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某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某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某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某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和依据1.2适用范围1.3工作原则1.4主要任务2组织机构及职责2.1组织机构2.2组织机构职责3预防与预警3.1监测和预测3.2信息报告3.3预警行动4应急响应4.1分级响应4.2应急程序4.3现场处置措施4.4信息发布4.5应急结束5后期处置6附件6.1应急响应程序6.2应急资源6.3应急预案管理1总则1.1编制目的和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通常表现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工作、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11〕222

号)、《嘉兴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嘉政办〔2006〕123号)、《嘉兴市安监局处置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嘉兴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桐乡市实际,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相关预防、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本预案所称重特大事故具体分为3级,分级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Ⅲ级(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较大社会影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Ⅱ级(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Ⅰ级(特别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事故态势发展严重,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的特别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1.3工作原则(1)市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市政府领导组织各部门和人员、相关企业认真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措施。(2)充分准备、快速反应。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应急专家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督促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特别是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补充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3)科学分析、措施果断。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协调专业应急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及时高效地处置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过程中引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1.4主要任务(1)抢救受害人员,指挥群众防护和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现场秩序;(2)组织消防灭火、现场侦测,控制危害源,对事故危害进行跟踪监测;(3)组织转移物资、设备;(4)协调指挥通讯、交通运输、设备器材、物资、电力、气象等相关保障工作;(5)核查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6)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7)调查分析事故原因。2组织机构及职责2.1组织机构2.1.1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市民防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市政府市长副总指挥: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市政府办主任,以及市民防局、安监局、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应急办)、宣传部、经信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环保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卫生局、安监局、民防局、开发区、振东新区、供销总社、水务集团、质监局、气象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消防大队、各镇(街道)等部门(单位)。2.1.2事故现场指挥部事故发生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或紧急情况,在现场组织设立事故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执行总指挥:常务副市长。执行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市长或熟悉现场情况的有关领导。2.1.3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由市安监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建立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家库。2.1.4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专业组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1)危险源控制组:由市消防大队、安监局、民防局、质监局组成,由市消防大队牵头,民防局负责协调;人员由有关专家组成员、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组成员、消防队员、事故单位人员组成。(2)医疗救治组:由市急救站、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组成,由市卫生局负责。(3)消防组:由市消防大队和专职消防队伍组成,由市消防大队负责。(4)安全警戒和疏散组:由市公安局、事故单位安全保卫人员和当地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由市公安局负责。(5)物资供应组:由市商务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供销总社等部门组成,由市商务局负责,经信局协助。(6)环境监测组:由环境监测及有能力进行化学品鉴定的技术单位组成,由市环保局负责。(7)专家咨询组:由市安监局、民防局、质监局、气象局和专家库成员等组成,由市安监局负责。市安监局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即时从专家库抽调人员组成专家咨询组。(8)善后处理组: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工会等部门(单位)组成,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2.1.5组织结构图2.2组织机构职责2.2.1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关于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和应急救援工作指示。(2)统一指挥桐乡市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启动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根据事故等级或紧急情况,在现场组织设立事故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工作。(4)负责对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作出决策并进行监督和指导。(5)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物资、通信、交通工具、特种救援等设施设备的储备和使用,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参加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工作。(6)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必要时由市政府请示嘉兴市政府,要求启动嘉兴市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察。(8)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2.2.2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主要职责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全市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其它指挥工作。2.2.3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成员单位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执行总指挥及执行副总指挥统一指挥、领导应急救援工作。(1)市政府办(应急办):负责承接全市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报告;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落实上级组织和领导关于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指示和批示。(2)宣传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新闻报道,统筹、协调,正确引导新闻媒体、网络和公众舆论。根据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布的信息,组织协调市内新闻媒体统一发稿。协助负责处置事故的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报批涉及事故原因和责任问题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3)经信局:协助商务局协调抢险物资调剂、供应。