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六章 智力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经修改_第1页
教育学第六章 智力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经修改_第2页
教育学第六章 智力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经修改_第3页
教育学第六章 智力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经修改_第4页
教育学第六章 智力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经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第一节智力开展与培养本节内容1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2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应用3智力测验概述1智力测验概述第一节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一〕智力的含义“智力〞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词intelligence,其意义是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代表性的智力定义(1)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伯金汉、科尔文、星汉蒙等);(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斯腾、威尔斯、爱德华、桑代克、品特纳等〕;(3)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奈、推孟等〕;(4)智力是信息加工的能力〔斯腾伯格〕;(5)智力是“个人心理能量的总和,此项能量能够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功,使个人的思想有条理,并且能够对自身的环境作出有效的适应〞。(韦克斯勒)我们的智力定义智力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智力测验——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上下的一种科学方法。智力测验结果的三种表达方法:智龄比率智商离差智商1.智龄智龄即智力年龄,指每一个年龄(段)被试在智力量表中应该完成的难度最适宜的题目个数(即该年龄恰好有60%的被测者能完成的题目)。比奈—西蒙量表使用此方法。2.比率智商比率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IQ),指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公式:IQ=〔MA/CA〕×100其中,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足年龄。斯坦福—比奈量表使用此方法。3.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把测量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智力能力与其年龄相仿的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IQ=100+15ZZ=(X-X¯)/SD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使用此方法。〔三〕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智力的分布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智力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即两头小、中间大。著名家推孟()认为,智商为100分左右的人约占全部测试者的46%;130分以上的人少于3%;70分以下的也少于3%。四、智力的开展与差异〔一〕智力开展的特征智力水平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智力的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增长阶段〔出生到15岁左右〕、稳定阶段〔成人到60岁左右〕和衰退阶段〔60岁之后〕。四、智力的开展与差异〔二〕智力开展的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首先,在智力开展的水平上,个体之间有高有低。其次,在智力的结构上,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最后,在智力成熟的时间上,个体之间有早有晚。智商(IQ)类别百分比(%)理论分布斯比量表韦氏量表140以上120—139110—11990—10980—8970—7960以下高超常超常高于平常平常低于平常临界水平智力缺损0.388.815.9649.7215.966.902.281.611.318.146.514.55.82.92.37.416.549.416.26.02.22.智力的团体差异关于智力的团体差异,研究最多的是性别差异。究竟是男性聪明还是女性聪明,这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存在分布差异〔男女智力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但男性智力分布较广,智力较高和较低的人数都多于女性,女性智力分布集中在中间局部〕、阶段差异〔普瑞森研究说明,14岁以前女优于男,16岁以后男优于女〕和局部差异〔智力结构构成差异,男性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在语言能力具有优势〕。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因素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的和有待发现的能力构成,主要建模方法是因素分析法。这是一种对智力进行静态的因素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理论占优势。传统比奈式智力测验,即以该理论为根底编制。1.二因素说〔斯皮尔曼〕S因素个人的特殊智力G因素个人的普通智力二因素说(Spearman,1904)2.特殊因素说〔桑代克〕抽象智力具体智力社会智力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智力处理事物的智力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智力3.多因素论〔瑟斯顿〕瑟斯顿(,1936)提出智力可分为7种因素:语文理解(V)语词流畅(W)数字运算(N)空间关系(S)机械记忆(M)知觉速度(P)一般推理(R或I)4.