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张槎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参考答案:D2.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
B.h1>h2
Ma<MbC.h1<h2
Ma<Mb
D.h1<h2
Ma>Mb参考答案:D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甲基绿和吡罗红与斐林试剂使用方法类似,均为混合后使用且应现用现配
C.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用苏丹III染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清水洗去浮色参考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癌细胞在诱导下都能产生原癌基因
B.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期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5.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其中a、b、c三者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参考答案:C6.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为单一物质,根据下表可推得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性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参考答案:D7.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在赫尔希等的实验中若用32P只标记噬菌体,在其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若占1/8,则含31P的就占7/8参考答案:B8.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
B.1/2、1/8C.1/4、1/4
D.1/4、1/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说明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TtAa和ttAa。每对基因单独考虑,Tt和tt杂交,后代1/2正常,1/2多指;Aa和Aa杂交,后代3/4正常,1/4白化,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的概率为:1/2×3/4+1/2×1/4=1/2;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1/2×1/4=1/8,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的能力。9.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转录时,与DNA中起点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__次。(4)丙(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__________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加工修饰的结果。参考答案:(9分)(1)DNA复制线粒体叶绿体(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合成情况(3)RNA聚合酶1(4)tRNA内质网高尔基体(1)图甲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即DNA复制;DNA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所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所以可根据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来判断DNA的合成情况。(3)转录的产物是RNA,与DNA的起点结合的酶是RNA聚合酶;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只复制一次,而基因可进行多次表达。(4)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AUG是起始密码子,新合成的多肽链首端应是甲硫氨酸,但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说明新生肽链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甲硫氨酸被切除。10.下图表示控制某多肽链合成的一段DNA链,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该多肽链中有4个“—CO—HN—”结构B.决定该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C.上图DNA片段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参考答案:D1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某蛋白质中含有N条多肽链,则其含有N个氨基B.受体具有识别和信息传递功能,有的受体中含有糖类C.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产生ATPD.载体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仅存在于细胞膜上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若某蛋白质中含有N条多肽链,则至少含有N个氨基,A项错误。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但不产生ATP,C项错误。除了细胞膜,其他生物膜上也具有载体,D项错误。12.下列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细胞不需要染色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观察口腔上皮中的线粒体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参考答案:答案:D13.下图是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示意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B.该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C.该细胞产生的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14.下图是利用某植物A(基因型为AaBb)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细胞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过程②说明高度分化的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C.过程③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植株C全为纯合子且基因型有四种参考答案:C15.下图是探究诱导植物根愈伤组织分化因素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①中生长素可以渗入根的愈伤组织B.本实验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C.根愈伤组织分化是由实验①中根产生的“某物质”直接诱导D.实验②④分别排除了玻璃纸和琼脂块对实验的干扰参考答案:C16.某些寄生虫靠不同方法在具有免疫力的人体内生存,称为免疫脱逃作用,如非洲睡眠病原虫。病人感染该寄生虫并出现病症时,血液中的虫数会按着一周左右的周期而波动,每一次波动中,新的虫体都具有新的表面抗原,虽然宿主会再对新的表面抗原产生新的抗体来对抗,但在歼灭虫体之前,寄生虫表面的抗原又改变了,因此使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了。请根据上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寄生虫细胞表面抗原的化学本质可能是糖蛋白B.由于病人体内新抗体产生的速度总是慢于虫体表面抗原的改变的速度,因此虫体可以有效脱逃抗体的消灭C.人在患某些寄生虫病治愈后,今后还有可能再患此病D.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的原因是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不够参考答案:D17.下列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中含有的,质量比在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就是微量元素B.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的物质是蛋白质C.具有碱基对的核酸,有可能能运输氨基酸D.水在光反应中的分解不需要酶来催化参考答案: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A错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的物质可能是含肽键的化合物,如小分子肽,蛋白质等,B错误;具有碱基对的核酸如tRNA可运输氨基酸,C正确;水在光反应中的分解需要酶来催化,D错误。1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D.人体内只有癌细胞具有与癌有关的基因参考答案:B19.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水中的氢来自氨基B.在无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产生CO2刺激呼吸中枢加快呼吸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产生ATPD.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的意义是可以直接促进M分解的快速进行参考答案:C①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生成的水中的氢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A项错误;③过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能产生CO2,B项错误;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能产生ATP,C项正确;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的意义是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还原氢和氧气反应的快速进行,D项错误。20.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种群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内由0.4变为0.6且无新基因产生,该种群没进化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形成多种基因,使种群出现大量变异参考答案:C2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R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曲线ab段下降,是小鼠的免疫系统起作用的结果D.曲线bc段上升,是由于S型细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力参考答案:B22.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对真核生物细胞结构有了许多深入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催化功能B.线粒体是人体内唯一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与溶酶体有关D.破坏高尔基体不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分裂参考答案:D核糖体上完成肽链的合成时需要具有催化作用的酶,而核糖体中只有rRNA和蛋白质,说明它们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A项正确;线粒体是人体内唯一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项正确;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需要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记住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相关功能,并适当进行合理的推测才能准确判断。23.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参考答案:D24.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B【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不遗传变异则是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解答】解: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A错误;B、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是由于水肥光照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可能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的小麦都发生突变,C错误;D、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光照、水都比较充足,因而长得比大田中间的小麦植株高壮,并不是细胞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D错误.故选:B.
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由ATP水解提供能量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萌发状态,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D.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参考答案:C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参考答案:D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2、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3、要注意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是基因病还可能是染色体出现异常.另外还要注意: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发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孕妇怀孕期间因病毒感染,导致胎儿心脏畸形;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使胎儿严重缺氧所致的脑瘫,都不属于遗传病.【解答】解: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可能是遗传病,A错误;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可能是某种传染病,B错误;C、有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不患病,C错误;D、无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故选:D.
