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9

单项选择题

1.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的患儿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的时间是()(A)

A.清晨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解析:自发性低血糖常发生在清晨。

2.婴幼儿患鼻咽炎易致中耳炎的原因是()(C)

A.婴幼儿的咽鼓管较窄,且短而直,呈水平位

B.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且长而直,呈水平位

C.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且短而直,呈水平位

D.婴幼儿的咽鼓管较窄,且长而直,呈水平位

解析: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患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易致中耳炎。

3.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C)

A.发热

B.三凹征

C.呼气性呼吸困难

D.声音嘶哑

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起病急、症状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严重时出现三凹征。

4.支气管哮喘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是()(B)

A.氨茶碱静脉滴注

B.沙丁胺醇气雾吸入

C.异丙托溴铵口服

D.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解析:支气管哮喘选择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步他林),吸入后1~5min起效。

5.体重低下型主要反映儿童()(D)

A.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B.现在有急性营养不良

C.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D.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

解析:体重低下型主要反映患儿过去和(或)现在的营养不良,但不能区分是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型反映患儿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消瘦型反映患儿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6.重度肥胖患儿的体重超过均值()(C)

A.20%~29%

B.30%~39%

C.50%以上

D.60%以上

解析:超过小儿体重均值20%以上即可称肥胖;超过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

7.小儿营养不良多见于()(A)

A.3岁以下婴幼儿

B.4岁以下婴幼儿

C.5岁以下婴幼儿

D.6岁以下婴幼儿

解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8.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突出的临床表现为()(A)

A.干咳,低中度发热,喘憋

B.干咳,高热,喘憋

C.咳嗽剧烈,呼吸困难

D.稽留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解析:此病临床上轻症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较轻微;中、重症者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鼻扇及三凹征。

9.小儿患扁桃体炎常见于()(B)

A.1岁以内小儿

B.4~10岁小儿

C.青春期

D.成人

解析:小儿扁桃体在4至10岁发育达高峰,故扁桃体炎多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10.婴幼儿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特点不包括()(B)

A.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患儿

B.咳嗽频繁,并有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喘息

C.咳嗽频繁,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喘息

D.有反复发作倾向,患儿随年龄增长而发作减少

解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儿常烦躁不安、咳嗽频繁,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11.小儿体温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C)

A.0.1ml/kg

B.0.3ml/kg

C.0.5ml/kg

D.0.7ml/kg

解析:皮肤和肺的调节:水通过皮肤蒸发和肺的呼气而不断散失,这一过程称“不显性失水”主要通过体温来调节,体温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0.5ml/kg。

12.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D)

A.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腹泻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常可伴缺铁性贫血,重症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13.小儿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为()(C)

A.前囟凹陷轻,皮肤弹性稍差,外周循环正常,失水量5%以下

B.精神稍差,尿量略减少,失水量5%~8%

C.前囟凹陷明显,皮肤弹性差,四肢稍凉,失水量5%~10%

D.前囟凹陷极明显,皮肤弹性极差,四肢厥凉,失水量10%以上

解析:中度脱水体重减少5%~10%;精神萎靡或易激惹;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眼泪较少;口渴中;口腔黏膜干燥;尿量较少;血压正常或减低;脉搏增快;四肢稍凉。

14.导致1岁以内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是()(B)

A.风湿性心脏病

B.先天性心脏病

C.心肌炎

D.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1岁以内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

15.对心衰患儿采用洋地黄制剂治疗时,要注意监测患儿的()(A)

A.心率

B.呼吸

C.体温

D.意识

解析:应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心率,以免心率过慢。

16.婴幼儿的呼吸类型为()(C)

A.腹式呼吸

B.胸式呼吸

C.腹膈式呼吸

D.胸腹式呼吸

解析:小儿的呼吸形态: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且因肋骨嵴与脊柱垂直,肋间肌收缩时胸廓活动范围小,主要依靠膈肌活动,呈腹膈式呼吸。

