)PH测量选用PH传感器和PH变送器;(9)调节阀选用气动调节阀;(10)就地压力测量选用不锈钢压力表(YN-150);(11)就地温度测量选用双金属温度计(WSS-581);(12)空调机组自动控制采用空调专用控制仪表(数字式DDC控制器)。仪表盘、仪表及其他非带电体均应一点接地,以防止静电对系统和仪表的干扰机漏电对操作工的危害。6.防雷、防静电本项目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各生产装置区建筑物均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具有火灾的建筑物及办公室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为防止雷电波侵入危害,应对进入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架空金属管线、电缆桥架等作接地保护。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线,均采用防止静电电荷集聚的接地措施。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保护接地连接成统一的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乙醇储罐区设置静电接地装置,设备管道法兰做防静电跨接,储罐罐体采取接地措施,接地点不少于两处。7.纯化水、蒸馏水系统本项目提取过程中使用纯化水,设有纯化水系统一套,配备有原水箱(3t)、加压泵、阻垢剂加药系统、多介质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制水量2t/h。栓剂、洗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蒸馏水,本项目配备有多效蒸馏水机一台,制水量2t/h。8.压缩空气空压系统主要用于仪表控制系统,本项目配备JG18.5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一台,3m3储气罐一台,排气量3.8m3/min,排气压力0.7MPa。9.分析化验本项目设有质检中心,负责全厂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服务,包括原辅料、包材质量的控制,药品出厂质量控制。质检中心设置在综合制剂车间二层,设有普通化验室、常规仪器室、精密仪器室、天平室、标液配制室、试剂存放室、消毒室、菌检室、培养室等。实验室主要设备设施如下:表2.5-1实验室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1边实验台3600×750×80042边实验台3900×750×80023边实验台2400×750×80044转角台1000×1000×80015天平台900×750×80036试剂柜900×450×180087器皿柜900×450×180038通风柜1800×750×235029留样柜900×450×18002110毒品柜1200×450×1800111中央试验台3800×1500×8002第六节安全投入及装置定员1.安全投入本项目总投资20582.44万元,其中安全投入费用410万元,具体分配情况见下表:表2.6-1安全投资费用分布表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1主要生产环节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防范设施费用402检测装备和设施费用2403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费用204事故应急措施费用605消防投资费用50累计4102.装置定员本项目建成后,年工作日为250天,提取车间采用三班制,其他车间及管理部门采用单班制,每班日工作8小时。本项目新增职工363人,详见下表。表2-8.1项目定员编制表序号名称人数1行政管理及技术人员332提取车间1583其他生产车间1524质检中心85其他辅助人员12总计363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第一节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1.危险有害物质本报告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和《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为准。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乙醇(药用级,≥95%)、活性炭及压缩空气,它们的危险特性如下表:表3.1-1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性表危险品名称闪点(℃)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v%)危险性类(GB13690-1992)剧毒物品易制毒品压缩空气/戊类/第2.2类不燃气体//乙醇12甲类3.3-19.0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活性炭/乙类/第4.2类自燃物品//表注:1)剧毒品——《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2)易制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通过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AS和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等,搜集、整理得到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和处置措施。(详见报告附件三)2.主要危险物质的包装、储存、运输技术要求通过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AS和性质等,搜集、整理得到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技术要求。(详见本报告附件二)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1.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为了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首先对其进行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在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和辩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1\*GB3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6小类。=2\*GB3②按“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即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害因素分为20类。即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GB3③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划分,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他有害因素等7类。本评价报告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分析。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该项目所用原料包括易燃易爆性物品、有毒品,本报告依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特点、生产设施、涉及的危险物质及其特性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预测和分析。第三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1.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辨识,得出本项目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其它危险危害有中毒窒息、容器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灼烫、坍塌、淹溺、噪声和粉尘等。