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_第1页
教学课件:《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_第2页
教学课件:《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_第3页
教学课件:《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_第4页
教学课件:《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第一节流传学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及其实例分析一、流传学的定义、渊源和发展流传学的定义流传学的渊源流传学的发展流传学的定义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主要特点: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流传学的渊源流传学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法国浪漫主义先驱斯塔尔夫人的某些观点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文学批评新风气和实证主哲学的影响。流传学的发展传统的对流传学的看法20世纪下半叶流传学的发展和转变二、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研究范围及类型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流传学的研究范围流传学的研究类型流传学的实证性特征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

流传学的研究范围流传学研究的范围就是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研究范围归纳

流传学的研究类型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研究类型归纳三、流传学研究的模式及其实例分析流传学研究的模式流传学研究实例分析流传学研究的模式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流传学研究的实例分析直线式影响

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

流传学研究的实例分析辐射式影响

泰戈尔对五四作家的影响个体对多国的影响流传学研究的实例分析焦点式影响

众多作家、思想家对鲁迅的影响嵇康夏目漱石尼采果戈里流传学研究的实例分析交叉式影响五四小品文的形成厨川白村蒙田流传学研究实例分析

同质文化圈内循环式影响

异质文化圈内同质文化圈内的循环影响:波德莱尔爱·伦坡柯勒律治诺瓦利斯异质文化圈内的循环影响:《赵氏孤儿》法译本在法国流传并被改编和成功上演,以及约两个世纪以后它的回传:1940年张若谷把它翻译成中文在重庆发行;事隔半个世纪以后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它搬上舞台。“Doxologie”源于希腊语中的“doxo”,意为光荣、荣誉、赞美;而“logie”的词根为“logos”常指“……学”,“……论”或话语。这个词原为宗教术语,指礼拜仪式上赞美上帝荣耀的颂歌。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并对它进行学科理论的阐释,认为流传学“是一位作家在外国的影响之研究,是和他的评价或他的‘际遇’之研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竟至这两者往往是不可能分开的。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研究称为‘誉舆学’。”

“誉舆学”(流传学)因此而得名。

传统的对流传学的看法影响的流传从起点到终点是一个从高处到低处的过程,对影响的研究是为了证明欧洲文学的优越性,因此流传学研究多限于欧洲作家或作品、文学思潮等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接受和影响。其局限在于:浓郁的欧洲中心意识和民族沙文主义的色彩。20世纪下半叶流传学的发展和转变突破“欧洲中心论”,转而重视欧洲以外其他文化传统的文学。从传统的逻辑实证的考据学逐渐过渡到吸纳现代接受理论、交往理论、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注意把“外在事实”与“内在品质”联系起来,把历史性与审美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流传学的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流传学研究对象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因而,从研究对象上来说,流传学具有实证性。流传学研究范围归纳接受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评价、介绍等。接受者所受到放送者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送者的评价。接受者是否摹仿放送者,摹仿了那些方面。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译本在影响中的作用。文学界、出版界如何接受作品,他们的反映和情感如何。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影响的程度和时间。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使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流传学研究类型归纳(一)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技巧的影响。艺术形象的影响。框范的影响。流传学研究类型归纳(二)主题或题材的影响(内容的影响)。如卜伽丘的《十日谈》的主题和题材,都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理论思潮的影响。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对20世纪的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巨大影响等等。总结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第二节渊源学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渊源学的研究方式渊源学的定义和特征渊源学的定义渊源学的特征渊源学的定义渊源学(Crénologie),又称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渊源学的特征渊源学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追溯的研究。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

渊源学的研究方式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从影响的发送者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对“印象”渊源进行的研究对口传渊源的研究对笔述渊源的研究从影响的发送者角度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又称“直线式的渊源”,它的研究目的“是在于从一件作品中重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根源”。这种孤立渊源研究是对接受者和放送者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直接的比较研究。集体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又称为“圆形的渊源”,即研究一个作家如何接受许多外国作家作品影响的,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他接受一部外国作品或者一国文学影响的研究上。尼采嵇康果戈里总结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三节媒介学

一、媒介学的定义二、媒介学的理论和方法三、媒介学中的翻译媒介学的定义媒介学(Mesology)是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与渊源学相对而提出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媒介学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媒介1.媒介可以是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与传递等中介作用的东西.2.媒介也可以是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3.媒介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个组织、在某种环境中起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媒介学的理论和方法

