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共28张)_第1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共28张)_第2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共28张)_第3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共28张)_第4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课件(共2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222021/5/91诵读古诗词,你可以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故乡的小桥流水;你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笑看人生百态……古诗词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你的心田。我们学习《诗词五首》,看看有哪些新的感悟吧。2021/5/922021/5/93(重点)(难点)理解词作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把握词作主旨。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学习词人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2021/5/94来自《点拨》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烈士,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原名闺瑾,字璇卿,号旦吾,后改名瑾,自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一生留下许多著作,皆收于《秋瑾集》中。2021/5/95来自《点拨》《满江红》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1903年,丈夫王子芳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之后写下了这首《满江红》。2021/5/96来自《点拨》秋瑾与鲁迅是同乡,比鲁迅年长六岁,两人有着深厚的情谊。鲁迅赞扬、尊重秋瑾。秋瑾殉难后,他写过许多文章追念她,缅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1925年,鲁迅先生又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再一次引用了秋瑾的事迹和她为革命牺牲的教训,告诫革命者总结经验,战斗到底。1934年末,晚年染病的鲁迅还在《病后杂谈》《病后杂秋瑾与鲁迅2021/5/97来自《点拨》谈之余》等文中提到秋瑾,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行,批评了人们对于压迫、奴役、屠戮的健忘。秋瑾牺牲后,为纪念秋瑾,鲁迅在小说《药》中塑造了夏瑜的形象,用来隐喻秋瑾和秋瑾式的革命家,并且坚信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流,并且鲁迅曾多次凭吊过秋瑾。2021/5/98侬

殊未屑磨折

莽红尘觅一

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nóngshūmózhémǎngmì2021/5/99xiōngjīn()

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点拨》胸襟2021/5/910部分来自《点拨》三

文言知识积累名句积累莽红尘、何处觅知音?2021/5/911导思1.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主题导思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深沉的感情?情感关键词:诗情2021/5/912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满江红》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2021/5/913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侬:我。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殊:还,仍然。注释:

徒:空,徒然。屑:顾惜,介意。2021/5/914到北京不久,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因为篱笆下的菊花盛开,秋天的景色好像擦拭过一样(明净)。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而我)八年来(却)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对这些我)仍然不放在心上!译文:

2021/5/915原文: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⑩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烈:刚正,有节操。肝胆:指真诚的心。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莽:广大。青衫湿:失意伤心。注释:

2021/5/916我虽然不是男儿身,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我的心却比男儿的还刚正。想想平日我一颗真诚的心,为别人而屡屡激动。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总是要经受苦难挫折。在这个广大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想到此)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衫!译文:

2021/5/917部分来自《点拨》1.开头这几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答案】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时间和地点,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和词句来描写明丽的秋色,反衬了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2021/5/918部分来自《点拨》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哪个典故?有何作用?【答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同时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暗指当时的国事,当时列强进逼,中国前途危殆,情况与当年项羽“四面楚歌”的情况相似,秋瑾以此作典,表明她正在担忧国家的危难。2021/5/919部分来自《点拨》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答案】这四句透射着词人不甘于现状的慷慨激情,更是词人力图冲破闺阁束缚誓超男子的真实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谐音但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2021/5/920部分来自《点拨》4.《满江红》这首诗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答案】在词里,首先表示了词人对祖国前途的担忧,接着又唱出了一个女英雄“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高亢壮歌,抒发了她决心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最后,又讲述了因自己的情怀和理想不为丈夫和其他庸人所理解而生的苦恼和悲愤。2021/5/921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词的上阕首先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和词句,写秋色,烘托出作者冲破家庭牢笼后既怡然自得却又愁苦的心理,接着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了家庭的牢笼,同时又为国家前途担忧的心境,用“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

【难点探究】《满江红》一词是如何一层层表达作者的复杂情感的?2021/5/922部分来自《点拨》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痛苦不堪,解释作者想冲破家庭束缚的原因,用“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不仅不留恋,反而蔑视的态度。词的下阕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层层推进,活化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2021/5/923满江红上阕写景——篱下黄花秋容如拭言志—心比男儿烈悲叹—何处觅知音下阕抒情终破楚殊未屑2021/5/924《满江红》一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这首词通过对自我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她在冲破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后,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终得解脱而又苦闷彷徨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2021/5/925《满江红》基调高昂,情感澎湃。这首词的作者虽为女子,但字里行间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出秋瑾的巾帼英雄本色。词中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和志向。“谁识我?”“何处觅知音?”两个问句语气强烈,表达出作者对世俗的不满和改变现状、追求理想的决心,情感真切感人。2021/5/926秋瑾名言1、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2、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3、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