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1页
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2页
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3页
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4页
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PAGE第91页****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目录TOC\o"1-2"\h\z\u编制说明 21本项目安全评价工作情况 21.1评价对象及范围 21.2评价程序 22评价目的和依据 22.1评价目的 22.2评价依据 23评价项目概况 23.1码头概况 23.2周边状况 23.3自然条件 23.4消防设施 23.5其他设施 23.6安全管理 2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1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2化学品码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3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4重大危险源辨识 25评价单元确定和评价方法选择 25.1评价单元确定 25.2评价方法选择 26定性、定量化分析及评价 26.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26.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26.3事故类比分析 27安全条件符合性及隐患情况 27.1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性情况 28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8.1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 28.2码头设施方面安全措施 28.3工艺系统方面安全措施 28.4安全设施方面对策措施 28.5消防设施方面对策措施 28.6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29评价结论 29.1安全隐患情况汇总 210.2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210.3评价结论 211附录 2附录1码头地理位置图 2附录2码头分布示意图 2附录3装卸工艺示意图 2附录4码头周边示意图 2附录5安全管理网络图 2附录6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目录 2附录7设备管理制度目录 2附录8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目录 2附录9有关物料物化特性(MSDS) 2附录10企业提供部分资料目录 2附录11管理建议书 2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制说明****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是**石化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专业性码头公司,主要为美国**公司60×104t醋酸项目提供码头和仓储配套服务,也为****的其它入园企业提供各类液体化工物料装卸、储存、分装、中转、运输等服务性业。公司利用长江下游**河段八卦洲左汊尾部****辅助港区通江集港区之规划岸线,投资建设5000t级和2×104t级液体化工码头各一座。用于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环氧丙烷、甲苯、二甲苯、丙酮、苯酚、苯胺、正丁醇、低温乙烯等液体化工物料的储存、分装、中转业务。年储运能力约为150×104t以上。为了加强对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保障和促进安全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石油化工液体码头及从事危化品装卸、储运经营的港口生产单位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专项安全现状评价的管理规定,****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委托****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其石油化工液体码头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规定,以实现****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深入调查和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装卸安全技术要求、装卸量、储存量,以及周边环境影响和安全管理状况等因素,辩识该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判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分析突发重大事故的致因并预测模拟其后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为****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本项安全评价工作得到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港口管理局暨海事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得到了****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帮助和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本项目安全评价工作情况1.1评价对象及范围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主要是****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码头分部,即包括两座趸船及装卸作业设施、栈桥输送管线及安全管理体系,罐区分部不在本报告的评价范围内。评价的品种为:醋酸、甲醇、甲苯、醋酸乙烯酯、丙酮、醋酐、苯酚、苯胺、环氧丙烷、正丁醇、低温乙烯共计11各品种。本次专项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1)分析辨识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检查评价对象的周边环境相互影响;(3)检查评价对象的建(构)筑物及场地布置情况;(4)检查评价对象的工艺及设备情况;(5)检查评价对象的安全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6)对评价对象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安全可靠进行评价;(7)从整体上对评价对象的安全生产条件(含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论证;(8)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9)得出安全评价结论。

1.2评价程序安全评价原则流程为:前期准备过程、危险识别过程、安全评价过程、安全控制过程、综合论证过程。其程序如图1-1所示。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前期准备过程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辨识危险辨识过程安全评价过程安全控制过程综合论证过程事故案例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定性、定量评价各单元评价结果提出安全补偿措施与评价单位交换意见补偿对策落实检查作出评价结论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重大危险源辨识图1-1安全评价程序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评价目的和依据2.1评价目的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保障和促进港口安全生产,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第344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交人劳发[2004]46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石油化工液体码头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二、以实现****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生产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指出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单元及部位,为制定****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及进行安全生产监察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换领港口安全作业证的依据。三、根据****石油化工液体码头涉及的不同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装卸安全技术要求、装卸量、储存量,港口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因素,科学地分析突发重大事故的致因并预测模拟其后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为提高****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的本质安全度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2.2评价依据2.2.1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6月2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等。2)国务院行政法规及文件(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年2月1日施行);(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2009(3)《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2月4日公布);(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国发[2004]2号,2004年1月9日);(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2002年5月19日公布);(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7)《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1988年7月21日发布);(8)《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9)《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1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年1月1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6月1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等。