1.媒介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一国作品输入另一国之方式,作品流传的中介等。2.媒介研究通过人(包括译者和翻译、文学的媒介、个人媒介者、媒介的环境等)、书籍(包括对语言的了解、译著、评论文章、杂志和日报、旅游等)、文学团体和社会环境等中介来进行实证性研究。媒介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各国文学输入、流传和影响的中介不同,媒介学研究分为不同的方面:1.个体媒介2.团体媒介3.文字资料媒介个体媒介在媒介学研究中,“个体”媒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个体媒介者,常常是以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起到媒介者的作用。举例1:闻一多的诗受18世纪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影响。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和英国诗歌之间起到了媒介者的作用。举例2:爱伦·坡借中国现代文学这个媒介,将欧洲文坛的“世纪末”风气传入中国,广泛影响了李健吾、郁达夫、田汉等人的创作。这是个体对群体所起的媒介作用。团体媒介

团体媒介是指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团体,如沙龙、新闻、杂志和社会环境组成。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后,就出现了很多文学团体,各自推崇某种西方文艺思潮。举例1: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的“创造社”对西方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进行了大力介绍和学习。举例2:由鲁迅支持和领导的“未名社”,以《未名丛刊》为媒介对俄国文学和当时的苏联文学进行了重点介绍和翻译。文字资料媒介

文字资料媒介是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文字资料包括那些对影响和传播起过重要作用的期刊、报纸等。另外,作家对外国语言和文字的掌握与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学研究内容。举例:如莫尔根和霍尔费尔德的《英国期刊中的德国文学》就是典型的文字媒介研究的例子。还有中国的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期刊,如《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媒介学中的翻译

翻译是影响研究中传播媒介研究最重要的课题。翻译涉及文化转化和文化改写的复杂问题。因而,翻译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媒介研究意义重大。翻译的完整意义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除基本的语言能力外,须体验原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创作的心理过程。直译和转译直译和转移是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很多作品都经过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转译才为国人所知。转译也是媒介学研究的一个范畴。从中可以发现由于时代的演进、兴趣的变化以及语言的发展,一个外国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举例:徐志摩对歌德的四行诗的德文英译和英文中译曾做过比较研究。指出了翻译过程中文化的转化和意义的转变问题。第二章变异研究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文学变异研究的内容文化过滤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一、文学变异研究的内容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二、文化过滤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容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容定义: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内容文化过滤的内容接受者的文化构成。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姚斯等人的接受美学叶威廉等人的“文化模子理论”

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等人的新阐释学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接受者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的“文化过滤”

三、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误读的必然性:文化过滤体现在文化交流的始终,那么误读也必然伴随着对外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之中。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误读的双向性误读源于理解的历史时空错位

文学误读是文学创新的重要因子之一哈罗德·布鲁姆哈罗德·布鲁姆(1930—):美国著名的“耶鲁学派”批评家。出生于纽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1955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73年推出《影响的焦虑》,以诗歌误解和影响的焦虑理论更新了对文学传统的认识。此书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他的《西方正典》(1994年)也有很大的影响。总结第二章变异研究第二节译介学译介学的定义及其兴起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返回本章导航一、译介学的定义及其兴起译介学的定义译介学的兴起重新界定译介学译介学的定义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即“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译介学的兴起起始:20世纪30年代独立:20世纪70年代以来,译介学渐渐脱离媒介学而独立。学科化:70年代翻译研究在欧洲的兴起直接促进了译介学的学科化。中国译介学:在国外翻译研究理论的影响下产生

重新界定译介学译介学并不同于媒介学。影响研究中的媒介学注重的是以实证的方法描绘出文学影响的路线,而译介学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可见,译介学既然不同于媒介学,也就不应再囿于影响研究的框架之中。二、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翻译理论研究要重估翻译的价值,就必须重新界定翻译与原文之间的关系,将翻译从原文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有几位重要的理论家对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比如雅各布森、本雅明以及雅克·德里达。

本雅明雅各布森翻译文本研究译介学的译本研究包括译本与原文的对照、不同译本的比较、译本的变异等方面。但是,译介学的这些研究与传统译学不同在于,译介学的研究诉求并不在于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它将翻译的叛逆视为必然而不是过错,目的在于研究翻译的叛逆背后的文化因素。唐·吉诃德最早的中译本《魔侠传》翻译文学史研究阿英:《翻译史话》

