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_第1页
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_第2页
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_第3页
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_第4页
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旧城房屋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1总则1.0.1为保护北京古都风貌,规范旧城房屋的修缮和改造行为,保障房屋质量和住用功能,依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旧城除文物建筑以外的街巷、胡同、四合院等古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的修缮保护、使用功能改造以及市政设施改造工程。修缮、改造工程应符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坚持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风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原则。1.0.3旧城是指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旧城区域以外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古村镇及传统街区风貌建筑修缮,可参照本导则执行。1.0.4本导则所称修缮工程分为五类:翻建、大修、中修、小修和综合维修。翻建(复建、重建)工程:需全部拆除按历史风貌恢复或仅保留小部分原状而进行的复建工程。大修工程:需拆、换部分主体结构或设备,但不需全部拆除的工程。中修工程:需拆、换少量主体结构构件,但保持房屋结构和规模的工程。小修工程:及时修复房屋的非主要构、部件的日常养护工程。综合维修工程:以院落或栋为单位,对其大、中、小修一次性应修尽修的工程。1.0.5旧城内四合院翻建工程,为确保相邻建筑安全,原则上不得增设地下室。确需增设时,应取得规划部门批准。1.0.6街巷、胡同、院落、房屋在修缮、整治后,应达到结构安全、能源清洁、设施基本完善、建筑节能基本符合标准要求。修缮工程竣工后,由区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貌和工程质量联合验收。1.0.7街巷、胡同、院落、房屋、市政设施在修缮、整治后,各区应做好综合管理工作。2组织实施2.0.1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的房屋修缮工作,主要职责是:制定旧城房屋保护和修缮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督促房屋所有权人落实保护修缮责任;协调居民及施工单位关系。2.0.2年度修缮工作计划,应首先进行确片、分类工作。确片是根据本年度财力及修缮能力,确定当年修缮、改造的街、巷或院落。确片应本着解危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先危险房屋、具有保护价值的院落、临街景观房屋,后一般院落。分类是由辖区房管部门会同文物部门根据院落、房屋的风貌形式、历史文化价值及现状,划分为三类:一类院落(房屋):建筑保存较好、建筑格局保存较完整的四合院和传统建筑、近代建筑、临街景观建筑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具有保护价值的院落和建筑;二类院落(房屋):院落格局较完整,但建筑已严重破损;三类院落(房屋):院落中大部分房屋为解放后修建的新式平房。2.0.3修缮施工由辖区政府组织实施、协调。3一类院落(房屋)修缮标准3.1院落的修缮四合院一般由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抄手廊、院墙、影壁、垂花门和门楼等建筑组成。修缮中应恢复为原有格局(如一进、两进、三进、四进、带花园、并列式等)和历史原貌。修缮后应达到格局完整,层次分明,干净整洁。3.2房屋的修缮3.2.1应按照原材料、原形式、原结构、原做法进行加固维修,内部装修可适当采用新材料。3.2.2屋顶应全部恢复传统形式,如合瓦、筒瓦和灰平台等。屋面经整修后应达到整体平顺,无塌陷、倒喝水等缺陷,脊件完整,檐口平顺,瓦件齐全,瓦垄(灰梗)顺直。灰平台屋面宜恢复挂檐板或瓦檐口的传统形式。3.2.3木结构原有中式木构架在维修中应尽可能保护加固。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进行加固;挑顶、维修后的屋架应保持历史原状。木材材质要达到干燥、规定强度和耐久要求,禁止使用杨木、柳木等易发生脆断的材质。主要修缮方法有:新做或局部更换构件、支顶、附檩、串檩、檩柁加固、钢拉杆加固、钢木夹板加固、螺栓加固、铁箍加固、斜撑加固等。修缮后应达到:屋架牢固无损坏,挠度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檩条、椽子、望板等构件无劈裂、严重腐朽,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市政设施改造应结合实际地上、地下条件,统一规划设计。为分期、分步、近远结合、先地下后地上施工创造条件。8.0.2街巷、胡同宽度达到10米及10米以上时,7种管线(雨、污、气、供水、路灯、电信、电力)一次埋设到位;胡同宽5米~10米时,优先布置供水、污、雨、燃气管线;胡同宽度为2~5米时,优先布置供水、污水;5米宽以下胡同,原则上不敷设燃气管线。胡同宽度小于2米时,仅布置供水。在条件受限制地区,雨污水可局部采用合流管。8.0.3在原有胡同基础上布置市政管线时,原则上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胡同宽度不够、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经设计、管理部门确认后,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予以解决。8.0.4提倡在胡同小市政与大市政衔接区域,设置污水初级净化、处理装置。9供暖、节能改造标准9.0.1一、二类院落修缮时,在不损坏原墙体,并具有可逆性的前提下,可做墙体内保温,并采用内侧保温窗,提高房屋的节能标准。9.0.2三类院落改造时,墙体应采取保温措施,门窗应选用节能门窗。墙体保温做法可参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DBJ01-602-97)推荐的做法;条件允许时,可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设计。外墙也可采用混凝土保温装饰砌块(仿古)等新型墙体材料。三类院落可采用外保温做法,但外观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9.0.3房屋吊顶之上,应增加保温措施。9.0.4煤改电地区,可利用峰谷电价政策,采用电采暖方式。在条件具备的院落,提倡采用清洁能源(燃气、电等)和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技术等)。在不具备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条件的,鼓励采用高效燃煤炉。9.0.5地面应做隔潮处理。有条件的,可采取保温措施。10修缮材料选用原则和供应10.0.1在不影响房屋安全及外观的情况下,提倡使用从旧房上拆下的旧砖、瓦、石材。旧木料的选用从严掌握。10.0.2对于二、三类院落内部,在不影响外观风貌的前提下,提倡使用新型、绿色和生态建材。原则上不选用国家或本市禁止使用或在限制使用范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