3)部委及行业规章、规定(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6]第20号);(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劳人护[1987]36号);(5)《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第18号令);(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国家发改委第40号);(7)《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9号);(8)《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原化工部令第11号);(9)《危险货物名录》(2002版);(10)《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修订版,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11)《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1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督规程》(原劳动部1996年4月);(13)《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令,2005年9月1日施行);(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监局2004年4月8日发布);(16)《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9号,2004年1月1日起实施);(17)《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18)《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19)《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交人劳发[2004]462号);(20)《特(1)《**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苏安监[2001]37号);(2)《**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7月1日起施行);(3)《**港口条例》(2008年6月1日起施行);(4)《**劳动保护条例》(2003年)(1994年10月23日公布实施);(5)《**职业病防治条例》(1997年7月1日公布实施);(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2年12月17日公布实施);(7)《**消防条例》(1999年6月3日公布实施)(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06年(9)《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苏安办[2005]53号)等。2.2.2技术规范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7);(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3)《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修订版);(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11)《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4);(1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927-2001);(13)《港口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TJ320-1997);(14)《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6)《装卸化学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17)《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18)《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1993);(19)《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89);(20)《防洪标准》(GB50201-1994);(21)《安全色》(GB2893-1982);(22)《安全标志》(GB2894-1996);(23)《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24)《油码头安全技术基本要求》(GB16994-1997);(25)《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1996年);(26)《散装液体化工产品港口装卸技术要求》(GB/T15626-1995);(27)《火灾分类》(GB4968-1985公安部制订);(28)《电气设备安全卫生设计导则》(GB4064-1983);(29)《灭火剂基本术语》(GA51-1993公安部制订);(30)《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32)《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公安部制订);(33)《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3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35)《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3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37)《安全评价通则》(AQ80001-2007)(38)《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95—2007)(3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2000);(4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41)《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GB18434-2001);(4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等。2.2.3相关性资料1、****委托****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其石油化工液体码头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签订的《技术服务协议书》。2、****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3评价项目概况3.1码头概况****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是由香港**化工国际有限公司与****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的专业储运码头公司,石油化工液体码头为其下属的单位之一,码头现有职工15人(日班);****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参见表3-1。表3-1企业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地址****市****区**路90号-48联系电话57025690传真邮政编码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经济性质合资法定代表人**安全负责人徐杰全厂职工人数技术管理人数专职安全管理人数3码头职工人数技术管理人数5专职安全管理人数1港址位于****玉带片区附近,座落于**八卦洲出口段尾部左岸,距规划中八仪高速跨江大桥下游约380m,码头前沿均为两艘长×宽分别为75×18m、120×18m钢质趸船用于停泊,每艘趸船由两榀47m长的钢引桥与阀室平台平行连接,阀室由长×宽=228×10m的2#引桥;(包括钢引桥墩长度)连接,于2号引桥成T字形的长×宽=481.5×10m的1#引桥与防汛大堤相连。其中2只趸船的固定由8根靠船桩及码头地理位置参见附录1。码头平面分布参见附录2。3.1.1****石油化工液体码头,所在地区为长江冲积地貌地域,由长江中下游河床侵蚀堆成,河段属于微冲状态;周边地形以沿江丘坡高于江边堤岸的自然形貌呈现,以南高北低的自然竖向场地形成雨水自流排放系统。****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码头泊位分布,自西向东(即顺长江水流方向)依次为:1#码头(5000t级)、2#码头(20000t级)。1#码头(5000t级)泊位:1#码头(5000t级)泊位采用钢趸船、靠船簇桩、系缆墩相结合的布置模式。钢趸船船长75m、宽18m、型深3.0m。吃水深度2.0m。钢趸船江侧设两组钢质靠船簇桩,每组靠船簇桩由两根Φ1500mm的钢管桩及浮箱组成,浮箱可沿着两根直桩随水位变化上、下浮动。同时上有设置3根锚链,下游设置2根锚链固定趸船。为便于船舶靠泊带缆,1#钢趸船上游设有1#(6×6m)、2#(6×6m)系缆墩,下游设有3#(6×6m)、4#(10×2#码头(20000t级)泊位:2#码头(20000t级)泊位采用钢趸船、靠船簇桩、系缆墩相结合的布置模式。钢趸船船长120m、宽18m、型深3.0m。吃水深度2.0m。钢趸船江侧设两组钢质靠船簇桩,每组靠船簇桩由两根Φ1800mm的钢管桩及浮箱组成,浮箱可沿着两根直桩随水位变化上、下浮动。同时上有设置3根锚链,下游设置2根锚链固定趸船。为便于船舶靠泊带缆,2#钢趸船上游设有5#(6×6m),与5000t级泊位共用4#(10×10m)系缆墩,下游设有6#(6×6m)、7#(6×钢引桥:钢趸船与固定桥之间采用钢引桥连接。由于装卸工艺管线及辅助管线较多,同时考虑减少吊装重量,因此在20000t级泊位和5000t级泊位均设置有两榀钢引桥,每榀钢引桥长47m,宽6m。钢引桥管架区宽4.5m,人行走道区宽1.5m,钢引桥上敷设两层管道支架,间距引桥平台:引桥平台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平台长18m、宽8.5m。引桥平台上设综合楼,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引桥与引堤:1#引桥垂直码头前沿线,1#引桥在内、外大堤之间区段,采用斜坡式土堤结构(引堤)。引堤长约306.5m,顶宽10m。1#引桥在外大堤之外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引桥长175m,宽10m,顶面标高8.8m。2#引桥平行码头前沿线,长228m,均为高桩梁板式结构,引桥宽10m,顶面标高8.8m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在上游钢引桥桥墩处设1#阀室,在下游钢引桥桥墩处设2#阀室。1#、2#阀室均采用钢结构,压型钢板屋面,长16m、宽14m、高6m,无围护墙。工艺管线及辅助管线通过阀室与固定引桥管道连接,阀室内设有紧急阀门以控制物料的装卸,并满足消防等紧急事故的防范要求。在引桥平台上布置有综合楼(两层),一层层高3.5m,二层层高3.6m,建筑面积180m2设计船型:****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的设计船型见表3-2:表3-2****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的设计船型泊位等级船型总长L(m)型宽D(m)型深(m)吃水T(m)20000吨级泊位(兼靠30000吨级)17932.015.611.016313019.510.68.3113988667105.04.35000吨级泊位113988667105.0火灾危险性类别及防火等级对照《装卸化学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237-99),码头的化学品火灾危险性类别及防火等级见表3-3.