(4)公安局: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交通管制、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维护;保障救援道路交通畅通、安全;协助做好人员疏散工作。(5)监察局:负责对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振东新区及各有关部门履行救援职责、工作效能等情况以及救援资金、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参与事故的调查,并依法追究有关违法违纪人员的行政责任。(6)民政局:负责制定伤亡人员的抚恤、救济经费发放方案,指导、督促落实伤亡人员的抚恤、救济经费发放,协助做好人员安置工作。(7)财政局: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的筹措和落实,负责应急救援演练经费以及抢险救援有功人员奖励资金的保障。(8)人力社保局:负责处置因事故引发的劳资纠纷和突发事件,参与企业改制、人员分流引发的劳动纠纷和突发事件的调处。(9)建设局:负责城镇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指导受损建筑、道路、桥梁、供气、供水等设施的抢救抢修。(10)环保局:负责组织制定环境(危险化学品)污染应急处置预案;负责及时测定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环境危害的成份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和落实控制措施,并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和环境评估;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消除现场遗留危险物质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负责调查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并统一公布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11)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所辖水域交通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发水域交通管制和事故船舶责任的调查处理;协助消防大队和环保局开展水上化学品事故现场火灾扑灭,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事发航道污染控制清理等工作;负责水上交通工具的征集、调用,对事故现场和遇险船员进行搜寻救助,做好事故现场的水上交通管制,开展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取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人员的疏散撤离;负责组建道路运输专业队,调遣运输队伍,运送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12)商务局:负责协调抢险物资调剂、供应,协助、指导当地政府或企业组织恢复生产。(13)卫生局: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救护应急预案。确定救治医院,培训专业医护人员;指导救治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组织现场救护、转运伤员和后续治疗,并统计被救治人员情况;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有害物质的毒性鉴定;负责指导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事故伤亡、中毒人员的认定并随时报告。(14)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为应急救援提供详细情况;组织专家制定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5)民防局:协助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16)供销总社:配合协助相关单位做好抢险物资供应。(17)水务集团:负责受理和处置涉及供水设施、污水设施、水管破裂等紧急求助的抢修工作,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供水、污水处理等相关保障。(18)质监局:负责组织对事故所涉及的特种设备的检测、认定;负责制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提出事故现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处置方案。(19)气象局:负责制定应急气象服务预案;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对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事故现场指挥部提供的现场大气化学污染监测数据,作出大气化学污染扩散、转移数值模拟和评估。(20)供电公司:负责制定电力故障保障及抢险方案,抢险抢修电力设备,保障供电。(21)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制定通信保障方案,确保事故现场无线电的通信联络畅通。(22)消防大队: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预案;负责事故现场的火灾扑救、现场被困人员搜救、现场侦检并划定警戒范围,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和有关设备容器的冷却;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参与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23)各镇(街道)、开发区、振东新区: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和修订完善预案。各相关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制定相应危险化学品事故子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指令后,必须迅速派出有关人员赶往现场投入抢险救援。子预案包括相应的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程序等。①预防程序包括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实施程序,用于应急救援的关键设备、设施的检测与检验程序,安全状况的评价和评审程序等。②准备程序包括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程序、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程序、物资供应与应急设备的使用程序、记录保存程序、互助合作程序、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的程序等。③基本应急程序包括检测和报警程序、指挥与控制程序、通讯与联络程序、现场疏散程序、医疗救援程序等。④专项应急程序包括火灾与泄漏事故应急程序、爆炸事故应急程序和其他事故应急程序。2.2.4事故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2)核实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及时向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情况;(3)提供有关危险源分布、人员疏散、指挥网络、救援程序、防护设施分布、救援物资保障、危险物品特性等信息资料;(4)组织划定事故现场的范围,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他强制性措施。2.2.5事故现场指挥部执行总指挥及执行副总指挥主要职责执行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协调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执行副总指挥:协助执行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其它现场指挥工作。2.2.6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1)编制和修订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建立应急救援网络体系,明确各有关救援部门的职责;(3)接警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建立现场指挥部,组织、联络各方力量处理事故,控制事故蔓延;(4)与事故单位和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情况,并将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单位;(5)及时办理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6)及时向嘉兴市、省安监局报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情况;(7)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工作;(8)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9)组织做好事故原因分析工作。2.2.7事故应急救援专业组职责(1)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2)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对伤员进行伤情判别,依据不同伤情施行紧急抢救,现场处置和安排转运伤员。(3)消防组:负责现场灭火、设备容器的冷却、喷水隔爆、搜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4)安全警戒和疏散组: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组织治安巡逻;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人员、现场周围物资的转移。(5)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工具、器具、救治药品及器械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6)环境监测组:负责组织对受事故污染影响范围内的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为指挥人员决策和消除事故污染提供依据;负责监督事故现场危险物质的处置。(7)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处置提出应急方案和安全措施,现场指导救援、处理处置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协助指挥部对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进行预测,对在现场应急救援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对修改应急救援预案的必要性进行判断,对力量重新调整与部署提出具体建议。