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考验【程伟力:五大长久之患考验中国粮食安全】_第1页
五大考验【程伟力:五大长久之患考验中国粮食安全】_第2页
五大考验【程伟力:五大长久之患考验中国粮食安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大考验【程伟力:五大长久之患考验中国粮食安全】我国“十一五”粮食产量和增速目标均超额完成,《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也于去年提前实现,但粮食自给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今年1至4月,粮食进口增长43.3%,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展望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将快速增加,但生产受到诸多限制,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亦非常有限。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尽快扭转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业余化局面,并促进农业对外投资,突破土地和资源供给瓶颈,强化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供需面临突出问题我国粮食产量规划目标不断提前完成,但自给率大幅下降。2007年6月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65%,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事实上,当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十一五”粮食产量年均增速为2.46%,产量目标提前完成,增速目标远超预期。2009年11月,我国又颁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其主要规划目标是,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现实情况是,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就达到5.7亿吨,产量目标提前九年实现,粮食生产似乎已高枕无忧。但是,我国粮食自给率却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远远低于2008年11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规划目标,即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稻谷、小麦和玉米为100%。从今年前4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粮食进口2599万吨,同比增长43.3%,按此进度全年粮食进口大约7800万吨,粮食自给率将再度下降到90%以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凸显,玉米和小麦存在步大豆后尘的风险。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国大豆总供应量的比例为5.6%,2000年上升到39.4%,2011年则高达80%,在此背景下,我国既没有干预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能力,也失去了对国内价格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大豆价格将在国内形成连锁反应。豆价上涨直接影响豆油价格,并带动其他食用油价格上涨;同时,作为重要饲料原料的豆粕价格同样上涨,饲料价格的上涨推动肉类价格上扬,所谓的输入型通胀由此产生。现实中,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值得警惕的是,2010年以来玉米和小麦的这种风险也已经显现,今年前四个月尤为突出。2008年之前,我国玉米贸易始终保持顺差,2010年逆差激增至144万吨,2011年在国内玉米增产8.2%的基础上还进口了175万吨。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76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50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8%以下。同玉米一样,小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小麦进口142万吨,同样超过去年全年,按此速度,全年进口将超过420万吨,自给率下降到97%以下。换言之,玉米和小麦自给率已明显低于规划目标。消费升级增加粮食需求,饲料用粮成为粮食需求增长量的主体。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变时,消费结构相应地处于快速升级阶段,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用粮食数量停止增长或开始减少,但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产品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之所以粮食进口增加很快,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众所周知,我国动物食品以猪肉为主,依赖粮食饲料。发达国家奶制品消费较多,主要的饲料为草。我国耕地紧缺但畜牧业却主要依靠粮食。在农户散养的传统模式下,养猪尚可充分利用各种食物来源,但是,规模化养殖,无论养猪还是养鸡只能完全依赖饲料,耗粮畜牧业造成我国耕地与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经济结构变化影响粮食生产。首先,农业部门在同非农部门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地位。在非农部门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金、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快速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由此导致农业供给相对不足。与此同时,非农部门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生产要素价格,推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利润下滑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次,粮食在同非粮食的经济作物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民有较高的动力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小品种作物以及蔬菜等不受国家价格调控的农产品。一方面是较高的价格可以弥补成本的上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即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相比粮食以及普通的农产品,消费者更多地选择消费这些小品种的农产品。以美国为例,蔬菜中的莴苣、豌豆以及水果中的柑橘、桃子等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而土豆这种接近于主食消费的产品收入弹性较低。不难想象,在“无形之手”的作用下,生产将选择收入弹性高、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经济作物。也正是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以玉米为主食的墨西哥玉米消费严重依赖进口。在我国,原本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将转变为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又对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形成了制约。这意味着,小品种、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农作物需求更大,涨价能力也更强。最后,国外农业对国内农业形成较强竞争关系。从周边国家来看,日本和韩国农产品价格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农产品对其出口激增,同时日韩在不断加大对我国农副产品生产的投资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粮食用地。从我国粮食进口国情况来看,这些国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压缩了我国通过提高粮食价格增加供给的空间。利用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有限。自由贸易理论认为,我国粮食问题可以通过进口解决,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然而,当前全球可供贸易的粮食约占我国消费的一半。目前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