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设论文-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论文_第1页
大学毕设论文-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论文_第2页
大学毕设论文-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论文_第3页
大学毕设论文-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论文_第4页
大学毕设论文-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目录中文摘要..................................................................V英文摘要..................................................................V绪论......................................................................11QFII制度简介............................................................21.1QFII制度的含义........................................................21.2QFII制度的主要内容...................................................21.2.1合格机构的认定问题 21.2.2对资金汇入、汇出的监控问题 21.2.3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问题 21.3QFII的操作流程和资金流动方式 .......................................31.3.1QFII的操作流程 31.3.2QFII的资金流动方式 42QFII制度在中国的发展....................................................62.1从我国台湾地区实施QFII的经验看QFII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式................62.1.1台湾QFII制度的实施状况和特点 62.1.2QFII引发的资金流动对台湾股市的影响 72.2QFII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历程.........................................93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分析................................113.1QFII带来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113.2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A股市场股价的影响 ...............................123.2.1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A股总体股价的影响 123.2.2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单个A股股价影响 133.3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股票市盈率和市场波动性的影响........................163.3.1对股票整体市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163.3.2对单个股票市盈率的影响 173.3.3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193.4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投资者理念和市场投机性的影响.......................203.5值得注意的问题.......................................................213.5.1QFII的投资方式不是绝对的真理 213.5.2在增大QFII额度的同时存在风险 224政策建议...............................................................234.1进一步增大QFII额度和对A股市场的作用..................................234.1.1适当放宽对QFII资质条件的规定 234.1.2放松QFII个别持股的限制 234.1.3提高QFII及其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 234.1.4完善市场“做空”机制,适时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 244.2更新投资理念.........................................................244.3提高国内投资者素质....................................................244.4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风险防范水平.........................................25结论.....................................................................26参考文献.................................................................27原创声明.................................................................28致谢.....................................................................29附录.....................................................................30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分析摘要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在资本项目还未实现对外开放的情况下针对证券市场开放的要求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在一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实行的一种有限的资本管制。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实行QFII制度。QFII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即为实施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效果。本文主要从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股票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股价的影响,对股票市场投资理念的影响,QFII在我国股市投资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相关的风险防范等方面来论述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同时写出自己对未来QFII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建议。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意义及论文观点。第二部分,QFII制度简介。主要介绍QFII的含义、内容、操作流程及资金流动方式。第三部分,介绍QFII在中国的发展。包括从我国台湾地区实施QFII的经验看QFII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式,QFII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历程,实施的现状和特点。第四部分,对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分析。包括QFII带来增量资金的流入效应,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A股市场股价的影响,对投资者理念和市场投机性的影响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最后是本文结论。本文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论述。而实证分析是前人的分析中所不多见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关键词:QFII,资金流动,实证分析,中国A股市场