(8)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3预防与预警3.1监测和预测加强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周边环境情况;督促相关企业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事故防范体系建设有关工作,全面完成自动监测监控、自动报警和连续记录等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体系建设,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分析有利因素和危险信息,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测结果、涉及范围、危害程度等进行分析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2信息报告利用并依托公安110接警系统,实时接收安全生产预警、事故报告信息。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加强与镇、街道、各部门事故报警系统的联系,确保信息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实时掌握应急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桐乡市政府及桐乡市安监局(中央、省部属企业同时上报市安监局和企业总部)。桐乡市安监局应在接到信息后2小时内报告至嘉兴市安监局,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信息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点、时间、交通路线、联络人姓名和电话、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数量、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大量泄漏等)或事故隐患、周边情况、事故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等情况。3.3预警行动3.3.1信息收集市安监局负责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接收、报告、参与处理等工作。建立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基本情况和重大危险源等数据库,掌握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基本状况,对存在重大危险源、风险高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如实上报企业事故隐患和事故信息。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全面开展危险源安全风险辨析工作,根据可能发生事故灾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有针对性地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市安监局备案。3.3.2信息处理应急办值班人员接到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指挥部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和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启动本预案。3.3.3预警行动镇(街道)、市政府办(市应急办)、安监局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事故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核实,通知救援队伍和专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好抢险队伍、物资和装备;组织专家对事故进行分析评估,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迅速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撑。4应急响应4.1分级响应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Ⅱ级(重大事故)响应、Ⅲ级(较大事故)响应。发生Ⅰ、Ⅱ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及险情,应及时报请省安监局启动全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应启动嘉兴市、桐乡市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发生Ⅲ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及险情,启动嘉兴市级有关预案及桐乡市级预案。发生Ⅲ级以下危险化学品事故及险情,桐乡市根据事故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级政府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4.2应急程序(1)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现场人员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及时报告所在镇(街道)、市政府办(应急办)、安监局等,各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派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2)当确定危险化学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应当及时向桐乡市政府提出启动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事故性质的严重程度逐级启动:Ⅲ级(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批准后实施。Ⅱ级(重大)及Ⅰ级(特别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由市长批准后实施。(3)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事故发生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振东新区管委会)、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4)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和配合。4.3现场处置措施事故发生企业应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按有关现场处置方案组织自救,并及时报警。紧急处置严格按照“先人后物”的原则,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基础上,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危险化学品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置程序:(1)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4)现场控制。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4.4信息发布(1)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原则,坚决杜绝有害信息的扩散,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保障信息发布的严肃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由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发布。下级部门转发信息时必须与上级部门发布的信息内容口径统一。(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处置等情况信息发布,必须由市政府办、市新闻办、市安监局共同审核,报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意后发布。(3)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发布,需经桐乡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总结,报桐乡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发布。(4)信息发布可采用向新闻媒体印发新闻通稿、直接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在市政府网站直接发布等形式,必要时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同时应制定应对新闻媒体或举办新闻发布会的子预案,子预案应包括对外发布的组成人员名单。4.5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指挥部确认,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5后期处置要在妥善处置应急事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措施。较大以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结束后,桐乡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后期处置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作出事故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嘉兴市安监局。要及时查找工作漏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完善相应的应急救援制度,提高应急能力。较大及以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结束后,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事故的调查、逐级上报。6附件6.1应急响应程序(1)爆炸物品、剧毒品引发的事故①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调查处理;②市公安局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通知市安监局,协助安监局查明爆炸物品、剧毒品的种类和数量;③市安监局应组织力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尚未爆炸的危险物品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④市安监局搜寻证据,查明事故原因,构成刑事(治安)案件的,移交市公安局处理,追查或监控有关嫌疑人员,防止逃匿;⑤市公安、环保、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做好抢险救援配合工作;⑥具体应急救援预案由市安监局负责制定。(2)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火灾事故①由市消防大队牵头负责组织处理;②市消防大队接警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灾地点,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进攻路线和合适的消防器材,控制火势蔓延,防止事态扩大;③组织现场人员和周边群众及贵重物资从安全通道疏散;有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应及时疏散;

