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餐饮礼仪文化研究开题报告1.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理论意义: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一直都未停止过,从查阅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具体到中西方餐具的差异专项研究很少,本课题重点通过中西方餐具的种类、设计、使用、礼仪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寻中西餐具背后蕴含的文化历史,对于丰富中西餐具方面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实用价值:在多种多样的世界文化风俗中,饮食文化是每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极具特色的方面,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国家文化的广泛传播更能加深人们对该国的了解和印象,通过对餐具为代表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更能增加国际交流中中西方人民的相互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加深交往,文化激情碰撞,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中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中德饮食文化差异的探究,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求同存异,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尊重不同根源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的开展。更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时的一些错误和误解。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对中西餐饮观念文化研究方面贺国俊(2018年)认为,关于食俗观念,西方人饮食比较重视食物的组成成分,讲究营养,而食物的色、香、味、形等居其次。而中餐重味的调和,强调“色、香、味、形、器”的统一。食物的本味、熟味、加工料味、调和味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火侯到,香气四溢。此外,中国美性的食俗观念还表现在菜谱的艺术性上。丁艳红(2014年)认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首先是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的。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有重要的位置,故而不过分追求口味。因此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谷珊(2021年)认为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中菜的制作过程叫烹调。烹是煮熟食物,调是五味调和。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季陶(2015)研究认为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西餐的休闲文化体现较明显的比如美国最多的还是快餐店,美国的快餐文化体现的是休闲文化。快餐的卫生、高效、节约时间和休闲浪漫是西方快餐发展壮大的文化基础。2.2中西餐饮礼仪文化研究方面杨军虎(2014年)认为,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夹菜,而且夹菜的姿式也颇有讲究。孩子自幼就受到父母的要求养成用右手拿筷子的习惯;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取菜。吃米饭时我们习惯把饭碗端起来吃,但在西式餐桌上这是违背食俗礼仪的。反映到饮食传统上有严格的坐席规程,体现着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座次的排列有辈份、长幼为序,斟酒也有严格的规定。坐席是有一种极强的伦理意识,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食文化之一。袁林(2013年)研究了中国和西方都讲究宴会的礼仪,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宴会礼仪。重视宴会礼仪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孟海棠(2016)研究认为中西方在男女宾客位置的安排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从而也就无需考虑女性位置的安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今天,中国女性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早已摆脱了以往的从属地位,女性的身影出现在宴请中也早为中国人所接受,但女性却往往坐在一起。当“尊老”和“女士优先”原则发生矛盾时,中国人选择的是“尊老”而不是“女士优先”。在西方“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仪规范。在西方的宴席中,女性很早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且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2.3关于中西饮食方式文化方面程晓(2018年)认为,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逢年过节、婚嫁喜事,大家总要围座一席共同庆祝,相互敬酒、让菜,彼此相互礼让以交流集体感情,体现出“饮食所以合欢也”。这种“聚餐”及“宴席”为的是调和人际关系;而西式宴会重视邻座之间的交谊。通过在酒会上四处走动来与人私下攀谈的方式交流感情。如果把中式宴会比作“集体舞”,那么西式宴会就是“双人舞”。周湘萍(2018年)认为,进餐方式是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显性因素,也是中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刀叉与筷子、圆桌与条桌等各不相同,在菜式和道数上双方虽然都有程式,但一分一合,互相对立,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程乐砚(2019年)认为,中式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西方用餐习惯于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即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分餐制还可以体现适度节俭、合理饮食的理念,克服中餐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的缺点。分餐制的菜肴和主食由人定量,可以减少浪费。不管是餐前小吃还是正餐主食,所配原料都是与就餐者的食量挂钩的,菜肴道数尽可能少,但保证每餐吃完。分餐制使每位宾客对个人的用餐数量有了明确的量化概念,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又益于身体健康。2.4综述从以上研究来看,在中西饮食文化方面研究颇多,关于饮食观念、餐饮礼仪、餐饮方式等方面研究都很丰富。但是关于中西餐具方面的差异特点和文化研究很少,本文正是从中西餐具研究入手,探寻中西餐饮文化背后的差异性。3.已做哪些准备工作、计划再做工作已经完成的工作:对于本文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资料查阅和整理的工作,对相关研究文献已经完成了整理归类,对中西饮食文化有了大体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目前对中西餐具的分类、功能、使用习惯、历史来源等相关资料也完成了整理归类。下一步的计划:(1)会针对中西方各自餐具的使用方式以及使用礼仪做进一步研究;(2)另外对于餐具的设计制作方面要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设计制作中的差异;(3)对于中西方各自餐具的演进历史做进一步研究,了解当今餐具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为论文写作进一步提供素材和依据。(4)对论文的整体框架做搭建,列出详细的提纲。(5)待开题通过后做初稿写作前的各项准备。4.有哪些突破本文在中医餐具研究中,不但比较餐具本身的差异,重点从使用者的角度,中西方人民价值观方面做深层次挖掘,探析使用者对食物和烹饪方式等方面的观念,并从单纯餐具比较做延伸,延伸到餐具制作和设计体现出来的各国对于餐饮文化的看法,从而将本课题的研究深入化。5.主要参考文献[1]徐英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J].食品安全导刊,2021(15):174+176.[2]谷珊.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饮食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评述[J].食品与机械,2021,37(05):238-239.[3]刘安琪.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J].才智,2018(01):204-205.[4]丁艳红.从餐饮文化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林区教学,2014(12):56-57.[5]贺国俊.中西餐饮习俗的差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4):67-70.[6]程晓.浅析商务宴请中的中西餐饮文化差异[J].教育教学论坛,2018(02):135-136.[7]吴彦槿.基于历史文化的中西餐饮文化研究[J].中国地名,2020(01):55.[8]周湘萍.中西餐饮文化差异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差异[J].中国市场,2018(25):130-131.[9]孟海棠.浅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对厨具设计的启示[J].才智,2016(34):228-229.[10]王秀铃,倪锦诚.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J].戏剧之家,2017(07):266-268.[11]姚玉艳.浅析中法餐具及餐饮礼仪的差异[J].农家参谋,2017(13):264-265.[12]王翠,滕晓洵.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2):12-13.[13]霍娜.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消解——以中餐西译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6):59-61.[14]程乐砚.论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5):49.[15]杨军虎.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原因探究[J].科技视界,2014(29):218+309.[16]孟凡军.浅析现代餐具设计中的“中西文化合璧”[J].美术大观,2014(12):91.[17]季陶.中西饮食器具与礼仪的文化解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定金合同的法律要求
- 肉牛饲养与养殖技术培训与实践试题考核试卷
- 拍卖事件安排协议
- 聚戊二酸酯纤维单体制造考核试卷
- 气道异物卡喉护理查房
- 纺织品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生态恢复工程项目监测与评价考核试卷
- 纸张加工中的涂布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考核试卷
- 染整工艺在航空航天纺织品中的应用与挑战考核试卷
- 绝缘材料在食品加工设备绝缘处理的考核试卷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抽化粪池合同协议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初二上
- 钥匙移交清单
- DB11-T211-2017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 关于完善和落实罪犯互监制度的思考
- GB∕T 40501-2021 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
- 认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