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_第1页
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_第2页
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_第3页
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_第4页
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褥期与产褥期并发症护理常规一、正常产褥期护理【概述】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个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称为产褥期。【临床表现】一、生命体征:体温可在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产后呼吸深慢,一般每分钟14~16次,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二、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指。三、产后宫缩痛: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四、恶露:血性、浆液恶露、白色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五、褥汗:产后一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除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为产妇提供空气清新、通风良好、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保持床单元的清洁、整齐、干净。保证产妇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护理活动应不打扰产妇休息。1.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若体温超过38℃,应加强观察,查找原因,及时通知医生。2.饮食:产后1小时鼓励产妇进流质饮食或者清淡半流质饮食,以后可进食普通饮食。食物应富含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哺乳者应多进蛋白质和汤汁饮食,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推荐补充铁剂3个月。3.排尿与排便(1)排尿: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若出现排尿困难,首先解除产妇担心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必要时协助其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水冲洗尿道口外周诱排尿。热敷小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收缩,遵医嘱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若上述方法均无效应予导尿,留置尿管1~2日,并与抗生素预防感染。(2)排便:产后因卧床休息、食物缺乏纤维素、肠蠕动减弱、盆底肌张力降低等容易发生便秘,因此鼓励产妇多食用蔬菜,及早下床预防便秘。一旦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3)活动:产后产妇尽早开始适宜活动,由于产妇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避免负重劳动或蹲位活动,以防止子宫脱垂。二、专科护理1.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故应在产房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并注意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在此期间协助产妇首次哺乳。如果产后2小时正常,将产妇和新生儿送回病房。2.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每日应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了解子宫复旧情况。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3.会阴护理:用1:20碘伏稀释液冲洗外阴,每日2次,指导产妇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及干燥。会阴部有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会阴部有缝线者,应检查切口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4.乳房护理:推荐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求及乳母感觉到胀奶的情况。哺乳前,母亲应洗手并用温水清洁乳房及乳头。哺乳时,母亲与新生儿取舒适卧位,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除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乳房,若乳汁充足尚有剩余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分泌,并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一等情况。哺乳后遇下述情况分别处理。(1)乳胀:多因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哺乳前湿热敷3~5分钟,并按摩、拍打抖动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2)催乳:若出现乳汁不足,鼓励乳母树立信心,指导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间哺乳,适量调节饮食,喝营养丰富的肉汤。(3)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前湿热敷3~5分钟,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于新生儿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也可涂抗生素软膏。皲裂严重者暂停哺乳,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吸出喂给新生儿。(4)退奶:产妇因病不能哺乳应尽早退奶。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食汤汁,如疼痛佩戴合适胸罩,口服镇痛药物。三、母乳喂养指导: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均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对于能够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正确的喂养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1.一般护理指导(1)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为产妇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母婴同室环境进行休息。多关心、帮助产妇,使其精神愉快,并树立信心。产后3日内,主动为产妇及孩子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以避免产妇劳累。同时指导和鼓励丈夫及家人参与新生儿的护理活动,培养新家庭的观念。(2)休息:充足的休息对保证乳汁分泌十分重要。嘱产妇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生活要有规律。(3)营养:泌乳所需要的大量能量及新生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产妇的饮食摄入来保证的,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及哺乳期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成分较未孕时高。2.喂养方法指导:每次喂奶前产妇应用香皂洗净双手,用清水擦洗乳房和乳头,母亲及婴儿均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最好坐在直背椅子上,若会阴伤口疼痛无法坐起哺乳,可取侧卧位,使母婴紧密相贴。(1)哺乳时间:原则是按需哺乳。一般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此时乳房内乳量虽少,但通过新生儿吸吮动作可刺激乳汁分泌。产后1周内,是母体泌乳的过程,哺乳次数应频繁,每1~3小时哺乳1次,开始每次吸吮时间1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但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以免使乳头浸润、皲裂而导致乳腺炎。(2)哺乳方法:哺乳时,先挤压乳晕周围组织,挤出少量乳汁以刺激婴儿吸吮,然后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用一只手托扶乳房,防止乳房堵住婴儿鼻孔。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哺乳后,挤出少许乳计涂在乳头和乳晕上。(3)注意事项:每次哺乳时都应该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哺乳后产妇佩戴合适棉制乳罩。乳计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哺乳期以10个月至1年为宜。四、健康指导1.一般指导:产妇居室应清洁通风,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家务及婴儿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和会阴部清洁,保持良好的心境,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方式。2.