④市安监局、环保局、卫生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应急救援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伤员救助、现场保卫、交通疏导和对事故监测、报告等工作,确保灭火救灾工作顺利进行;⑤具体火灾扑救预案由市消防大队负责制定。(3)危险化学品引发的急性中毒事故①由市卫生局牵头负责处理,市公安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②市卫生局接到急性中毒报警后,应立即组织救援专业队伍赶赴现场,进行快速检测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协助相关单位识别和评价危害源,为人员中毒救治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③根据人员中毒症状和特点结合现场侦检数据,迅速组织现场急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

④对严重中毒者经现场分类处理后应迅速护送到定点化学救治医院或就近医院救治,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救护所需药品;

⑤具体应急救援预案由市卫生局负责制定。(4)特种设备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①由市质监局牵头负责处理,市公安局、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②市质监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抢救;③切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险源,并设立警戒区,必要时疏散人员;④视特种设备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不同情况,及时调动专用设备、设施进行抢险;⑤具体应急救援预案由市质监局负责制定。(5)水上交通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①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处理,市公安局、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配合;②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处)、公安局(水上派出所)、事故辖区镇、街道等部门(单位)接到水上交通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a快速进行人员救助;b实施水上交通管制,做好证据的采集和收集;c协助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做好水域控制和清理工作。③具体应急救援预案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6)道路运输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①由市民防局牵头负责指挥、处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环保局、交通运输局(运管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配合;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到道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市民防局;③市民防局接到道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嘉兴市民防嘉化化学事故应急特救队、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消防大队参与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④具体应急救援预案由市民防局负责制定。(7)因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其他事故,分别由其归口管理部门或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牵头负责组织,按照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由市人民政府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协调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6.2应急资源6.2.1应急救援装备桐乡市应急救援装备由“公安机关三台合一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统一调度,调用联系方式:110、119、122。表6-1桐乡市应急救援装备一览表序号装备名称数量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消防中队MAN抢险救援车(轻型抢险救援车,无起重、牵引功能)1辆A类泡沫车(发动机功率240kw,载水量3.8t,载泡沫量0.2t)1辆MAN中型水罐车(发动机功率280kw,载水量8t)1辆泡沫水罐车(发动机功率290kw,载水量8t,载泡沫量2t)1辆16米举高喷射消防车(发动机功率276kw,载水量10t,载泡沫量2t)1辆MAN重型水罐车(发动机功率430kw,载水量14t)1辆55米登高平台消防车(发动机功率360kw)1辆有毒气体探测仪1套消防用红外热像仪1台测温仪1个机动消防泵(含手抬泵、浮艇泵)2个移动式消防炮(手动炮、遥控炮、自摆炮等)4个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桶、泡沫枪2套高效灭火添加剂A类泡沫1吨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17个注入式堵漏工具1套粘贴式堵漏工具1套木制堵漏楔1套消防过滤式综合防毒面具12个金属堵漏套管1套无火花工具1套空气呼吸器35个消防员灭火防护服69套消防手套80双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47个佩戴式防爆照明灯43个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32顶抢险救援服66套抢险救援靴26双消防员隔热防护服10套消防员避火防护服2套二级化学防护服8套一级化学防护服6套防静电服6套防化手套13双移动供气源2套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2个桐乡市消防大队城南消防中队五十铃水罐车1辆MAN重型水罐车1辆空气呼吸器13具二级化学防护服4套空气泡沫枪PQ81把备用钢瓶15个防化手套1双有毒气体探测仪1套可燃气体探测仪1套三角形有毒警示牌4块三角形爆炸警示牌4块三角形易燃警示牌4块三角形泄漏警示牌4块三角形危险警示牌3块桐乡市专职消防队濮院镇消防车(水罐车)3辆空气呼吸器8套防毒面具4只消防防护手套16双乌镇镇消防车2辆空气呼吸器4套防化服4套防毒面具4只崇福镇消防车2辆空气呼吸器2套洲泉镇消防车4辆空气呼吸器5套防毒面具4只泡沫0.5吨石门镇消防车2辆凤鸣街道消防车2辆河山镇消防车1辆高桥镇消防车1辆屠甸镇消防车1辆大麻镇消防车1辆表6-2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保障情况汇总表序号企业名称防化服空气呼吸器35kg干粉灭火器气体检测仪叉车干沙氯气补消器堵漏工具1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气源站)42112洋紫荆油墨(浙江)有限公司83401713空气化工产品(桐乡)有限公司232114桐乡市金字塔树脂有限公司225桐乡恒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66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1505107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10108浙江兆达经贸有限公司4810.59桐乡市化工轻纺有限责任公司1810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211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21012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12813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51014桐乡市百桃树脂厂12415桐乡市凤栖供水有限公司果园桥水厂2221运河水厂2221同福水厂222116桐乡市正泰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217桐乡市煤气有限责任公司218中石化桐乡双桥油库4519嘉兴加拿枫叶涂料有限公司220浙江桐化化工有限公司22804521浙江华彩薄板有限公司451122浙江枧洋化工有限公司24023桐乡市濮院恒源工业净水有限责任公司222124桐乡市濮院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225桐乡市桐加石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濮院成品油库585.526桐乡市腾飞包装有限公司427浙江帝斯曼中肯生物有限公司528嘉兴宏麟皮化有限公司21571029中辉人造丝有限公司5230浙江新中和羊毛有限公司4822131桐乡佳龙化工有限公司232桐乡市正大涂料有限公司1756.2.2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安机关三台合一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统一调度,调用联系方式:110、119、122。表6-3桐乡市应急救援队伍汇总表序号名称地址队员数量(人)备注1桐乡市消防大队桐乡消防中队桐乡市世纪大道34现役,一级普通消防站2桐乡市消防大队城南消防中队桐乡市环城西路文华小区12混编中队3桐乡市濮院镇专职消防队桐乡市濮院镇栖枫南路16一类专职消防队4桐乡市乌镇镇专职消防队桐乡市乌镇派出所13二类专职消防队5桐乡市崇福镇专职消防队桐乡市崇福派出所(民丰路)17一类专职消防队6桐乡市洲泉镇专职消防队桐乡市洲泉镇南庄村16一类专职消防队7桐乡市石门镇专职消防队桐乡市石门镇派出所东侧8三类专职消防队8桐乡市凤鸣街道专职消防队凤鸣街道派出所(新兴路)13二类专职消防队9桐乡市河山镇专职消防队河山派出所8三类专职消防队10桐乡市高桥镇专职消防队高桥派出所10三类专职消防队11桐乡市屠甸镇专职消防队屠甸镇石泾西路10三类专职消防队12桐乡市大麻镇专职消防队大麻派出所8三类专职消防队6.2.