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_第1页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_第2页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_第3页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_第4页
中医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定义:是指在弯腰时突然遭受外力或负重时,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腰背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所有的韧带都是由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构成,将相邻的骨性结构连结于一起。韧带具有柔韧性,可以屈折,有利于关节的活动,此外韧带尚可耐受强大的拉力,但不能象肌纤维那样伸长,因此,韧带在急剧牵拉时,容易被撕裂。棘上和棘间韧带在弯腰时,位于腰背弧的最外层和正中线,应力最大,容易损伤。据临床统计,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占软组织损伤所致腰背痛患者的18%,因而本病是导致腰背痛的常见疾病之一。解剖生理腰椎部位的韧带较多,除了强大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外,还有横突间韧带、关节囊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其中比较容易造成损伤的主要有棘突上的棘上韧带和两个棘突间的棘间韧带。

解剖生理棘上韧带是一条连接各棘突的坚强韧带,呈连续的细索状突起。上端起于第7颈椎棘突,下端止于骶正中嵴,为纵行的胶原纤维组成。棘上韧带可分为3层,深层纤维与棘突骨质密切相连,中层纤维连接2~3个棘突,浅层纤维越过了3~4个棘突,并与皮下相连。腰椎的棘上韧带较发达,于中线相接而附着于棘突末端的后方及两侧,能控制脊柱过度前屈。解剖生理棘间韧带连结于相邻两棘突之间,较薄弱而无力,不如棘上韧带坚强,主要是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夹以少数弹性纤维。棘间韧带向下附着于椎弓板之上缘及棘突根部,朝上后附着于上一椎骨的棘突,向前与黄韧带合并,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解剖生理棘间韧带的纤维分三层排列,中层由后上斜向前下,两侧浅层纤维则由前上向后下。三层纤维呈交叉状排列,虽可防止腰前屈时椎骨前移和后伸时椎骨后移,但本身却要受到挤压、牵拉和磨损,以致在30岁以后即开始发生退行性变化,成为棘间韧带易遭受损伤的病理解剖基础。病因病机1.急性损伤棘上和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但在弯腰搬运重物时,骶棘肌处于相对松弛状态,臀部及大腿后部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重物提起,其支点在腰骶部,所以力量全落在韧带上,极易造成棘上韧带撕裂伤。或由于弯腰劳动时,突然受外力打击,迫使腰前屈,引起棘上韧带的撕裂。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4棘突,而腰4以下几乎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落在棘间韧带上,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带上,则容易使之发生损伤或断裂。病因病机2.慢性劳损由于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其维持弯腰姿势的应力,主要由棘上和棘间韧带负担,由于韧带经常受到牵拉而超出其弹性限度被拉松,逐浙发生水肿、炎症和粘连,刺激腰脊神经后支而引起慢性腰痛,或因韧带纤维发生退变时,弹力减弱,这时如弯腰负重,常易发生部分纤维的损伤和劳损。临床表现棘上韧带损伤1.有弯腰劳动突然受重力牵拉或弯腰负重史。2.脊柱中线部位疼痛,轻者酸痛,重者可呈断裂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突,弯腰时疼痛加重。可向棘旁甚至臀部扩散。3.腰肌张力增高,不能弯腰,弯腰时间稍长,不但出现疼痛,而且无力,腰部不能挺起之感。临床表现棘间韧带损伤1.往往与棘上韧带合并损伤,疼痛位置主要在棘突之间。单独损伤多在腰4—5及腰5~骶1间隙。2.腰痛无力,弯腰时病变部有断裂样感觉,疼痛部位较深在,劳累后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得到缓解。3.骶棘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较棘上韧带重。检

查1.局部压痛明显,主要压痛点在损伤的棘突顶端和棘突间隙部。2.急性损伤者,在损伤的棘上韧带处有条索状剥离或有明显钝厚感。局部有时稍隆起,左右拨动时有紧缩感,并感到有纤维束在棘突上滑动。3.慢性损伤者,可触及棘上韧带松弛,在损伤处呈片状或条索状与下面剥离,在棘突顶或棘突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或酸胀感。检

查4.陆温氏征阳性,患者仰卧,两手放在胸前,主动作屈颈和仰卧起坐,若此时出现腰部疼痛,即为阳性。5.棘间韧带造影,可显示棘间韧带断裂、穿孔、松弛等。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局部压痛,诊断并无困难,但尚须与以下疾病鉴别:1.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明显外伤史,损伤椎体棘突压痛明显,叩击痛明显,X线示椎体变形。2.急性腰扭伤:有明显腰部扭伤史,疼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及腰骶关节,各椎体棘突一般无压痛。3.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痛剧烈,活动受限,压痛点多在腰骶关节,触之棘突有偏歪,x线片一般无明显改变,严重者可见脊柱侧弯,两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手法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2.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夹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间隙。3.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弹拨、擦法等。手法治疗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医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围施术,重点按揉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韧带剥离移位时,可用拇指拨动已剥离的韧带使其复位。2.在腰部两侧用轻手法按揉治疗3—5遍,然后沿棘上韧带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复。3.直擦腰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局部可配合湿热敷,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注意事项1.本病治疗以理筋整复为主,如无剥离移位,则手法以活血散瘀为主。治疗期间制动1~2周。2.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张推拿治疗,应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可内服镇痛解痉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3.术后腰部宜用宽皮带护腰,局部保暖,适当休息,以利修复。按

语推拿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除完全断裂为禁忌外,临床疗效显著。推拿治疗可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