表3-3码头火灾类别及防火分级码头编号代表性物料火灾危险性类别靠泊吨位(吨)防火等级1#甲醇、丙酮、醋酸乙烯酯、苯酚、甲苯、苯胺、醋酐1#趸船代表性物料还有“醋酸”1#趸船代表性物料还有“醋酸”甲B???不全是甲B类的不全是甲B类的5000一级2#低温乙烯、甲醇、丙酮、2#趸船上无丙酮品种,2#趸船也有“醋酸”品种醋酸乙烯酯、环氧丙烷、醋酐、正丁醇正丁醇现在还不知道在1#泊位还是2#泊位呢?、醋酸2#趸船上无丙酮品种,2#趸船也有“醋酸”品种正丁醇现在还不知道在1#泊位还是2#泊位呢?甲A???同上同上20000一级3.1.3装卸物料品种****液体化工储运码头南京龙翔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及其装卸设施涉及到的物料主要有:甲醇、醋酸、苯胺、环氧丙烷、甲苯、丙酮、苯酚、醋酸乙烯酯、低温乙烯、醋酐、正丁醇等。南京龙翔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3.1.4装卸工艺流程一、概况****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美国**和****及周边地区其他企业化工原料的装卸和中转等相关服务业务。设计年吞吐量194.6万吨。二、主要设计参数****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及其装卸设施涉及到的物料主要有:甲醇、醋酸、苯胺、环氧丙烷、甲苯、丙酮、苯酚、醋酸乙烯酯、低温乙烯、醋酐、正丁醇?????等。其运量见表3-4.?????表3-4****石油化工液体码头物料品种分类及运量序号品种年吞吐量(万t)进口量(万t)出口量(万t)1甲醇5040102苯酚12843丙酮4.531.54丁醇111015甲苯3322116环氧丙烷337苯胺4.531.58醋酸55559醋酸乙烯酯4.24.210醋酐1.41.411低温乙烯66三、装卸工艺流程简述(1)卸船工艺船船软管(装卸臂)船上卸料泵码头管线钢引桥管线阀室2#引桥管线船1#引桥管线引堤管线罐区管线储罐(2)装船工艺船船软管(装卸臂)装船泵码头管线钢引桥管线阀室2#引桥管线船1#引桥管线引堤管线罐区管线储罐(3)船舶中转工艺钢引桥管线船上卸料泵软管(装卸臂)船钢引桥管线船上卸料泵软管(装卸臂)船钢引桥管线阀室2#引桥管线船阀室钢引桥管线阀室2#引桥管线船阀室船软管(装卸臂)码头中转线船软管(装卸臂)码头中转线四、辅助工艺设施(1)管道扫线根据码头管道物料特性,分别选用氮气、蒸汽等作为清扫介质,清扫介质由后方库区提供。扫线方向为:码头装卸臂及软管内的化工物料扫向船舶;引桥及码头管线内的化工物料残液扫向后方罐区。(2)管道补偿由于管内介质和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管道的热胀冷缩,使管道相应产生热应力,因此考虑管道的补偿,采用自然补偿和“π”型补偿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偿。(3)管道保温、保冷和防腐由于醋酸和苯酚以及苯胺的熔点较高。在温度降低时容易结晶,影响物料的正常装卸作业。因此根据其熔点,对醋酸、苯酚进行蒸汽伴热与保温措施;对苯胺管线进行管道保温措施。而低温乙烯管线由于是低温装卸作业,因此对乙烯管线(液相)进行保冷。保温及保冷材料选用超细玻璃棉。管道防腐采用环氧富锌底漆,中间漆选用环氧云铁防锈漆,面层选用氯化橡胶面漆。(4)计量码头装卸物料的计量由码头后方库区统一计量,码头前沿无计量设备。(5)控制手段采用DCS控制手段进行控制。3.1.5主要设施、设备1#泊位(5000吨级)装卸设备见表3-4。表3-41#泊位(5000吨级)装卸设备一览表序号装卸物料装卸方式管径材质控制方式1醋酸装卸臂DN150DN150DN150不锈钢手动2甲醇装卸臂DN200DN200DN200碳钢手动3正丁醇是丁醇还是正丁醇?是丁醇还是正丁醇?金属软管DN150碳钢手动4甲苯金属软管DN150碳钢手动5丙酮金属软管DN150碳钢手动6醋酐装卸臂DN150不锈钢7船舶中转线金属软管DN2008船舶中转线金属软管DN150

本区域共设14个装卸口。其中9?????个采用装卸臂的装卸形式(预留5台)。另外5个?????采用金属软管装卸形式(预留1个)??????????2#泊位(20000吨级)装卸设备见表3-5。表3-52#泊位(20000吨级)装卸设备一览表序号装卸物料装卸方式管径材质控制方式1醋酸装卸臂DN200不锈钢手动2甲醇装卸臂DN250碳钢手动3苯酚金属软管DN150碳钢应为不锈钢应为不锈钢手动4苯胺金属软管DN150碳钢手动5醋酸乙烯酯装卸臂DN200碳钢手动6低温乙烯装卸臂DN200不锈钢手动7船舶中转线金属软管DN2008环氧丙烷装卸臂DN150不锈钢9船舶中转线金属软管DN150本区域共设11个装卸口,其中7个采用装卸臂的装卸形式(预留4台),另外4个采用金属软管装卸形式(预留6个)。****石油化工液体码头栈桥管道情况见表3-6。表3-6****石油化工液体码头栈桥管道一览表序号管道名称规格主要用途根数1甲醇管道DN400专门运送甲醇12醋酸管道DN250专门运送醋酸13甲苯管道DN200专门运送甲苯24苯酚管道DN200专门运送苯酚15正丁醇?????管道?????DN200专门运送丁醇26环氧丙烷管道DN200专门运送环氧丙烷17苯胺管道DN200专门运送苯胺18醋酸乙烯酯管道DN200专门运送醋酸乙烯酯19醋酐液相管道DN250专门运送液相乙烯110醋酐液相管道DN150专门运送气相乙烯111氮气管道DN80专门运送氮气112压缩空气管道DN50压缩空气113蒸汽管DN100低压蒸汽114供水管DN150生活水115污水管DN150污水116消防水管DN400水117消防泡沫管DN200泡沫1主引桥管架采用三层管架,净宽5m。而在通往码头的钢引桥上由于物料已分流,因此采用双层管架,净宽3.7m。管架分高、低两种形式。低架形式中,底层管道距引桥面为0.6m;在有车辆通行的区域,采用高架形式,底层管道距引桥桥面4.6m。由于码头为趸船式浮码头形式,采用钢引桥与后方固定引桥,在钢引桥两端的管道连接采用金属软管以适应水位的变化。3.2周边状况港址位于****玉带片区附近,座落于**八卦洲出口段尾部左岸,距规划中八仪高速跨江大桥下游约380m。正面有一条宽约6周边情况示意图参见附录4。3.3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气温:年平均气温:15.4最冷月平均温度:-1.6℃(1月最热月平均温度:32.8℃(8月极端最高温度:40.7极端最低温度:-15.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81%(7月)最低月平均相对湿度:73%(1月)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41.7mm年最小降水量:684.年最大降水量:1561mm一日最大降水量:198.5mm最大积雪深度:51cm最大积雪负荷:45kg/㎡风:年平均风速:3.4m/s30年一遇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25.2m/s风载荷(离地10m高处)35kg/㎡静风频率:22%年主导风向及频率:东北风10%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东南风13%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东北风11%雾:多年平均雾日数:29.5天历年最多雾日数:56天历年最少雾日数:170天水文条件:最高水位:10.0最低水位:1.44设计高水位:10.19设计低水位:1.91m水文地质:地下水位:最大水位差7.70m场地类别:Ⅲ类地震烈度:相当于麦卡里烈度7度3.4消防设施****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组建有义务消防队,成立了消防领导小组,制定了消防应急救援预案。****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码头区域内,有可用于消防的道路,能满足消防车辆进入区域内救援的要求。码头区域内的消防水管道布置成环状,用DN400消防水管道沿栈桥一侧侧敷设。****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设置有一只800m3消防水池,一只40m码头的消防器材配备见表3-7。