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表6-4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名单序号单位名称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特长联系电话1嘉兴学院陈树大50硕士化学工程189057367762浙江泰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周学志52本科化学工程137571161013浙江天为企业评价咨询有限公司董继军41大专机械138571608754浙江天为企业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相继园47本科化学工程131167091655嘉兴和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胡晓剑38本科化学工程137580750326嘉兴和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胡国兴67本科化工机械136167302407嘉兴和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潘忠良45本科热能工程139673871308嘉兴市信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金荣清50本科化工机械139573885839嘉兴学院赵惠明49本科化学工程1366678030810嘉兴市秀洲区工业园葛军54大专化工机械1381935918511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董月林50大专涂料化工1390583731612桐乡港华天然气有限公司金平强35本科安全管理1339683993313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晨兴51中专化工工艺1375833518714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任显荣48本科化工工艺136066627776.2.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组表6-5桐乡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组名单序号单位名称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特长联系电话1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连春生49大专电子137580932182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范伟荣36大专建筑138673600733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吴国强47大专行政管理135863181264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李圣臣31本科化学工程159683618565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蒋志良41大专计算机136267322116桐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徐磊30本科安全工程135753122007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苏勇智47高中机械制惠龙32本科消防建筑138673946178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蔡栋梁30大专安全管理134563428669洋紫荆油墨(浙江)有限公司闫亮28初中消亚刚30高中消防1525737685710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利勇42高中生产管孝强27中技安全管理1375832289211桐乡市凤栖供水有限公司张慧力40高中设备抢松坚42中专设备抢修1373649920312桐乡港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张建良35大专化工设国清32大专机械设备1360055838313浙江枧洋化工有限公司祁巍24大专抢险救援及灭火152683172736.3应急预案管理6.3.1宣传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按规定向员工说明本企业生产、储运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6.3.2培训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能正确识别危险化学品事故潜在危险,掌握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自救互救方法。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兼)应急救援队伍要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全面掌握事故应急处置办法。6.3.3演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定期组织本预案的推演工作。市安监局根据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危险化学品事故为重点的应急救援演练。各危险化学品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演练,专项方案处置演练每年至少二次,专业岗位的应急处置演练要经常化。6.3.4预案实施本预案应根据演练、事故抢救、辖区内重大危险源变化,机构、人员、职责等发生重大调整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成都市物业管理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突发公共事件第三章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预案第四章事故灾害中的应急预案第五章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预案第六章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应急预案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为了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国家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及《成都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建筑区划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与救援,以及事后总结分析等应急工作的开展。本指引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或者威胁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危害的需要立即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本指引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映的工作原则。立足于保障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高效、科学的应急组织体系,并按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依法组织应急工作的开展,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充分发挥全体物业服务人员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第二章突发公共事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分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可分为四类:(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二)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各类治安、消防的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设备事故等。(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按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划分,依照国务院《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分级标准》)确定;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是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主要依据。第二节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基础保障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应成立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物业服务负责人为责任人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研究、决定和部署建筑区划内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在预防和处置建筑区划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中,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小组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建筑区划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领导和指挥。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本公司应急管理制度。相关制度建设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并重点突出其实际可操作性。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有的放矢,可细化到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消防安全事故等具体公共事件上。物业服务企业应就公司应急体系、制度对所有物业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培训,以提高员工处理应急事件的水平和能力。根据情况可开展对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进行应急基础知识、逃生技能、如何防范突发公共事件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定期在建筑区划内开展公共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并尽量动员业主、使用人参加,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建筑区划内大力开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或逃生技能的宣传,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建筑区划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已影响或可能影响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时,应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便于查看、传播面广)及时告知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应做好如下保障工作:(一)人力保障物业秩序维护、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环境维护等岗位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力量,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这些岗位人员的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二)资金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储备一定数额的预备资金,以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资金需求;(三)物资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灾物资。