——翻译文学史的圭臬之作翻译文学史关注的问题:它不是单纯做价值评判,而是努力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试图发掘影响文化交流的隐蔽的权力结构三、理论前沿与发展前景译介学的前景: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译介学的“文化转向”译介学新的发展将翻译视为目标文化建构文化身份的场域,并在此中展开其想象自我与他者的问题系。努力发掘翻译文本所体现出来的译者的主体性、等一些并不能完全被纳入体制中考察的因素,从而还原历史本来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总结第二章变异研究

第三节形象学

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一、形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形象学研究的是异国的形象,是作家及集体想象物对作为他者的异国和异民族的想象。

变异性特点:

综合性形象学的特点变异性:当代形象学重视形象制作主体或注视者一方对他者的创造式阅读和接受。在创造式想象和变异理论观照下,他者形象不是再现而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混合而成的产物,制作方或注视方完全以自我的文化观念模式对他者的历史文化现实进行变异的过程。形象学的特点综合性:变异学研究中的形象学中的形象,是在文学和文化互动关系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的形象,就不能不将其置于被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

二、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注视者他者注释者与他者的关系注视者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会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他者他者形象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三、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及前景

文本外部研究研究方法

文本内部研究前景:形象学具有十分充足的实践资源和理论资源。随着形象学研究的日趋深入,形象学研究会呈现出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文本外部研究和文本内部研究外部研究:外部研究属于一种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外部研究可以分为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作家想象的异国形象与客观的异国关系三个层面。文本外部研究和文本内部研究内部研究:比较文学形象学内部研究主要在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三个层面展开。总结第二章变异研究第四节接受学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三、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四、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一、接受学的定义及其学科渊源定义:比较文学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是建立在西方当代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变异研究的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作品被外国读者、社会接受过程中出现的变异。学科渊源接受学的学科渊源二战后,读者在文本的构建中的作用得到重视。随着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学者意识到了接受研究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之中,形成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接受研究。比较文学接受学诞生的标志是1979年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以“文学的传播和接受”为题展开讨论,正式将接受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纳入到比较文学研究体系之中。二、接受学与接受理论、影响研究接受学与接受理论接受学与影响研究接受学与接受理论比较文学接受学以接受理论为基础,二者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而接受学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本身。另外,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比较文学的接受学则首先强调读者的跨国家、跨学科、跨文明/文化的要求,是在异质文化间进行的研究。接受学与影响研究接受学和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接受学属于变异研究,而影响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的范围。接受学与影响研究的理论重心不同:接受学注重研究读者在阅读域外作品的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及其原因,以读者作为其理论研究的核心;而影响研究以文本为核心,研究作家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重视形成文本的外来影响的因素。三、接受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接受学多种多样,主要是一种审美式的研究接受学的研究内容不同文化/文明圈的接收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不同作家对不同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的接受。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终至发生变异的

四、接受学对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接受学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接受学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变异学层面的研究。总结第二章变异研究第五节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三、文学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四、文学他国化研究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上的意义一、文学他国化的定义和特点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它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文学他国化的特点

文学他国化的特点1.文学他国化虽然存在着文学变异的问题,但其本身的话语没有改变,仍然具有传播国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话语特点。2.在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中,传播国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方式改变了,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3.文学他国化是从传播者角度来说的,传播国的文学被传播到接受国之后,使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改变,最终完成了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二、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1.文学的他国化首先是由长期而深入的文化传播所形成的。2.文学他国化要基于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学自身的内需和社会的内需。三、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文学的他国化研究是一种基于变异学的研究。2.文学的他国化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任何文学或者文学之间的对话都能够实现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欣赏习惯。3.文学的他国化并不等于文学的同化:接受国应该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在接受国当下的语境中,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四、文学他国化研究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上的意义

文学的他国化是文学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长期没有受到重视。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一部分,在文学的他国化研究中始终把握住文学的变异性,在变异的基础上来研究文学的他国化。这种变异使得对话双方具有了可比性。因此,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理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新的生长点。总结第三章平行研究第一节类型学类型学的定义与学科渊源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学科渊源类型学类型学的学科渊源(一)类型学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类型学(typology)(二)类型学的学科渊源1.苏俄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2.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1.苏俄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苏俄学派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直接受俄国历史诗学理论影响。俄国比较文学之父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也是俄国“历史诗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建立科学的总体文学史的学术理想。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2.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是属于平行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对跨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的无事实联系的相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联类比较,揭示其共同的艺术规律或不同的民族心理。

二、类型学的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唐杜荀鹤的《松窗杂记》中赵颜苦恋画中丽人并与之终成眷属的故事,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颇有神似之处。