TheAnalysisofQFIIImpactChinaA-shareMarketbytheFlowofCapitalABSTRACT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QFII)systemisamechanismtoopenupsecuritymarketsfordevelopingcountriesandnewmarketwhichsecuritymarketsnotopentoothercountriesandregions.Itintendstomakealimitedrestrictionduringtheprocessofoursecuritiesmarket’sopening.SinceQFIIwascreatedinChinain2002,itwasbecomethemosteffectivewaystoopeningupthecapitalmarket,andmakestheprominenteffecttothosecountrieswhichimplementationofQFII.Thepresentpapercanbedividedintosixparts:Thefirstpartwillnotonlyintroducethepurposeandthemeaningofthisarticle,butalsothemainideaofthisarticle.ThesecondpartmakesthebriefintroductionofQFIIsystem.ItintroducesthemeaningofQFII,contents,operationandthewayofcapitalflow.ThethirdparttalksaboutthedevelopmentofQFIIsysteminChina.ItincludestheoutlookofQFIIentrytostockmarketthroughTaiwan’sexperience,theprocessofQFIIenterinChinesestockmarket,theOpenCourseofQFIIandQFII’sinfluencetodomesticcompaniesandinstitutionalinvestors.ThefourthpartisthecoreofthisarticleanditdiscussedQFII’sinfluencetoChinaA-sharemarketbycapitalflow.IncludingQFIIbringincrementaleffectoftheinflowofcapital,thecapitalflowofQFIIimpactonthestockpriceofA-sharemarket,theinvestmentphilosophyofinvestorsandthespeculativeofA-sharemarket.Inthisway,weshouldpayattentiontosomeproblem.ThefifthpartisaboutthesomeadviceofQFIIinChina’smarket.Thesixthpartisabouttheconclusionsofthisarticle.Themaincharacterofthispaperisastandardizedanalysisandempiricalanalysisofthecombinationapproachtoexposition.Theempiricalanalysisistheanalysisoftheirpredecessorsintherare,withmorereal-time.KeyWords:QFII,flowofcapital,empiricalanalysis,ChinaA-sharemarket绪论中国的股票市场向来有靠资金推动的特征,资金是影响股市最为根本的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A股市场资金规模、股价和市盈率的影响,对股票市场投资理念的影响,QFII在我国股市投资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相关的风险防范等方面来论述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同时写出自己对未来QFII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建议。研究QFII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资本市场不完全开放条件下QFII的作用,是经济全球化理论和资本市场开放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对QFII的规模大小,监管力度及政策措施方面的控制和使用。同时也加强了对QFII作用的定量分析。在2007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议上,中国同意把QFII的额度从1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2007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宣布QFII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这一政策将在2008年开始实施,外资将加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QFII额度的增加必然会对我国A股市场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资金流动形成的资金支持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而这一切反映在整个股票市场上,又会对整个股市的兴衰产生一系列影响。我国的股市向来有靠“资金推动”的特征,资金是影响股市的关键性因素。及时研究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现阶段合理安排QFII的规模和进度,也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有效利用外资、促进金融稳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QFII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观点如下:QFII通过资金流动可以扩大我国A股市场的资金规模,并且随着QFII获批额度的不断增加和资金的不断流入,这种影响力将逐步扩大。QFII的获批额度不是影响市场整体股价的原因,但是QFII获批额度的增加会推动股指的上涨。QFII的资金流入对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影响不明显,对其共同重仓持有的个股市盈率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均小于上海和深圳两市指数的波动率。说明QFII的资金流入起到了缓解A股市场波动的作用。QFII价值投资、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理念有利于转变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降低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1QFII制度简介1.1QFII制度的含义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制度,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条件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1.2QFII制度的主要内容QFII制度的实质是一种资本管制。在这种机制下,所有打算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人士必须分别通过合格机构进行证券买卖,以便政府进行外汇监管和宏观调控,目的是减少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国内证券市场及国民经济的冲击。这一制度,成功解决了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的问题(见图1.1)。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实施QFII政策后,资本传导机制来源于国际资本在全球市场的移动以及本国的管理当局的资本管制两个方面。QFII制度的运作机制包括三个主要问题:1.2.1合格机构的认定问题规定何种机构可以申请QFII,包括注册资本数量、财务状况、经营期限、是否有违规违纪记录等考核标准。1.2.2对资金汇入、汇出的监控问题在资本账户下设立专门的QFII子账户,并为每一个通过QFII资格认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建立二级账户,该账户资金流程接受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监控。为了防止频繁的资金汇入汇出对汇率的影响,采用QFII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会对资金汇入汇出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强制性手段,规定资金汇入汇出的时间和额度;另一种是税收手段,对不同的资金汇入汇出时间和额度征收不同的税,从而限制资本的流动。1.2.3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问题投资范围的限制主要对机构所进入的市场类型及行业进行限制。投资额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QFII进入境内市场的总的资金额度和单个QFII的投资额度;二是所有QFII以及单个QFII投资于单个上市公司的最高持股比例。另外,审批程序也是QFII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审批程序规定了QFII的管理机构、申请程序等,审批程序的繁简、等待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外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1.3QFII的操作流程和资金流动方式1.3.1QFII的操作流程根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并参照国际经验来看,具体方式应该主要是国内的证券公司代理QFII的交易,而真正的投资决策是由境外的投资者做出的。这里没有提到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管理的受托人,这可能是因为基金管理公司尚未获得受托资产管理的许可权,一旦基金管理公司得到相应资格,基金管理公司也会得到QFII的受托管理权。其操作流程可以归纳为下图①-⑧所示:1.1QFII投资流程图其解释如下:第一,QFII委托代理人开立资金和证券账户,将买卖指令通知代理人;第二,代理人向证券公司发出委托买卖指令;第三,买入证券时,证券公司需要核对QFII在托管银行的资金账户,防止透支;卖出证券时证券公司需要检查QFII在本公司的证券账户,防止卖空;第四,指令通过证券公司席位传至交易所,进行相应操作;第五,如果成交,则成交回报通过证券公司到达代理人托管银行;第六,清算指令通过交易所到达登记结算公司;第七,登记结算公司与托管银行清算资金,与证券公司交割证券;第八,托管银行根据成交回报和清算结果核对在证券公司的证券账户,确保QFII证券投资的安全;1.3.2QFII的资金流动方式QFII的资金流动包括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两个方面。具体到资金的流动模式,可以归纳为下图所示:图1.2QFII的资金流入图1.3QFII的资金流出就本文而言,主要从资金流入方面来研究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因为QFII在进入中国的几年间,其获批额度逐年增加,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金流入来实现。加之QFII不是投资基金,其没有披露投资组合的义务,所以有关QFII的投资消息,主要来自投资对象的信息披露、国家外汇监督管理局和证券交易所网站。但是鉴于QFII资金汇出的资料数据搜集存在困难,故本文仅从资金流入方面来研究QFII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