表3-7****化学品码头的消防器材配备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分布位置状态1太平斧10码头2砂箱20码头3消防泵2码头4消防水炮4码头完好5消防水带200m码头完好6消防泡沫炮4码头完好7紧急切断阀20码头8泡沫罐1码头完好9手推式灭火器40码头完好10推车式灭火器10码头完好11火灾报警警铃43码头完好12火灾报警烟感探头6码头完好13人工报警按钮41码头完好14可燃气体检测探头10码头完好15全密闭式防化服4码头完好16围油栏350m码头完好17吸油毡1t码头完好18空气呼吸器2码头完好19救生衣12只码头完好20救生圈12只码头完好21洗眼器5只码头完好3.5其他设施码头的其他设施,主要包括供电、照明、通讯、供水、消防等系统。化学品码头区域内的相关能源即水、电、汽、风,以及消防水等,来自****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的公用工程设施。⑴供电:码头配备有变压器和配电房一座;外电6kV来自****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经前段地下管道及后段高杆架空引入到变压器输入端,经变压器变压后输出380V进入配电房,通过配电柜为各作业设施供电。生产用电和消防用电是分开设置的。码头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都是采用防爆型(如开关、灯具、电话等都是防爆型)。电线电缆采用钢管敷设。⑵防雷防静电接地:金属趸船、栈桥和管线及建筑构物钢筋采用等电位连接并接地,趸船及岸上的屋面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进行防雷接地保护。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保护管等均采取保护接地。在两个栈桥的桥头位置,设有人体静电消除器。⑶防污:码头陆岸区域,有污水收集罐。在石化产品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加强巡回检查,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趸船上泄漏的少量油和冲洗的含油污水全部排入趸船专设的污油舱收集,再将含油污水用污水泵抽出,送至码头陆上污水收集罐,经沉降隔油、曝气处理,化验分析并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3.6安全管理****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及码头有比较健全的安全组织网络,在码头安全管理层设专职安全员1名,各作业班长兼做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及码头有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过程中,执行安全“一岗一责”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参见附录5。

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建设项目所涉及的装卸物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码头化学品装卸作业的工艺、设备、设施等,以及码头化学品装卸区域周边环境和特点,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4.1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化学品码头及其装卸设施涉及的物料有:甲醇、醋酸、苯胺、环氧丙烷、甲苯、丙酮、苯酚、醋酸乙烯酯、低温乙烯、醋酐、正丁醇?????、氮气等。以上均属于危险化学品有关这些物质的物化数据和危险特性参见附录10。?????依据这些化学物质的基础物化数据和危险特性,首先根椐《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内容,查找它们所属的危险性类别;其次,根椐《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别查出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再其次,根据《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和《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确定其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的程度类别。根椐《危险化学品名录》分类,乙烯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氮气属于第2.2类不燃气体;环氧丙烷、丙酮属于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醋酸乙烯酯、甲醇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甲苯、丁醇属于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苯胺、苯酚属于第6.1类毒害品;醋酸、醋酐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根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可燃液体根据闪点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类。甲类:闪点<28℃;乙类:28℃<闪点<60℃;丙类:闪点>60℃。乙烯、环氧丙烷、丙酮、醋酸乙烯酯、根椐《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火灾危险性分类,乙烯属于甲A类;环氧丙烷、丙酮、醋酸乙烯酯、甲苯、甲醇属于甲B类;丁醇、醋酸、醋酐属于乙A类。根椐《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乙烯、环氧丙烷、丙酮、醋酸乙烯酯、甲苯、甲醇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的介质。根据《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苯胺属于高毒物品;根椐《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苯胺属于高度危害的毒物介质;甲苯、苯酚、甲醇属于中度危害的毒物介质;丙酮属于轻度危害的毒物介质。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本项目不使用和产生任何剧毒物质。根据《易制毒化学品分类目录》(国经贸产业[2000]1105号),醋酐、甲苯、丙酮属于易制毒化学品。根据《各类监控化学品目录》(化工部令第11号),本项目不使用和产生任何监控化学品。以上所列物质,有的闪点非常低,如乙烯、环氧丙烷等;有的爆炸下限低、爆炸浓度范围宽,如乙烯、甲醇等;在常温常压下容易挥发,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有火星或高热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它们具有以下危险危害性:⒈易燃、易爆性;⒉易积聚静电电荷性;⒊易受热膨胀性;⒋易蒸发、易扩散和易流淌性;⒌毒性;⒍腐蚀性。因此,本项目涉及的物料存在火灾、爆炸、毒害、腐蚀、化学灼伤等危险、有害特性。4.2化学品码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评价项目所涉及的码头系为危险化学品码头。本码头的危险有害因素,首先在于所装卸的物料具有的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性,在其装卸过程中不可能作到完全封闭化,物料不可避免地会与空气接触,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再者,水运船舶装载及装卸的物料数量大,涉及的散装物料具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毒性,水运装卸存在对水域的污染性,若发生事故其事故的危险程度很大。由于是水上装卸,船舶的不稳定性比较大,船舶停靠时与码头趸船可能发生撞击,或在风大浪急的情况下船舶与趸船之间的相对移动或作用力的加大,易造成连接缆绳或输油管道的损害;冬夏两季,酷寒或酷热,设备容易破坏,引发化学品泄漏,产生火灾爆炸。