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莱蒙托夫的《恶魔》都描写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灵如何奋起反抗宇宙间的秩序。二、类型学的研究范畴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莫比·迪克》里的大海、《哈克贝里·芬》里的密西西比河都提供了一个和外界开放世界相对的封闭世界。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文艺复兴以来17世纪的欧洲文坛存在着存在着共同的“巴罗克”式的类型学的相似。

三、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的

问题与前景问题:欧洲中心论,单一欧洲文化体系的局限性导致“异质性的失落”。前景: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总结第三章平行研究第二节主题学主题学的定义及发展主题学的研究范畴主题学的题材研究返回本章导航奔月的主题学一、主题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定义:主题学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归属于平行研究。

主题学与类型学的区别在于:类型学是对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存在或明或隐的共通处的文学现象进行联类比较,主题学是对不同时空的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具有相同性的主题进行比较。两者研究的范畴有明显的区别,但两者均在文学的可比性下面作文章,去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因素。

产生

发展(一)主题学的产生主题学的产生得益于德国学者的民俗学研究:19世纪末,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思莱格和雅科布·格林(1785—1863)、威廉·格林等对民俗学开始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他们探讨了相同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方式,给一大堆支离破碎、流传混乱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在文学主题方面进行了正本清源。这种研究具有比较文学的性质,开了主题学研究的先河。格林兄弟(二)主题学的发展

1.里程碑: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

2.韦斯坦因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主题学”一章。

3.弗朗索瓦·约斯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导论》中对主题学专门进行了深刻论述

1.发端: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

2.发展:钟敬文的《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赵景深的《中西童话之比较》等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外民间故事进行研究。国内国外二、主题学的研究范畴母题研究

例如中西方文学中关于归家的母题的研究(《奥德塞》和《尤利西斯》)情境研究例如关于战争伤痕的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永别了,武器》、《西线无战事》)意象研究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如西方文学中民间大侠英雄的形象(罗宾汉和佐罗)佐罗三、题材研究典型场面的题材

如为了天职、不忠、复仇、嫉妒而死。地理题材

如西方文学中关于阿卡迪亚的描写描写对象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等所组成的题材

如浪漫派对蓝花(象征难以达到的美好理想)的描写各类人物形象的题材

如中西方文学中对圣女形象的描写传说中的典型构成的一组组独特的题材如奔月和追日的传说等总结第三章平行研究第三节文体学文体学的定义和学科发展文体划分比较及缺类研究文体的平行研究文体的影响研究返回本章导航一、文体学的定义和学科发展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发展:第一阶段梵·第根在他的专著《比较文学论》中专章讨论“文体与作风”。

第二阶段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就分章节讨论了文体发展史和文体的研究状况

。文体研究的归属文体学研究同时涉及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种研究范畴。另外,文体学研究中还存在着由于异质性文明所带来的文体变异性现象,不能脱离变异性研究。二、文体划分比较及缺类研究文体的划分缺类研究(一)文体的划分文学作品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史诗长篇小说……十四行诗歌谣……喜剧悲剧……(二)缺类研究

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赋为什么西方没有?中国有没有史诗?中国有没有悲剧?缺类现象三、文体的平行研究诗歌文体比较戏剧文体比较小说文体比较散文文体比较(一)诗歌文体比较中诗以委婉、微妙、简隽胜西诗以直率、深刻、铺陈胜(二)戏剧文体比较中戏以歌诗、虚空、意境为主西戏以对白、写实、模仿为主(三)小说文体比较中国小说以情节、故事、结构、叙述手法为主西方小说以描写人物、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及细节为主(四)散文文体比较中国小品文重情轻理、文风平淡闲静西方随笔重知性理性、叙述夹叙夹议四、文体的影响研究文体的发展演变研究无法排斥实证性的影响研究,也无法忽视文学背后的文化模式问题的思考。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文体在一国向他国流传过程中,总是根据各国的不同情况有所变化,甚至产生出新的文学种类和体裁来。

总结第三章平行研究第四节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对话的途经跨文明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回顾中西学科分类中西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传统(一)中西学科分类早期分类:西方分出形而上学、逻辑学、论理学、政治学、物理学、诗学等。中国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现代分类:西方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由中入西的过程。(二)中西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传统中国学术以人统学,将各种知识归并到一家一派之中,使研究者成为“通人”,文史哲兼通,成就“通人之学”。中国:天人合一很早就建立了“专门之学”,对不同学科间的“分别”也更具有一种自觉的意识。亚里士多德对不同类型的“诗”作了区分。

西方:天人之分二、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研究的学理依据文学与艺术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一)跨学科研究的学理依据