2QFII制度在中国的发展2.1从我国台湾地区实施QFII的经验看QFII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式2.1.1台湾QFII制度的实施状况和特点台湾地区从1991年开始实施QFII制度,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其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使其不断适应台湾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表2.1台湾地区QFII制度实施过程中对境外机构条件及投资额度限制[[1]资料来源:台湾证券与期货管理委员会(.tw)[1]资料来源:台湾证券与期货管理委员会(.tw)时间主体资格投资额度限制1991-1992年①银行:排名世界银行前500名;②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10年以上,持有证券资产金额5亿美元以上;③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满5年,经营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额5亿美元以上。①每一外国投资机构投资任一上市公司股票不超过其股票总额的5%;②全体外国投资机构投资任一公司股票总额不得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票总额的10%;③每一投资机构投资额度限制为500-5000万美元,所有外国投资者投资总额限制为25亿美元。1993-1996年①放宽了以前三类主体的年限及资金状况限制;②增加了新的主体,即:岛内券商的海外控股子公司。①个股持股比例调整为10%,总体持股比例调整为25%;②每一投资机构投资额度限制调整为6亿美元。1997-2000年简化申请程序,每案申请未满5000万美元免外汇局审批。①1998年1月,个股持股比例调整为15%,总体持股比例调整为30%;②1999年3月,个股持股比例和总体持股比例都调整为50%;③每一QFII限制由6亿美元调整为12亿美元。2001年①银行:排名世界银行前1000名;②保险公司:3年以上,资产300万美元以上;③基金管理公司:3年以上,资产管理100万以上;④养老金:2年历史以上。单一QFII额度不超过20亿美元。2003年所有境外投资者一经台湾证交所注册,便可以投资于证券市场,无需证券及期货管理委员会授予他们QFII资格。标志着台湾QFII制度结束,进入全面开放时代。台湾的QFII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从对投资者资格条件的限制来看,台湾于2003年7月公布全面大幅放宽QFII投资的资格限制,取消了投资额度30亿美元的规定,同时还取消了投资核准后要在两年内汇入资金的限制,废除了资格申请条件中对资产规模的限制。从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来看,截止到2002年单个QFII的投资持股比例还是QFII总的投资持股比例,均已允许达到100%。从投资对象来看,到2003年初,QFII的投资对象可以是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权益凭证或政府债券。2.1.2QFII引发的资金流动对台湾股市的影响第一,增加资金来源,稳定市场。自从台湾地区实施QFII制度以来,QFII的投资额度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4亿美元急增为2002年的367.29亿美元,且一直呈现买超状态。与此同时,其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1991年的0.38%增加至2002年的13.78%。这些数据表明,QFII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表2.2QFII在台湾市场上的投资状况[[][]数据来源:刘树军,QFII进入中国指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第三页。年份QFII投资股市核准件数(件)QFII汇入净额(亿美元)QFII累计汇入净额(亿美元)QFII持有股票占总市值比例(%)199119440.381992234.368.641.3719935817.5325.991.5119944224.0450.031.9199510534.6184.642.819962702.6287.263.41997312-0.5586.713.119982097.6394.343.4199933397.66191.596.4200038668259.678.3200122788348.3911.32002.912014367.2913.78由表2.2可以看出,除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QFII资金为净汇出之外,其余年份均为净汇入。在2000年台湾股市低迷时,QFII保持资金净汇入,且超过90%的汇入资金投资于股市,对稳定台湾的股票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促进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台湾股票市场通过引入OFII制度,其市场投资者比重中法人机构投资者比重显著增加。1991年,96.9%的成交金额是由台湾地区自然人所带来的,台湾地区的法人只占3.1%,也就是说当时台湾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随着QFII的引入,10年间台湾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大改善,台湾证券市场投资者中自然人的比重下降到84.4%,而与此同时法人的比例提高到了9.7%,QFII的比例则为5.9%,后两者的合计比重为15.6%,到2001年台湾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是10年前的5倍多。[[]数据来源:刘树军,QFII进入中国指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第三页。[]数据来源:刘树军,QFII进入中国指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第三页。同时,外资投资决策行为对个体散户产生了良好的明星示范效应。台湾QFII的编号是99,99买入的股票常常是被追捧的对象,对于改变台湾地区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及树立以基本面为主导、理性的投资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投资理念的变革,最终使台湾证券市场步入了低市盈率、相对理性化的健康发展轨道。第三,QFII带动台湾股市市盈率不断下降。图2.1台湾与其他主要市场市盈率比较[[]图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所,QFII与台湾市场的国际化,2004.9.28。][]图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所,QFII与台湾市场的国际化,2004.9.28。QFII进入台湾后,台湾股市的市盈率处于不断下降过程,但其原因不是股价持续降低,而是每股收益持续上升。原因在于QFII投入前景良好的蓝筹公司,降低了他们的筹资成本,促使其融资规模扩张、产出增大、利润提升,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从而形成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推动力的良性循环,带动大盘蓝筹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1991年台湾证券市场的股票市盈率为32.05,高于同期纽约市场15.08与伦敦市场14.20的市盈率水平。1995年10月,台湾证券市场市盈率仍处于53.91水平,而同期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为16.18,香港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8.44。到2004年8月,台湾证券交易所市盈率已经下降到17.57,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市盈率19.53,香港恒生指数市盈率17.61,欧洲SX5P市盈率17.19。台湾市场已经与其它成熟市场逐步接近。第四,有利地提升了台湾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在台湾引入QFII的初期,即1991-1995年,台湾证券市场与纽约、伦敦市场的相关性较小;到了1996-1999年,相关性有所提高。台湾学者使用2001年各月数据计算,台湾与纽约市场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682,与伦敦市场的相关系数更达到了0.785[[]数据来源:刘树军,QFII进入中国指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这表明台湾股市越来越多的受到纽约和伦敦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加深。