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双林综合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我国西南部的某山湖之间的地区有句歌谣“风吹不进屋”。该地冬春季节吹西风,夏季吹西南风。读下图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关系是①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形态和功能②自然环境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③所有文化要素的特征都是自然环境造成的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C2.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B.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C.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21.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A.甲
B.乙C.丙
D.丁参考答案:20.B
21.B试题分析:【2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1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1月输沙量多于7月;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因7月流量较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21题详解】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比乙处在7月枯水季节水量要大,所以侵蚀作用更显著。考点:河流;流水作用。3.2018年8月11日上午8时许,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崩塌。因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回答下题。关于滑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为避免诱发滑坡灾害,应全面停止山区工程建设B.夏季雨后应尽量避免山区游玩,远离灾害易发区C.灾前可借助遥感技术,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地点D.灾后可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人员伤亡情况参考答案:B
4.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9.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参考答案:8.B
9.D解析:8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分布可知,北坡降水较多,南坡降水较少,B正确。9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变化可知,在北坡2000米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如图所示: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不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山地对降水的影响。5.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参考答案:24.C
25.D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及划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24题详解】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温度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理论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故选C。【25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故选D。6.2010年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投入运营时列车时速达200公里以上,从长沙到广州以前的9小时缩短至3小时。据此回答21~22题。图821.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是(
)A.现代化和自动化
B.高速化和专业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22.有关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B.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C.实现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D.推动“泛珠三角”战略实施参考答案:21.B
22.B解析:21.【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题干的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的“客运专线”信息反映了专业化,时速快的信息则反映了高速化。22.【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地图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经过的省区有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的简称分别是鄂、湘、粤,该客运专线并不经过简称赣的江西,所以不正确的叙述是B项的“促进湘、赣、粤三省经济发展”。【解题误区警示】解题时要注意看图例信息,这样才会确定武广铁路经过的省区,不看图例就看地图绝对是一种不好的做题习惯,这个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7.右图为海洋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各处,区位选择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处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市场广阔、海运条件好
B.乙处适宜建盐厂——地形平坦广阔、蒸发旺盛
C.丙处适宜建海滨游乐场—海滩宽阔、海水较浅、临近城市
D.丁处适宜建港口——水域宽阔、陆域平坦
18.关于M、N两城镇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与N相比,M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更容易发展为大城市
B.与M相比,N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应发展为旅游城市
C.与N相比,M对外联系便利,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与M相比,N地处山地迎风坡,易受泥石流危害
参考答案:C
A8.下图为某半年四个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时间变化图(a、b、c、d、e、f代表月份,且数值a>b>c>d>e>f)。读图回答图中四地中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幅最大
B.③地四季变化最明显C.②地在a月到c月中旬前日出时间最早
D.④地昼夜长短变幅最大
参考答案:D9.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回答诗中所描述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B10.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项,首要目的是(
)A.增加室内外温差B.减少病虫害C.减少水份蒸发D.减少能量损耗24.“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C.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 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25.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春季、冬季 D.夏季、冬季参考答案:23.D
24.A
25.C【23题详解】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室内外温差,故A错误;玻璃温室保温的原理是白天阳光透过玻璃射入大棚内使土壤及其它物体的温度升高,这些物体又以长波辐射形式向棚内空间释放热量,由于玻璃阻隔了大部分长波辐射透过,使这部分热量留在棚内提高了气温。夜晚,无太阳辐射,玻璃温室内温度降低,需要用草垫覆盖,以加强保温,故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减少能量损耗,故D正确;农户的做法对病虫害、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影响不大,故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楼顶花园是楼顶绿化的手段之一,在楼顶上覆盖土壤,栽培绿植,不但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能够调节局部小气候,尤其是土壤和绿植的存在,夏季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冬季起到保温作用,使楼内居室环境冬暖夏凉,故A正确;而楼顶花园并没有实现零排放,利于产出、资源再生、提高产能,这些都属于经济效益,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冬春季地表温度较低,尤其是冬季温度更低,通过地源热泵可以将热量提取出来,供室内取暖使用,故C正确,夏季温度较高,没必要使用地热泵,可知ABD错误。故选C。11.2017年4月1日,值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启动一周年之际,澜湄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读澜沧江一湄公河部分流域简图,回答下面小题。13.澜沧江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汇入难B.河流落差大,水流下蚀作用强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径流量小D.河流两岸受高山束缚,支流短14.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A.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重点开发流域矿产资源C.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经济合作
D.加强新疆和东南亚区际联系参考答案:13.D
14.A13.澜沧江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主要是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河流两岸受南北纵列的高山阻挡。14.我国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A正确。促进该流域各国旅游业发展,加强同东盟的经济合作,并不是重点开发流域矿产资源,B错误。东南亚及我国新疆不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与东南亚、新疆关系不大,CD错误。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秋
B.白露
C.寒露
D.小雪2.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春分→清明
B.小暑→大暑
C.霜降→立冬
D.小寒→大寒3.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参考答案:1.B
2.D
3.A13.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图13),回答17~18题:图1317.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A.人均耕地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C.耕地面积在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8.根据“环境负担公式”,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参考答案:17.A