(具体分析过程见附件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过程)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在各评价单元的分布情况见下表。表3.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危险有害因素部位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灼烫触电坍塌噪声粉尘前处理工序√√√√√√√提取工序√√√√√√√√√√乙醇回收工序√√√√√√√√√√成品灌装车间√√√√√√第四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规定,该项目该项目生产场所和储存场所未构成重大危险源。(2)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判定,本项目压力容器不在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第四章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其划分原因第一节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服务的,目的是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2)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评价单元。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第二节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本次评价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由于该项目生产装置及工艺过程类似,工艺流程简单,仅涉及的部分物料不同,故将该项目划分为以下单元:(1)项目选址、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2)生产装置及储存单元(3)公用工程单元(4)安全管理单元根据上述各单元评价对象,本次安全设立评价确定采用如下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SCL);(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3)事故树分析法(FTA);(4)火灾爆炸模型。评价单元的划分及选择的评价方法见下表所示:表4.2-1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序号单元评价方法1项目选址、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安全检查表法2生产装置及储存单元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火灾爆炸模型3公用工程单元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4安全管理单元安全检查表法

第五章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理由1.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根据评价项目工艺装置的特点及对该项目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针对本评价要实现的目的,确定选择下列方法:(1)采用安全检查表对项目的外部环境、平面布局、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等方面进行定性的安全分析评价;(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通过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由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及其程度,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3)采用事故树评价法对触电事故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以便强化管理,做到提前预防。(4)采用火灾爆炸模型对乙醇储罐泄漏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得出事故发生后的影响程度,以便做到提前预防。2.选择评价方法的理由2.1选择安全检查表的原因:1、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2.2选择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原因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宏观的概略定性分析方法,在项目发展初期使用PHA有如下优点:1、能识别可能的危险,用较少的费用或时间就能进行改正。2、能帮助项目开发组分析或设计操作指南。3、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2.3选择事故树评价法的原因通过对生产中常见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通过逻辑运算,找出各原因对事故发生的贡献度,从而达到事故预防的目的。2.4选择火灾爆炸模型分析法的原因本项目储罐区储存的乙醇为易燃易爆物质,选用火灾爆炸模型对乙醇储罐进行蒸汽云火灾模拟能较为准确地估算其危险性及火灾后果,且工作效率较高。

第六章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第一节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1.化学品数量、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部位)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品为乙醇、活性炭,它们的状态、数量及分布情况见下表:表5.1-1主要化学品的状态、温度、压力和数量序号所在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状态数量(t)1生产区中药提取装置乙醇(溶剂)液14活性炭(辅料)固0.052乙醇回收装置乙醇(溶剂)液123储存区乙醇储罐乙醇(溶剂)液30注:生产区按一次投料量计算,罐区按最大可能充装量计算。2.定量计算爆炸与可燃物质放出热量及TNT当量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爆炸与可燃物质主要是乙醇,本次评价对上述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发生爆炸时的TNT当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5.1-2:表5.1-2爆炸与可燃物质的燃烧发出热量和TNT当量序号所在装置、设施爆炸与可燃物质数量(t)燃烧热(kJ/kg)燃烧发出热量(kJ)爆炸TNT当量(kg)1中药提取装置乙醇1413661.91×1074565.02乙醇回收装置乙醇1213661.64×1073919.13乙醇储存区乙醇3013664.10×1079799.2注:取TNT的爆热为4.184MJ/kg。第二节风险程度的分析本项目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主要为乙醇,若发生泄漏事故,非常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如果遇明火或高热,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在此采用TNT当量法预测由此造成的爆炸事故后果。