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_第1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_第2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_第3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_第4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与DNA的分子结构【考纲要求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必考b、加试b]。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必考b、加试b]。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必考a、加试a]。4.核酸分子的组成[必考a、加试a]。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必考b、加试b]。6.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必考b、加试b]。考点一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n知识回扌口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T2噬菌体结构及生活方式(2)实验过程(3)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3)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标址瓏卑技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分析的“两看”法錮埼=做廂料+子狀中都应舍有—右标咅二看标他记无素标记DMA,部分子代申含有 q标记虽自坯*" 于扛中不李衬标itJ?NA和I—C,H、Or张自席,部令予代中警戒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原理:活的S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⑵材料:S型(有毒)和R型(无毒)肺炎双球菌、小鼠。(3)过程①活体实验过程和结论②离体实验过程和结论3.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烟草花提卑叶病毎L烟草花提卑叶病毎RNA+RNA酮詳烟車叶不出现病斑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而不是提供蛋白质的株系。[思考诊断]1•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X)提示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X)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V)4•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X)提示噬菌体是利用自己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的DN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X)提示培养基培养细菌,不能培养噬菌体。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V)重难突破1.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过程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DNA。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仁之吐土叱打卄弘巧蛀心[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比较项目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荚膜物质、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同位素35S、32P标记蛋白质和DNA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DNA能自我复制3.3.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生物类型所含核酸生物类型所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细胞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DNA酵母菌、玉米、人原核生物DNA和RNADNA细菌、蓝细菌、放线菌非细胞生物大多数病毒仅有DNADNA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极少数病毒仅有RNARNA烟早花叶病毒、乂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题型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2015・嘉兴五校第一次联考)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上清液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答案C

解析32p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或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使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中。2.(2015・杭州二中月考)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通过物理作用使已吸附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A项正确;32p主要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上,进入细菌体内复制和指导蛋白质合成,噬菌体合成后主要存在于细菌体内,有少量没有侵入到细菌内,B项正确;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大量噬菌体释放,故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加,C项错误;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噬菌体增殖中起到连续性作用,D项正确。题型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2016・浙江10题型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2016・浙江10月选考)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卜离DHA酶DMA.心二DKA据图分析可知( )AA.RNA是转化因子C.DNA是转化因子B•荚膜多糖具有生物活性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4.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解析分析题图可知,DNA酶使DNA水解为核苷酸,加入S型菌的荚膜多糖、RNA的两组都没有S型菌出现,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的那一组出现了S4.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到的S型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的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图中a、b,a、c和c、d相互对照,各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不要误以为a、d和b、d之间有两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指对照组之间,A正确;a、d组小鼠死亡是S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的结果,B错误;S型菌经过加热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可能转化为活细菌,而是R型菌转化为S型活菌,C错误;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题型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诸B5.)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d过程表示用TMV的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染烟草叶片,因此没有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不是遗传物质。6.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C.2、3 D.2、4答案B解析DNA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中,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所以组成成分为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考点二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H知识回扣DNA分子的化学组成(1)基本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DNA分子结构的特点DNA分子由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外侧(基本骨架):每条链上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脫氧核糖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结合。内侧: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且腺嘌吟与胸腺嘧啶通过两个氢键相连,鸟嘌吟与胞嘧啶通过3个氢键相连。⑶卡伽夫法则:在DNA分子中,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技巧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思考诊断]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X)提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V)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X)提示DNA是双链结构,两条链是通过氢键连接的,RNA也有局部双链结构,也含有氢键。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X)提示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相连(X)提示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不是以氢键连接。6•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V)重难突破重难突破1.DNA的分子组成璘醸血醱二弗塾璘醸血醱二弗塾2.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分类主链内侧构成方式磷酸和脱氧核糖父替连接构成,两条主链呈反向平行,有规则盘旋成双螺旋主链上对应碱基以氢键连接成对,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三C),碱基对平面之间平行排列位置双螺旋结构外侧双螺旋结构内侧动态变化相对稳定碱基比率和碱基序列可变3.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规律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规律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规律3: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

