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_第1页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_第2页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_第3页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_第4页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设施规划08:581*§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1城市管线工程分类按性能和用途分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煤气等给水管道: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排水管沟:工业污水(废水)、生活污水、雨水、降低地下水等管道和明沟电力线路:高压输电、高低压配电、生产用电、电车用电等电信线路: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电报、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等热力管道:蒸汽、热水等管道按敷设方式分架空架设(电力、电信)、地下埋设(给水、排水、燃气)按管线覆土深度分深埋、浅埋(考虑冰冻的影响)按输送方式分压力管道(水、气、热力)、重力流管道(排水管道)08:582*§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按工程管线弯曲程度分类①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等。②不易弯曲管线:电力管道、电讯管道、污水管道等。2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分类各种管道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煤气等电缆供电、通讯综合管道共同沟08:583*§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3城市地下给水系统布置原则(1)给水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保证提供足够的水源考虑水量、水质、取水距离、取水条件生活用水尽量使用地下水源地面水取用考虑因素不改变地面水、保证取水卫生条件、节省投资、减低费用水厂位置接近用水区优化大企业的用水方案,减少污染充分挖掘现有给水系统的能力08:584*§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3城市地下给水系统布置原则(2)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考虑分期建设,充分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布置在整个供水区域保证向用户提供适当水压的水量最短路径铺设管网减低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保证供水的安全内部发生故障,不影响整个管网的使用08:585*§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3城市地下给水系统布置原则(3)给水干管的布置原则干管布置方向按供水流向延伸供水流向取决于水厂及用户的位置按主要流向布置多条平行的干管,之间用连通管连接保证供水的可靠,保证大用量的用户的使用干管按规划道路布置避免在高等级路面和重要路面下敷设干管尽量布置在高处考虑到城市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均匀分布在城市供水区域内08:586*§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4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布置原则(1)市区管网的布置原则城市管线的干管应靠近大型用户干线形成环状,保证供应的可靠性采用直埋方式。尽量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和繁华街道可沿城市街道单侧或双侧布置干管低压燃气干管可敷设在小区道路下减少主要干管的管线位置占地燃气管道不能敷设在建筑物下部干管尽量少穿越公路、铁路和大型建筑08:587*§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4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布置原则(2)郊区管网的布置原则结合城市规划,避开未来的建筑物。线路尽量少占良田好地,靠近现有公路和规划公路的位置。线路位置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兼顾周围小城镇的需要线路尽量避免穿越大型河流和大面积湖泊减少工程量线路与城镇、工矿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安全08:588*§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4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布置原则(3)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分类按压力等级分类单级系统、两级系统、三级系统和多级系统城市采用中、低级系统城市燃气供应量小。城市燃气输气距离不大中压管道的管材容易解决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大,敷设高压管道,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可以采用低压燃气储罐08:589*§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4城市地下燃气管网的布置原则(4)城市燃气管网系统选择的影响因素气源情况燃气性质、供应压力和供应量城市规模及发展规划,人口密度、住宅分布情况等大型燃气用户的数目及分布储气设备的类型城市地理、地形条件,敷设管道可能遇到的困难管材、管道附件和调压设备的生产供应情况留有发展的余地08:5810*§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5城市地下供热管网的布置原则(1)城市地下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主要干管靠近大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减少热量损失供热管道尽量避开交通干道和繁华的街道管道的施工和管理影响小避免支管横穿马路,特别是高等级的公路穿越河流时,可以设置管桥,有条件可以从地下通过热力管线与其他管线要有必要的距离08:5811*§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5城市地下供热管网的布置原则(2)城市地下供热管网的立面布置考虑减少土方量:尽量浅考虑地面的直接压力:尽量深考虑其他因素:绿化带、公路、铁路地下水的影响其他管线的影响横穿河流08:5812*§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6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1)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城市的远景规划城市排水机制,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位置排水量大的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分布情况街道宽度和交通情况地下其他管线和地下建筑及障碍物08:5813*§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6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2)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的原则排水主管道布置在排水区地势较低的地带充分利用重力流的作用污水干道沿城市道路布置。排污量大、地下管线少的一侧尽量避免穿越河道、铁路等障碍物,减少和其他管线的交叉尽量使污水管的坡度和地面一致管道的布置要简洁,节约大直径的管道污水支管取决于城市地形和建筑规划08:5814*§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6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3)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埋置深度的要求防止管道内的污水发生冰冻低于冰冻线防止管道受到地面动荷载的破坏保证管顶有必要的覆土厚度满足管道之间的衔接要求保证支管的接入08:5815*§7-1市政管线的分类和布置原则6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4)城市雨水管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按地形划分排水区域,确定管线布置避免设置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利用率低,减少经过泵站的水量结合道路系统布置雨水干管设置在排水地区的低处。考虑道路系统的规划道路的修建改变地形结合街区内部的规划来考虑雨水管的定线08:5816*§7-2市政管线的综合布置1市政管线综合布置的含义城市管线综合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管线和道路的关系,配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协调各单位工程设计施工多种管线施工的协调、不同设计单位的协调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根据管线特点合理安排获得城市各种管线的资料,利于城市管线的改扩建详细的资料存档08:5817*§7-2市政管线的综合布置2市政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建筑、道路与管线要协调使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充分利用现有管线满足需要,发挥潜力、节省投资基建需要的临时管线,应与永久管线综合考虑考虑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与人防战备工作紧密配合管线路径短捷,减少管线长度,节省投资管线位置考虑建设和修理对周围的影响小管线位置考虑对周围的影响08:5818*(一)综合管沟概念地下市政管线综合管沟,亦称综合管廊、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在地下建造管线隧道,专门收容电力、通讯、给水、热力、燃气、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于一体,同时设置专门的人员出入口、检修口、材料吊装口、管线分支口、进排风口、以及防灾监测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市政综合设施。“共同沟”一词源自本,是因为日本的共同沟技术比较发达,建成的里程最长,相应的建设法规也比较完善。