从码头设施方面分析:若码头的前沿水域、回旋水域、进出港航道及相关的连接水域没有足够的富裕水深,船舶就无法进出港,易造成搁浅甚至翻船的危险。化学品码头与明火及散发火花的地点防火距离不够,或电气、通讯设备为非安全防爆型;或避雷设施、静电接地装置不好,没有防杂散电流(绝缘法兰和不导电软管的防杂散电流段)措施,位于绝缘法兰或不导电软管的岸侧的所有金属构件没有与码头的接地系统可靠接地,码头护舷设施没有与靠泊的船舶绝缘;或装卸工艺及流程不合理,静置时间不够,流速太快等,容易产生静电或火花,形成点火源。码头与船舶之间的化学品装卸作业及其相关作业的组织,船舶与趸船的化学品装卸作业的相互信息联络、劳动组织等的协调和管理,对整个码头装卸作业的安全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人员的规范作业程度、执行制度的状况、相互之间的配合等,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品码头及作业连接处、作业有关区域(包括船舶和趸船)若区域内没有足够的照明,或没有完好的信号设施,或缺少必要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作业人员很容易发生失误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装卸设施若有缺陷,如装卸臂(软管)、输送管等,在选材、制造、安装方面存在缺陷,或受腐蚀、老化及不正常使用的影响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管道附件和安全装置,如阀门、法兰、安全阀、呼吸阀、测量仪表、遥控装置等,若存在缺陷或在运行过程中遭到损坏,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4.3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3.1码头作业多为露天作业,冬寒夏热,气候条件恶劣对作业人员身心多有影响,极易引起人员情绪变化;在长江枯水期和丰水期,全年水位的落差很大;栈桥在枯水期坡度比较大,地面在雨雪天比较滑,行动人员易滑倒;趸船与船舶相对作业面的相对不稳定性,存在挤压和落水、淹溺事故的可能性;加之,装卸的化学品多是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和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的物品,特别是苯、混苯、二甲苯、甲醇、丙烯、汽油等具有极度、高度或中度的毒性,这些物品的蒸气被大量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人员的急性中毒,使人晕迷、呕吐等,严重的可使人死亡。由于装卸化学品的危险性比较大,对天气、气温、泊位水深等有一定条件要求,故一般对装卸作业时间和物料流速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对装卸作业人员来说,必须熟悉装卸物料、工艺、设施、设备及其性能和使用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有一定的消防气防技能和应变能力。若易燃易爆物料泄漏,加之对船岸火源(诸如明火、电器火花、撞击火花、静电火花、化学火花等)没能有效控制,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对于容易产生静电储集性的液体化学品,如液化气类、酮类、酯类、芳香烃等,必须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取消除积聚静电措施,装油口必须通到舱底,控制流速,否则将导致产生静电火花。在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管理不善,都有造成事故的可能。作业人员违章作业主要表现在: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违章操作;各作业环节之间缺乏联络和衔接,盲目或擅自操作;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等。安全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未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工艺技术或操作规程不完善;设备设施存在缺陷或事故隐患,缺乏及时检查和治理,等等。对于码头作业,除了上述容易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事故外,还有在船岸边的临水作业容易发生落水淹溺事故,以及机泵产生的噪声伤害,电气设备引起的触电伤害,加热蒸汽或液化石油气体造成的灼烫伤害,绞缆机、机泵和运动物体造成的机械伤害,及其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等伤害事故。4.3.2化学品装卸输送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⑴燃烧、爆炸由于在化学品装卸、输送作业环节违章操作,或者由于腐蚀、制造缺陷、法兰未紧固等原因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渗漏,而发生爆炸燃烧事故。船舶装卸输送装置的火灾、爆炸事故,按其可能发生的原因分为作业事故和非作业事故。①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装卸、管道输送环节,若发生液体化学品泄漏,遇激发能源等都会导致液体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液体化学品泄漏。装卸时由于罐口打开,液体化学品蒸气冒出;或由于管道密封垫破损、接头松动等原因,使液体化学品泄漏,周围空气中液体化学品蒸气的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在空气中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到激发能源,随即发生空间爆炸;在液体化学品跑漏时,使用铁质工具,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静电起火。若金属管道没有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失效)或灌装速度过快,使管道、阀门、法兰或接头处产生的静电不能得到及时消散以及人体静电放电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液体化学品蒸气。装卸时易发生爆炸。若发生泄漏,遇有烟火,使用打火机、吸烟或手机、BP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等发生燃烧爆炸;或金属软管撞击、摔碰等而发生爆炸。输送中遇明火、高温体、静电。在输送过程中,液体化学品泄漏,遇管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或高温体或由于静电接地失效,导致静电积聚,一旦静电静电放电,就会产生爆炸燃烧。船舶停靠时发生爆炸燃烧。船舶停靠趸船时,若有泄漏,或充装量超过限量,或温度升高内压增大,或安全装置失灵,或违章作业,就可能发生爆炸、燃烧。②非作业事故又可分为与液体化学品相关的火灾和非液体化学品火灾:与液体化学品相关的火灾主要原因有:液体化学品蒸气沉淀、积聚。在作业过程中,会有液体化学品蒸气外溢,由于本项目涉及的液体化学品蒸气密度大多比空气密度大,会沉淀于船舶船舱、趸船舱、隔水池等低洼处,易导致液体化学品蒸气的积聚,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燃烧。液体化学品蒸气四处蔓延把液体化学品和外界连通起来,趸船和船舶互为影响,会造成严重的燃烧爆炸。液体化学品管道、阀门渗漏。由于腐蚀、制造缺陷、法兰未紧固等原因,在非作业状态下,液体化学品渗漏,遇明火燃爆。雷击。由于没有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失效,雷电直接击中液体化学品储罐或装卸、输送设施,或者雷电感应作用在液体化学品装卸、输送设施,产生间接放电,都可能导致液体化学品燃烧或液体化学品蒸气空间混合爆炸。液体化学品管道放空管排出的液体化学品,遇火源、激发能源等而发生爆炸。液体化学品倒残、放零,不慎遇激发能源会导致爆炸。非液体化学品火灾常见的有:电气火灾。