本项目设有成品乙醇储罐2台,储量均为15t,假设其中1台乙醇储罐发生泄漏,10%形成蒸气云,蒸汽云爆炸的TNT当量分别为:WTNT=1.8×3%×15×103×10%×2.345/4.12=46.10kg1)可燃性的化学品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可燃化学品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Q=qm,乙醇全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Q=30×103×1.366=4.10×104MJ2)蒸汽云爆炸对人员伤害分区乙醇储罐发生泄漏,可能形成蒸汽云,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蒸气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半径见下表:表6.2-1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半径汇总表序号类别半径(m)1死亡R≤9.252重伤9.25<R≤12.893轻伤12.89<R≤16.484财产损失R≤19.82由于其中一个乙醇储罐发生泄漏后爆炸,可以波及到其它储罐,严重时可以发生多次爆炸,有可能波及其它厂区及办公区域。因此,企业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维护,预防乙醇泄漏现象的发生,并严格控制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第三节安全检查表评价结果安全检查表评价检查结果见表6-1:表6-1安全检查结果汇总表序号安全检查表总检查项符合项可行性报告未说明项1项目选址、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423482生产装置及储存单元251963公用工程单元171254安全管理单元143116合计986830通过对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分析确定:该项目满足基本建设条件,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对可研报告中未涉及的项目或现阶段无法检查的项目,本报告将在第八章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作为对该项目设计、建设的要求,使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第四节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知:(1)该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淹溺、噪声及粉尘等危险有害因素。(2)其中火灾爆炸、机械伤害及触电的危险等级为Ⅲ级(危险的),其余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等级为Ⅱ级(临界的)。第五节事故树分析结果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电气维护检修及停送电失误引起的检修事故进行了分析,求出了最小径集,指明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要预防接触用电设备触电事故,必须使用安全器具且保持完好有效,电气设备一定要良好接地(零)、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有效。第七章安全条件分析结果第一节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1.建设项目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本项目选址在工业园内,总占地面积453.19亩,项目区东面为有限公司,南面为路,西面为空地,北面为路。项目区距离最近的居民区(东侧)1.5km,距离当地政府3km,距离消防大队1km。厂区500米范围内没有名胜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保护目标。厂址与周边村庄、道路的距离满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本项目对周边企业能够产生安全的事故有火灾爆炸,根据定量计算结果,本项目的最危险设施(乙醇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2.外部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本项目周边存在的设施为有限公司内的提取车间(火险类别为甲类),如果发生火灾会对本项目产生一些影响。此外,周边道路发生事故时(主要是交通事故),也会对本项目产生一些影响。但总体上周边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外部环境对本项目的风险程度可以接受。3.当地自然条件对生产装置、设施的影响自然条件对本项目装置、设施的影响主要是雷击、地震、风等的影响。本项目建筑设有避雷装置,在雷雨季节是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项目当地常年主导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北风,地震烈度7度,无明显恶劣的自然条件。正常情况下自然条件对项目装置几乎无影响。当发生事故时应考虑对处于下风向的车辆、行人可能有不良影响。第二节主要技术、工艺和装置、设备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1.工艺可靠性评价目前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煎煮法溶剂的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较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另外,浸渍法所需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故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回流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回流法较渗漉法的溶剂耗用量少,溶剂能循环使用,故溶剂用量最少,浸提较完全。因此本项目采用回流法进行中药提取,该工艺成熟可靠,比之煎煮法、渗漉法提取效率较高,溶剂使用量较少,利于大批量连续化的工业生产。2.生产装置、设备、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的匹配情况(1)该项目生产车间及储存场所的耐火等级、层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及与其他建筑物防火间距对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2)本项目提取工序使用的乙醇具有易燃易爆性,该工序存在的车间爆炸性气体危险环境区域为2区,涉及乙醇的电气设备选型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防爆要求,采用隔爆型dⅡAT2型。(3)本该项目使用的设备均选用国内有生产资质的厂家制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安装委托有相关国家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安装,因此设备能够满足产生工艺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但对于特种设备要加强管理,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人员操作证才能上岗。(3)消防设施能满足项目消防要求,项目界区内设室外环状消防水管网,厂房等建筑物均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各建筑物和框架内每层及室外设备区均设置相应数量的小型手提式干粉(或CO2)灭火器,本项目消防用水量为378m3,在厂区西北部设有容积为166.4m3的消防水池一座,消防水池容量过小,建议企业增加消防水池的容量,使其有效容积不小于消防水的总用量。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配套能力分析1)给排水本项目总用水量为97.68m3/h,其中生产用水量为77.68m3/h,生活用水5m3/h,循环水补水15m3/h。由工业园区自来水厂提供,管径为DN250,给水压力大于0.35MPa,厂区内采用环状给水管网。此外该公司厂区还设有自备水井2眼,出水量均为80m本项目排水量不大,本项目排水量不大,其中生产污水27m3/h,生活污水1.35m3/h,本工程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经统一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汇集到排水管网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本项目设置有333m3事故水池一座,用以收集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建议增加事故水池容量,使其不小于378m3,以便容纳事故时全部的消防用水。