人类各种艺术各学科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互补性跨学科研究的学理依据(二)文学与艺术审美构成了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也使艺术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人类其它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审美与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两个基本维面。文学又是以语言来把握世界,决定了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三)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都是通过语言来面对、把握、呈现世界,所不同的只是把握和呈现的方式,如思想的、宗教的、心理的、审美的等等。文学艺术实际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就使它与其它社会科学有了沟通。(四)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自然科学传播影响改变了文学观念改变了文学的题材范围产生了新的文学样式影响了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三、跨学科对话的途经不同学科的概念范畴与言说方式科际阐发(一)不同学科的概念范畴与言说方式不同学科间的对话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概念范畴、话语规则的梳理。不同学科间的对话还应研究各学科意义展开的方式及言说的规则。(二)科际阐发文学方法及话语其他艺术和学科影响互证、互动、互补文学与其它学科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互为阐发的过程。四、跨文明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

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视野的必然性

跨文明对话与跨学科对话(一)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视野的必然性由于我们一些概念本身就不具有本土意义,是来自另一种文明的知识话语,所以要引进跨文明视野。如果说在同一文明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在知识形态上尚有共通之处,而不同的文明,其知识往往具有一种异质性,如何在各种“异质性”话语中实现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二)跨文明对话与跨学科对话跨学科对话的实现跨文明的背景下必要条件对各自知识体系的的清理弄清文学、艺术及其它学科在人类文化知识架构中的位置及其演变考察文学、艺术体系在异质文化的冲击、融合中的变迁总结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第一节从单元到多元的总体文学研究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一、西方中心的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的重要性总体文学理论之种种总体文学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说明: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念。

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超越民族、时代、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1.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2.研究总体文学的重要性无论是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还是中国学派,如果轻视了对“总体文学”的追求,其理论便会出现停滞和危机。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总体文学理论,是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重大课题。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寻求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表达与理解的理想,一直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比较文学学者的共同追求。

3.总体文学理论之种种始于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Wertliteratur)概念。早在18世纪末,德国学者便使用了“总体文学”这一概念。在英国,蒙哥马利作了《关于总体文学、诗歌等的讲演》(1833),同时,伦敦还成立了总体文学与科学系。总体文学理论之一说明: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念。3.总体文学理论之种种在严格意义上使用总体文学的概念。在《比较文学论》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了“总体文学”理论,辨析了“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联系与区别。“总体文学”的特点:第一,可以消除比较文学研究的缺陷和重复;第二,可以揭示普遍的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第三,可以培养一种整体的、超国家超民族的理论视野。总体文学理论之二——「法」梵•第根的论述梵•第根的贡献3.总体文学理论之种种基亚认为梵·第根对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区分是混乱的,因此彻底否定了梵·第根关于总体文学的理论。总体文学理论之三——「法」基亚的论述

3.总体文学理论之种种韦勒克宣称“总体文学”这一概念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问题是相互粘连的,很难明确区分。第二,从理论上讲,“总体文学”概念本身是含糊的,容易引起歧义,可指称诗学或文学理论。

总体文学理论之四——「美」韦勒克

4.总体文学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

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欧洲中心论

传统的“总体文学”理论架设在西方各国之间的。这种“总体文学”仍是欧洲中心的。

二、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总体文学的定义和价值诉求总体文学的范围总体文学的跨文明对话阶段总体文学的三大特征1.总体文学的定义和价值诉求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文明、文学的平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明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

定义:价值诉求:探讨跨越中西方异质文明的文学碰撞、文学浸透、文学误读,并寻求这种跨越异质文明的文学对话、文学沟通,以及文学观念的汇通、整合与重构。1.总体文学的定义和价值诉求歌德注意到了中国文学对于西方文学的重要意义。梵·第根、韦勒克在讨论“总体文学”时,多次强调冲破民族文学的樊篱仅仅使西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体,“欧洲-西方文学”处于核心地位。2.总体文学的范围1982年,叶维廉强调对不同文化和美学体系的不同理解,不要盲目崇拜西方,建构“总体诗学”(commonpoetics)和“总体美学场”(commonaestheticsgrounds)。季羡林认为把东方文学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范围,这一学科才能有所突破。3.总体文学的跨文明对话阶段4.总体文学的三大特征总体文学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总体文学所寻求的共同点、差异性,只能在不同文明、文学的真正平等对话中展开;总体文学要求异质文明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互相的理解与沟通。三、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西方柏拉图的迷狂说中国严羽的妙悟说相异相反神赐狂热非理智积累虚静理智由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总体文学的研究对“妙悟说”并不重视。