§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沟)规划08:5819*

采用综合管沟方式敷设管线,便于今后的管线检修,更不会因检修旧管、敷排新管而不断开挖路面,从而解决了“拉链路”这一困扰城市建设管理的难题。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城市道路充分开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1、根治“拉链路”,缓解交通堵塞综合管沟的综合经济效益08:5820*

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管线,由于道路自身沉降或者管线单位施工的相互影响,经常导致管线的破坏,引起电力供应中断、通信线路故障、自来水爆管、燃气泄漏等施工,造成大量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2、保障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08:5821*

管线直埋方式建设市政基础,因管线增容、维护而反复、开挖路面,造成大量环境污染。

3、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噪音08:5822*4、减少对周边商业活动的影响

管线直埋方式建设市政基础,因管线增容、维护而反复、开挖路面,会对周边商业活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08:5823*采用综合管沟敷设,能够使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得以综合利于,从而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5、充分利于道路的地下空间08:5824*3、综合比较结论

1)从初期一次性投资来看,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管线投资低(899万元/公里),采用综合管沟敷设方式投资高(2360万元/公里)。2)从50年使用寿命进行投资比较,采用俩种方式敷设综合投资接近。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管线(2399万元/公里),采用综合管沟敷设方式投资高(2360万元/公里)3)虽然传统方式比综合管沟的投资节省,但所产生中断供应、反复挖掘路面、阻断交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会造成巨大的间接损失,破坏城市形象。08:5825*(二)综合管沟分类◆按功能划分干线综合管沟支线综合管沟缆线综合管沟混合综合管沟按功能划分:指在城市市政设施中的位置干线(不为用户服务、机动车道下)支线(为用户服务、道路两侧)综合电缆沟(信息传输光缆、道路两侧)混合综合管沟08:5826*§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按施工方法暗挖法(盾构、钻爆,造价高、影响小,深层)明挖法(矩形断面、成本低,适合整合建设,浅层)预制拼装式(缩短工期和造价)1.暗挖式综合管沟一般适用于城市中心区或深层地下空间中的干线综合管沟建设2.明挖式综合管沟一般适用于城市片区道路浅层地下空间中的支线综合管沟建设3.预制拼装式综合管沟一般适合于城市片区道路浅层地下空间中的支线或缆线综合管沟建设