当突发公共事件时,物业服务企业应积极筹备救灾物资,确保建筑区划内的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四)信息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完善本公司应急信息发布体系及管理制度。突发公共事件时,物业服务企业监控、巡逻等重点岗位应及时将信息上报项目、公司负责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或急救机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寻求救援和指导,并通过正确渠道获取政府权威部门和机构发布的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预报信息。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成都市物业管理区域重大事件报告制度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建筑区划内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及时报告;(五)交通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通道的畅通无阻;随时保持楼道、消防通道的完好,不得占用、堵塞消防和逃生通道;保障应急疏散标识、交通疏导指示牌等的正常使用。(六)秩序维护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建筑区划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防护,保障业主和使用人生命财产安全。(七)应急技术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应保持建筑区划内监控、录像设施设备的完好,并按规定时间进行维保,出现故障应及时组织维修。配电箱、水泵房、电梯、消防等设施设备,应按规定组织巡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减少因设施设备故障引起突发灾害的可能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现场救援过程中应遵循“先人后物”原则。救援过程中应沉着、冷静,严格按照预设应急流程进行。在不存在威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救援工作。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要保护好事故现场和证据,做好相关记录。要在适宜的机会留取证据,为事件处理、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有利证据。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物业服务企业应组织召开内部评审总结会议,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置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实际处置过程中的不足,完善相关处置预案。第三节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防范措施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防范措施,有预见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细致周全的物业服务工作使突发公共事件消除在萌芽阶段:(一)加强建筑区划内公共秩序的维护;(二)加强建筑区划内的环境卫生维护及消杀灭害工作;(三)加强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四)加强与公安消防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等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并认真做好配合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筑区划内公共秩序的维护,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治安事故、消防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及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严格执行凭证出入、来访人员登记制度,防止不法分子进入建筑区划寻衅滋事;(二)加强对建筑区划的巡逻,特别是治安、消防安全防范重点部位,要加强巡逻的人手和频率;(三)加强各种突发事件预案的演练,提高秩序维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锻炼一支有战斗力的秩序维护队伍;(四)定期开展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筑区划内环境卫生的维护及消杀灭害工作,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生物灾害、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开展环境卫生维护及消杀灭害工作;(二)对阴沟、地下室、屋面、垃圾中转站等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加大环境卫生维护力度和消杀灭害频率;(三)消杀灭害作业程序应严格控制,对消杀灭害的药物、有害生物遗体应进行妥善处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筑区划内物业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的维护,有效防范和控制设施设备事故、消防事安全故、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对建筑区划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系统、科学的维修保养,建立科学的维保计划。对特种设施设备,应聘请相关具有专业资格的维保机构提供维保服务;(二)应当建立设施设备台账,对建筑区划内的所有设施设备登记造册,并随时记录使用、检查、维修、保养情况;(三)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上岗证、操作证、岗位培训合格证等,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四)定期开展设施设备安全检查,特别是电梯、消防、水电气供给系统等,应详细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效防范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业主、使用人的业余生活,融洽社区邻里关系以及业主、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二)开展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提高业主、使用人的安全忧患意识,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三)定期开展突发公共事件演练,并动员业主、使用人参与,使其掌握必要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和自救、互救常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和配合,有效防范和控制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一)及时了解和学习政府相关部门、机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并结合建筑区划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二)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联系和信息互通,及时从政府相关部门、机构获取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加强防范;(三)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检查、法制宣传教育等。对涉及到物业服务企业职责范围或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主体,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提供物业公共服务,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控制工作。第四节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处置措施在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灾害预警信号,或者风险评估表明可能出现针对物业或建筑区划内人员的威胁之后,或在事故灾害、风险发生之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加强建筑区划各通道控制,并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否实施通道控制一般由物业服务项目经理(或物业服务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二)在启动通道控制措施后,秩序维护负责人立即部署,加强各通道、出入口岗的岗位力量;(三)秩序维护员将警戒隔离带、警示桶(牌)安装到相关通道,必要时可启动人墙警戒隔离;(四)实施通道控制后,应使相关通道岗位人员了解启动紧急通道控制的原因,以便向业主、使用人及相关人员说明情况,并做好安抚工作;(五)实施通道控制后,一般情况,各通道、出入口严格执行凭证(业主证、出入证、工作证)出入;特殊情况时,可采取“只出不进”(如发生地震、火灾等)或“只进不出”(如在发生盗窃、抢劫等事件时)的控制措施,对于不配合的人员,应耐心劝阻,不能使用违法手段对其进行阻止和控制;(六)在建筑区划出入口或相邻路段设置秩序维护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监控,并对前来救援的相关车辆、人员进入建筑区划提供协助;(七)实施通道控制的同时,应对突发事故(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现场周围的重点区域(取决于事故的特定现场)部署秩序维护人员,以确保对事件发生区域实施严格的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八)根据特定情况以及启动通道控制的原因,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是实施关闭停车场;(九)实施通道控制后,应有专人对通道控制、相关事件的情况对业主、使用人或媒体进行解释和说明工作。