台湾证券市场及QFII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加入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MSCI(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1996年4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正式将台湾股市列入“新兴自由市场指数[]数据来源:刘树军,QFII进入中国指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2QFII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历程2002年11月5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随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深沪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这一系列规章的颁布标志着中国QFII制度的基本确立。QFII实施的现状和特点为:从2003年6月25日,瑞士银行有限公司获准开立第一个4566人民币特殊账户开始,到2007年12月31日,共有46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得QFII资格,批准的投资额度总计99.95亿美元。对中国境内A股、可转债、基金等证券市场产品进行投资。中国大陆实施QFII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台湾地区,大陆的QFII制度有以下特点:第一,一步到位,采用直接投资的形式。这是由中国证券市场和外汇储备规模,以及政府强大的监管力量决定的。正因为此,中国的QFII没有采用"海外基金"的形式,而是直接引入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第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规模等条件要求严格,但是范围更广。在2002年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认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外国机构投资者申请成为QFII,投资中国的证券市场,需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基金管理机构,经营基金业务达5年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证券业务达30年以上,实收资本不少于10亿美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证券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商业银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总资产在世界排名前100名以内,管理的证券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在2006年8月24日颁布的新规定中,将基金管理机构资产规模等条件调整为经营资产管理业务5年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管理的证券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将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等条件调整为成立5年以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持有证券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对比表2.1的数据,大陆对于QFII的资产规模和经营年限的规定更为严格,但是允许投资主体的范围更广。除了与台湾地区相同的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之外,大陆还允许证券公司作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第三,对投资额度和持股比例的要求更加严格。《办法》规定,申请的投资额度不得低于等值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且不得高于等值8亿美元的人民币。即QFII必须至少有等值于5000万美元的人民币现金结余才能进行投资。相比当年台湾最初开始实行QFII制度时500—5000万美元的投资额度限制更加严格。此外,在实施QFII制度初期,大陆规定单个QFII的持股比例和QFII的总持股比例分别为10%和20%,均高于台湾同期的5%和10%。第四,资金管理政策更为严格,本金汇出的要求更高。《办法》规定,封闭式基金的本金停留期为三年,其他QFII的本金停留期为一年,而在台湾准入初期,三个月即可汇出本金。大陆的这项规定可以有效约束资金的流动,减少投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外汇储备和汇率的稳定。3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分析QFII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根本上是通过资金流动来实现。我国的股市向来有靠“资金推动”的特征,资金是影响股市的关键性因素。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对股市的稳定性、股票的价格水平、市盈率水平和市场投机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QFII作为对外资开放的一种特殊通道,其给我国股票市场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便是增量资金的持续注入,从而扩大了我国A股市场资金规模。这部分增量资金的流入正是本章研究的重点。本章主要研究由QFII投资引发的A股市场资金流动对股市的稳定性、股票的价格水平、市盈率水平和市场投机性等方面。从而对近年来QFII的实施状况及产生的影响做出分析。3.1QFII带来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表3.1QFII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投资状况[[1]数据来源:根据金融界,国家外汇管理局,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整理计算而得。[1]数据来源:根据金融界,国家外汇管理局,沪、深交易所公开资料整理计算而得。时间QFII累计数量(家)QFII累计获批额度(亿美元)QFII汇入净额(亿美元)QFII累计汇入净额(亿美元)QFII持有A股股票总市值(亿元)A股流通股总市值(亿元)QFII持有股票总市值占A股流通股总市值比例(%)2003.12.311035.25--613178.520.052004.12.312448.75--7111688.640.612005.12.314556.4514.22844.3434711730.002.962006.12.315290.453478.3497125025.773.882007.12.315299.9520.9299.261308.4190581.071.44从表3.1可以看出,我国自实施QFII制度以来,随着QFII数量和获批额度的不断增加,QFII累计汇入股市的资金额度也不断增加,始终保持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伴随QFII累计获批额度由2003年底的35.25亿美元增至2007年底的99.95亿美元,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累计汇入资金净额也在逐年增加,在2007年底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99.26亿美元。5年间累计获批额度增加约1.84倍,累计汇入资金净额增加约2.24倍。累计汇入资金净额中的相当一部分投资于A股市场后,在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全体QFII持有A股股票总市值由2003年的6亿元增至2007年底的1308.41亿,占A股流通股总市值的比例由2003年底的0.05%增至2007年底的1.44%。对比表2.2,在我国QFII制度实施的第三年(2005年),QFII持有股票总市值占A股流通股总市值的比例为2.96%,明显大于2003年和2004年的总和0.66%,在2006年更是达到3.88%,证明QFII的资金流入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增强。这一点与台湾市场类似。此外,随着2007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宣布QFII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可以预计,这一政策在今年实施后,外资将加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累计资金注入额可能会进一步增大,其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3.2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A股市场股价的影响QFII对股价的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资金流动对股价的总体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资金流动对单个股票的影响。3.2.1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A股总体股价的影响资金流动对总体股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化来体现。