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弗农〕英国心理学家弗农〔,1961〕把智力结构分为四层:第一层:G因素;第二层:大因素群,分为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因素〞与“操作和机械因素〞;第三层:小因素群;第四层:更小的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4.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弗农〕5.智力结构立体模型〔吉尔福特〕内容维度操作维度产品维度引起个体心智活动的各种刺激物智力的加工活动智力活动的结果5.智力结构立体模型〔吉尔福特〕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于1963年到1971年,相继完整地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1〕流体智力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的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视觉加工能力、听觉加工能力、数量加工能力、加工速度、读写能力、短时记忆能力、长时记忆和提取能力等。流体智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显示出来,因而是一种普遍性能力,它更多地依赖于遗传,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明显地开展,14岁左右到达顶峰,成年后逐渐衰退。〔2〕晶体智力指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主要用于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晶体智力更多地依赖于环境的作用,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开展,但到25—30岁之后,开展的速度渐趋平缓。7.卡罗尔的认知能力的三层理论卡罗尔〔Carroll,1997〕用地层代表他的理论中的三个成分:最上面的一层是g因素或一般智力;第二层由八种能力和加工过程组成: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一般记忆和学习能力〔Y〕、广泛的视觉接受能力〔V〕、广泛的听觉接受能力〔U〕、广泛的记忆提取能力〔R〕、广泛的认知加工速度〔S〕、加工/决策速度〔T〕。在这八个因素下面,分别是一些“水平因素〞和〔或〕“速度因素〞。8.CHC理论CHC理论是一种将Cattell-Horn和Carroll理论进行整合的理论,由KevinS.McGrew〔1997〕提出。1998年,McGrew和Flanagan在因素分析的根底上,对之前的整合理论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现在的McGrew-FlanaganCHC理论。8.CHC理论该模型包含了十个“宽层〞能力和七十多个“窄层〞能力,每个宽层能力包含了两到三个窄层能力。10个宽层能力的编码和命名: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数量知识〔Gq〕、读写能力〔Grw〕、短时记忆〔Gsm〕、视觉加工〔Gv〕,听觉加工〔Ga〕、长时记忆和提取〔Glr〕、加工速度〔Gs〕和决策/反响的时间或速度〔Gt〕。〔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观1.鲁利亚的同时加工和既时加工理论俄国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A.R.Luria〕区分出两种根本的信息加工方式:同时或平行加工〔simultaneousorparallel〕既时或系列加工(successiveorsequential)2.戴斯等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1〕四种认知成分:方案(plan)注意(attention)同时性加工(simultaneousprocess)继时性加工(successiveprocess)2.戴斯等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3〕四个分测验:第一分测验(测查方案性功能系统):①视觉搜索;②方案连接;③数字匹配第二分测验(测查注意—唤醒功能系统):④表现的注意;⑤找数;⑥听觉选择注意第三分测验(测查同时性加工成分):⑦图形记忆;⑧矩阵问题;⑨同时性的言语加工第四分测验(测查继时性加工成分):句子重复,句子问题,字词回忆。2.戴斯等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2〕三个系统:①注意—唤醒系统〔第一机能区〕;使大脑处于一种适宜的工作状态。②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又称编码系统〔第二机能区〕,负责对外界输入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贮。③方案系统〔第三机能区〕,执行方案、监控、评价等高级功能。3.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斯滕伯格〔RobertSternberg〕提出智力的三个亚理论:〔1〕智力的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subtheory)〔2〕智力的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subtheory):〔3〕智力的成分亚理论(componentialsubtheory)〔3〕智力的成分亚理论编码、推断、应用、比较、证实等信息加工成分及其组合策略、注意资源的分配等学习、保持和迁移①操作成分②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第二节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一)1905年的比奈—西蒙量表该量表共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浅入深排列,以通过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上下的标准,主要测查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1908年作首次修订,题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从3—13岁进行分组,启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1911年该量表第三次修订,增设了一个成人组。〔二〕斯坦福—比奈量表1.第一次修订版(1916)该量表共有90个题目,其中51个为原来比奈—西蒙量表所有,有39个为新增加的,使用范围从3—13岁,并附有普通成人和优秀成人两组测验题。