适当活动: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会阴侧切或行剖宫产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五、出院后喂养指导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评估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知识缺乏的产妇及时进行宣教。2.保证合理的睡眠和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并注意乳房的卫生,特别是哺乳母亲上班期间应注意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营养。3.上班的母亲可于上班前挤出乳汁存放于冰箱内,婴儿需要时由他人哺喂,下班后及节假日坚持自己喂养。4.告知产妇及家属如遇到喂养问题时可选用咨询方法。六、产后健身操:可促进腹壁、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预防尿失禁、膀胱直肠膨出及子宫脱垂。根据产妇的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练习。一般在产后第2日开始,每1~2日增加1节,每节做8~16次。出院后继续做产后健身操直至产后6周。第1节:仰卧,深吸气,收腹部,然后呼气。第2节: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进行缩肛与放松动作。第3节:仰卧,两臂直放于身旁,双腿轮流上举和并举,与身体呈直角。第4节:仰卧,髋与腿放松,分开稍屈,足底支撑,尽力抬高臀部及背部。第5节:仰卧起坐。第6节: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旋转动作。第7节:全身运动,跪姿,双臂伸直支撑,左右腿交替向背后抬高。七、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天之内禁止性交。根据产后检查情况,恢复正常性生活,并指导产妇选择适当的避孕措施,一般哺乳者宜选用工具避孕,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八、产后健康检查告知产妇于产后42日带孩子一起来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了解产妇全身情况,特别是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产后健康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全身检查主要是测血压、脉搏,查血、尿常规等,妇科检查主要了解盆腔内生殖器是否已恢复至非孕状态。【并发症的护理】一、尿潴留:首先解除产妇担心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必要时协助其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水冲洗尿道口外周诱导排尿。热敷小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收缩,遵医嘱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若上述方法均无效应予导尿,留置尿管1~2日,并与抗生素预防感染。二、母乳喂养无效:指导其母乳喂养。二、产褥感染患者护理【概述】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称为产褥感染,发病率约6%。【临床表现】一、发热:根据感染部位和程度不同,患者有低热或寒战、高热现象。二、疼痛: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肛门坠胀感。三、恶露异常:阴道排出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空气清新,床单位整洁,促进产妇休息和睡眠。产妇饮食应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协助产妇多饮水,保证有足够的液体摄入,出现异常症状,如高热、疼痛、恶心呕吐时应通知医生处理。指导和帮助产妇采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出及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底部。二、病情观察: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一次,同时测量血压。询问产妇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疼痛等情况。观察子宫复旧、恶露量、颜色和气味,是否有腹胀,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三、专科护理1.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会阴冲洗2次,指导和帮助产妇勤换卫生垫,随时将被污染的床上用品更换。嘱产妇排便后应用清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伤口污染。2.治疗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如穿刺术、清宫、脓肿切开引流、伤口二次缝合等。如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应配合医生积极抢救。3.药物护理:根据药敏试验,细菌培养结果,遵医嘱给予用药治疗。4.心理护理:向产妇及家属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5.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乳房姿势,避免乳房肿胀、乳头破裂。如会阴伤口疼痛,指导产妇卧位哺乳体位或使用特殊座椅,减轻疼痛。6.健康指导(1)产妇下次妊娠时,了解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预防发生产褥感染的诱因,如营养不良、阴道炎、胎膜早破等。(2)保持个人卫生,产妇知道如何科学度过产褥期(坐月子),每日清法身体、尤其要保持会阴部清洁。会阴部有伤口时,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清水冲洗会阴部,勤换卫生垫和内裤。(3)产妇能够分辨恶露异常情况,如恶露的量、颜色、气味异常时的情况,并能做到及时就诊(正常恶露与月经血气味相同,一般持续4~6周。恶露的量与月经血量差不多,但因人而异,正常恶露不应有血块。正常情况下恶露由红色转为浆液性恶露,再转为白色恶露,顺序不应颠倒)。(4)注意加强营养,做到饮食均衡,应含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产妇多饮水,保证有足够的液体摄入。(5)产妇了解产褥感染的原因,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知道如何保证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6)产妇知道积极治疗外阴炎、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的重要性,并积极就医治疗。(7)产妇掌握如何保证会阴清洁方法,如恶露多的时候勤换卫生垫和内衣裤。会阴伤口愈合前,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并用清水清洗,避免大便污染伤口。三、产褥中暑患者护理【概述】指产褥期妇女在高温闷热环境中,体温不能及时散发的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称为产褥中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损害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迅速帮助产妇降低体温,如产妇穿着过多,帮助减少穿着衣物。将产妇所在病室门窗打开通风或调节室内空调温度。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浴,同时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二、专科护理: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降温、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注意产妇用药后的反应,输液治疗时,注意控制滴速,防止液体进入过快造成心衰和脑水肿。监测体温,每30分钟测量体温一次,观察体温变化,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三、预防坠床:产妇意识不清楚时应加床档,防止坠床。四、健康指导1.科学的(坐月子)产妇及家属了解产妇和新生儿适宜的居室温度,保持在22~24℃,居室每日开窗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2.保持个人卫生产妇能够做到每日刷牙、经常清洁身体,尤其时会阴部清洁的重要性,保持个人卫生。四、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护理【概述】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候,如动力减低,失眠,悲观、创造性思维受损、主动性降低、对生活缺乏信心。【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为产妇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休息。指导合理饮食,使产妇能摄入所需营养。产后最初几日协助产妇完成日常活,帮助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的技能。二、专科护理:遵医嘱指导产妇正确服用抗抑郁药,耐心解释,解除产妇服用药物的心理压力,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三、促进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帮助母亲角色转变,安排母婴同室,让产妇与婴儿多接触,促进情感联系。鼓励产妇参与婴儿护理,掌握护理婴儿的技能,使产妇增强信心。四、预防暴力行为:对于使用爱丁堡抑郁筛查得分高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产妇行为和心理表现,警惕产妇伤害自己或婴儿的行为,并告知产妇家属做好安全防范,居家休养时应安排家人陪伴。五、心理护理:产妇的护理人要鼓励产妇宣泄情绪,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并陪伴产妇,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