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3玉米苗情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玉米苗情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本规范适用于XX玉米生产区域以及相邻生态区玉米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范。GB4285农药安全使用规范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玉米苗情监测指在玉米播种、出苗、拔节、大喇叭口期、吐丝扬花等关键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定点、定期(特殊自然灾害除外)地对各地区各种有代表性的品种和地块的叶蘖动态、个体素质、群体质量、产量形成及气候灾害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管理意见,开展分类管理的方法。3.2监测区在整个生育期,用作调查种植品种、土壤类型、播种方式、播期、播种密度、播深、行距、株距、基肥施用量、叶面积指数等的固定生产区域。3.3取样区用作调查灌浆速率、亩X数、X粒数、粒重等监测项目取样的区域。取样区设立在监测区周围(至少隔2行)。4监测内容4.1监测田块基本情况。主要监测种植品种、土壤类型、前茬作物、播种方式、播期、播种密度、播深、行距、株距、基肥施用量等(表1)。表1玉米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县(市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名称土壤类型前茬作物种子处理播种基肥(公斤/亩)日期(月日期(月/日)方式密度密度(株/亩)(株/亩深度深度(cm)(cm)行距(行距(cm)株距(株距(cm)有机肥秸秆还田量纯NP2O5K2O机播点播4.2玉米种植情况。主要调查玉米播种面积、播种期分布、种植方式、秸秆还田情况及品种应用情况(表2)。表2玉米生产基本情况调查表县市区玉米面积(万亩)播期分布(万亩)种植方式(万亩)秸秆还田(万亩)6月5日前6月6-15日6月16-25日6月26日以后浅旋起垄条播贴茬免耕播种其它4.3玉米品种应用情况。主要调查玉米播种面积及分品种的播种面积(表3)。表中未列入名称的,请将新增品种名称填入表尾空白栏,再填入该品种的播种面积。表3玉米分品种种植面积统计表县(市、区)玉米播种面积(万亩)主要品种播种面积(万亩)其他4.4玉米出苗情况。于6月30日调查玉米出苗面积和已出苗玉米生育进程(表4)。表4玉米出苗情况调查表县(市、区)玉米播种面积(万亩)已出苗面积(万亩)其中:已出苗玉米生育进程(万亩)3片展开叶以下4-6展开叶7片展开叶以上苗情简评及田管建议4.5生育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收获期及全生育期(表5)。表5玉米物候期监测记载表监测地点监测品种播种期(月-日)出苗期(月-日)拔节期(月-日)大喇叭口期(月-日)抽雄期(月-日)吐丝期(月-日)成熟期(月-日)收获期(月-日)全生育期(天)4.6植株个体生长情况。监测玉米植株整齐度、可见叶数、叶面积指数等主要生育指标,分别于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各监测1次(表6)。表6监测点主要生育时期个体生长情况监测表县(市区)监测点所属类型代表面积(万亩)品种播期(月-日)留苗密度(株/亩)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植株整齐度可见叶数(片)叶面积指数植株整齐度可见叶数(片)叶面积指数植株整齐度可见叶数(片)叶面积指数4.7苗情综合评价。根据可见叶数、植株整齐度、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开展苗情综合评价,分一二三类苗(表7)。表7玉米苗情评价表县市区种植面积(万亩)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苗情评价及田管建议4.8预产和测产。开展田间与室内考察,以及实产。4.8.1监测点:9月15日预产。主要监测绿叶数、亩株数、亩X数、X粒数、百粒重,计算理论产量,按0.85折算亩产量(表8)。9月25日测产,调查产量结构、空秆率、秃顶等情况(表9)。