17.小儿等渗性脱水一般补()(B)

A.2/3张含钠液

B.1/2张含钠液

C.1/3张含钠液

D.1/5张含钠液

解析: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含钠液。并注意补充钾。

18.1:2含钠溶液的配制方法是()(C)

A.500ml10%葡萄糖液和30ml10%氯化钠溶液

B.500ml生理盐水和30ml10%葡萄糖液

C.500ml10%葡萄糖液和15ml10%氯化钠溶液

D.500ml生理盐水并和15ml10%葡萄糖液

解析:1:2溶液的配制方法:5%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和lO%氯化钠溶液15ml,配制出的是1/3张的液体。

19.一脱水患儿表现为周身无力,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腹胀明显,应首要考虑()(C)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钾血症

D.低钙血症

解析:该患儿的表现符合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

20.新生儿卵圆孔解剖闭合是在生后()(C)

A.2~3月

B.4~6月

C.5~7月

D.6~8月

解析:出生后5~7个月卵圆孔闭合。

21.听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杂音为()(C)

A.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B.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C.占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奔马律

解析:患儿多消瘦,轻度胸廓畸形,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婴幼儿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时在心尖部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2.轻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每日饮食中钠盐摄入量应为()(D)

A.0.1~0.2g

B.0.2~0.5g

C.0.6~0.8g

D.0.5~1g

解析:一般低盐饮食,钠盐每日0.5~1g,重症患儿有时给无盐饮食。

2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长期应用利尿剂,应注意()(B)

A.低血钙的表现

B.低血钾的表现

C.低血钠的表现

D.低血糖的表现

解析:长期应用利尿剂,应注意低血钾,鼓励患儿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柑橘、菠菜、豆类等。

24.下列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D)

A.口服铁剂在两餐之间

B.可与稀酸或维生素C同服

C.服铁剂后,大便呈黑色

D.固定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解析:注射铁剂较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常在不能口服铁剂情况下选用,因刺激性较强需深部肌肉注射,不宜固定注射部位。

25.确诊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是()(C)

A.血象

B.组织化学染色

C.骨髓象

D.溶菌酶检查

解析:血象、骨髓象、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其中骨髓象是确立诊断和判定疗效的主要依据。

26.小儿哪个阶段容易发生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D)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及学龄期

解析: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以原发性溃疡多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部胀痛、烧灼感,饥饿时或夜间多发。

27.以下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是()(C)

A.肺动脉狭窄

B.法洛四联症

C.室间隔缺损

D.大动脉错位

解析:左向右分流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无分流型: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

28.法洛四联症常见的合并症为()(C)

A.支气管肺炎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脑血栓

D.肺水肿

解析:法洛四联症常见的合并症有: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

29.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最常见症状为()(B)

A.骨关节痛

B.发热

C.贫血

D.出血

解析:急性白血病以发热、贫血、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为表现。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

30.引起急性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是()(B)

A.消化道出血

B.颅内出血和感染

C.贫血

D.呼吸控制

解析:急性白血病:感染易发展为败血症,死于感染者占70%;常见皮肤和黏膜出血,偶见颅内出血,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填空题

31.等渗性脱水的血清钠为________,低钾血症的血清钾________。

130~150mmol/L低于3.5mmol/L

解析:

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以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

皮肤和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

解析:

33.儿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多饮、________、________。

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解析:

34.急性颅内压增高时,一般血压________,继而脉率________,呼吸节律慢而不规则。

升高减少

解析:

35.新生儿硬肿症多数于生后________内发病,________多见。

一周早产儿

解析:

名词解释题

36.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解析:

37.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症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心脏并发症,心肌梗死是主要死亡原因。

解析:

38.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解析:

39.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凡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某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祉,甚垒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

解析:

40.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或(和)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异常,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或)二氧化碳分压增加,患儿有呼吸困难(窘迫)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解析:

简答题

41.简述足月新生儿的外观特点。

(1)皮肤红润、胎毛少、全身皮肤覆盖着胎脂。

(2)头发可多可少。

(3)耳廓发育良好。

(4)乳晕清楚,可摸到乳房结节。

(5)四肢呈屈曲位,指(趾)甲长到或超过指(趾)尖。

(6)足跖纹理遍及整个足底。

(7)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覆盖小阴唇。

解析:

42.简述洋地黄治疗心衰的疗效及毒性作用。

(1)达到疗效的主要指标是:心率减慢、肝脏缩小、呼吸改善、尿量增加、安静、食欲好转等。

(2)毒性反应有: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色视、视物模糊、嗜睡、头痛、昏迷等。用洋地黄后,心力衰竭未见减轻反而加重,应仔细寻找原因,并与医生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

4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化疗程序。

化疗程序:

(1)诱导缓解治疗:是患儿能否长期无病生存的关键,联合数种化疗药物,最大限度杀灭白血病细胞,达到完全缓解。

(2)巩固化疗阶段:在缓解状态下,最大限度地杀灭微小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早期复发。

(3)预防髓外白血病:防止骨髓复发和治疗失败,使患儿获得长期生存。

(4)维持及加强治疗:巩固疗效,达长期缓解或治愈,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若无复发则可停药观察数年,多数进入无病长期生存。

解析:

44.简述结核性脑膜炎的两阶段疗法。

抗结核化疗:应联合使用抗结核杀菌药物,分阶段治疗。

(1)强化治疗阶段: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吡嗪酰胺四联药物连用3~4个月,其中异烟肼每日15~25mg/kg,开始治疗的1~2周内,异烟肼全日量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推注,余量口服,待病情好转,改为全日量口服。利福平每日10~15mg/kg,睡前或清晨空腹顿服。链霉素每日15~20mg/kg,分两次肌肉注射。

(2)巩固治疗阶段:继续用异烟肼、利福平或乙胺丁醇,其中异烟肼的总疗程1~2年,利福平或乙胺丁醇9~12个月。

解析:

45.如何指导母亲喂哺小儿?

(1)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可哺乳,产后母婴同室,将婴儿裸体置于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不能少于30min),同时吸吮乳头,这样可以促使产妇乳汁早分泌、多分泌。

(2)喂哺时应将小儿抱在怀中,母亲取坐位。哺乳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而使其鼻子能够呼吸,随时注意小儿吸吮和吞咽情况。哺乳完毕后将小儿轻轻竖直,头靠母肩,轻轻拍其背,直到嗝气后,将其右侧卧位数分钟。每次哺乳时应先让婴儿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乳房,下次哺乳时则先吸未排空的一侧。

(3)婴儿1~2个月内不规定哺乳次数和时间,即“按需哺乳”,以后根据睡眠规律每2~3h喂1次,逐渐延长到3~4h喂1次,夜间停1次,一昼夜共6~7次。4~5个月可减至5次。每次哺乳15~20min,亦可根据吸吮能力和生活能力适当缩短和延长。

(4)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或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

解析:

论述题

46.试述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1)胆红素产生相对较多:胎儿时期红细胞相对较多,而其寿命较短,故新生儿胆红素产生相对过高,属于未结合的艇红素。

(2)肝细胞受体蛋白缺乏:新生儿生后5天内缺乏Y、Z受体蛋白,使未结合胆红素较少被摄入肝细胞。

(3)肝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由于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很低,影响未结合胆红素转换成结合胆红素,因而不能有效地从肝脏清除,滞留体内。

(4)肠壁吸收胆红素增加:由于新生儿肠道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粪胆素原。

解析:

47.患儿,女,6个月,人工喂养,近2个月来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不活泼,食欲减退。以往常腹泻。查体:体重7.5kg,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刚及,HB80g/L,R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