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_第1页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_第2页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_第3页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_第4页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的语文202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11、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14、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16、使使以闻大王使1:动词,派遣,使2:名词,使者。17、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18、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名词,使命。21、沛公军霸上。(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22、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23、吾得兄事之。(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24、籍吏民。(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25、范增数目项王。(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26、刑人如恐不胜。(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27、道芷阳。(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28、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30、项伯,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3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之止,制止,使动)

33、樊哙侧其盾以撞(使……斜侧着,使动)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7、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

3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抄小路)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

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4

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2)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④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5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