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共4篇)篇:春江花月夜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难点
打击乐表现:师生用电子琴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试着说出乐曲的名字
(导语:在上一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乐器的基本常识。今天,老师将要向大家推荐一首用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2、简介乐曲:古曲《春江花月夜》
运用情境教学法,引情激趣,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走进音乐的世界。二、熟悉主题•哼唱主题
1、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
2、运用听唱法,哼唱主旋律。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感受欣赏
欣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主题音乐:1、【思考题】
2、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乐器?乐句一头一尾的音有何特点?(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
2、揭示音乐主题。这首乐曲一般分为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出示乐曲结构图)注意音量与声音位置的控制,体会音乐的意境。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中华民族乐器。②
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运用听唱法,熟记音乐主题,有利于后面的欣赏教学。欣赏前提出相关问题,请学生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画面联想
运用画面联想法,分段欣赏乐曲,教师在此过程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解①江楼钟鼓②月上东山③凤回曲水④花影层台⑤水深云际⑥渔歌唱晚⑦回澜拍岸⑧桡鸣远濑⑨欸乃归舟⑩尾声【课件演示】放各段音乐的同时,向学生演示包含各段基本内容及相应图片的页面。【思考题】比较乐曲每段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乐曲的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每一段的结尾都是一样的,而前面却有所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乐曲中常用的“换头合尾”变奏法。四、合作演绎打击乐表现:师生用电子琴和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课件演示】展示标有各打击乐器演奏谱的页面。分组排练,集体展示。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参与性极高,充分发挥创造性,在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五、创作升华
1、创作:①欣赏编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断,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意境,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和神韵,并根据音乐的意境选择适合的图画。2、欣赏一段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现代芭蕾舞,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与西洋芭蕾的完美融合。【课件演示】
①a、展示有编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断,包含有几幅风景图片的页面(课件中出现提示文字:“试一试,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和神韵,并根据音乐的意境,寻找认为合适的图画!”)b、在电脑上展示学生选择的图片。第2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中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
是啊,月在诗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一种寄托,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都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着一种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一起去领略他笔下,这段春江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三、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四、教学过程
1、大家初读这首诗,就意境和情感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春江月夜景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景
情
2、诗歌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春、江、花、月、夜之景
壮丽空阔、宁静朦胧、幽美深远,空明澄澈
3、看到了这些美景诗人又想到了什么?由月之照人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何人、何年重读,要表现出对月的苦苦追问和思索)4、诗人的这些思索真的就只是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吗?比较张若虚的宇宙人生哲理与这几句诗歌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课文中的宇宙人生哲理比讲义诗句的似乎要豁达一些。)
(张若虚笔下的人不是指自己,也不是指个人,而是指整个人类。)
譬如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浩荡无尽的江水,诗人觉得个人真是太渺小,人生真是太短暂了,生命的转瞬即逝实在令人哀叹伤感。而张若虚却没有落入“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臼中,而是翻出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虽然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与“年年只相似”的将月才得以共存。诗人从大自然从宇宙中感受到的不是颓废和绝望,而是一种欣慰,这种追求和希望使那丝伤感也变得旷达起来,由此看来,诗人的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哀而不伤”的。5、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又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游子思归、思妇相思之情
6、作者是很直白的就描写了游子和思妇的感情吗?写思妇之情:不直叙思念之情,而是用“月”来烘托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可是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更甚写游子思归: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五、写作练习:
学生以思妇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改写“思妇怀远”片段﹝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写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六、小结:感谢张若虚,感谢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思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感谢张若虚,感谢他为我们送上了一首清丽而婉转的江南丝竹,那哀而不伤的浅唱低吟中,有对自然的赞美,有对爱情的讴歌,有对人生最本质的喟叹,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愿同学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甲)我坐在楼上寂寞地等待,等待他的归来。月儿怕我寂寞,忍不住用它朦胧的光罩住我,陪伴我。月光落在我的妆镜台上,我仿佛看见他为我画眉的背影。月儿,你勾起了我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我不愿再陷入悲伤,想拂去月光,拂去愁思,岂料月光依旧照着我。唉,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青枫浦上我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如此良辰美景,他会想我吗?为何我们能看见同一轮月亮,却要天涯相隔,连鸿雁、鱼儿也送不去我浓浓的相思?我真想化作月儿的一丝光辉去照在远方的他的身上啊。月儿,请带上我的话语,告诉远方的他:我的爱人,还记得我吗?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不管你何时归来,我都会站在清枫浦上等你,等你,直到永远。(乙)昨天,他还和我在清枫浦上共放纸鸢;昨天,他还为我梳妆打扮。桌上,还放着他的纸砚;墙上,还挂着他的宝剑。但是,现在,他还没回来。我独自登上高楼,四处寻找他的身影,我独自来到清枫浦,寻找昨日的歌声。月儿最善解人意,整夜地陪伴着我,月光照在楼上,照在镜台上,映出我憔悴的脸,却不见他为我梳头、为我描眉的手„„
(丙)今夜,你看到月亮了吗?想起等你的人了吗?孤独的月儿在楼上徘徊,月光照在了我的镜台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已,憔悴了好多,苍老了好多。我要梳妆,我要打扮,我要以最美的形象站在你面前。望着窗外,看着明朗的月亮,我知道,它的光芒也一定照到了你的身上。但是我们却不能看见对方。月儿啊,你把我的思念带给他,告诉他有人在等他。鸿雁、鱼儿,你们不是传达信息的使者吗?难道因为路途遥远,連你们也懒惰了吗?只希望月儿你把我的祝福给他,祝他平安,我还是会一直等下去,直到我们的誓言开花。(丁)为什么思念总在有月亮时悄悄跑进心里?这般美丽的银光却勾起了我们惆怅。远方的他还好吗?还记得我吗?愿这美丽的月光带去我的问候。第3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教学步骤:
导入: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孤篇盖全唐”。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朝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二、熟读品味诗歌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下列知识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重在写月。这首诗从月升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四、深入研读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1、景——春江月夜美景