08:5827*§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组成1、综合管沟本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或预制,收容管线的物质载体2、管线:核心和关键,全部包容、雨水管和污水管的处理3、监控系统:湿度、煤气浓度、人员进出情况,地面监控中心4、其他系统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排水系统(排水沟、泵房)通信系统(有线系统)、标示系统(出入口标志、功能)地面设施(控制中心、出入口、通风井)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包括◆综合管沟一般部——标准断面◆综合管沟特殊部——支线、管线接头井、附设物件、进出人孔、搬运口◆换气口及出入口——沟内温湿度调节仪、有害气体排出口、自然及强制换气口◆附属设施——排水设施、换气设施、照明设施、防灾安全设施

08:5828*综合管沟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一)法国◆法国巴黎市1833年着手规划市区下水道系统网络◆至今,巴黎市区及郊区的综合管沟总长已达2100公里,堪称世界城市综合管沟里程之首管线•自来水管线•压缩空气管•电信电缆•交通信号电缆巴黎第一条综合管沟

08:5829*(二)英国◆英国于1861年在伦敦市区内开始建设综合管沟◆断面型式采用宽4米,高2.5米的半圆形综合管沟◆收容的管线除包括煤气管、自来水管、污水管、连接用户的供给管线,以及其他电力、电信等 迄今,伦敦市区已有22条的综合管沟伦敦1861年综合管沟08:5830*(三)德国前西德于1893年,在汉堡市的Kaiser-Wilheim街两侧人行道下方建设450米的综合管沟1959年又在布白鲁他市建设了300米长的综合管沟,用以收容煤气管和自来水管前东德,于1964年,在苏尔市(Suhl)及哈利市(Halle)开始建设综合管沟的试点计划,到1970年共完成15公里以上的综合管沟,并开始投入营运,同时也拟定在全国推广综合管沟网络系统的计划汉堡1893年综合管沟

08:5831*(四)西班牙◆西班牙在1933年开始计划建设综合管沟◆1953年马德里市首先开始进行综合管沟的规划与建设,当时称为服务综合管沟计划(PlanforServiceGalleries),而后演变成目前广泛使用的综合管沟管道系统◆到1970年止,已完成总长51公里08:5832*(五)美国◆美国自1960年代起,即开始了综合管沟的研究◆1970年,美国在WhitePlains市中心建设综合管沟,但均不成系统网络◆1971年美国公共工程协会(AmericanPublicWorksAssociation)和交通部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赞助进行城市综合管沟可行性研究,针对美国独特的城市型态,评估其可行性Faizhanks综合管沟Nome综合管沟

08:5833*(六)日本◆日本综合管沟建设开始于1926年.关东大地震之后,在东京都复兴计划中试点建设了三处综合管沟:即九段阪综合管、沟滨町金座街综合管沟、东京后火车站至昭和街的综合管沟◆1959年在东京都淀桥旧净水厂及新宿西口建设综合管沟◆1963年4月颁布了“综合管沟特别措施法”,首先在尼崎地区建设综合管沟889M,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拟定五年期的综合管沟连续建设计划◆1993年~1997年为日本综合管沟的建设高峰期,至1997年已完成干管 446公里◆至2001年,据统计日本全国已兴建超过600公里的综合管沟,在亚洲地区名列第一(七)其他国家◆俄罗斯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基辅市等大都市,均建有综合管沟系统,其设计方式分为单室及双室断面,而且大都采用预制式◆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在二战期间原已经建造一条30公里长,直径8米的管沟原为民防用,二战后着重于地下管沟的建设,每年利用综合管沟容自来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暖气管及电力、电信等服务性管线,效良好,后又陆续建造了25—30公里08:5834*(八)台湾地区◆台北、高雄、台中等大城市已完成系统网络的规划并逐步建成◆到2002年,台湾综合管沟的建设已逾150公里,累积的经验,足可供我国其它地区的借鉴。◆至此台湾地区继日本之后成为亚洲具有综合管沟最完备法律基础的地区08:5835*(九)国内1958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的地下敷设了一条长1076米的共同沟。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敷设了一条长500米的共同沟。此外,大同市自1979年开始,在九座新建的道路交叉口都敷设了共同沟。我国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共同沟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杨路共同沟,于1994年底初步建成,它是国内共同沟建设的一个标志。近20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也开始了共同沟建设的尝试。深圳、广州、杭州正在规划和设计。总体上,我国的共同沟还处在试验性建设阶段,相应的建设法规、设计规范还没有形成,建设经验少。08:5836*综合管沟设置的有关规范规定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①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②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08:5837*③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④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⑤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⑥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08:5838*综合管沟的规划意义尽管共同沟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集中在一起的管线较多,因此,共同沟的工程规划、施工和管理,以及安全等等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它不仅是共同沟工程本身的难度问题,而且涉及与整个城市或地区总体规划之间盼协调关系问题,并因此涉及到或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共同沟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牵一发动全身,并且由于它投资大,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跨度也较大,因此,必须统一、全面和长远地进行统筹规划,使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形成有机的联系§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08:5839*§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的基本原则应符合城市各种市政管线布局的基本要求,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综合原则符合城市规划各种市政管线布局的基本要求尽可能让各种管线进入管廊长远原则(持续性原则)考虑城市的发展对市政管线的要求相结合原则与地铁、道路、地下街等的建设相结合,提高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可行性原则结合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注重项目的可实施性,既要符合市政设施技术要求,又要与城市规划总体要求一致。08:5840*◆需配合其设置目的,并兼顾安全、经济及可行性◆事先采用建立系统网络的规划方式办理◆对于旧市区受限制较多,应考虑将既有网络性的管道规划同时建设,而对新市镇的开发,将优先建立各管线的规划工作◆规划综合管沟要从各种角度进行各种资料的研究、管线资料的调查等工作◆设置综合管沟其技术可行性应考虑:地下埋设物的现状、交通流量及施工上的工作适应性、安全性、结构物的问题等

