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_第1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_第2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_第3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_第4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检测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巩固(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发明本心答案:A(北京市通州区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源B.社会发展的规律C.儒家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人的情感、感受答案:C(吉林省长春十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答案:C(福建省长泰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A(广东省佛山一中09-10高二期中)从“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发生影响的教派有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的花树,

(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A.庄周B.老聃C.朱熹D.王阳明答案:D(江苏省南京六中09-10高二期中)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卷409)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A.佛学B.法学C.理学D.道教答案:C(黑龙江省哈六中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答案:D(山东省临沂市09-10高二期中)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答案:D(海南省海南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答案:C(天津市五校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是新兴的儒学,其“新”在A、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传统答案:C(江苏省启东中学09-10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答案:D(广东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人伦者,天理也”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只有对别人尊敬才能真正理解“仁”答案:C(河南省长葛二高09-10高二期中)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贤先圣的心得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D、要勤于温习答案:C(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形成并被推崇为天理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江苏省常州五中09-10高二阶段调研)简述宋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10分)答案:表现:宋代儒学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发展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明朝中叶出现与理学对立的心学,认为心外无理、无物、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5分)影响: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并使之哲理化,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适应了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也束缚了人们思想。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朝中期以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5分)第二部分能力提升(2010•江苏海安实验中学高三创新题)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指“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手艺)”。且中国古代对妇女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木头抱着走”之说,这些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妇女一定要德才兼备B.妇女地位低下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D.妇女没有人身自由【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些封建思想的“本质”,本题的四个选项都能反映题干的意思,但最能体现题干本质的是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故选C(2010•辽宁抚顺高三六校联考)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解析】:D。A、B都是陷于生活的窘迫,属于物质上的,可以改变;C是感情纠葛,属于思想情感上的,是自生的,个别的,而不是普遍的。D则是中国人民所共同面对的传统观念,心理上的压抑。所谓的“理学杀人不见血”所致。所以做人才难,故选D。(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说“即是真理”)”的A.陆九洲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解析】: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洲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2010•深圳市松岗中学高三期中)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该材料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解析】:选B甲徒曰:

(2010•福建武平二中高三月考)古代有一个佛偈: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解析】:C。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第三部分感悟高考1.(2010•广东高考)“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答案】:C。2.(2010•浙江高考)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答案】B3.(2010•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宋代儒学发展到理学,其特点就是从“天理”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答案】C4.(2010•全国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