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_第1页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_第2页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下扬子地区是指扬子准地台在长江下游地段内的范围东和东北到海边,西和西北以郯庐深断裂与华北板块为界,西南到江西九江与中扬子地区相连,南和东南以江绍深断裂与华夏板块为界,跨越江、浙、皖、赣、沪四省一市,面积约22.5X104km2(图1)。[12^£]l况[12^£]l况IJ4图1下扬子地区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演化下扬地区的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①太古宙古陆块形成期。由散布在赤道附近区域众多的硅铝质(或花岗岩质)块体逐渐聚合成大小不等的古陆核②元古宙扬子板块和南方古陆形成期。中元古代江南俯冲、碰撞带的形成标志着扬子板块完成了南北的拼接。③早古生代到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期。此时下扬子板块比较稳定。加里东运动影响较小,沉积厚度大(3000-10000m),下扬子部分地区沉积厚度可达上万米。④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期。南方大陆在印支期向华北板块俯冲拼接,碰撞拼接以后,海水全面退出,下扬子地区从此进入陆相盆地的发展阶段,同时形成一套晚三叠世一侏罗纪的类前陆盆地相。⑤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期。随着亚欧大陆与印度次大陆的碰撞,以及西太平洋岛弧边缘海的出现、拉张为主一挤压为辅的交替改造、大型坳陷与断一坳复合型盆地叠加,现今的构造面貌基本形成。地层与沉积特征下扬子地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震旦到奥陶纪的被动陆缘阶段,加里东期前陆盆地阶段,晚泥盆世-中三叠世的稳定地台阶段,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挤压与火山岩盆地阶段和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运动与反转阶段(图2)。盆地性质获状萩君灰岩燹白ZI凌取客前陆盆地被也陆绿中系统;岩性,描述三;±[碳陆页料艮砰⑥页舀盆地性质获状萩君灰岩燹白ZI凌取客前陆盆地被也陆绿中系统;岩性,描述三;±[碳陆页料艮砰⑥页舀页中i上瀚住质页春.下部破齿质员岩系ZT白葛责欢宙度若E 上葬翅砂看,下部温页岩_±:中下成岩一灰者.白云岩图2下扬子地区主要地层震旦系:震旦系可划分为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下扬子地区灯影组主要分布在都昌一休宁、无为、江山一绍兴等地区,为陆棚、滨海和台地沉积,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质泥岩。寒武系:下扬子地区寒武系可划分为荷塘组/幕府山组、炮台山组和观音台组。荷塘组分布广,占据整个皖南和浙西地区,以硅质岩、黑色泥页岩和炭质页岩为主,为深水盆地相沉积。中、上寒武统炮台山组、观音台组分布范围相对局限,为开阔台地一局限台地相沉积,以灰色白云岩、云质灰岩为主。(3)奥陶系:奥陶系进一步划分为苍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宝塔组、汤山组、汤头组和五峰组。其中,五峰组为灰黑、黑色泥岩,富含硅质、有机质和黄铁矿,为深水盆地相沉积。志留系:志留系进一步划分为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高家边组为浅灰一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砂岩,底部黑色泥岩发育,为浅海一半深海相沉积而坟头组、茅山组为滨海相一泛滥平原相,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泥盆系:下扬子地区整体缺失中、下泥盆统,主要发育上泥盆统。称为五通组,为三角洲平原相岩性为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石炭系:石炭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金陵组、高郦山组、和州组、黄龙组和船山组。金陵组主要发育深灰、灰黑色含生物屑灰岩,为开阔台地边缘相沉积。高郦山组主要发育灰色泥岩、灰黑色细砂岩,局部含煤,为泛滥平原沼泽相沉积。和州组发育灰黑色泥质灰岩,属于浅海陆棚相沉积,厚度小。黄龙组主要发育浅灰、棕灰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开阔台地相沉积。二叠系:二叠系在下扬子地区分布较广,从下而上可以划分为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栖霞组在皖南地区主要发育深灰、灰黑色泥晶灰岩及粉砂质泥岩、灰质泥岩,下部富含沥青,中、上部见硅质灰岩,属于开阔台地相沉积。孤峰组发育灰黑色泥岩,硅质、灰质泥岩夹白云质灰岩。为深水盆地相沉积。龙潭组主要发育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煤层,属于滨岸沼泽一三角洲相沉积。龙潭组泥岩、泥灰岩及煤层中均有裂缝、微裂缝分布,大隆组主要发育黑色泥岩,富含硅质,属于盆地一深水陆棚相沉积。初步认识下扬子地区泥页岩虽然分布较广、厚度较大,但以下问题的存在对页岩气的生成、富集和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地貌简单但风化严重。在地形、地貌上,下扬子地区多为平原或丘陵,对页岩气地质调查作和施工相对有利,但露头受到地表风化影响较大,获取页岩气的相关参数具有一定困难。构造极其复杂。下扬子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演化特点,特别是自印支运动以来,遭受了比上扬子更强烈的后期改造,对古生界海相地层产生了巨大影响,逆冲、倒转构造发育,地层关系极其复杂,页岩气地质调查和研究难度很大。二叠系龙潭煤层、志留系下部泥岩层等滑脱层的存在,使上、下古生界受后期构造影响的程度不同,上古生界变形强烈,下古生界相对稳定。埋深过大、热演化程度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古生界页岩气的富集。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过高。下扬子地区海相泥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整体过高,R0普遍超过1.5%。特别是下寒武统,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R0为3.0%〜4.0%,最高可达6%,比北美目前进行工业开采的页岩地层的成熟度普遍偏高,也稍高于上扬子的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给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前景分析和勘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4)火山活动频繁。燕山早、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