电气老化、绝缘破损、短路、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过载、接线不规范、发热、电器使用管理不当等引起的火灾。明火管理不当、安全装置失灵而导致爆炸。趸船、设备、设施、管道因设计、制造、安装、管理、作业存在缺陷或失误等原因增加火灾的危险。⑵物理爆炸乙烯、甲苯、环氧丙烷等物料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船舱、槽罐和无保温层的密闭管线如遇日光曝晒,受热膨胀,罐管内压力增加,容易造成容器和管道胀破,物料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⑶激发能源液体化学品接卸、输送过程的激发能源是导致液体化学品发生燃烧、爆炸的主要能量来源,激发能源可能是:①明火,如打火机火焰、电气焊火、香烟火等;②电气火花,如电器开关触头火花、保险丝熔断火花、线路短路以及接触不良跳火等;③撞击、摩擦发生的火花,如检修过程或铁质器具等撞击火花、金属软管与船舶、趸船金属表面发生碰撞产生的火花以及穿带钉鞋摩擦、撞击火花等;④静电火花,如液体化学品在装卸、管道输送等过程中,发生流动、喷射、冲击、灌注和剧烈晃动时,会使液体化学品在装卸、管道输送等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静电火花。化纤服装穿脱也能产生静电火花等等;⑤雷电火花;⑥火星,如烟囱冒出的火星、车辆排气管放出的火星等;⑦电磁火花,如手机、BP机电磁火花等;⑧炽热表面,如机车车头产生的高温。⑷电气伤害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触电或电弧烧伤等事故。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使用增加了对电气设备性能的苛求度,若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防爆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或电气伤害。码头若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产生火灾、爆炸、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等事故。在维修工作中若不严格按照进设备作业的安全规定执行,易造成触电事故。⑸机械伤害机泵等转动设备,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若不加注意,易造成操作人员被机械所伤害。⑺中毒、窒息本项目涉及的化学品(苯胺、苯酚)具有一定程度的毒害性,过量的蒸气被人体吸入会造成中毒窒息。⑻烧伤、灼(烫)伤液体化学品趸船、输送管道发生液体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会导致人员直接被烧伤,或因火焰热辐射灼伤,或被酸性、碱性物质灼伤,或被高温设备、液化气体所灼烫至伤。⑼噪声危害船舶鸣笛、机泵工作时产生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可能使人患上职业性耳聋,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职业危害。⑽高处坠落趸船二层高台了望或登梯时不慎会导致人员坠落,引起伤亡。⑾物体打击装卸作业或检修作业时,不慎可能致工具、零部件掉落,引起物体打击。4.4重大危险源辨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标准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这类单元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本化学品码头的实际情况分析:码头趸船上不储存危险化学品,装卸中与趸船相靠的运输船舶不属于本评价范围,单就码头趸船作业场所来辨识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在装卸甲醇、环氧丙烷、甲苯、丙酮、醋酸乙烯酯、低温乙烯,其临界量最低为20t,最高为100t,而装卸船舶的载重量均在1000t以上,因此在装卸甲醇、环氧丙烷、甲苯、丙酮、醋酸乙烯酯、低温乙烯时,本码头区域构成临时重大危险源。而夲码头在无装载上述危化品的货船停泊时,将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5评价单元确定和评价方法选择5.1评价单元确定针对****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化学品码头及其装卸设施,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按照划分评价单元的一般性原则,从装卸品种作业与现有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码头化学品装卸设施是否符合装卸品种的条件,以及码头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要求、事故应急反应能力等方面,将本项安全评价单元划分为:⑴化学品码头单元;⑵装卸作业单元;⑶安全设施单元;⑷安全管理单元。5.2评价方法选择本项专项安全评价结合国内外评价方法,采用综合安全评价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首先采用安全检查表对上章确定的四大评价单元进行检查评估;然后采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对码头作业进行定性评价;最后根据码头化学品装卸设施的危险度评价结果等因素,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并通过以上方法的分析、评价作出评价结论。根据****液体化工储运码头有限公司化学品码头及其装卸设施的特点,结合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选择以下评价方法: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⑵安全检查表分析法;⑶事故类比分析法。

6定性、定量化分析及评价6.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1)评价方法简介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6-1、表6-2、表6-3。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6-4)。D值越大,则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表6-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表分数值106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会被预料到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完全意外,很少可能可以设想,很少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上不可能表6-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表分数值1063210.5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暴露一次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的暴露表6-3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表分数值1004015731事故造成的后果10人以上死亡数人死亡1人死亡严重伤亡有伤残轻伤,需救护表6-4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危险性分值D≥320≥160-320≥70-160≥20-70<20危险程度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比较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2)评价步骤(1)以类比作业条件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设备、生产、安技人员组成专家组。