27.如图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细胞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甲、乙二种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甲、乙的细胞都没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2)甲细胞中⑤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有关。从图甲结构⑨中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解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__。(3)细胞乙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中;青霉素可通过抑制乙的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形成来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参考答案:
(1).①②
(2).核糖体
(3).叶绿体、液泡
(4).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核糖体形成)
(5).蛋白质
(6).拟核
(7).细胞壁【分析】分析甲图:结构①~⑨依次为: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染色质、核仁、核膜、高尔基体、细胞核和细胞膜。分析乙图:细胞不含被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详解】(1)甲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故甲细胞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乙是原核细胞,甲、乙二种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菠菜能进行光合作用,菠菜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叶绿体、液泡,而甲、乙的细胞都没有叶绿体、液泡。(2)甲细胞中⑤是核仁,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核糖体形成)有关。图甲结构⑨是细胞膜,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故从图甲结构⑨中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解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则说明该物质是蛋白质。(3)细胞乙是原核生物,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拟核中;青霉素是真菌青霉菌分泌的,可通过抑制乙细菌的细胞壁形成来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点睛】易错点:不同生物所含的细胞器不同: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液泡,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动物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8.下列有关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都能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能合成有机物D.T2噬菌体、硝化细菌和水绵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同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A错误;T2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而自养,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二者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生产者,而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D正确。29.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A30.2017年8月3日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声明,由于实验缺乏可重复性,某科学团队撤回了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关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论文,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一种细菌编码的核酸内切酶Cas9蛋白,利用一条单链向导RNA对特定的DNA片段进行定向切割的技术(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B.Cas9蛋白对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时破坏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C.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D.向导RNA通过A和T、C和G的互补配对对以形成自身的双链区域参考答案:B基因转录时只有一条DNA单链作为模板,A项错误;Cas9蛋白对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时破坏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B项正确;Cas9蛋白是一种细菌编码的核酸内切酶,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C项错误;RNA中不含有T,D项错误。31.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参考答案:B32.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C.基因不仅仅在细胞核中,也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参考答案:C【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解答】解: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A正确;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B正确;C、叶绿体、线粒体中含有基因,但不含染色体,C错误;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正确.故选:C.3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参考答案:C34.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参考答案:D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但其底物分解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无氧呼吸旺盛,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B项错误;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C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所以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35.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以果绳为研究材料,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参考答案:D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摩尔根以果绳为研究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尼伦伯格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后来科学家陆续破译了全部密码子,D错误。36.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
D.④参考答案:D37.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B.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D.芳香油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离参考答案:D【考点】K4:提取芳香油.【分析】萃取法一般适宜用于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还会受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解答】解:A、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A正确;B、只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油才能用萃取法提取,B正确;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C正确;D、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时,芳香油充分溶解在有机溶剂后,再把有机溶剂蒸发出来,剩余芳香油,D错误.故选:D.38.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C39.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停止
B.细胞衰老,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C.细胞高度分化,细胞周期变长,代谢降低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增强参考答案:D40.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减少。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参考答案:C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如图所示人体激素调节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正常机体血液中激素②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①、③的含量变化趋势是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2)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
.(3)由图可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时,会促进激素合成加快:
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
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参考答案:(1)下降
(负)反馈(2)下丘脑
增加(3)胰岛素
乳酸的含量(4)尿量
班氏
砖红色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分析】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增加,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所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越小时,胰岛素合成加速;血糖上升使乳酸含量上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超过了肾脏的肾糖阈,部分葡萄糖需要水来溶解,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多.班氏试剂与葡萄糖在加热后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砖红色.【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促甲状腺激素,当②甲状腺激素合成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具有抑制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在寒冷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3)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增加,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量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砖红色.【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肾上腺素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42.在澳大利亚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澳大利亚蜜罐蚂蚁、灰仓鼠、蛇、野兔、鹰以及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大袋鼠、袋獾(有袋类肉食动物,主要以地面小动物如蛇、兔等为食)等动物。1)草原上的上述各类动物和植物能否构成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2)设某段时间内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2.4×104KJ,且能量以食物链平均分配。此时,若当蛇灭绝后,鹰所获能量大约为蛇灭绝前的_____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3)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点,某些“狡鼠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最后计算时的数据值将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4)为研究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的种间关系,生态学家在某沙漠中建立了3个实验区,统计如下表。请补充填写表格内“_____”处内容,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数
组别量类群对照组处理方法:蚂蚁和啮齿动物共存实验组Ⅰ处理方法:移走的所有的啮齿动物,并围栏实验组Ⅱ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蚂蚁群318群543群
啮齿动物122只
144只参考答案:1)不能(否)
2)1.2
3)偏大
4)移走所有的蚂蚁群,并围栏
蚂蚁和啮齿动物(在种子利用上)存大竞争关系43.(三)光合作用大气CO2浓度升高、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都影响着光合作用,科研人员模拟了2050年的大气CO2浓度和温度,研究现实环境(对照)、高温、高CO2浓度、高温且CO2浓度4种条件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得到了图2所示的结果,图1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30.图1中字母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G表示________,K表示________。31.阶段I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数据与统计图表》预测复习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江苏省泰兴市中考数学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详解
- 2024年高职单招试卷(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执法资格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春季人才引进考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4-2025学年度执业药师通关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高职单招通关考试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客户服务流程规范与操作流程工具
- 质量管理守秘责任承诺书(7篇)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 球墨铸铁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 饮食习惯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