Ac+TA A-4-T (A+T)Ac+T规律4:若一条链中,A十丁鼻鼻=n,则另一条链中A+T2+c2+G=",(a+t+c+G)="。即DNA分11112222 1-2子中互补碱基对之和之比为一恒定值。规律5:若一条链中A1—I+=k,贝y另一条链中a^+C2=k,(A+g)112=10即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对之和之比1122( )1+2总等于1且在所有DNA中无特异性。)B)B.—分子五碳糖D.—个核苷酸题型一核酸分子的组成1.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是(—分子含氮碱基C.一分子磷酸答案D解析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因此其单体是核苷酸。2.如图所示,一分子b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a构成,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的组成元素有C、H、O、N、P五种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蓝细菌内含的m共四种b是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答案C解析b是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元素有C、H、O、N、P五种,A正确;a为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属于不能水解的单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B正确;蓝细菌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蓝细菌内含的m的种类是五种(A、C、G、T、U),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b是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D正确。题型二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3.(2016・宁德质检)下面为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③有可能是碱基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①、②、③中特有的元素分别是P、C和ND•与⑤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答案D解析DNA分子含有四种碱基,且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因此与⑤有关的碱基对

一定是A—T,与③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G-C,但无法确定③、⑤具体是哪一种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应为图中的①和②。①中特有的元素是P,③中特有的元素是N,而C并不是②所特有的,③中也含有C。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贝y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和17.1% B.31.3%和18.7%C.18.7%和31.3% D.17.1%和32.9%答案B‘G+C=35.8%、解析由题中G+C=35.8%可推知,在整个DNA分子中及任意一条链中该比值都相等。一条链中C=17.1% >、T=32.9% 一CG=18.7%{ ,可推知互补链中:T=31.3%,C=18.7%。〔A=31.3%【方法技巧】单双链转化公式的推导:本题的直接应用公式推导(结合下图):久T, C[Gt~~I I I i-i iTiA2 G-jC:i由图知:A1+T1+C1+G1=m,A2+T2+G2+C2=m,整个双链DNA上的碱基总数为2m。因为A]=t2、T]=a2,则a1+t1=a2+t2,a+t=(a1+t1)+(a2+t2),比值:A^=A2±l2=(A1+T1)+(A2+T2)m m 2m单链1单链1的比值单链2的比值双链DNA的比值考点三活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❶实验解读1.实验原理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两配对,并且以氢键连接。实验步骤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剪成长方形碱基,用其他颜色的卡纸剪成圆形代表磷酸,另一种颜色的卡纸剪成五边形,代表脱氧核糖。使用订书机将磷酸、脱氧核糖、碱基连接,制作成一个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用订书机把一个个脱氧核苷酸模型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多核苷酸的长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制作一条与这条链完全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将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固定在细铁丝上,然后把两条链平放在桌子上,用订书机把配对的碱基两两连接在一起。将两条链的末端分别与硬纸方块连接在一起,两手分别提起硬纸方块、轻轻旋转、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点拨1.制作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的模型材料时,须注意各分子的大小比例。2.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要正确。3.整个制作过程中,各种模型零件间的连接必须牢固。4.制作DNA的两条长链时,必须注意每条链上的碱基总数要一致,碱基对间应是互补配对的,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的。5.由平面结构右旋成立体结构时,若未形成规则的双螺旋,则应矫正。【问题探究】每组制作的模型与其他组相同吗?各组所制作模型的差异在哪里?提示不同,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位置等。我们制作的DNA片段模型最多有多少种(20对碱基)?提示420。题型探究题型一实验基础1.(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图表示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一个片段。其中存在的错误有()腺卿'胞喘贡鸟朋腺卿'胞喘贡鸟朋A.3处 B.5处 C.7处 D.8处答案C解析组成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构成DNA的碱基中不含尿嘧啶;腺嘌呤通过两条氢键与胸腺嘧啶配对,胞嘧啶与鸟嘌呤间形成三条氢键。2.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即C、D错误;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和T配对、C和G配对,且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即A正确、B错误。题型二实验应用(2016・泰安调研)下列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中基因的多样性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基因的特异性一个含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D解析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中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而核酸中不含,A错误;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其寄主细胞是细菌,而酵母菌是真菌,B错误;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含RNA,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病毒可以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大量增殖,D正确。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某种促进细菌转化的因子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促使R型菌向S型菌转化的物质是DNA埃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研究其作用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可将R型菌全部转化为S型菌答案D人体内控制卩一珠蛋白的基因由1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700种答案D解析卩一珠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其功能丧失,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中含有A、G、C、U四种碱基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目相等答案B解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之后,功能丧失,但肽键依然存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螺旋藻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A、T、G、C四种碱基。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会导致DNA难以解旋,基因转录受阻难以表达。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每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都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探高考练模拟解析科学家根据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的转化实验,提出S型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的假说。埃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进行实验,证明了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只有少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3.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右m为腺嘌吟,则b冃定为腺嘌吟脱氧核苷酸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答案A解析若m为腺嘌吟,则b可能为腺嘌吟脱氧核苷酸,也可能为腺嘌吟核糖核苷酸。4.有关DNA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每个DNA分子(双链)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某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2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20个鸟嘌吟答案B解析每个DNA分子(双链)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C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即A=T、C=G,因此某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2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20个鸟嘌吟,D正确。