但是由于每个QFII在每年的不同月份,不同季度持股都不同,随时变化,因此通过研究单个QFII持有的股票价格变化来说明QFII对A股总体价格的影响不易实现,因为无论在时间上和持股结构上都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选用反应股票价格的最为直接的指标——股价指数,通过研究2003—2007年间QFII投资额度的变化对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的影响来反映QFII对股价的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QFII投资额度与股价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此说明QFII对股票价格的总体影响。分析方法描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回归分析中的一种,回归分析强调因果关系,强调用解释变量X的变化,来说明被解释变量Y变化的原因。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只有一个,即X。该方法用拟合优度数值大小来表示X是否构成影响Y的主要原因。的值若在0至1之间,说明X是构成影响Y的原因,否则不构成影响Y的原因。相关分析只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且用p(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程度。p是无量纲的数值。相关分析不关心因果关系,如果所研究的问题中只有两个变量X和Y,则反应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p的值总在-1至1之间,p=0表示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即X不影响Y;0<p<1表示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X值的增加,Y的值也增加;p=1表示两者完全正相关;-1<p<0表示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随X值的减少,Y的值也减少;p=1表示两者完全负相关。具体分析如下:本文在分析中用(t=1,2,3,4,5)分别表示2003—2007年间QFII的累计投资额度,用(t=1,2,3,4,5)分别表示2003—2007年间上证指数的值,用(t=1,2,3,4,5)分别表示2003—2007年间上证综指的值。n表示样本数(n=5)。、、表示参数。建立回归模型:由计算[[1]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1。]可以得出,在深圳市场上,QFII获批额度与深证综指的相关系数p=0.6995,拟合优度=2.59>1,表明QFII投资额度带来的资金流量与深圳综指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即随着QFII获批额度的增加,深证综指总体上成上升趋势。但由于>1,所以QFII的获批额度不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原因。[1]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1。由计算可以得出,在上海市场上,QFII获批额度与上证综指的相关系数p=0.7311,拟合优度=4494.025>1,表明QFII投资额度带来的资金流量与上证指数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即随着QFII获批额度的增加,上证综指总体上成上升趋势。但由于>1,所以QFII的获批额度不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原因。这与所分析的QFII获批额度与深证综指的分析一致。3.2.2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单个A股股价影响由于每个QFII在不同年份,不同季度持股不同,且随时变化,因此要研究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单个股票价格变化来说明QFII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选择QFII在年度内集中持有的相同股票价格的变化比较容易实现,也更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了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12月31日QFII重仓股前十名股票中的相同个股进行研究。因为重仓股是QFII资金流向最多的股票,表明QFII的投资重点和行业选择,也最能表明QFII的资金流入所起的作用。从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当中,我们可以得到QFII在每只股票上的平均持仓时间。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所有的QFII的持股数据来源均是从由中国基金网、证券之星、金融界网站上,由于网站上只公布了每个季末的每家QFII所持有的股票名称、持股数量、所属行业和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假设了每家QFII机构在季末所持有的股票在季度初期就买入,当下季度季末不再持有此股票时,那么同样假设这只股票在下季度初就已经卖出。表3.2QFII每季度资金流向前十名的股票[[]数据来源:由中国基金网、证券之星、金融界公开数据整理而得。QFII持股从季度初期起算至季度末。][]数据来源:由中国基金网、证券之星、金融界公开数据整理而得。QFII持股从季度初期起算至季度末。2006年第四季度2007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2007年第三季度2007年第四季度宝钢股份美的电器工商银行美的电器美的电器大秦铁路大同煤业兴业银行白云机场葛洲坝招商银行平煤天安中国铝业万科A世茂股份中国联通宇通客车宁沪高速马钢股份原水股份燕京啤酒景兴纸业宝钢股份华电国际中兴商业华菱管线晋西车轴美的电器世茂股份山东海龙美的电器上电股份万科A中国银行长城电工S深发展A兖州煤业大同煤业铁龙物流火箭股份山东高速同洲电子平煤天安沈阳机床云维股份宇通客车厦门空港晋西车轴三一重工新湖中宝由表3.2可以看出,在2006年四季度至2007年四季度的五个季度内,在位居QFII重仓股前十名的股票中,QFII一直集中持有的股票是美的电器。以下就以美的电器为例进行研究。由图3.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6年四季度(2006年10月1日)以前,即在第837个样本点以前,美的电器这只个股的股价长期在10元以下徘徊。在2006年10月1日以后,QFII重仓持有该股票。该股票的股价从2006年10月9日的收盘价9.08元一路攀升至2007年12月31的收盘价37.11元。伴随着中国股市的牛市行情,该股票的最高价在2007年6月7日达到了历史之最58.8元。[[][]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图3.1美的电器2003年3月19日至2007年底股价走势图[[][]数据来源:由中国基金网、证券之星、金融界公开数据整理而得。详见附录3。据中国基金网QFII统计数据计算显示,2006年末QFII持有美的电器4789.84万股,占该股年末总流通股数的7.6%.按2006年末(2006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11.77元计算,QFII在2006年末持有该股市值为5.637462亿元。2007年末QFII持有美的电器20632.38万股,占该股年末总流通股数的22.5%.表明QFII对该个股增持比例增大。按2007年末(2007年12月28日)的收盘价37.11元计算,QFII在2007年末持有该股市值为76.56676亿元,同比增长约12.58倍。QFII的投资取得了良好的回报。与此同时,QFII投资带来的回报使得美的电器这只个股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根据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分析[[]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得出,在各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宁波敏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06年四季度

新进增持

1357.47万股;佛山市顺德区有利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信宏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于2007年一季度

新进增持

827.21万股和1500万股;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于2007年二季度

新进增持

800万股;其中宁波敏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2007年二季度又对该股增持