疏散撤离实施措施:(一)决定进行疏散撤离的,控制中心应当通过建筑区划公共广播系统通知业主、使用人进行有序疏散撤离。告知其业主、使用人撤离的时间、区域和疏散撤离目的地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二)在疏散撤离期间,应在沿撤离路线设置秩序维护岗位,协助撤离者有效、有序地到达目的地;(三)疏散撤离目的地应设立临时服务点,由客户服务人员、环境维护人员、秩序维护人员组成。为疏散撤离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并安抚情绪,维护公共秩序。同时收集人员撤离的情况,发布事故相关信息;(四)应通过对已疏散撤离的人员的询问,了解疏散撤离区域内情况及其家人的撤离情况。如有尚未撤离人员,立即组织营救;发现撤离过程中受伤人员,立即予以救治;(五)对疏散撤离区域周围的重点区域部署秩序维护人员,确保对事件发生区域实施严格的隔离,制止已撤离人员或无关人员返回疏散撤离区域;(六)在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不能立即取消疏散撤离,现场指挥者(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建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统计,在相关部门对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并确定安全或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相关灾害警报解除信息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发生人身伤害、人员受伤时,相关急救援助处置行动适用以下程序:(一)在接到发生人身伤害、人员受伤的信息时,应立即通知就近的秩序维护人员前往现场;(二)根据现场情况及受伤人员的伤情和意愿决定是否需要安排救护车。若事故造成的伤害轻微,而受伤人员也同意现场救护的方式,那么可安排合格的急救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护;如伤情严重,情况复杂,在采取紧急救护措施的同时应立即通知医疗机构安排救护车进行救护。对身体伤害的急救处理,不能取代由医生或护士实施的医疗护理。微伤和擦伤的急救援助:(一)所有伤口都须立即得到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并防止感染;(二)用自来水轻轻地清洗伤口,如果有消毒液,则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三)在伤口上覆盖经过消毒的或粘性敷料,如必要的话,寻求医疗建议。重伤的急救援助:紧急情况下打120找救护车,将伤者尽快送进医院,如果是伤者持续出血,在医护人员赶到前应尽量将出血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防止伤口感染。出血的急救援助(一)尽快止血,让伤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检查伤口;(二)伤口如没有异物,用一块消毒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再直接用手按压在伤口上止血。(三)伤口如有异物,让异物保持原状,用一块消毒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再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部位,但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四)如果没有足够的消毒敷料,可以使用干净的手帕或棉毛巾来覆盖伤口;(五)如果怀疑存在内出血,须检查是否有休克症状。休克的急救援助:(一)所有重伤都可能导致休克。休克的症状和反应是:皮肤湿冷,显得惨白或灰沉;指甲末端和嘴唇呈青紫色;感觉发寒和口渴;呼吸急促、困难;脉搏乏力而急促;意识渐失;(二)让伤者仰卧平躺,抬起双腿以高于头部,头转向一侧,解开其颈部和腰部的紧身衣物,让伤者保持温暖和舒适,不要给伤者进食或饮水。意识不清的急救援助:(一)让伤者侧卧,头转向一侧并枕在其前臂(复原卧式),如有异物阻塞伤者的呼吸道,则须将异物清除;(二)不要给伤者进食或饮水,或试图让其坐起来。骨折的急救援助:(一)如果怀疑存在关节受伤或骨头折损,不要立即转移伤者,除非有伤情加重的危险,或者等到受伤部位得到固定之后再转移伤者。(二)打电话找救护车,尽快将伤者送进医院。眼伤的急救援助:(一)异物进入眼睛用干净的冷水冲洗眼睛表面,清除像灰尘、炭、沙粒等松散颗粒,如果微粒异物位于眼眶内或已嵌入眼球,不要试图清除这些异物,眼睛上松散地覆盖一块干净的敷料,将伤者送医院救治。(二)化学物质进入眼睛立即用洗眼器轻柔但又要彻底地冲洗受伤的眼睛,至少冲洗10分钟,如果没有洗眼器,可以用自来水冲洗脸部的受伤部位。注意不要让受伤的眼睛受到感染。在洗眼睛时眼皮须翻开,以保证眼睛内的化学物质被水冲走,不要擦眼睛,在眼睛上放置一块消毒敷料或眼垫,尽快送医院救治。(三)眼睛受到重击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救治。烧伤和烫伤的急救援助(一)轻度烧伤或烫伤用干净的冷水浸洗发红的创面15分钟,以减轻疼痛,在创面上覆盖一块消毒敷料,如果没有消毒敷料,可以用干净的布料代替。将戒指、手表等珠宝首饰从烧伤部位摘掉,不管何种烧伤情况,都不要弄破水泡或清除皮瓣。(二)中度烧伤不要试图脱去紧贴烧伤部位的衣物,须在烧伤部位覆盖一块干净的棉布,防止暴露在空气中和受到感染。如果是大面积烧伤,在送医院之前须将伤者用干净的布单包裹起来,检查伤者是否休克。(三)化学烧伤连续用干净的冷水浸洗所有烧伤部位15至20分钟,在浸洗时防止化学物质流入眼睛,小心脱除受伤部位的衣物,必要时可剪开衣物,在烧伤创面覆盖一块消毒敷料,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救治。电击时的急救援助:在援救伤者之前须切断电流。如果无法切断电流,可以用像干燥的橡胶、木制棍棒等不导电工具将伤者与电源分离开。如果伤者心跳停止,则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来实施心肺复苏工作。煤气或烟雾中毒时的急救援助:转移伤者,避免进一步接触煤气或烟雾,保证空气流通,尽快让伤者呼吸到新鲜空气。救助者必须采取一切防范措施,比如采取安全措施或配戴氧气呼吸器,以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如果伤者心跳停止,则由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来实施人工呼吸。第三章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预案第一节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还可能直接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因地震的破坏还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其它次生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地震按照其破坏性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6级及以上的地震或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地震灾害的预防注意事项:(一)危险物品不要放置在高架上,吊灯及吊起来的盛物架,要尽量增强强度,玻璃容器或器皿应放置在盛物架下面;(二)燃气炉要牢牢固定,并注意检查是否漏气,燃气开关及燃气器具开关,不使用时或下班前应确认关闭;(三)厨房等用火区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火种附近,不得放置易燃物;(四)应养成拔掉插头的习惯,在不使用的电器具(如电视机、电饭煲、电炉、烤箱等)时,应切断电源;(五)楼梯及走廊等通道上,不可堆放物品,随时保障安全通道、出入口的通畅;(六)随时关注国家地震预测机构发布的权威信息,做好防范措施;(七)注意报警系统、消防设备的保养;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措施:(一)地震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物业服务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二)控制中心应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并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地震灾害发生,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和紧急自救措施:1、请大家保持冷静并尽快熄灭火源;2、地震时不要随意跑动,不要使用电梯逃生;3、应立即用软物体(如:枕头、厚衣物、棉被等)护住头部等身体的重要部位;4、建筑物内的人员应就近寻找建筑物坚固的部位(如:卫生间、承重墙拐角处等)进行躲避;(三)秩序维护员应立即赶往各出入口、通道,进行通道控制,对人员进行有序疏导,维护公共秩序,按照“只出不进”的原则,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四)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立即关闭水、电、气等阀门,停止电梯等设备的运行;(五)地震稍微平息后,控制中心应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建筑物内人员马上撤离。秩序维护员组织建筑物内的人员有序疏散到空旷地带(如广场、马路等地方),不要靠近建筑物、广告招牌、电线杆等的附近。并逐一排查有无人员滞留建筑物内或被困电梯内。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措施:(一)地震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救援相关工作;(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对人员伤亡情况和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并及时上报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紧急援助请求;(三)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震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四)应立即设立警戒岗,对建筑物(特别是受损的)进行隔离,在未经政府权威部门发布有关的安全信息前,尽量劝阻任何人试图返回建筑物内;(五)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六)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时,应增加设施设备检查、环境维护、消杀灭害等工作的频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七)积极安抚业主、使用人的情绪,密切关注人员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老人、小孩、孕妇、伤残人士、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者;(八)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防范。