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篇)_第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篇)_第2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篇)_第3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篇)_第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页共2页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和分享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交流经验。2、鼓励幼儿大方的把自己喜欢的车介绍给大家,并乐于想象未来的车。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喜欢的车的名称、样子和用途,并尝试粘贴公共汽车。活动准备:1、请幼儿搜集各种汽车模型并布置成“汽车城”。2、各种汽车图片、小标志。3、录音机、音乐磁带《汽车开来了》、故事《神奇的变形车》磁带。4、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圆形的纸片;胶水。活动过程:1、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要到汽车城去参观,里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汽车,小朋友去了以后要看一看你喜欢什么样的车,还要想一想各种车都应该怎样玩。”放音乐《汽车开来了》,师生同做开汽车状,进教室。2、幼儿到“汽车城”参观各种各样的汽车,引导幼儿自由玩自己喜欢的车,并讨论、探索各种车的玩法。3、请幼儿将自己手上的小标志贴到自己喜欢的车上,然后引导幼儿做在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车。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车?它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为什么喜欢它?鼓励幼儿积极交流,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介绍。4、请幼儿看大屏幕,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车。5、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公共汽车。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辆汽车呢?”出示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圆形的纸片,教师提问幼儿各种图形各能用来做公共汽车的什么?师简单小结后,请幼儿粘贴公共汽车,师巡回指导,粘贴并讲评。6、引导幼儿想象未来的车。师:“你认为今后还会有什么样的车?它会和现在的车有什么样的不同?”幼儿进行讲述后,请幼儿欣赏故事《神奇的变形车》。师小结:这个神奇的变形车真有趣,真神奇,小朋友现在要多吃饭,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说不定你将来就会设计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车呢!你们说好吗?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二)活动目标: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空气的存在。2、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活动准备:自制火箭、可乐瓶与幼儿人数相同,视频一个,图片____张。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结合课件的播放,激发兴趣。前几天呀,我们中国发射了一枚火箭,它的名字叫嫦娥一号,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飞上天的?(播放视频)2、第一次操作后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绍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们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个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飞起来。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你们的小火箭飞起来了吗?(2)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起来的?(3)为什么我们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4)小实验:瓶子里的空气。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有许多空气宝宝。我们一拍瓶子(附动作),空气宝宝就被挤出来了。出来的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起来了(附动作,结合图片)。3、第二次操作。师: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飞起来。4、第三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师:刚才我们的小火箭部飞起来了。老师发现有的小火箭飞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低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试试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高的?又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的?幼儿再次带着问题操作、尝试。小结:当我们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时,里面就出来很多空气宝宝。这些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得高;当我们轻轻拍打瓶子时,里面的空气宝宝出来得少,火箭就飞得低。活动延伸:今天我们玩了一个火箭飞起来的游戏。如果用瓶盖把瓶子盖起来,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这个小游戏。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三)一、设计思路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热点,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旁边的菜场,通过与营业员的接触了解到了蛋的种类和名称;通过家园之窗及与家长的沟通,发动家长老师孩子共同收集实物图片等,扩大了对蛋的认识。可以说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浓厚兴趣,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让他们看看摸摸尝尝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为了进一步拓展蛋的主题我特预设了这节探索活动,旨在让本班的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进一步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情感的初始阶段,通过在这次活动让孩子在吃蛋的时候互相谦让,共同分享,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究愿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三、活动准备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四、活动流程:玩一玩→试一试→尝一尝→延伸(一)玩一玩1、看看摸摸猜口袋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3、找找蛋宝宝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二)试一试1、引发吃蛋的愿望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3、幼儿讨论交流4、归纳小结(三)尝一尝1、让幼儿尝尝熟蛋。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四)延伸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分享(四)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积木块、海绵、锯沫板等。2、两杯水(热水,凉水)。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课题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蜗牛吗?我们学小蜗牛爬一爬好吗?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2.教师:哦,我们的小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小手真棒!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二、在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1.摸一摸(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教师:你捏得动积木吗?(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2)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3)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的不同。(粗糙和平滑)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4)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2.选一选请几名幼儿上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3.找一找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