三、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孟昭毅的英印戏剧比较作者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印度大诗人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为比较对象,从三个方面剖析其异同:一,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二,速成式的爱情。三,皆大欢喜的结局。提升了东方文学,特别是印度文学的价值。梵•第根的贡献第一,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和作用来说,总体文学理论继承了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使文学研究相对超越了民族、国家的限制,为多元文明的理解与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第二,从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方面看,总体文学理论突破了当时比较文学学界实证式影响研究造成的停滞局面,是比较文学由法国学派跃进到美国学派的一座桥梁。第四章

第二节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

第二节

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一、本节概览二、异质性的界定

三、异质性探寻的重要意义

四、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对比五、文化寻根六、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总结一、本节概览在跨文明研究的新阶段,异质性问题成为比较文学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跨文明研究重在探索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并在异质性的基础上追寻不同文学之间所具备的互补性,从而进一步推进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的交融,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本节重点本节将主要探讨什么是跨文明的异质性,探讨它在当下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学术价值,探讨进行异质性对比和文化寻根的必要性,并对文学的跨文明互补和融会进行研究具体途径加以分析。二、异质性的界定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这种彼此相异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都可得以体现。举例定义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

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自然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来。面对这种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彼此激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性他者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和互补,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三、异质性探寻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时代,体认不同文明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不可规避的题域合情合理;在跨文明的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的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会、整合和共同发展。四、跨文明研究中的异质性对比

跨文明视野下的异质性对比研究,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异质性对比成为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异质性对比注重对同的探究,更注重对异的追寻。在跨文明的视野下,对不同文明的文学进行异同比较和辨析,奠定了跨文明研究不同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互为异质的不同文学之间彼此参照对比,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就一定能够促进文学的交流、沟通和整合,就一定能够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五、文化寻根异质性探寻的重要性愈益获得认同,必然从不同文化的‘异’出发,揭开这些‘异’背后的真相,考察其背后的文化模式问题,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离不开文化寻根。文化寻根,可以消除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曾盛行一时的“X+Y”式的比附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超越了学科发展史上的法、美学派,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之间进行“跨越”和“沟通”,使比较文学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若使这种研究不致流于肤浅的比附,从而将其纳入正确发展的轨道,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文化上的返本探源。六、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

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将不同文明的文学共冶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与规律,并进而建构起具有更大阐释能力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理论框架。异质文明间的互补和融会,是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

对于不同文学之间的这种互补和融会,跨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途径:

归类法

附录法

引证法

混用法

融合法六、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

1.归类法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采取归类的方法,也即站在总体文学的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加以类分,并归结为若干理论问题,加以对比研究,进而达到特定的融合。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采取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2.附录法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在研究某种文明体系的文学问题时,以“附录”的形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中可以与此问题相类比的对应文学观念列出,进行对比辨析。通过“附录法”,在一个宏阔的视野中,正文部分对特定问题的论述详尽深入,附录所列内容全面而清晰,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观念一并呈现出来。3.引证法: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所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在研究异质文明之间互补与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从而把异质文明中的文论融为一体。4.混用法

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等汇于一处,熔铸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异质融会的途径打通了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的“隔”,它不分古今与中外,将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会到一个体系之中。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就大胆地尝试了这种方法。5.融合法: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诗、画、书法、音乐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从具体作品欣赏和分析入手,杂糅中西而又以中国诗学精神的剖析为主,揭示出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也成为观照异质文明互补和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总结第四章

第三节跨文明阐发研究第三节跨文明阐发研究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

形成及其学术功能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

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三、跨文明阐发研究所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

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

(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非学科化阶段的研究实践学科理论化进程(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非学科化阶段的研究实践:

1.跨文明阐发研究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知识背景)

2.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独秀、朱光潜、吴宓、梁宗岱、钱锺书等人的研究实践。(一)跨文明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学科理论化进程:

1.20世纪70年代港台地区以及海外汉学界在理论上的初步总结——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和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出版。

2.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学者对这一研究模式在理论上的补充、修正——陈惇、刘象愚、杜卫、曹顺庆等人的贡献。(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

第一,能够促生文化、文学新因素,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理论依据:现代阐释学(误读、视域融合)。现实文化祈求:中国近现代文化策略。举例: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五四后我国对于西方理论的引入、运用,各新学科于传统学术之外的形成(也应指出其弊端)。(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学术功能