表8预产表县市区监测点所属类型代表面积(万亩)品种名称预产日期(月/日)亩株数(株/亩)绿叶数(片)亩X数(X/亩)X粒数(粒)常年百粒重(克)理论产量(公斤/亩)按0.85折算亩产(公斤/亩)表9测产表县市区监测点所属类型代表面积(万亩)品种名称测产日期(月/日)亩株数(株/亩)绿叶数(片)亩X数(X/亩)空秆率(%)双X率(%)秃顶情况X粒数(粒)预计百粒重(克)理论产量(公斤/亩)按0.85折算亩产(公斤/亩)秃顶长度(cm)秃顶率(%)县(市、区表10、11。表10玉米预产表单位:万亩,X,粒,克,公斤。县(市、区)玉米面积(万亩)类型代表面积(万亩)产量结构理论亩产(公斤)按0.85折算亩产(公斤)预计比上年每亩增(减)%亩X数(X)X粒数(粒)常年百粒重(克)好中差加权平均表11玉米测产表县(市、区)种植面积(万亩)类型代表面积(万亩)产量结构理论亩产(公斤)按0.85折算亩产(公斤)预计比上年每亩增(减)%亩X数(X)X粒数(粒)常年百粒重(克)好中差加权平均4.9灌浆速率。主要测定各监测主导品种玉米籽粒干物质重量,折算千粒重,计算灌浆速率(表12)。表12玉米灌浆速率测定记载表单位:g、g/百粒·天监测点品种8-208-279-39-109-179-24收获前月-日百粒重()百粒重灌浆速率百粒重灌浆速率百粒重灌浆速率百粒重灌浆速率百粒重灌浆速率百粒重4.10生产成本及效益。监测玉米生产成本及效益,并与上年比较,作出简要分析,填写(表13)。表13玉米生产成本及效益表县(市、区)亩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亩总成本(元)亩用工量(个)亩人工费用(元)亩物质费用(元)亩纯收益(元)比上年增减(元)5监测方法5.1监测田块基本情况记载土壤类型栏填写沙土、壤土或粘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前茬作物栏填写小麦、油菜及其它等。5.2生育期记载5.2.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下同)。5.2.2出苗期:60%以上的幼苗第一真叶展开的日期。5.2.3拔节期:60%以上的植株基部开始伸长,节间长度达lcm的日期。此时,叶龄指数为30%左右,茎解剖观察,雄X生长锥开始伸长。5.2.4大喇叭口期:60%以上植株的棒三叶(X位叶及上、下各1叶,叶片尚余4片左右未伸出,一般在抽雄前10天左右)已伸出,但未完全展开,心叶丛生,上平中空,形似大喇叭口状。5.2.55.2.6吐丝期(抽丝期):60%以上植株雌X花丝露出苞叶的日期。5.2.7成熟期:90%以上植株果X中部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颜色和色泽的日期。5.2.8全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时所经历的天数。5.3植株性状调查记载规范5.3.1可见叶数:拔节前心叶露出2cm,拔节后露出5cm时为该叶的可见期。新的可见叶与其以下叶数相加,即为可见叶数。5.3.2植株整齐度: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观察记载,均以群体中不同苗类(如1、2、3类)的组合程度按整齐、一般、不整齐记载。凡某类苗占90%以上者为整齐,70%-90%者为一般,70%以下者为不整齐。5.3.3叶面积指数:指群体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调查方法:取对角线上有代表性的样点三处,每处连续测2株玉米的绿叶面积,共测6株,求平均值,计算叶面积指数。其中:单叶叶面积(平方厘米)=长(厘米)×最大宽度(厘米)×0.75单株叶面积(平方厘米)=单株各绿叶面积(平方厘米)之和。每亩叶面积(平方米)=单株叶面积(平方厘米)×每亩株数÷10000。叶面积指数=每亩叶面积(平方米)÷666.75.4灌浆速率监测方法5.4.1监测次数。从8月20日开始,每隔7天监测1次,收获前监测最后一次,共监测6-7次。5.4.2取样方法。于吐丝期分别标注生育进程一致的样点(6-7处),顺次在样点中随机摘取2个果X,剥去苞叶,脱粒计数,进行测定。5.4.3烘干称重。鲜籽粒在105℃烘箱内烘15分钟杀青(第1、2期由于籽粒过小,不易脱粒,先对果X杀青再脱粒),再在80℃下烘8小时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时称重,重量不变则为恒重,此时含束缚水7%左右)。测定籽粒干重(g),计算灌浆速率。按标准含水量13%折算成百粒干重。5.4.4灌浆速率计算方法。灌浆速率[g/(d·百粒)]=[后一次百粒干重(g)—前一次百粒干重(g)]/两次取样间隔天数。5.4.5百粒重折算方法百粒重(克)=[百粒干重(恒重)×(1-7%)]÷(1-13%)。5.5产量形态记载规范5.5.1空秆率:成熟期籽粒在30粒以下以及尚处于乳熟期的植株为空秆。