1357.47[]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对比2006年四季度(2006年10月1日)以前,美的电器这只个股的股价长期在10元以下徘徊的情形,上述研究说明QFII资金的介入带来的收益引发其他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对股价的上升具有推动作用。3.3QFII通过资金流入对股票市盈率和市场波动性的影响3.3.1对股票整体市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股票的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一般认为,QFII比较认同价值投资,当中国股市引入QFII后,股市的投机性应该随之下降,注重股价估值的合理和每股收益的提高,股市的市盈率应该降低。自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股市A股的市盈率总体而言,呈现下降走势,市盈率低于40倍(见图3.3.1)。2003年6月第一支QFII被批准并于2003年7月投下A股第一单,到2005年9月QFII被批准增加6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市盈率总体上一直呈现下降趋势,QFII对股市市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在这一时段我国A股市场的股价水平和收益水平不是很高,加之QFII处于进入中国的“三年试水期”阶段,其对股市市盈率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图3.3.1A股市盈率走势图[[1]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1]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从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不断升高,深市A股季度平均静态市盈率从2005年第四季度的22.74倍增加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76.44倍,两年间增长了2.36倍,沪市A股季度平均静态市盈率从2005年第四季度的15.91倍增加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60.89倍,两年间增长了2.83倍。从这一数据来看,QFII进入中国的第四年,即过了三年试水期后的2007年,A股市场的市盈率却在不断上涨,并没有预期的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05年以来,我国A股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牛市行情,A股市场的整体股价上涨大于每股收益的上涨,所以A股市场的市盈率不断提高。加之QFII用资金持有A股股票总市值占A股流通股总市值比例很小,研究期内中国股市不断扩容,也抵消了QFII在增加资金供给方面作用的力度。且前文3.2.1中也说明了QFII的投资额度目前不是影响股价的原因,而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所以QFII目前对A股市场市盈率的影响不明显。根据以上分析表明,QFII的资金流入还未对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产生影响。产生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研究周期还不够长,QFII进入中国股市后,真正入市的资金与整个市场容量相比还较小,未能对市盈率产生显著影响。加之研究期内中国股市不断扩容,也抵消了QFII在增加资金供给方面作用的力度。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深化,QFII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操作理念和风格对国内投资者产生示范效应,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未来我国股市的市盈率特征。3.3.2对单个股票市盈率的影响本节仍以美的电器为例,研究QFII资金流入对单个股票市盈率的影响。图3.3.2美的电器市盈率与A股市场市盈率走势比较[[][]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详见附录2。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美的电器这只个股的市盈率在2003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的整个区间内,一直低于沪市和深市A股的季度平均市盈率。在QFII重仓该股之前,该股市盈率于2005年第四季度的市盈率最低点已经开始呈现上升趋势。QFII在2006年4季度重仓该股后,该股市盈率呈现“先放量上升然后回落”的特征,说明QFII实施后并对个股市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之所以美的电器这只QFII重仓股的市盈率会出现“先上升又回落”的特征,有其特定的原因。股票的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根据表3.2选取的时间段,在QFII重仓这只个股的初期(2006年4季度初)至该股市盈率最高(2007年2季度)的上升段中,该股市价的上涨幅度大于每股收益的上涨幅度。据统计[[]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自2006年四季度初至2007年二季度,该股市价上涨幅度为224.02%,大于同期每股收益的上涨幅度89.59%,故而市盈率呈现上升趋势。该股股价上涨快主要是由于2006年至200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投资者对股市投资充满信心,加之本章3.2.2节所述QFII这类具有成熟投资理念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重仓该股,从而引发了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对该股的信心,致使该股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上升,从而推动了该股市价的上涨。该股在此区间内的每股收益增幅较小是因为每股收益来源于公司的利润。而公司利润的实现需要经历“购进原材料——加工生产——成品——销售[]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在2007年二季度至2007年末该股市盈率呈现下降趋势是因为股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该股股价的估值水平相对稳定,投资者对股价继续上涨的预期减小,降低了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且受行业生命周期和宏观经济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该股市价出现下跌。与股价的下跌相反,该公司良好的产品销售业绩带来了利润的不断增长,也使得其股票的每股收益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综上所述,QFII的资金流入不但没有促使该股市盈率的下降,反而使得该股市盈率上升。就一般而言,原因是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抵消该股市价的上涨。该股2007末的每股收益比去年同期上涨186.81%,该股2007末的每股市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15.29%。同期每股收益的增加幅度小于股票市价上涨幅度,从而促使该股市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特征。但是美的电器的盈利水平一直处于行业的前列。根据证券之星网站公布的数据,美的电器的盈利能力在每年公布的年报中,2003年位于行业28家公司中第八位,2004年位于行业27家公司中第六位,2005年位于行业28家公司中第一位,2006年位于行业33家公司中第七位,2007年位于行业33家公司中第四位。[[1]数据来源:证券之星网站(/[1]数据来源:证券之星网站(/)。此外,据光大证券研究[[2]数据来源:光大证券()。]表明,未来两年美的电器公司盈利能力仍将持续快速上升,预计未来两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速将达40%。这会导致该股每股收益的不断增加。随着该股估价水平的不断合理和QFII[2]数据来源:光大证券()。3.3.3降低市场的波动性本文以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公布的2005年至2007年末的数据来分析QFII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表3.3QFII、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波动率一览表[[3]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3]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名称时间2005.9.16—2005.12.3120062007QFII20.00%100.63%139.38%上证指数14.63%145.08%140.96%深证综指17.68%102.30%186.14%由表3.3看出,在2005年9月16日至2005年12月31日,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为20%,大于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的波动率。在2006年,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为100.63%,小于该年上证指数的波动率145.08%和深证综指的波动率102.30%。在2007年,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为139.38%,小于上证指数的波动率140.96%和深证综指的波动率186.14%。之所以出现2005年9月16日至2005年12月31日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大于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的波动率的情况是由于QFII当时QFII进入中国才两年多,处于试水期,对A股市场的整体影响还不明显。但是在2006年和2007年,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均小于上海和深圳两市指数的波动率。说明QFII的资金流入起到了缓解A股市场波动的作用。在相关的研究中,彭涛[[1]彭涛《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第16—23页。