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的基本原则08:5841*综合管沟的规划策略P203综合管沟立项前应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在统一、全面、详细规划基础上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交叉管道、地质情况、道路拓宽等因素的影响,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反复调整和修改造成渗水等不可避免的质量隐患。1)明确规定综合管沟的主管单位,统一管理运营2)研究规划期内城区市政管线地下化发展阶段,制定规划期内中远期地下化建设发展目标3)拟定不同城市功能区综合管沟建设策略4)建立市政管线信息数据平台,增强城市防灾能力5)统筹规划与分期实施08:5842*综合管沟的规划可行性分析P2051)确定综合管沟收容管线内容根据综合管沟收容管线的标准与技术要求,结合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规划对象-综合管沟应收容的内容2)上位规划的解读与分析综合管沟规划的可行性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否具备建设的经济能力(2)城市对地下综合管沟建设的需求(3)规划的法定依据,地下综合管沟是否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相衔接(4)各市政部门利益之间的博弈与协调,是衡量可操作性的重要标志08:5843*规划布局P208综合管沟是市政设施,因此,其布局与城市形态有关,与城市道路网紧密结合,其主干综合管沟主要在城市主干道下,最终形成与城市主干道相对应的综合管沟布局形态。在局部范围内,支干道综合管沟布局应根据该区域的情况合理进行布局。综合管沟的布局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1)树枝状(2)环状(3)鱼骨状(脊状)08:5844*§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的基本要求进入管线的确定原则让一切城市市政管线进入管廊安全考虑(煤气管道单独设立)建设成本考虑(重力流的管道)断面的确定圆形(主要用在暗挖式)和矩形(主要用在明挖式和预制装配式)断面尺寸考虑管线的多少、管线的尺寸、城市发展的需要竖向布置与城市地铁、主干道改造、地下街建设结合08:5845*规划的步骤◆基础资料的收集调查及分析补充◆管线需求容量评估及计划年期的研究◆干、支线综合管沟断面的规划◆干、支线综合管沟的平面线形规划◆特殊结构的规划◆附属设备结构物的规划◆综合管沟安全规划08:5846*管线收容原则◆电力与电信管线基本上是可兼容于同一管道空间内(同一室),但需注意电磁感应干扰的问题管线需求容量评估及计划年期的研究◆煤气管如规划考虑收容在综合管沟内,应以独立于一室为原则◆自来水管线与污水下水道管线亦可收容于同一室,以上方为自来水管,下方为污水管线◆通常不收容雨水和下水道(因通常采重力流),除非雨水下水道的纵坡与综合管沟纵坡一样或下水道渠道与综合管沟共构才考虑,一般可将污水下水道管线(压力管线)与集尘管(垃圾 管)可共同收容于一室内08:5847*◆关于警讯与军事通信,因涉及机密问题是否于综合管沟内,需