18.C14.图2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3~4题。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参考答案:3.C4.B
解析:3题,从12月22日到2月5日,经历了1个半月,出现了直射现象,所以往前推1个半月,也有这种现象,即时间是11月7日左右,C正确。4题,该地在澳大利亚西部,1月份,②地是夏季,该地河流冬季才是汛期,A错误;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B正确;②地是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误;②地沿岸气候受寒流影响,①不受寒流影响,D错误。【思路点拨】冬至和夏至前几天和后几天现象一致是解题的关键。而区域的现象的原因判定要结合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迁移。【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回归运动和区域自然现象影响因素。15.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1.E点的海拔可能为A.142米
B.192米C.98米
D.298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参考答案:B
D16.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邻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最多的是
A.内蒙古、秦
B.陇、蜀
C.皖、鄂
D.湘、赣参考答案:A17.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导致图中L地与Q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离海的距离
C.地形
D.植被参考答案:C18.阿瓦什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a)和路堤通道(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4.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A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B.食肉动物捕猎C.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食草动物安全通过5.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A.移植雨林树种 B.设游客投食区C.抛洒动物粪便 D.清除沿途杂草参考答案:3.D
4.D
5.C【3题详解】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由经纬度可知该地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草木茂盛,10月份草木凋零,此时南半球进入夏半年,草木茂盛,所以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10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食草动物安全通过,故D正确。涵洞更有利于食肉动物捕食猎物;通道不是电气列车穿行通道;也不是观光旅客沿线游览通道,故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A、该地是草原区,不适宜移植雨林树种,A错误;B、设游客投食区,易造成动物聚集,不利于动物通过,B错误;C、在通道表面抛洒动物粪便,制造动物习惯的环境,有助于营造动物通过的环境,C正确;D、清除沿途杂草,对动物的吸引力减弱,不是利于营造动物通过的环境,D错误。故选C。19.读《我国四个省份人口数据统计分析略图》,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贵州、辽宁、江苏参考答案:A20.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参考答案:C21.下图为某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影响图中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1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湿地面积扩大
B.地下水位上升
C.耕地面积减小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参考答案:C
C22.读4-8月部分实地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20—22题。20.a、b两月最可能是A.4月、5月
B.5月、6月
C.6月、7月
D.7月、8月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北往南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线速度②小于④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小于②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小于④D.a月某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②小于③参考答案:20.C
21.B
22.D23.某旅客于2013年8月中旬乘坐18:30起飞的飞机,从西安飞往乌香木齐,下图为该旅客途经祁连山时拍下的照片,请回答1-2题。1.此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图中的A.甲方向
B.乙方向C.丙方向
D.丁方向2.图中的冰雪仅分布在山的一侧,此侧属于A.向阳坡
B.迎风坡C.背阳坡
D.背风坡参考答案:DB24.读我国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图1),等值线数值a>b>c>d,完成1~2题。图1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甲地近地面风向可能是A.偏南风
B.偏西风C.偏北风
D.偏东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西南一线交通通达度较好B.甲地地价高于乙地C.乙处可能为农业区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参考答案:1.D
2.A解析:1.【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风的形成,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地租等值线数值大致呈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则由图中地租等值线分布及方向标可知甲位于该城市的东北郊。由热力环流原理可知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即甲处气流方向为东北向西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我国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为向右)后成为偏东风,故选D。2.【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地租等值线在东北和西南方向向低值方向凸出,说明地租相对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交通通达度较高使得地租较高;因为等值线数值a>b>c>d,利用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规律可知乙、丙两处分别位于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进而可推知乙、丙可能分别为卫星城和农业用地,同时可知甲地地价低于乙地,故选A。25.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从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时间里,世界乡村人口大约增加了A.10.5亿
B.14.5亿
C.17.5亿
D.32.5亿参考答案:B26.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参考答案:1.B
2.B二、判断题(共10分)27.“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写我国西部的戈壁滩景色。参考答案:A28.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参考答案:B29.读“银河系简图”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有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的是
。(2)据图判断,在四个公转位置ABCD中,在
位置看到银河系中的星星最多。(3)在ABCD四个位置中,淮阴昼夜长短变化最快是在
位置,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3
地月系
(2)B
(3)D
在ABCD四个位置中,D点公转速度最快三、综合题(共38分)3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宁夏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下图为宁夏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单位:MJ/m2.a)。(1)分析宁夏太阳能丰富的原因,(2)简述宁夏北部与南部的太阳能分布差异,并简析原因。(3)宁夏太阳能2~5月急剧增加,8~9月急剧减少,请分析主要原因。(4)说明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时具有哪些劣势。参考答案:(1)宁夏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大气透明度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再加上重重山脉阻挡,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2)北部太阳能比南部丰富;南北差距大。原因:北部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比南部小,降水少,晴天多:北部纬度较南部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时间长,所以比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3)2~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太阳高度增大;白昼时间渐长,日照时数增多;2-5月降水少,晴天多,所以2~5月太阳辐射急剧增加。8~9月降水增多,晴天减少: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减小;昼长逐渐变短,日照时数减少:所以8~9月太阳辐射急剧减少。(4)太阳能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且利用效率低:由于受到天气、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增加了利用的难度;开发技术要求高;占地广,投资成本高。(l)分析太阳能多少可以从纬度、海拔、天气等方而分析。宁夏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又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再加上重重山脉阻挡,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小,晴天多,降水少,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2)从图中太阳能分布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
- 四班级数学上期老师个人工作方案
- 销售职员个人工作方案
- 大型运动会策划执行方案
- 新年聚会策划方案
- 市场机制有效课件
- 巴普洛夫行为主义课件
- 差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生物学基本知识(2025年7月)
-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理论中心组学习教育交流发言(五个进一步到位)
- 小学食堂供餐管理方案(3篇)
- 企业产学研用管理办法
- 2025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题库及答案(教师培训考试专用七套)
- 2025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
- 工程事业部运营管理办法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 2025-203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