收获时计数空秆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5.5.2双X率:收获时计数结双X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结实不超过30粒(或尚处于乳熟期)的果X不计其内。5.5.3单株有效X数:总X数与总株数之比,即为平均每株结果X数。5.5.4绿叶数:成熟期计数单株绿叶数,单叶绿色部分占叶面积比例小于60%的叶片不计其内。5.5.5秃顶长度:取已测X长的果X,再量其果X顶端未结粒处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5.5.6秃顶率:秃顶X数占调查总X数的百分比(%)。5.5.7百粒重(g):取自然干燥的种子两份,每份数500粒,称重后折算百粒重。若两份种子的重量相差4-5g以上时,需称第三份样品,用相近的两个数折算。5.5.8面上产量:亩X数(个/亩,加权平均)=[(“好”的亩X数ד好”的面积)+(“中”的亩X数ד中”的面积)+(“差”的亩X数ד差”的面积)]÷“好、中、差”面积之和;X粒数(粒/X,加权平均)=[(“好”的X粒数ד好”的面积)+(“中”的X粒数ד中”的面积)+(“差”的X粒数ד差”的面积)]÷“好、中、差”面积之和;百粒重(克,加权平均)=[(“好”的百粒重ד好”的面积)+(“中”的百粒重ד中”的面积)+(“差”的百粒重ד差”的面积)]÷“好、中、差”面积之和;理论亩产(公斤)=亩X数(个)×X粒数(粒)×百粒重(克)×10-5(算术平均);折合亩产(公斤,加权平均)=亩X数(加权平均)×X粒数(加权平均)×百粒重(加权平均)×10-5×85%5.6生产成本与效益核算5.6.1玉米产值:指出售本田的全部玉米籽粒折算成667m2的实际收入(未出售比照同等水平)。5.6.2劳动用工:指每667m2XX的实际用工,一般按整劳动力8小时工作量为1个工。5.6.3工值:应按当地从事玉米生产的不同季节、不同劳动强度的当时报酬。5.6.4物质费用:按实际支出计算。5.6.5其他费用:指其他直接生产费用。5.7取样方法一般应根据田块大小及田间生长状况定取样方法,力求样点具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5.7.1多点取样法。田块小,常采用3-5点。5.7.2随机取样法。生长不均匀,随机取样法使总体内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机会相等。再分系统抽样法和分层抽样法。5.7.3系统抽样法。是在观察田内按一定的间隔(穴数和行数)抽取一个样本。例如,除边行外,可每隔5穴(10穴或更多)取一个样本,直到取得你所需要样本数为止。5.7.4分层抽样法。根据试验区或观察田作物生长好坏,划分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区(层次),后按比例分区取样,混合测定。如某区一等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病理学习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化工类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事业单位教师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卷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考聘大学生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鞍山市千山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鹤岗初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 河南教资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信用户行为分析-第1篇-洞察与解读
- 5G驱动设备智能互联-洞察与解读
- 餐饮食堂竞标标书
- 老年人个案服务第二次访谈记录
- 肛肠科手术及护理课件
- 蚁群算法课件完整版
- 大学数学《实变函数》电子教案
- 乌鲁木齐出租车区域考试题
- YY/T 0640-2008无源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 2637-2016安瓿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供应商质量能力提升计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