第二,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现实需要: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边缘化状态,建构一般诗学的形势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现实困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举例: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

具体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式(一)跨文明阐发研究的具体内涵跨文明阐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学理解。举例:运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中国文学、运用中国理论观念研究西方或阿拉伯世界的文学。但是西方各国之间借用理论不属此列。(二)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作品阐发

理论阐发

科际阐发

综合阐发作品阐发性质:跨越文明界限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两个向度:(1)运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阐发。(2)运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西方作品进行阐发、解读。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以西释中多于以中释西。

举例***台湾学者古添洪在《中国学派与台湾比较文学界的当前走向》一文中提出解决方案,即:中国传统批评理念与范畴须经过西洋文学理论阐发一番,才能发挥解释西方文学的功能)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理论阐发性质: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举例:

A、[美]A.吉布斯《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与中国古代文论》。缺陷:缺乏对等互动意识,把阿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理论视为权威,忽视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主体性地位。

理论阐发举例:B、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

运用阿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古代文论,并试图以此建立起或发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体系。科际阐发特点:借用理论既跨越了学科界限又跨越了文明界限。举例:颜元叔的《薛仁贵与薛丁山》。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中国的民间文学。综合阐发特点:将中、西以及一些学科加以打通,广泛征引古今中外的文学观点、哲学观点以及文学作品等,能够总结得出文学活动中的某些规律性结论。举例:钱锺书的《诗可以怨》、《通感》,张隆溪的《诗无达诂》。三、跨文明阐发研究所应遵循的原则(一)跨文明原则(二)对等互动原则(三)有效性原则(一)跨文明原则

要求: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学术目的:视域融合产生文化增值。而只有具有鲜明差异的文化间才会有此可能。(二)对等互动原则理论依据:现代阐释学(阐释、理解的对话性质与问答逻辑)。要求: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立场,理论与材料在阐释过程中互为主体。近现代中国学术的病症:跨文明意识、对等互动意识的缺失。举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撰之不妥。(三)有效性原则阐发研究的性质:理论加之于材料。理论的局限性与适应性问题:

1.对象性局限

2.文化性局限举例:台湾某一学者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对中国传统诗歌“蜡烛”意象的错误解读。总结第四章第四节跨文明对话研究第四节跨文明对话研究一、跨文明对话研究的定义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特征三、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总结一、跨文明对话研究的定义

跨文明对话研究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

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特征

(一)异质性:

所谓的异质性,就是从根本质地上相异的东西。就中国与西方文论而言,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在基本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和文学话语上是从根子上就相异的。具体到跨文明对话研究,其根子上的相异就在于话语的不同。跨文明对话研究必须抓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思维与言说的基本规则,确保在不同的思维与言说规则基础上展开对话。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特征

(二)平等性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因此,跨文明对话研究的特征还在于平等性。如果在研究中抛弃或忽视平等性,仅仅固守某一方话语立场,而不给予异质话语以平等主体地位,那么就只会导致一种强势文化的霸权状态。整体上看,以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为特色,跨文明对话研究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方法论支柱。三、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一)共同话题的对话(二)共同语境的对话(三)话语互译的对话(四)杂语共生的对话(五)激活的对话定义(一)共同话题的对话

共同话题的对话就是选择涉及文化与文学关键问题的话题作为共同话题,以共同话题为范围接纳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论题,并话语规则层面上展开论题的分析与比较。《中西比较诗学》文学艺术的本质《中西比较诗学》艺术本质论追问艺术本质论的理论来源西方和谐说与中国文采论的比较柏拉图与老子对美的不同解释文学艺术的本质西方:模仿说—表现说—形式主义文论观中国:“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共同语境的对话

共同语境的对话,就是建构相同或相似语境,探索不同的话语模式产生各自不同的反应与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以此来展开不同的话语之间的对话。定义关于古今之争

作为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一种成型方式,共同语境的对话在内容上重建语境;在方法上以话语分析与比较为主。这种研究方式应注意语境建构上的准确性与可比性。举例:庄子海德格尔(二)共同语境的对话总结(三)话语互译的对话

话语互译的对话就是立足文化创新与话语创新,把握异质文化不同话语规则,以术语翻译来展开异质文学与文论对话。定义“风骨”

“风骨”是《文心雕龙》的一个重要理论术语,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施友忠“Thewindandthebone”;吉布斯将“风”译为“suasiveforce”,将“骨”译为“bonestructure”。涉及深层话语体系的异质性差异“风骨”(四)杂语共生的对话