(2)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分值集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3)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1)评价内容根据格雷厄姆——金尼法采用的评价程序和原则以及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码头作业所具有的潜在危险性列表逐一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结果汇总根据表6-1至表6-3确定各项作业的L、E、C值后根据D=L×E×C,确定危险性分值D,由表6-4确定危险性等级,本项目主要作业危险性评价结果见表6-5。表6-5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汇总表序号作业名称LECD=L×E×C危险等级1船舶靠、离码头作业367126显著危险2接、拆管线作业36354比较危险3装卸货(管道、阀门)作业36354比较危险4废液排放作业36354比较危险5电气、维修、焊割作业367126显著危险6系缆、带缆作业36354比较危险7生产检查作业16318稍有危险8锚链松紧作业36354比较危险9管线吹扫作业36354比较危险根据表6-5,评价结果为:①属于“显著危险”的作业有船舶靠、离码头作业、电气、维修、焊割作业2项,占22.2%,需要整改。作业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事故发生。属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持证上岗。要有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②属于“比较危险”的作业有接、拆管线作业、装卸货(管道、阀门)作业、废液排放作业、生产检查作业、系缆、带缆作业、锚链松紧作业、管线吹扫作业等6项,占66.7%;需要注意。其作业条件虽可以接受,但仍要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③属于“稍有危险”的作业有生产检查作业1项,占11.1%,可以接受。6.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6.2.1方法介绍安全检查表(SCL)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赋分标准、安全等级等内容的表格,在对系统进行评价、验收时,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赋分,从而评价出系统的安全等级。当用于设计、维修、环境、管理等方面查找缺陷或隐患时,可省略赋分、评级等内容和步骤。6.2.2安全检查表检查分析一、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检查表项目检查内容类别结论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A符合2、《**港口经营许可证》A符合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A符合二安全制度1、有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职责。A符合2、有各类岗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A符合3、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用火、用电审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值班制度、安全巡检制度、隐患的整改制度)。A符合B符合5、严格执行码头装卸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制度A符合三安全组织1、A符合2、B符合3、B符合四从业人员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A符合2、其他从业人员经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B符合3、特种作业人员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B符合4、按规定配备现场安全检查人员。B符合5、码头作业人员须持有与作业岗位相符的培训合格证书B符合五其它1、确保特种设备按规定进行年检,检验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B有检测报告符合2、《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检测报告》A符合3、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A符合要求符合4、在作业危险区域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B有警示标志符合5、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A符合要求符合6、制定冬、夏特殊季节安全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B有安全措施符合B有保障施专人负责符合8、保持码头专用线装卸设施安全通道平整畅通,安全标识明显。B符合要求符合9、装卸现场、堆场安全、整洁、卫生。B符合要求符合二、化学品码头设施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备注1总平面布置1.1化学品泊位与其它泊位防火间距:海港客运泊位:300米位于化学品泊位上游河港客运泊位:300米位于化学品泊位下游河港客运泊位:3000米其它货运泊位:甲乙类化学品150米,丙类50米(介质设计输送温度在其闪点以下10℃范围内的丙类化学品泊位与其它货运泊位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对停靠小于500吨级船舶的化学品泊位,表中距离可减少50%。JTJ237-994.2.1符合1.2相邻化学品泊位的船舶间距:船长L(m)<110船舶间距d(m)25船长L(m)110~150船舶间距d(m)35船长L(m)151~182船舶间距d(m)40船长L(m)183~235船舶间距d(m)50船长L(m)>236船舶间距d(m)55JTJ237-994.2.2GB50160-925.4.5符合1.3泊位与锚地间距:海港或河港中位于铺地上游的装卸甲、乙类化学品泊位与锚地的距离不应小于l000m,装卸丙类化学品泊位与锚地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河港中位于铺地下游的化学品泊位与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JTJ237-994.2.3符合1.4泊位与航道边线间距:海港甲、乙类化学品泊位的船舶与航道边线的净距不宜小于100m;河口港及河港,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但不宜小于50m。JTJ237-994.2.4符合1.5装卸甲、乙类化学品的泊位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场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JTJ237-994.2.5符合1.6甲、乙类化学品码头前沿线与陆上储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JTJ237-994.2.6符合1.7陆上与装卸作业无关的其它设施与化学品码头的间距不应小于40mJTJ237-994.2.7符合1.8化学品泊位的码头结构应采用不燃性材料JTJ237-994.3.1符合1.9化学品码头上应设置必要的人行通道和检修通道并应采用不燃性或阻燃性材料JTJ237-994.3.2符合1.10开敞式装卸化学品一级码头宜设置靠岸测速仪JTJ237-994.3.3符合1.11装卸甲、乙类化学品一级码头宜设置快速脱缆装置JTJ237-994.3.4符合2装卸工艺系统设计的防火措施2.1装卸工艺系统设计应满足防火要求,根据输送介质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选用安全可靠的设备材料,做到防泄漏、防爆、防雷及防静电JTJ237-995.1.1符合2.2化学品泊位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⑴液化石油气泊位宜单独设置。