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1页
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2页
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3页
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4页
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9月间共收治50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应用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本组50例患者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6%。结论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甘露醇β―七叶皂苷钠在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牵引、按摩、硬膜外封闭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用药往往不受临床医师重视,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易遗留长期腰腿痛及神经受损体征,并可进行性加重。我们对2001年3月~2003年9月间共收治50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卧床牵引加静脉用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均有发病急的特点。其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有46例,先有腰痛者25例,42例有腰椎旁压痛及叩击痛,所有病例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CT证实均为腰椎间盘不同程度的突出或膨出,其中L3~44例,L4~528例,L5S112例,L4~5及L5S16例。既往有慢性腰痛史10例,有过劳史或明确外伤史35例,无明显诱因5例。治疗方法卧床、牵引卧硬板床休息7~10天,禁体力活动,避免不正确的弯腰动作,就餐及大小便可下床,但需做腰围固定。治疗期间均采用腰椎牵引带纵行牵引,每侧牵引重呈5~10kg,上、下午各1次,每次持续牵引30~60min。静脉用药脱水:20%甘露醇125ml加地塞米松10mg,前3~4天静滴每天2次,后3~4天每天1次。糖尿病及胃溃疡患者单用甘露醇。病情较重者每天加用β-七叶皂苷钠20mg加生理盐水250ml快速滴注。抗炎:生理盐水250ml加先锋霉素V2~3g,静滴,每天1次,连续3~5天。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用药:5%葡萄糖250ml,复方丹参12ml,654-210mg,每天1次。神经营养及自由基对抗用药:5%葡萄糖250ml,胞二磷胆碱,维生素,维生素B6200mg,每天1次。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障碍及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或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症状、体征同前。本组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6%。本组病例仅1例于上述治疗半年后入院手术治疗,追问病史,该37岁男性患者,因连续弯腰工作数天,症状复发而再次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4个月~2年,均恢复正常工作。2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部分自限性疾病,引起腰腿痛的综合因素为:突出物的机械压迫;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产生;血中自由基的大量出现。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1]。其特点是:病程短,多数有过劳或扭伤史,脊神经根炎症轻,症状典型,多数无明显神经根受损体征。突出的椎间盘回纳和回缩的可能性大。炎症和水肿可以逆转[2],症状易于消失。梅瑞芳[3]等通过前瞻性研究指出病程在2个月内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卧床牵引卧床休息及牵引治疗均在于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解除肌肉收缩力和椎间各韧带紧张力对椎间盘造成的压力,减少椎间隙内压,迫使凸起的椎间盘变平,扩大椎管容量,从而加速炎症和水肿消退及椎间盘回缩。李波[4]认为牵引治疗后的卧床休息能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高峰粘连,并进一步固定在一非刺激神经组织的位置上,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逆转或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的瘀血、缺血、缺氧状态;阻断炎症介质对组织的进一步损害;并降低神经根的敏感性。抗生素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炎症为细菌感染引起。均公认为是由于局部瘀血,神经根缺血、缺氧导致的无菌性炎症。但在我们临床观察中,早期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后,症状能快速改善。可能是由于头孢类抗生素有阻断炎症介质释放功能。甘露醇、β―七叶皂苷钠都是强有力的脱水药,也是一种自由基消除剂,对缺血神经起保护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症状较重患者,联合用药效果显着。地塞米松短期大剂量使用能稳定细胞膜、血管壁的完整性,抑制致炎物质的产生,阻止组织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改善组织代谢,其抗过敏作用又能降低神经根的敏感性[2]。复方丹参可轻度扩张血管,654-2使毛细血管处于畅通。两者合用起协同作用,同时尚有抗菌、消炎、促进创面愈合、抗纤维化以及免疫抑制作用[5]。5%葡萄糖、胞二磷苷碱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维生素C在细胞内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减少生物膜的损害[6],是一种已证实的自由基清除剂,与维生素B6、能量合剂等联用,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俊德,张家杰,杨连英,等.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颈腰痛杂志,1994,15:102-104.2李正东.药物序贯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痛杂志,2001,22:323.3梅瑞芳,张峡,李长青.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颈腰痛杂志,1999,20:165-167.4李波.牵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