与相关单位磋商后以决定单独或共室收容。◆规划断面容量,可一并考虑共室于电力、电信洞道内,如果电

力、电信容量大,无适当空间,可收容共室处理◆原则上油管是不允许收容于综合管沟内;其它输气管若非属民生

维生管线,亦不收容,但若经主管单位允许,则可单独洞道收容比照瓦斯管线收容原则规划◆支线综合管沟是引导干线综合管沟内的管线至沿线服务用户的

供给管道,因此支线综合管沟一般以共室收容为原则,包括管

类及缆类◆电缆沟是一种小型支线综合管沟,主要仅收容电力、电信、有

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缆线为主,直接服务沿线用户为原则

08:5848*平面线形规划◆平面线形应与道路曲线线形相符合,不得已时可作适当的调整◆干管平面线的规划,原则上设置于道路中心车道下方,其中心线之平面线形应与道路中心线一致◆干管和邻近建筑物的间隔距离,须考虑施工时挡土措施的安全距离,更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一般应维持2公尺以上◆干管做平面曲线规划,应充分了解收容管线的曲率特性及曲率限制

08:5849*◆电缆沟原则上仍设置于人行道上,其人行道的宽度至少要大于4M。◆电缆沟因沿线需拉出电缆接户,故其位置应靠近建筑线,电缆沟之外壁离私有地界应有至少30cm以上之距离以利电缆之布设。◆电缆沟如需作曲线规划时,应考虑收容之各类缆线之弯曲曲率之限制。◆对于综合管沟作平面线形规划,应对道路之现状,未来的计划以及其它管线单位未来发展的调合作正确的调查以作规划的上位计划08:5850*结构型式及断面尺寸规划◆综合管沟干管的结构形式采用挖覆盖法施工其结构型式以箱型为主箱形综合管沟标准断面配置图例08:5851*◆干线综合管沟结构形式以盾构法施工其结构型式以圆形为主圆形综合管沟标准断面配置图例08:5852*◆支线综合管沟结构形式一般采用较为轻巧简便型式支管综合管沟标准断面配置的结构形式规划图例08:5853*◆缆线综合管沟结构形式一般采单U字型或双U字型08:5854*◆断面尺寸的规划1.干线管沟的尺寸,净高最小高度为2.2M,宽度依其管线类可采单室或多室的规划,人行走道宽度不得少于90cm2.支线管沟最小净高至少2M,外加步道混凝土厚度10cm及预留顶高10cm合计2.2M,而走道宽度则不得小于80cm3.缆线管沟因非属密闭空间之工作场所,因此沟深不宜过深一般以1.0—1.5M为原则,净宽为0.90M—1.20M,其作业空间为60cm—80cm,最上层托架与沟盖之距离为15cm,最下层托架与版底之距离为20cm08:5855*特殊段设置规划◆干线综合管沟特殊段的规划1.在人员出入口规划以阶梯的设置为原则,若有空间不足应用时亦可考虑用爬梯方式设置2.自然通风口与强制通风口,以交互设置为原则3.集水井应设于干管断面坡度最低处,每200—300M设置一次,包含沉砂池,沉池及油水分离设备4.材料投入口,以设置在道路下方为原则,注意道路上材料投入口的开口处应做好防水措施,以防地表水渗入孔内5.管线分汇室一般设在道路交叉口的下方,设置应考虑附近管线及其它结构物的相对位置以避免施工上的困难08:5856*◆支线综合管沟特殊段的规划1.人员出入口采传统人孔方式以爬梯进出,设置于慢车道或人行道上,每隔50M设一处,亦可兼作材料投入口及维修时的通风口使用(维修时以抽风机强制通风)2.集水井于支管道特殊段最低处设置以利抽水3.对于通风口,假如支线管沟内有布设发热电缆、可使管道内温度上升,须设通风系统,但在安全无虑的下,可考虑不设通风设备4.各类管线的专属特殊段可依各管线单位的需求作精简的规划08:5857*◆缆线管沟特殊段的规划一般采多孔管,保护管或箱涵结构,至于管线的分汇室,电缆沟的起终点,可采用加宽或加深来处理,要更加设抽水井设施08:5858*附属设施的规划◆基本项目综合管沟的附属设施包括:1.电力配电设备2.照明设备3.换气设备4.给水设备、防水进入设备、排水设备5.防水、消防设备、防灾安全设备6.标志辨别设备、避难设备7.连络通讯设备、远方监控设备