该量表首先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二〕斯坦福—比奈量表2.第二次修订版〔1937〕使用范围扩展到2—18岁,编制了测验复本,分别为L型和M型。3.第三次修订版〔1960〕共有100多个工程,划分为20个年龄组。〔二〕斯坦福—比奈量表4.第四次修订版〔1986〕由桑代克、黑根〔E.Hagen)、沙特勒(J.Sattler)等完成。它是一个点量表,把智力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智力因素层次晶体能力、流体—分析能力和短时记忆层次语言推理、数量推理和抽象/视觉推理层次〔二〕斯坦福—比奈量表4.第四次修订版〔1986〕分为15个分测验:词汇,珠子记忆,算术,语句,图形分析,理解,谬误,数字记忆,仿造和仿画,物品记忆,矩阵,数列,折纸,语文关系和等式评估4个领域的认知技能:语言推理;数量推理;抽象—视觉的推理;短时记忆〔二〕斯坦福—比奈量表5.第五次修订〔2003〕罗德〔Roid〕基于Cattell-Horn-Carroll智力能力理论〔CHC〕修订,量表包含了CHC中的5个因素:流体推理(FR),知识(KN,相当于晶体知识Gc)、数量推理〔QR〕,短时记忆〔WM〕,视觉-空间加工〔VS〕。施测于2—85岁的人。〔二〕斯坦福—比奈量表5.第五次修订〔2003〕量表包括10个分测验,分测验分数都是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由分测验产生组合分数:语言IQ分数,非语言IQ分数以及成套IQ总分,所有组合分数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并进一步导出全量表的离差智商。IQ分数可以和其他智力量表的IQ分数直接比较。〔三〕中国版比奈量表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发表了修订的?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陆志伟和吴天敏又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名为?第二次修订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1982年,吴天敏出版了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奈测验?,将测试对象扩大为2—18岁,每岁3个工程,共51个工程。?中国比奈测验简编?〔8个题目〕,选自?中国比奈测验第三次修订本?。45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开展历程由美国贝尔维精神病院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avidWechsler〕编制。该套量表有三种: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1.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发表于1967年,适用于4—6岁半儿童。1989年,该量表修订版WPPSI-R出版,适用于3岁-7岁3个月的儿童。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初版发表于1949年,适用于5—15岁的儿童。修订本发表于1974年,适用范围为5岁到15岁11个月。1991年,第三版出版〔WISC-Ⅲ〕,该版本包含12个分测验:知识,相似性,词汇,理解,图画补缺,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配,算术,数字记忆广度,译码,符号搜索。2003年,WISC-Ⅳ发行,包括15个分测验: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数字广度,图形概念,图片排列,符号搜索,物体拼配,译码,词语推理,矩阵推理,字母一数字排序,划消。3.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发表于1955年,适用于16—74岁的成人1981年,修订本(WAIS-R)问世,包括14个独立的分测验,其中11个分测验用于计算全量表智商分数、语言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4.中国版韦氏量表1979~1980年,由龚耀先主持、全国56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AIS,称为WAIS-RC;1980~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全国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称为WISC-CR;同年由龚耀先、戴晓阳主持、全国63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PPSI,称为C-WYCSI。2021年,张厚粲教授主持完成了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的修订工作。(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该量表由14个分测验组成,其测量结果提供一个全量表的总智商,用来说明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同时也导出另外四个合成分数: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用来说明儿童在不同领域中的认知能力。(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①言语理解指数主要是用于测量学习语言的能力、概念形成、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等。该项指数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言语方面的能力,对于有言语开展障碍的孩子能起到较好的筛查作用。②知觉推理指数主要测量人的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视觉组织等。和以往的量表相比,该项指数可以更精确地测查被试的非言语推理能力,有助于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③工作记忆指数主要反映人的记忆能力、对外来信息的理解应用能力。工作记忆是人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该项指数可以准确地帮助人们了解孩子的注意力、记忆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④加工速度指数考察人对外界简单信息的理解速度、记录的速度和准确度、注意力、书写能力等。该项指数可以更有效的检测出孩子完成信息处理的能力。