5.如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皱1^标记的5.如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皱1^标记的噬苗休Li細勰合离4黃的噬阳体:尹嘶细菌裂解怵中检测到呼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图示实验中,若锥形瓶内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时间过长,则试管上清液的放射性越弱答案B解析题图所示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不应进行放射性标记,A错;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B对;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若锥形瓶内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时间过长,一些大肠杆菌会裂解,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经过离心处理,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D错。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学考必做•演练]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中,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 B.蛋白质C.R型菌的DNA D.S型菌的DNA答案D解析实现上述转化的转化因子为S型菌的DNA。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定有35S,可能有32p只有35S一定有32P,可能有35S只有32P答案A解析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其蛋白质外壳含S、核酸含P,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以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形成的子代DNA中,仅有两个DNA的一条链含32P、其他的DNA不含;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均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因而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2015・瑞安检测)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答案A解析32P标记噬菌体,经培养、搅拌、离心后,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其来源可能是含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随大肠杆菌裂解而被释放出来,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内,故离心后会进入上清液。下图中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答案D解析杂种病毒丙是由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和病毒乙的核酸组装而成的。其在侵染植物细胞时注入的是病毒乙的核酸,并由病毒乙的核酸指导合成病毒乙的蛋白质外壳,因而病毒丙在植物细胞内增殖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是病毒乙。(2015・宁波检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D解析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只能是DNA。(2016・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答案C解析该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为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应先获得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少量出现于试管下层,可能是由于搅拌不充分。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理论上推测子代噬菌体中的放射性情况是;)25%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25%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50%的子代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50%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答案D解析噬菌体繁殖两代,则相当于DNA分子复制2次,由于半保留复制,就一个亲代噬菌体DNA而言,产生的22=4个DNA分子中应有2个含亲代模板链,即50%的子代噬菌体DNA带有放射性。8.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的示意图是()答案D解析DNA通常为双链结构,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所含碱基为A、G、C、T。A与T配对,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配对,之间有三个氢键。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9.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 B.保温时间过长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 D.离心时,转速太慢答案C

解析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经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如离心时离心机转速太慢,带有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会因未完全沉淀而分布在上清液;保温时间太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混合液中大肠杆菌过少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未全部侵染而在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等。搅拌不充分会使噬菌体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彻底分离而进入沉淀物中,不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选考加试•冲关]10.下图为科研人员将S10.下图为科研人员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分子切成片段导入R型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酶解■单同曲区塑组R墜菌感堂态乱型用链进入段配对 R型骚S型菌表面多糖类荚膜的形成受DNA(基因)控制实验室中过程②的实现可用Ca2+处理过程⑥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催化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游离DNA片段的转移和重组答案C解析基因控制性状(S型菌表面多糖类荚膜),A正确;Ca2+处理R型菌转变为感受态易于吸收外源DNA分子,B正确;过程⑥表示小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大部分R型菌没有转化,不需额外提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催化,C错误;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而是S型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D正确。11.(2015•慈溪期末)如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荚膜物质,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菌转化的是()答案A解析只有添加了S型菌的DNA,方可实现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12.(2016・杭州五校联考)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被说栾的细陷12.(2016・杭州五校联考)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被说栾的细陷I册20^23I6搅拌时fuj(mitiJ灯分比上清港中临上清就屮'沖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没有发生裂解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答案B解析实验过程中,搅拌约2min后,随搅拌的继续进行,上清液的放射性并未明显增加,表明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A项正确;实验过程中,上清液中的35S未达到100%,说明充分搅拌并不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B项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时,35S和32p的含量即达到相对稳定,说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在2min左右,C项正确;若搅拌在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部分噬菌体释放出来,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增强,D项正确。13.(2016・聊城模拟)下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13.(2016・聊城模拟)下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殖体DNA.A;'乐菌际如乙為匚- 0 注射后时间甲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菌的抗体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菌由R型菌转化并增殖而来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D解析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R型活菌迅速增加,原因是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菌的抗体;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菌并分裂增殖;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不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形成,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如果标记亲代一个噬菌体,则不管复制多少代,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二、非选择题14.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图甲是DNA片段的 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 结构。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 、 、[5] 。从图中可以看出,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