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_第1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_第2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_第3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_第4页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共4篇)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第1篇1、施肥不当

水稻生产中偏施氮肥或施氮肥过多,造成叶片过嫩,水稻发棵猛,封行早,稻苗贪青,抗病能力弱,易引发稻瘟病。

2、种植品种不当

不同水稻品种,其抗稻瘟病的能力不同,一般情况下粳稻比籼稻、晚稻比早稻容易感染稻瘟病,即使同一品种,其不同生育期感染能力也不相同。

3、稻田水分管理不当

稻田长期灌深水不排;

漏水田管理不好,孕稻期、抽穗期缺水;

山区直接引用冷泉水灌田。

在这3种情况下,水稻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叶组织薄弱,病菌容易侵入。

四、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在防止稻瘟病上,有的农民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而不重视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有的农民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虽然多次施药,但由于药剂选择不当和防治关键时期未抓住,结果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稻瘟病应掌握如下策略。

1、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选用无公害水稻品种,要把握4个原则,即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性。对这些原则要进行综合考虑,不可仅追求产量。

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稻草处理

水稻收获后,应把稻草全部收回,不能留在田中,如要使用必须经过10~15d高温处理(50~60℃),才能施在田里。发病严重的稻草应烧毁。

3、种子处理

做到浸种选药正确,彻底浸种消毒,可杀死种子上所带病菌。

4、加强肥水管理

按水稻需肥规律,加强肥水管理是预防稻瘟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科学配制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不能偏施氮肥,应增施硅肥。水稻生长过程中,看苗追肥,使水稻在抗病较弱的3个险期落黄。适度排水晒田,可以促使稻根新生根的萌发,增加根部的吸收能力;能控制肥效,促使正常落黄;使茎叶老健,增强抗病能力。

5、化学药剂防治

遵循“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原则。预防治疗稻瘟病可以采用组合。

杀菌更广,效果更好,独特悬浮技术、独特产品助剂、四剂混配、真菌、细菌(特别是褐变穗、黑粒、红粒等)一同防治,增产上效果都非常显著!

中外合作结晶:

40%嘧菌·戊唑醇SC+春雷霉素·三环唑,四种有效成分,全能型病害防治,真细菌全防。可以增产的杀菌剂!防病治病绿叶保叶齐穗大穗!

上图:左为使用,右为未使用对照区(20XX年)

如果同时配合水稻专用叶面肥施用,效果最佳,此配方为当前防病增产套餐顶配。

咨询了解更多

水稻杀菌剂

水稻专用叶面肥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第2篇1.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大螟和稻纵卷叶螟,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不能将不同害虫的性信息素挥散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

2.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

3.稻鸭、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和种桑养蚕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成毒害;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4.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暂停使用已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药剂。禁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农药,慎用有机磷类农药。水稻分蘖期尽量少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第3篇稻飞虱: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黄淮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应急控害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对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西南和华南稻区还需注意分蘖期的防治,对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等品种。

稻纵卷叶螟:水稻分蘖期放宽防治指标,发挥植株补偿功能,避免使用农药。主害代卵高峰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亩均匀放置5—8点,每次放蜂量8000—10000头/亩。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生物农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品种。

二化螟:在主害代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放蜂方法同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等品种。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嘧菌酯等品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华南、西南南部常发区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和带药移栽。早春(4—5月份)迁入白背飞虱带毒率大于1%或早稻中后期病株率大于3%的稻区,中稻和晚稻秧田期和分蘖初期需防治。化学农药可选用内吸性长持效期的吡蚜酮、吡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三氟苯嘧啶等品种,联合使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计划第4篇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品种。

稻曲病、穗腐病和叶鞘腐败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井冈·蜡芽菌、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品种。

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和之后施药预防。药剂选用噻霉酮、噻唑锌等品种。

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方法同二化螟。

条纹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