⑵30000吨级及30000吨级以下的原油、成品油泊位,可与液化石油气共用一个泊位⑶化学品泊位严禁与客运泊位共用。⑷当油船需在泊位上排压舱水时,应设置压舱水接收设施,码头区域内管道系统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与装卸的化学品相同JTJ237-995.1.2符合2.3化学品码头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码头装船系统与装船泵房之间应有可靠的通信联络或设置启停联锁装置。⑵甲、乙类化学品以及介质设计输送温度在其闪点以下10℃范围内的丙类化学品JTJ237-995.2.1符合2.4装卸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装载臂应设置移动超限报警装置⑵装载臂与油船连接口处,宜配置快速联接器⑶采用金属软管装卸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软管与码头面之间的摩擦碰撞产生火花。JTJ237-9符合2.5输送原油或成品油,宜采用钢质管道;输送液化石油气,宜采用无缝钢管JTJ237-9符合2.6管道保温层、保护层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或难燃性材料;管道支架、支墩等附属构筑物,应采用不燃性材料JTJ237-9符合2.7管道设计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原油或成品油在正常作业状态时,管道安全流速不应大于4.5m/s⑵液化石油气液态管道安全流速不应大于3.0m/sJTJ237-9符合2.8码头区域内原油及成品油管道宜采用地上架空明敷方式,局部受地形限制可直埋或管沟敷设,管沟敷设时,应有防止可燃气体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液化石油气管道不得采用管沟敷设JTJ237-9符合2.9暴露于大气中的不保温、不放空的化学品管道,以及设有伴热的保温管道,在其封闭管段上应设置相应的卸压装置JTJ237-9符合2.10工艺管道除根据工艺需要设置切断阀门外,在通向水域引桥、引堤的根部和装卸油平台靠近装卸设备的管道上,尚应设置便于操作的切断阀,当采用电动、液动或气动控制方式时,应有手动操作功能JTJ237-9符合2.11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的阀门、装卸软管及相关附件的压力等级,应按其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JTJ237-9符合2.12装卸化学品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泵房宜采用地上式,有条件时,可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方式。⑵封闭式泵房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通风能力在工作期间不宜小于10次/h,非工作期间不宜小于3次/h。JTJ237-995.2.3符合3管道吹扫和放空3.1输送甲、乙类化学品的管道,当采用气体介质吹扫放空工艺时,应使用含氧量不大于5%的惰性气体JTJ237-995.3.1符合3.2化学品管道自流排空时,应采用密闭管道收集残液JTJ237-995.3.2符合3.3装载臂和装卸软管应设置排空系统;液化石油气装卸设备和管道,作业后宜采用惰性气体封存JTJ237-995.3.3符合3.4化学品码头设置的控制系统,应具备超限保护报警、紧急制动和防止误操作的功能JTJ237-995.4.1暂不涉及3.5装卸工艺控制室应配备接收火灾报警、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的装置JTJ237-995.4.2暂不涉及3.6化学品码头装卸设备、取样口和输油管道阀门等部位水平距离15m范围内,宜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也可配置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代替固定式检测报警仪JTJ237-995.5.1不符合(2#趸船上没有设报警仪)3.7采用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探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检测密度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探头安装高度宜高出地面0.3~0.6m。⑵检测密度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探头安装高度宜高出气体释放源0.5~2.0mJTJ237-995.5.2符合4消防灭火系统4.1码头消防设施应按下列方式设置:⑴装卸甲、乙类化学品的一级码头,可采用固定式水冷却和泡沫灭火方式;装卸液化石油气的码头,可采用干粉灭火和固定式水冷却方式;⑵装卸甲、乙类化学品的二级码头及丙类化学品的一级码头,可采用半固定式水冷却和泡沫灭火方式;对具备车辆通行条件的码头宜采用移动式消防炮;⑶装卸甲、乙类化学品的三级码头和丙类化学品的二级及以下的码头,可采用移动式水冷却和泡沫灭火方式。JTJ237-996.1.3符合4.2利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极端低潮位或枯水期最低水位和冬季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当以海水为消防用水时,消防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JTJ237-996.2.2符合4.3直接利用港区给水管网的水作为消防水源时,港区给水管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应能通过100%的消防用水和70%的生活、生产用水的总量。JTJ237-996.2.3符合4.4当利用消防水池储存消防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消防水池的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岸上消防设施用水量的要求,当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向消防水池连续补水时,其容积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的补水量。⑵当消防水池的容积超过1000m3⑶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⑷消防用水与生活、生产用水合并的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的技术措施JTJ237-996.2.4符合4.5化学品码头的消防水量,应为灭火用水量、冷却水量和水幕用水量的总和JTJ237-996.2.5符合4.6当油船发生火灾时,应对着火油舱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油舱甲板面进行冷却,冷却水可以由水上和陆上消防设备共同提供,但陆上消防设备所提供的冷却水量不应小于全部冷却水量的50%JTJ237-996.2.6符合4.7冷却水量应按公式Q=0.06FqT计算。Q—冷却水量(m3);F—冷却范围(m2);q—冷却水供给强度(L/min·m2);T—冷却水供给时间(h)。冷却范围F:按F=3LB-fmax计算。B—最大船宽(m);L—最大舱的纵向长度(m);fmax—最大舱面积(m2)。冷却水供给强度q:2.5L/min·m2。冷却水供给时间按下列规定执行:⑴装卸甲、乙类化学品的一级码头,冷却水供给时间为6h;当配备水上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