[1]彭涛《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第16—23页。3.4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投资者理念和市场投机性的影响注重基本面投资是QFII买卖股票的理论基础。QFII投资周期较长,一般每半年对投资组合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换手率较低。从表3.2中看出,QFII对个股美的电器的持有长达一年多,对持有周期在半年的有宇通客车、大同煤业、平煤天安、晋西车轴、世茂股份。另外,QFII注重选择行业,对市盈率并不过分看重。有助于培养市场注重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的理念。对比2006年持股的行业和2007年持股的行业我们不难看出QFII对的投资理念以及对市场的影响。从表3.2可以看出,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场占有率大,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如美的电器、大秦铁路、万科A、山东高速等都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大。第二,资源类公司,特别是拥有稀缺性资源、不可再生类资源的上市公司,特别容易受到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如煤炭行业的平煤天安、兖州煤业、大同煤业等。第三,选股同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紧密相连,受宏观调控相对较小的行业容易受到关注。如属于造纸行业的景兴纸业。第四,我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能使得跨国公司不断将其产品生产基地挪向中国内地,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业的行业优势显而易见。QFII在大陆证券市场的投资重点必然也体现在制造业中。如晋西车轴、同洲电子、沈阳机床等。从总体上说,QFII在中国实施4年多以来,价值投资、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理念被众多的证券机构和从业人士所倡导,有利于转变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降低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3.5值得注意的问题尽管QFII投资额度的加大有助于扩大我国股市资金的总规模,使得QFII对我国A股市场的股价、市盈率、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但是,在QFII的投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3.5.1QFII的投资方式不是绝对的真理尽管在上述分析中得出QFII注重价值投资,强调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理念和近年来良好的投资业绩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是QFII在投资中也不是完全获利。并不代表他们不以逐利为目的,有时候还会带有明显的投机性,利用QFII“示范效应”欺骗中小投资者。而且,值得指出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只是国外资本的经纪和托管机构,有时候并不是投资方,他们可以接受境外机构的委托买卖股票,而这种境外机构有的是以价值投资为主,有的则是以对冲为主,还会有其他恶意目的(譬如国内庄家在海外注册)。QFII曾经的一个典型的负面案例就是QFII之一的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于2003年买入了新疆屯河30多万股。短短半年时间,新疆屯河从花旗买入时的14元跌至4元左右,跃幅达到70%,使得跟随花旗买入该股票的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血本无归。因此,尽管前文分析了QFII会减小市场波动,稳定市场。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QFII的“示范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市场化”特点还比较明显、法治尚未健全的环境下,QFII其固有的投资标准很可能会被扭曲,披上“中国特色”的外衣,甚至有可能被某些“庄家”利用或操纵,从而误导中国市场正确投资理念的形成,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3.5.2在增大QFII额度的同时存在风险从表4.1显示的数据上看,QFII的资金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例还比较小,并不足以拉动大盘如此快速上扬。从前文3.2.1节和3.3.1节的分析中得出,QFII对于A股市场总体的股价的影响和对市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增大QFII额度,使得QFII的资金流入增加,则其对我国A股市场的总体股价和市盈率的影响才能不断增强。但是在QFII投资额度增加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由于现阶段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仍然很乐观,国际资金自然趋之若鹜,这种所谓“热钱”的进出速度很快,一旦获利撤退,危机就会爆发。90年代的日本、台湾以及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前车之鉴,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警惕。而且,QFII的投资在不同的市场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其投资理念是根据自己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环境和制度约束做出的选择。一旦环境和制度发生变化,它的投资理念也将发生变化。这同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思想的变迁一样。QFII不是抱着自己的投资理念来改造中国证券市场的,而是利用这样一个发展中不成熟的市场来寻求高额利润的,所以在其投资过程中存在风险。

4政策建议我国在2007年底决定再一次增大QFII的投资额度。在QFII额度增大的同时,既给我国A股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存在风险。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4.1进一步增大QFII额度和对A股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增大QFII额度,使得QFII的资金流入增加,则其对我国A股市场的总体股价和市盈率的影响才能不断增强。才能达到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同国际相接轨的目的。提高QFII对A股市场作用的对策有:4.1.1适当放宽对QFII资质条件的规定对作为QFII进入主体的限制,扩大QFII的投资额度规定在市场监管能力达到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对境外机构包括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质条件的规定,例如关于经营年限的规定、资产数量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扩大整体QFII的投资额度,提高我国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4.1.2放松QFII个别持股的限制放松QFII的持股规定,提高QFII持股的比例,扩大QFII的市场效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通过放松QFII个别持股的限制,一方面增加QFII在A股市场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当QFII持股至一定比例,在短期调整持股成本增加,这使QFII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更愿意从长期持股,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4.1.3提高QFII及其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尽快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合理化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QFII及其它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股权逐步趋于合理化且公司治理结构逐渐完善和市场的透明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QFII及其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股数效应”和“公司数效应”(机构的单位股票公司治理成本随着持有股数的增加而降低,随持有股份的公司数量增多而减少)将逐步显现出来,通过机构积极参与被投资公司治理使所持股票价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超过其付出的治理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QFII及其它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境内公司治理,成为A股市场的稳定的投资者。4.1.4完善市场“做空”机制,适时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加快实施股票市场“做空”机制,并适时推出股票指数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使QFII可以投资这些工具有效的降低风险。