2)供配电本项目设备装机总容量3583KW,年耗电量为1719.84万KWh,电源由工业园10kv高压线路采用架空方式直接接入,建设高、低压配电室,厂内负荷除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级负荷。厂区设2000KVA变压器2台,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要求。3)供热本项目用热主要包括生产用蒸汽、空调用蒸汽,蒸汽的最大用量为3.2t/h,由有限公司提供,建议企业与有限公司签订供热合同,以确保本项目用热。4)自控、仪表(1)自控本项目自控系统包括空调自控系统、生产过程自控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空调自控系统具备机组的手/自动状态监视,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温湿度监测、控制及实现相关的各种逻辑控制关系等功能。本项目中药提取过程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以集中控制为主,就地指示控制为辅。在提取车间设置主控制室,内设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对整个车间的工艺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本项目提取车间、危险品库火灾类别为甲类,火灾子自动报警系统的防护等级按一级设置,其他车间及仓库的火灾类别为丙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级按二级设置。(2)仪表仪表选型以先进、可靠和经济实用为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于防爆场所,选用防爆型仪表,对粘度大的介质,选用具有防堵功能的仪表,对于要求无菌的场所,选用具有防染菌功能的仪表。5)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系统本项目提取过程中使用纯化水,设有纯化水系统一套,配备有原水箱(3t)、加压泵、阻垢剂加药系统、多介质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制水量2t/h。栓剂、洗剂生产过程中使用蒸馏水,本项目配备有多效蒸馏水机一台,制水量2t/h。6)压缩空气空压系统主要用于仪表控制系统,本项目配备JG18.5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一台,3m3储气罐一台,排气量3.8m3/min,排气压力0.7MPa。综上所述,该建设单位公共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水、电、汽、自控等均能够得到保障。第三节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针对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选取国内同行业事故案例,对其进行对照、类比、分析思考,以便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案例一]吉林省洮安县洮安制药厂浸煮罐爆炸1)事故概况及经过1979年8月6日6时50分,吉林省洮安县洮安制药厂浸煮罐发生爆炸。爆炸后,罐体及上部无折边封头随罐体飞出260米,下部锥体封头打入另一罐的底部,使邻近几个罐离位,管道严重破坏,并使长36米、跨度为10米、高为10米的砖瓦厂房倒塌五分之三,其余部分受到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83400元,间接经济损失400000元,死2人,伤8人。事故发生前的状况是:该浸煮罐系1974年投运,累计使用25986小时,从投用到爆炸期间,该罐的筒体及其它部位,从来做过技术检验。事故的经过是:1979年8月6日零时,有12名工人上班,按原来的分工进行工作,首先是除渣装草,接着供汽浸煮,负责供汽浸煮的工人先后去浴池洗澡,洗澡完后回到该罐检查,发现汽压已增高超出允许压力(1.5~2大气压),到6点40分,锅炉蒸汽压力已达0.6兆帕(6大气压),造成浸煮罐爆炸。2)事故原因分析(1)该罐筒体强度不够,筒体原来壁厚采用8毫米,经多年使用,筒体下部由于遭受介质的冲击磨损、腐蚀,钢板厚度已减少到1~2毫米,加上罐内温度、压力的频繁变动,使铜板的材质产生疲劳,根据计算,允许的使用压力已处于超压状态,强度不够。另外,从刚度考虑,厚度至少应为4毫米。(2)操作人员擅离岗位,供汽阀门未关,锅炉连续供汽,致使罐内实际压力升高到超过筒体所能承受的压力。(3)浸煮罐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4)企业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缺少定期检验和运行保养制度。3)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该罐及类似罐不得作为压力容器继续使用。(2)应安装安全阀,并保证灵敏可靠。(3)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各项工艺指标使用,不得盲目超压行。(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5)加强技术培训,使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作,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排除。[案例二]机器过热填料多,酒精蒸发引火灾1)事故经过某制药厂制粒岗位操作工王某操作的制粒机因运行时间过长,机身温度已经很高,物料开始发粘,出粒很不顺畅,王某有些手忙脚乱。这时职工吕某过来取工具,顺手帮忙将机台上的料倒入斗内,但由于填料过多造成机器憋车。这种情况按规定应该停机处理,但王某为了赶时间就没有停车,而是取来一桶酒精,一边戴着手套向斗内加酒精,一边晃车。只听一声巨响,制粒机整个引爆燃烧,料斗内窜出几尺高的火苗将王某的手颈烧伤。2)事故原因(1)由于机器过热,料中酒精迅速蒸发,造成机器物料酒精浓度过高,排风机因老化不能及时排除,在点动晃车启动电源时产生电弧而引爆燃烧。吕某帮忙填料过多,王某违规不停机处理反而加酒精强行点车操作,在机器高温情况下引起火灾,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而这台老式的制粒机,电源启动为非防爆型,不适宜含酒精物料的生产,与之配套的通风系统因功率低,阻力过大,不匹配,不能及时排除作业环境中的酒精与高温蒸汽。这些物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3)防范措施(1)教育职工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严格工艺规程操作,自觉遵守劳动纪律。(2)改善作业环境,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彻底改造或更换老式制粒机和通风设施等[案例三]河北省丰宁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1)事故概况及经过1990年12月28日9时50分,河北省丰宁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发生爆炸,死亡4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96800元,间接经济损失28000元。由于调试现场在野外,除空气压缩机损坏外,没有其它损坏。该储气箱是由湖南某压缩机厂制造的,1989年8月出厂。出厂时材质方面无资料,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如:射线检测、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该储气箱直径为750毫米,长为1500毫米,厚为6毫米。所有焊缝均为手工电孤焊,环向焊缝为单面无垫板对接焊。1990年10月28日区长组织空压机手对空压机进行检查调试,确认无问题后进行启动空负荷运转,未发现异常,即将进气手柄拨至负荷位置,运转一分钟后,储气箱就发生爆炸。爆炸后,靠近操作侧一端装有滤油装置的封头环焊缝全部断开,封头飞出100多米远,筒体向另一侧飞出5~6米远,撞到石头上致使严重变形破裂。检查焊缝时发现在丁字焊缝处损坏,周长2250毫米的环焊缝上只有两处焊透,分别为180毫米和50毫米,其余焊缝均为未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