加工速度比较慢的个体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日常作业和任务,也更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图9-2WISC-IV中文版分测验分数报告例如图9-3WISC-IV中文版量表分数总和与合成分数转换表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应用3常用的团体智力测验〔一〕瑞文推理测验瑞文推理测验(Raven’sProgressiveMatrices,RPM),也叫瑞文渐进矩阵,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于1938年设计的一套非文字智力测验。该测验的编制依据为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主要测量智力的G因素,尤其与人的问题解决、清晰知觉、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1.瑞文推理测验标准型(SPM)SPM于1938年问世,适用于8岁到成人被试问卷有5个黑白系列;由A、B、C、D、E五个单元构成,每单元包括12个测题,共60题。1.瑞文推理测验标准型(SPM)图9-4瑞文标准测验图例1.瑞文推理测验标准型(SPM)A单元是识别一个完整图形的内部关系的匹配性;B单元要求儿童既能识别单个图形的形状,又要将它们看作是在空间上有联系的知觉整体;C单元根本上是单一层次的演变;D单元的图形那么是几个层次重叠的结构,要求被试分解出各层次及其演变规那么;E单元主要是图形套合与互换关系,或是叠加,或是递减,正反相消的关系等。2.瑞文测验联合型(CRT)CRT由72幅图案构成72个测题,分六单元(A、AB、B、C、D、E),每单元12题,前三单元为彩色,后三单元为黑白。该测验适用于5—75岁以内的幼儿、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这个测验可用作有言语障碍者的智力测量,亦可作为不同民族、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的工具。5.瑞文测验中文修订版1986年,由张厚粲及全国27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完成了瑞文标准测验的修订,出版了瑞文标准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89年,李丹、王栋等分别完成了彩色型和标准型的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CombinedRaven’sTest,CRT)中国修订版的城市、成人、农村三个常模的制定工作;1996年,王栋等人对联合型瑞文测验进行了再修订。五、国内外智力开发的主要模式

智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智力开发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智力开发的训练模式是对智力的某些方面或智力的整体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训练,从而使个体的智力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提高。智力训练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第一,对智力整体进行的训练。第二,对思维能力进行的训练。第三,对学习策略进行的训练。第四,对元认知进行的训练。〔一〕符尔斯坦的工具强化训练工具强化〔instrumentalenrichment〕训练是由以色列心理学家R.符尔斯坦于1980年提出,后来由他和美国心理学家兰德、霍夫兰、米勒和詹森等加以推广。此工程主要用以矫正青少年的认知功能缺陷,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旨在把成就低下者从消极和依赖的认知类型者改变为自发和独立的认知类型者。实践证明,此工程普遍提高了练习者在能力测验上的得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同时,对于练习者的内部动机、自信心和自尊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斯腾伯格的应用智力培养方案斯腾伯格以其智力三元论为根底,设计了适用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应用智力培养方案。该方案重点训练成分智力,同时也训练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培养方案包括学生教材和教师手册两套材料,前者主要是一些表达性的材料和练习,后者主要是教材使用的方法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方案的效用。第二节创造力的开展与培养一、创造力概述〔一〕创造力的本质1.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creativity〕是根据一定的日的和任务,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根底。第二节创造力的开展与培养2.创造力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这个概念是武德沃斯1918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中,并被视为创造力的核心成分。3.一般创造力与应用创造力究竟有没有一种超越领域的一般创造力存在?如果有,那么一般创造力高的人应该在各个具体领域〔如科技、艺术、言语等〕也表现出高创造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创造力并不对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具有决定作用。应用创造力是和一般创造力相对而言的,指创造力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如科学技术、言语理解、音乐感受、书法绘画等。〔二〕创造力的结构吉尔福特把创造力分解为六个成分:①敏感性:容易发现新事物,接受新问题;②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响迅速,对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响或提出多种答案;③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能及时改变方向和进行自由联想;④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⑤再定义性: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⑥洞察性:能够通过事物的外表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三〕创造过程无论科学创造或艺术创造,大体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②酝酿阶段。③豁朗阶段。④验证阶段。二、创造力的测量与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