余震期的紧急措施(一)通过网络、电台、电视等渠道,收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常识和政府发布的余震预测信息,并及时以书面和广播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定建筑区划内空旷区域为临时安置区,搭建避难帐篷,供业主、使用人及员工使用。在选择临时安置区位置时,应尽量考虑不要占用通道、出入口;(三)在临时安置区,设置零时服务点,由秩序维护、客户服务、环境维护人员组成,为业主、使用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安抚业主情绪,维护人员集中区域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以减轻大众的恐慌;(四)做好次生灾害的防治,建筑区划内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1、有毒气体、液体泄漏;2、水电气供给管路断裂;3、传染病疫情;4、公共秩序短时间内失控;5、盗窃、抢劫等事件多发。第二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气象灾害的预防:(一)应注意定期排除灾害天气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建筑物外立面的监控巡查,加固或移除高处可移动物体和悬挂物(如广告牌、店招等),对高大树木等进行加固;(二)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关好门窗,检查门窗玻璃、空调外机等是否牢固,不要将花盆等可移动物品放置在阳台或窗台上;(三)夏季等雷雨多发季节,应加大对屋面、地下车库等区域的排水设施的疏通频率,清除排水沟、排水管、水渠内的垃圾,保证排水畅通;(四)定期检查避雷设施,室外供电线路等;(五)储备足够的沙袋、防风胶纸、雨靴、雨衣、照明工具等工具;(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做好防范措施。雷雨、暴雨灾害的应急预案:(一)雷雨、暴雨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二)控制中心应立即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并提请大家关好窗户,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不要在靠近建筑物或大树下的区域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三)组织人员对建筑区划内地势低洼的区域(如:地下停车场等)用沙袋等物资进行加筑处理,防止雨水灌入;(四)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密切监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对各出入后、通道口的控制,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并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巡查,排除安全隐患;(六)雷雨、暴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受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七)立即组织环境维护人员对积水、沙土、树枝(叶)、玻璃碎片等垃圾进行清理,对排污设施进行疏通;(八)雷雨、暴雨灾害造成洪涝、积涝等的,在积水退去后,应对建筑区划各区域进行消杀灭害,防止疫情发生;(九)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组织人员对受聘提供物业服务的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出现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时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求助;大风、沙尘灾害的应急预案:(一)大风、沙尘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二)控制中心应立即并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并提请大家关好窗户,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不要在靠近建筑物或大树下等区域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三)组织人员对建筑区划内高空悬挂物、可移动物进行拆除或加固,对树木进行加固;(四)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建筑区划的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应立即进行隔离,禁止人员靠近;(五)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密切监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震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七)组织环境维护员对沙尘、树枝(叶)、玻璃碎片等垃圾及时进行清理;(八)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组织人员对受聘提供物业服务的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出现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时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求助;大(浓)雾灾害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大(浓)雾灾害时,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立即开启公共区域照明装置,增加公共区域、路面的能见度;(二)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出行安全;(三)加强建筑区划内道路的交通疏导,提请车辆慢行,在建筑区划出入口,十字路口等区域增加人员或设立警示、指示标志;(四)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对各出入后、通道口的控制,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五)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巡查和公共秩序的维护,排除安全隐患。高温、干旱灾害的应急预案:(一)发生高温、干旱灾害时,应在建筑区划内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防暑降温;(二)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加强对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外墙玻璃、瓷砖,供配电系统,防止应高温造成外墙玻璃、瓷砖爆裂脱落而伤人及供配电系统过热短路起火等次生事故;(三)客户服务中心贮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药物,供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及公司员工使用;(四)对不耐高温的共用部位、设施设备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损坏。加强对绿化带的浇灌养护,防止植物干涸枯死;(五)高温天气利于细菌滋生,应加强对建筑区划的消杀工作,防止疾病、疫情传播;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预案:(一)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在建筑区划内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防寒抗冻;(二)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加强对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屋面、给排水管、室外供配电系统等;(三)客户服务中心贮备必要的放冻伤药物,供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及公司员工使用;(四)加强建筑区划内道路交通的疏导,提请车辆、行人小心慢行,重点区域增设岗位或安全警示标志;(五)对不耐低温冰冻的共用部位、设施设备采取解冻处理。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热水、蒸汽措施,防止损坏。必要时,相关设施设备可暂停运行使用;(六)加强建筑物、树木、室外设施的扫雪除冰工作,防止建筑物、树木、室外设施因积雪、结冰过重而垮塌等事故;(七)雨雪冰冻期结束后,应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第三节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筑区划内的生物灾害,一般是由于有害生物(如老鼠、蟑螂、白蚁、红火蚁、蝗虫、蚊虫、须舌蝇、粘虫等)的大面积出现或迅速繁殖,造成人身伤害、建筑物或植物破坏。因生物灾害的预防和处置专业性较强,建筑区划内生物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应以政府相关机构为主,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生物灾害的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生物灾害的预防:(一)随时保持建筑区划内的环境卫生,定期对阴沟、排污管道、化粪池、垃圾中转站及其他卫生死角进行消杀灭害;(二)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白蚁防治力度;(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业的生物灾害防治机构提供相关防治服务;(四)加强对建筑区划内常见有害生物的灭杀工作,灭害药品投放注意事项:1、投放灭害药品前,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提请照看好小孩和宠物;2、投放回收灭害药品时,应有记录,并在投放处贴出明显的提示,防止人畜误食;3、应及时回收和妥善处理有害生物的遗体。(四)在夏季或其他闷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增加消杀频率,同时加强对建筑区划的监控,发现有害生物,立即处理,并上报政府相关机构;(五)加强生物灾害的防治知识宣传,使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对生物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生物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措施:(一)生物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立即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组织灭害救灾工作;(二)建筑区划内局部出现有害生物、发生生物灾害时,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隔离,禁止人员进入,防止灾害扩散,并及时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