推出衍生工具的同时,要将QFII在境内的可投资范围由股票、上市国债和可转换债券扩大到相应的衍生工具,使QFII可利用境内市场的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套利和套期保值。QFII参与衍生工具的交易不仅可以有效降低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以活跃境内A股市场及衍生市场,使得我国A股市场通过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得到发展和提升。4.2更新投资理念目前,国内A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更新投资理念,QFII制度的实施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目前,国内A股市场短期买卖相当频繁,这表明国内A股市场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引进QFII则有利于把以散户为主的市场逐步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QFII其本身所具有的理性投资风格将会引导整个证券市场趋于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市场对证券价值的判断将不完全由“资金”决定,而是由公司的真实价值决定,投资者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及其股票的投资价值,中长期投资,组合管理等理性的投资方法与技巧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4.3提高国内投资者素质由于QFII的进入,使得国内投资者对QFII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追捧和模仿,成为QFII投资失败的跟随者。因此,本文认为,要提高国内机构投资者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加快国内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发展,并规范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要努力吸取QFII的先进投资理论和资产管理模式,培养素质较高的国内机构投资者,营造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QFII崇尚价值投资,强调基本面的研究,从国际比较角度筛选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企业,对公司的业绩、成长性、行业地位比较关注。这种注重价值、关注基本面的考察以及长期持股等独特的风格让国内投资者争相学习模仿,由于良好的业绩表现,QFII已在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被关注度日益提高,其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国内的投资者。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QFII将进一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但是,根据西南证券研究员李媛对QFII持仓研究的报告可以看出QFII已经适应国内股票市场的投资环境,正在由长线投资向短线投资的操作策略转化。[[]资料来源:李媛,《QFII持仓研究报告》,西南证券,2006。[]资料来源:李媛,《QFII持仓研究报告》,西南证券,2006。4.4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密切注视国外“热钱”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我国股票市场进行投机活动给中国股市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注重市场本身的规范化建设和监管制度的均衡性发展,更尊重市场本身的独立性,才能保证监管政策的适度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证券市场,及至整个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结算机构的交易、结算监管,加强托管银行和经纪商的协助监督,定期了解QFII账户资金运用的情况和余额状况。其次,采用分户制度进行管理,即对单个QFII所代表的外国公司、外国自然人、在我国以外注册的基金、独资或合资机构按类别分立账户进行管理。QFII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这样能更充分有效地掌握和区分资金的来源,并监管各种投资机构的动作模式,区别投资组合收益的优劣及会计管理方式。

结论经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QFII通过资金流动可以扩大我国A股市场的资金规模,并且随着QFII获批额度的不断增加和资金的不断流入,这种影响力将逐步扩大。第二,QFII的获批额度不是影响市场整体股价的原因,但是QFII获批额度的增加会推动股指的上涨。QFII资金重点流入的个股容易引起投资者的追捧,引发该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上涨,从而推动该股股价上涨。第三,QFII的资金流入对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影响不明显,对其共同重仓持有的个股的市盈率随时间的推移影响明显。第四,QFII持股的整体波动率均小于上海和深圳两市指数的波动率。说明QFII的资金流入起到了缓解A股市场波动的作用。且QFII对我国股市的影响随着其投资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其约束市场缓解波动的投资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显现出来。第五,QFII价值投资、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理念有利于转变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降低市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本文在研究QFII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时,在研究角度方面选择了资金流动这一影响我国A股市场最为根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QFII对股票市场股价的总体影响时用到了计量模型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关于QFII通过资金流动对股价和市盈率的影响方面采用总体分析和个别分析相结合。在数据方面选取了直至2007年末的数据,有较强的实时性。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QFII对股票市场股价的总体影响时用到的计量模型是比较初等的模型。要进行深入研究,还必须运用如GARCH模型等更加高等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此外,由于经济事物在不同时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QFII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在今后也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1]沈坤荣等.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陈玲,我国证券市场引入QFII制度的风险防范分析[J].商业研究,2005,2.[3]孙立,林丽.QFII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7).[4]谭小芬,纬恩.QFII理论框架、经验及制度设计[J].中国外汇管理,2002,(9).[5]耿志民.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6]陆志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与制度变革[N].证券时报,2008,1,23.[7]许文彬.QFII制度经验借鉴和我国的现实选择投资研究[J].投资研究.2001,(12):14—19.[8]谢联胜.QFII的进入与台湾证券市场的开放[N].证券市场导报.2001,2.[9]王修华.QFII制度: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J].贵州财经学院报,2002,(4).[10]张雪莹.引入QFII对中国股市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2005,(7):87—88.[11]丁君凤,翟俊生.新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及绩效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2.[12]谢红霞.QFII: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体制面临的挑战[J].山东社会科学,2005,4.[13]陈岭.我国证券市场引入QFII制度的风险防范分析[J].商业研究,2005,2(310):ll3—115.[14]李纪明,方芳.资本市场改革和公司治理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05,(3)[15]Chan,LouisKC,JosefLakonishok.Thebehaviorofstockpricesaroundinstitutionaltrades[J].JournalofFinance,19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