找出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2、理——宇宙人生哲理
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请找出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并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诗句: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理:
1、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索;2、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
3、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表现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句子有哪些?(1)其中前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月”来寄托?她的思念之情。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对离人的思念之情。(2)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昨夜闲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的青春年华。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思归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无限”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沉沉”也更是加深了他的乡思。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景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是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代诗文中去寻找。a、明月:
1、思乡
2、时空的永恒
3、蕴涵边人的悲愁
b、江水:
1、愁情
2、流逝的青春
时光c、落花: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附录:参考诗句
(1)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第4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课教堂传统课堂与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之比较
高中新课程实验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学习的模式不同。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学习,侧重于积累,尤其是学习课本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学生往往成为接收的机器,缺乏思维的训练。新课程实验教学则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要主动地参与,同时,要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要求更加注重民主学习和探究。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对文言文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文体知识的学习,注重字词句的训练,注重段落大意的归纳,注重语法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把语文当成工具,未能突出语文学习的审美情趣。通常情况下,只要把句子翻译出来,理解字词的意义就算完成任务。而新课程实验教学,则把语文看作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学习中,既强调语文知识的积累,又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对文言文的学习,在学习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古人优秀的精神品格,让自己得到高尚的情操陶冶,从而使文言文学习更有趣味。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想爱之情。生明白了这诗主人公的确是客,也会产生孤独、寂寞之情,也会产生有家不能归的痛苦。在谈《鹿柴》这首诗时,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空山”等意象来联想,尤其是抓住“空”字来揣摩,进一步体会王维晚年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的思想。2、对《春江花月夜》的鉴赏。(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子,探讨人与月,人与水,人生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理解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与宇宙万物的永恒与变化的关系。本教时所学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第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欣赏诗歌,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作者的心灵里去,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领略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体会了空阔、宁静的月夜情景,也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哲理。第二教时:要点:分析第二部分,总结全诗的艺术特点。过程:
让学生集体朗诵《春江花月夜》,然后重点分析、鉴赏第二部分内容(白云一片去悠悠------结尾)。思考:这部分重点写什么?游子、思妇的相思情景如何?学生集体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注意找意象:白云、高楼、妆镜台、帘、捣衣砧板、鸿雁、江树,也要注意分析思妇的动作与心理及游子的动作与心理。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的作用。学生明白思妇与游子纯真的爱情美与人性美。为了更好地把握内容,我着重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应的修辞方法。例如,“月徘徊”,就是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月的人性化,从而衬托出思妇的孤独与寂寞。还引导学生注意思妇的动作,如卷帘,拂砧,这些细微动作恰好表现思妇因见不到心上人而寂寞难耐的心情,从而进一步刻画了她的相思之苦闷。对游子的分析,我则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其心理独白的有关词语,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最后,总结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第二部分因景生情,重点写思妇和游子的相思相望及绵绵的愁苦。而月就是游子与思妇相思的纽带。全诗悲而不伤。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正如古人说的“孤篇压倒全唐”。学生讨论,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再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1、景、情、理完美结合。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种美景,以月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抒情和议论时也紧紧地围绕着月光来展开,从人之月初与自然之初的关系加以探讨,堪称是宏大的议论,但却不生硬,而是由江月生发,同时,抒发的是人间最常见的离人思妇的相思之情,亦是人间最普遍的、最永恒的感情,且能把这种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来发挥。2、本诗具有音律美。全诗韵律饶有特色,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以平韵起首,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而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3、反复朗读全诗,力争在课堂上能熟读成诵。论证:本教学设计主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的理念。1、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和“趣味性”。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关键要让学生体会语文的乐趣。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可能有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了,会想方设法挤时间来学习,否则,学生只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科目,从而导致偏科现象的发生。我们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与大自然接触少了,很多内容都不被学生看重,学生只会勉强地应付。这对语文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有鉴于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创建活动方案
- 税务系统公益活动方案
- 水务管网维修与管理服务方案
- 智能化项目监控与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高端精密制造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给水管网信息化管理方案
-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 成品油管道输油站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家长学校实施方案
- spm基于体素统计分析流程
- 电工学简明教程教学大纲
- 第四讲-外国古近代军事思想概述
-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 永安市启胜矿产重晶石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档案
- 《高速铁路客服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QCR 9524-2018铁总建设〔2018〕35号发布
- GB/T 28653-2012工业氟化铵
- GB/T 25706-2010矿山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