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第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第2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第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第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篇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汇总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108×2554×31247×210138×54

126×89203×32312×25437×2882×403

208×2436×137406×23460×23305×56

624×7846×589353×5645×240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858÷39918÷27888÷37645÷32

432÷46966÷23731÷79980÷28828÷36

689÷34618÷88372÷45294÷29328÷42

395÷56765÷74840÷35630÷31961÷19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578+143+22+57128+89+72

357+288+143129+235+171+165

378+527+73167+289+3358+39+42+61

75+34+125+366125+75+320223+38+162

163+32+137+268158+395+105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125×32=〔15×25〕×4=38×25×4=

35×2×5=〔60×25〕×4=〔125×5〕×8=

25×17×4=〔25×125〕×〔8×4〕=38×125×8×3=

5×289×2=125×5×8×2=9×8×125=

43×25×4=125×50×2=42×125×8=

60×25×4=125×5×8=25×17×4=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24×125125×56125×72125×16

48×125125×6425×3625×3225×16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7×48+7×5235×37+65×37

85×82+82×1525×97+25×376×25+25×24

16×17+16×2327×36+27×6473×36+36×27

64×23+36×2343×36+57×3619×67+19×33

57×35+43×3518×72+72×18246×46+46×54

31×69+31×3134×13-34×3

5.乘法分配律〔二〕:

38×99+3875×299+75

99×128+12827+99×27

6.乘法分配律〔三〕:

125×〔8+80〕〔80+4〕×25

32×〔200+3〕〔125+17〕×8

(100+2)×99102×〔100-1〕

99×〔100+1〕〔125+40〕×8

〔125+25〕×899×〔100+7〕

7.乘法分配律〔四〕:

46×10248×10199×46

107×16108×15125×88

102×99+10239+9×3934+199×3435×99+358×〔125+9〕〔20+4〕×2525×(40+4)〔25+100〕×48×(125+7)(30+25)×4102×42103×31

88×102102×9939×10125×4148×101

201×24302×43102×138.商不变的规律:

300÷254000÷125240÷5600÷253200÷50400÷25150÷25800÷252000÷1259000÷125四、混合运算

672-672÷12×7

210×[520÷(240-227)]30×(320-170)÷90

630×[840÷(240-212)]864÷[(27-23)×12]

240-140÷5×3104×48+272÷16

240+180÷30×2146-(34+420÷70)

(77-21÷7)×691987÷〔345-298〕×65340-240÷20×5[458-(85+28)]÷23408÷[512-(178+283)](105×12-635)÷25360-260÷20×535+65÷5-20450÷30+20×3624÷[(27-14)×4](165-65÷5)×5

840÷[(120+195)÷15][557-(186+26)]÷23

375÷〔25-10〕×15〔659-34〕720〔324-285〕×12÷26336÷[〔36-29〕×6]

35×〔320-170〕÷50150÷[90÷〔67-52〕]

182÷[36÷〔12+6〕]〔160-48÷12〕×462×〔300-145÷5〕〔36×54-984〕÷24659-34篇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七册

教师:________

时间:________

数学第七册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完毕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展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开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展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穿,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构造奠定根底;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那么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局部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开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培养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历,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理论才能。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详细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根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局部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展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根本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的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展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拟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究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开展空间观念。

7.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9.初步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才能。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课时安排: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方案?的规定,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3课时〕

二、角的度量〔6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整理和复习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根底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稳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根底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局部组成。各局部内容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拟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拟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11课时〕

篇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_各单元知识点小结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拟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拟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一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假设碰到最高位上的数一样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拟出一样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拟大。5、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去掉个级末尾的4个0,换成一个“万〞字。如:2850000=285万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

尾数局部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7、表示物体个数:123456…….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数个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