杂语共生的对话就是以范畴交错的方式,使多种话语共同存在,建构多元异质话语碰撞、整合状态。定义

其一,作为跨文明对话研究方式,杂语共生的对话是从自发的文论话语杂语共生现象出发,自觉建构杂语共生的对话状态。其二,杂语共生的对话以多种范畴交错并置,建构多元异质话语碰撞、整合状态。(四)杂语共生的对话定义胡经之《文艺美学》胡经之《文艺美学》——多种范畴交错并置,多元异质话语碰撞、整合

一方面大量使用西方文论话语的概念范畴,同时又大量导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基本术语,形成一种异质话语范畴交错的局面。“兴”与“移情”,“神思”,与“想象”、“兴会”与“灵感”都同时并置在文艺美学的体系之中。(五)激发的对话

以多元文化的视野与本土文化立场相结合,深切了解与把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特质;并以外来文化的强项来激发本土传统,开启本土文化自身固有的但未得到充分注意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来展开文论对话。定义

作为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一种方式,激发的对话强调既要深切了解与把握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关注中心与内在精神;又要了解与熟悉外来文化与文论,敏锐地抓住其长处、强项或特出之处,从而获得一种新的眼光与关注中心。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反观中国文化与文论,才可能开启并弘扬其中固有的但在以前被忽略了的可能性。特征总结

所谓共同语境,就是不同话语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面对的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境遇或情境。

关于古今之争中国:选择了从旧话语中生发出新话语的发展模式。注重继承,注重对旧有经典的阅读和释义;即使要提出新观点、新命题也必须通过对旧有经典的注释来进行。西方:始终充满着一种旺盛的创新精神。第四章第五节比较诗学第五节比较诗学诗学和比较诗学跨文明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总结一、诗学和比较诗学诗学比较诗学比较诗学与诗学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文学中“诗学”一般指的就是文艺理论。

厄尔·迈纳:“诗学”可以定义为关于文学的概念、原理或系统。1.诗学“诗学”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包含“诗”和“技艺”两个方面。在中国,指《诗经》之学。在先秦时期《诗经》就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乐》)《诗经》在汉代又被定为官学,因此后世的文人常常把《诗经》之学称为“诗学”。1.诗学2.比较诗学比较诗学的定义:比较诗学就是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无论中西诗学在基本概念和表述方法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是对于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共同探求。

——曹顺庆2.比较诗学2.比较诗学

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通过描述各式各样从源远流长、而基本上是独自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中派生的文学理论,并进一步使它们与源于其他传统理论的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

——刘若愚

艾布拉姆斯的理论2.比较诗学刘若愚的理论3.比较诗学与诗学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3.比较诗学与诗学的联系和区别区别第一,研究对象的不同文学实践——各文明的诗学第二,研究范围文化内部——两种或以上的文化与文明第三,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比较研究二、跨文明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比较文学三个阶段:法国学派阶段:把比较文学仅仅局限在寻求不同文学之间影响的事实联系,排除比较文学种综合研究的方法。美国学派阶段:拓展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多种文学现象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之间。跨文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比较诗学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重点。二、跨文明比较诗学的兴起和发展

历史的探寻和批评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式自视为恰好相反,而事实上却应彼此补充——如此,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

——[法]艾金伯勒三、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法(一)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二)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三)诗学文类比较研究(四)诗学话语比较研究(五)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一)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举例一〉:道与罗格斯相同之处:1.都是“永恒”的。

2.都有“说话”、“言谈”、“道说”之意。

3.都与规律或理性有关。不同之处:

1.有与无

2.可言语不可言

3.分析与体悟(二)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举例二〉: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

第一,通过与西方类似观点进行共时性的比较来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二,以《文心雕龙》为中介,让刘勰、康德、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西方的诗学大家进行对话。第三,作者的基本思路是使《文心雕龙》与黑格尔的美学能够互相阐释。(三)诗学文类比较研究厄尔·迈纳《比较诗学》

开辟了比较诗学的重要领地。当文学是在一种特殊的文学“种类”和“类型”的实践基础上加以界定时,一种独特的诗学便可以出现。西方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其他的诗学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四)诗学话语比较研究中国——诗性话语丰富性、朦胧性、不确定性西方——理性话语实证性、归纳性、系统性(五)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把诗学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实现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即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的规律。叶维廉提出“文化模子”之说。总结

第四章第六节文学人类学的定义

第六节

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一、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二、文学人类学与总体文学之关系三、文学人类学的源流四、文学人类学的“三重证据法”五、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六、文学人类学口头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