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平谷区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1?辛集市校级模拟)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一个物体恰能沿斜面体匀速下滑.若现在沿平行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始终静止不动,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A. 大小为零 B. 方向水平向右C. 方向水平向左 D. 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参考答案:A解:由题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此时斜面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则对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也没有变化,所以斜面体的受力情况没有改变,则地面对斜面体仍没有摩擦力,即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故选:A.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参考答案:ADF3.如图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1-12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0<t0<B.<t0<C.<t0<TD.T<t0<参考答案:B4.有一台交流发电机E,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设T1的输入电压U1一定,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时,有(

).A.U2变小,U3变小

B.U2减小,U4变大C.P1变小,P2变小

D.P2变大,P3变大参考答案:D5.(单选)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t0=2m/s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s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在图乙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解析:滑块放在传送带上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a==μg=2m/s2,滑块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需要的时间t1==1s然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时间t2=t-t1=1s当送带突然制动停下时,滑块在传送带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a′=-a=-2m/s2

运动的时间t3==1s所以速度时间图象对应D选项.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如图所示,在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B的电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A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速度v绕B沿顺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B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电荷A作圆周运动的半径r=__________。(静电力常量为k)参考答案:答案:正,7.参考答案:200远距离输电电压,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8.(4分)如图(a)所示,面积为0.01m2、电阻为0.1Ω的正方形导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1s末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_______A。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请在图(c)中画出前4s内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

参考答案:

答案:0.2A(2分)(两条线各1分)9.如图所示,A、B两点间电压为U,所有电阻阻值均为R,当K闭合时,UCD=______,当K断开时,UCD=__________。参考答案:0

U/310.某兴趣小组用如题1图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_(选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_(选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点的速度vA=______m/s.(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k=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测量,若W与ΔEk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参考答案:

(1).B

(2).乙

(3).0.31(0.30~0.33都算对)

(4).远大于【详解】(1)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即B;(2)当小车开始运动时有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为最大静摩擦力,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甲同学的看法错误,乙同学的看法正确;(3)由图可知,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约为0.62cm,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所以速度为;(4)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砝码盘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解得:,当时有:,所以应满足:。1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的记录情况,虚线为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圆,在没有其它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只需由坐标纸即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则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

(填“上半圆”或“下半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参考答案:上半圆(2分),

1.512.(4分)从某高度处水平抛出一物体,着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则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之比为

。参考答案:

答案:

1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50kW,若汽车总质量为5×103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大小恒为5×103N,则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m/s,若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为________s。参考答案:10

40/3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7分)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砝码/个数01234砝码对木块压力/N02.004.006.008.00测力计读数/N1.502.002.502.90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1)b,木板向左运动的快慢不会引起测力计的示数发生变化;(2)图线如图,压力N中漏掉了木块的重力

15.如图所示为山丹一中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_______(选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___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2)平衡摩擦力后,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下图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A.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C.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并求出平均加速度,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用m、M、、g表示)参考答案:(1)低(1分);点间隔均匀(1分)或点间隔相等、点间距相等均给分。(2)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分)或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质量。(3)(4)C

(5)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地面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5m,质量均为m2=150kg,现有一小滑块以速度v0=6m/s冲上木板A左端,已知小滑块质量=200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1)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2)若μ1=0.4,求滑块运动时间。(结果用分数表示)。参考答案:(1)0.35≤<0.5

(2)(1)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2分)代入数据得0.35≤<0.5

(2分)(2)若=0.4,则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由

达B板时的速度

(1分)在A板上滑动时间由

(1分)滑块滑上B板时B运动,由

(1分)速度相同时

(1分)相对位移(1分)物块与板B能达到共同速度:

(1分)然后一起相对静止的一起减速:

(1分)

(1分)

(1分)注:计算过程中表达正确即给分,数值只看最后结果。17.如图,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若力F恒为8N,经1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木板足够长。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参考答案:(1)1m(2)见解析[解析](1)对铁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g=ma1 ①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μ1(M+m)g=Ma2 ②设木板的长度为L,经时间t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则s木=a2t2 ③s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