08:5859*◆综合管沟附属机电设施规划1.排水设备在电源、运转及操作、泵浦型式及异常指标方面都有一定要求2.通风口之位置,一般置于中央分隔绿带,但若中央隔绿带宽度不足时,可考虑设置于人行道上,至于强制通风口,因其会产生噪音,仅可能设置于分隔绿带3.消防安全设备如紧急广场系统、灭火系统、出口标志灯、通信设备等都有相关规定4.综合管沟内应依需要设备之指引标志、管理标志、用途标志及警告标志等设施08:5860*安全规划◆防洪规划综合管沟对防洪的规划,首先考虑规划设置综合管沟系统网络区域的防洪标准作为依循◆防止侵入、防止窃盗及防止破坏的规划综合管沟是都市的维生管线设备,未经管理单位的许可是不准随意进入综合管沟体内,以杜绝可能发生的情况◆防火灾的规划以防止综合管沟内收容管线,引起燃烧◆防爆的规划综合管沟内有时含产生沼气,为防止沼气的爆炸,事先必须有防爆的规划◆管道内含氧量及有毒气体侦测的规划对于综合管沟内含氧量及有毒有气体侦测在规划阶段均常按照政府劳工安全卫生法令的规定办理,以维持在管道内作业人员的安全08:5861*电力、电信干扰防制措施规划◆基本原则为降低电力缆线电磁效应对电信系统干扰的效应,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干扰,以保障电信系统的通讯质量及人员设备的安全◆电力、电磁干扰与事故的防范1.电力与电信缆线若平行布设且位置相近,可能会产生电力、电磁干扰效应,但若同时配置遮蔽导线接地工程,则可减轻此困扰2.综合管沟中的电力管道电性连接与接地措施非常重要——目的是降低电力电磁干扰效应08:5862*综合管沟的设计内容1、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包括综合管沟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各类孔口布置设计等。2、主体结构设计、围护设计、地基加固设计3、附属设备设计包括综合管沟内部的给水、排水、照明、供配电、通风、消防、标识、建筑、防灾报警、电控监视等。4、综合管沟内各类管线技术设计包括电力电线、通信电线、给水管道、热力管道等技术设计等。综合管沟的设计08:5863*设计原则综合管沟的设计宗旨是:“安全、合理、经济、简单、并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1、综合管沟的平面线型应基本与所在道路的平面线形平行,但综合管沟平面线形的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的曲折角要求。

2、综合管沟的纵纹应考虑综合管沟内部自流排水的需要,其最小纵坡应不小于2‰;其最大纵坡应符合各类管线敷设方便,一般控制值为20%,特殊情况例外。3、综合管沟的最小埋设深度应根据路面结构厚度,必要的覆土厚度以及横向埋管的安全空间等因素确定。4、综合管沟断面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敷设空间、维修空间以及扩容空间的需要;断面型式与各类管线的布置应满足综合管沟安全运行的要求。5、综合管沟特殊断面的空间应满足各类管线的支接口、分支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材料投入口等孔口以及集水井的断面尺寸的要求。6、综合管沟内的缆线一般布置在支架上,支架的宽度与纵向净空应能满足缆线敷设及维修需要,支架的跨距应根据计算及实际施工经验确定;大口径的管道一般安置在支墩或基座上,文墩或基座的跨距也应根据计算确定。08:5864*综合管沟的设计特殊情况的建筑技术处理◆穿越既有地下设施当综合管沟下穿既有地下设施,在接头处也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为此也需要在接头部位做成弹性铰,以使其能自由变形◆与其他地下设施的交叉1.综合管沟与既有管线的交叉①综合管沟与非重力流管线交叉时,综合管沟埋深保持不变,其他管线在综合管沟上部(下部)穿越②综合管沟与重力流管交叉时,重力流管线的埋深保持不变,局部降低综合管沟的埋深并在既有重力流管线的下部穿越③当综合管沟连续穿越埋深差异较大的重力流管线时,应综合考虑降低共同沟的整体埋深08:5865*2.综合管沟与既有地下构筑物的交叉技术措施有二:

①整平面布局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最为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当综合管沟与立交桥基础或高架道路基础交叉时,主要采用这种技术方案②立体穿越当综合管沟与既有地下设施相互交叉,而又无法通过平面位置的调整来避免既有地下设施时,只能采取立体穿越的方法来处理两者的交叉问题08:5866*◆与规划地下设施的共构1.综合管沟与立交桥基础共同构筑综合管沟原则上应与立交桥基础同时施工,但应设计成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体,如果因空间位置的限制,则必须采取共筑的方式2.综合管沟与地铁等线状地下设施共构根据空间位置,采取上、下共构与左右共构两种模式,当综合管沟与地铁共构时,必须验算地铁车辆运行引起的震动对综合管沟各种管线的影响,如有必要,必须加设弹性支座等各种减震、隔震设施

08:5867*◆管线引出1.立体交叉在综合管沟的分叉处,采用立体道路匝道的建设方式,采用立体交叉的方式将管线引出2.平面交叉平面交叉需要考虑管线的转弯半径,并兼顾工作人员操作的必要空间,因空间限制而无法加大加深断面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分出时,只能采用平面交叉的方式引出管线

08:5868*防灾设计

◆防水设计1.综合管沟的防水措施有薄膜防水,包括封带防水、沥青防水、油毡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填缝防水2.综合管沟伸缩缝处需采用特殊的防水构造,通常在综合管沟伸缩缝的外围设置环梁并使用止水板进行防水3.综合管沟的电力、通讯等支接管处一般采用在支接管孔洞里外两侧采用止水钢板,中间填放沥青马蹄脂4.综合管沟产生裂缝的处理对于不渗水的龟裂缝,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后再做一层防水层;对于渗水严重的裂缝,则要钻孔进行内部钻孔灌浆处理

08:5869*◆防爆与抗震1.防爆土建结构达到二级防爆结构标准,沟内所有电气装置应防潮,照明用的灯具应是防爆型的2.抗震抗震设计的目的是使结构体在静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下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能吸收地震时产生的变形综合管沟抗震设计,首先分析地震波的传波特点及综合管沟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对软土层中的综合管沟采用静力法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08:5870*◆消防设计1.地下市政综合管沟火灾的危险性不易发现,危险性大;损失严重;控制火势和扑救火灾难度大2.设计①管线敷设:燃气管线不宜与其它市政管线敷设于综合管沟内,应采用直埋敷设方式,且应与综合管沟保持6m以上的防火间距②防火分区:对于控制火灾的蔓延意义重大,但目前对防火分区如何划分,尚无章可循③报警系统:有效地探测初期火灾,尽早发现火情;综合管沟内应选用防潮型探测器④防排烟系统:排风口为自然与机械相结合,可将每个排风系统兼作火灾时的排烟系统,排风机应选用双速高温排烟风机

08:5871*⑤照明设计:日常照明采用40W防潮荧光灯;应急照明灯按规定设置⑥灭火器配置:无须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但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材⑦消防控制室:应设在道路的中间段,可与综合管沟集中控制中心同设于一室,室内配备要完善08:5872*◆防灾设施1.报警装置:煤气监测报警装置、温度探测装置、喷雾冷却装置、异常浸水报警系统、侵入监视装置2.消防设备:灭火器自动灭火设备3.紧急联系系统:在沟内设置的电话和有线广播4.避难诱导设备:诱导指示板,避难诱导灯,能正确、安全诱导入沟者向沟外避难5.其它防灾设备设计:防灾隔离、防水门装置6.设置多种类型的标识,便与安全管理08:5873*综合管沟的建设费用分担与投融资(一)建设费用分摊◆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建设费用由政府承担,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管线单位实现投资的部分回收。◆日本国建设资金由道路管理者与管线企业共同分担后期运营管理中,还是采取道路管理者与各管线企业共同维护管理的模式。◆台湾地区建设与营运费用由主管机关和管线企业共同分担

08:5874*(二)投融资途径

◆地下市政综合管沟项目的BOT模式1.BOT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①BOT模式是一种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②该模式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③BOT模式被认为是代表国际上项目融资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结构2.地下市政综合管沟BOT模式推广的基础①培育地下市政综合管沟专业投资者②构建地下市政综合管沟行业管理部门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3.地下市政综合管沟BOT模式融资结构设计①在融资结构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往往成为融资结构是否可实现的关键②政府的特许权协议;管线单位的纳管协议;政府的价格担保;政府的补贴协议

08:5875*综合管沟的管理与收费

(一)综合管沟的管理

◆管理机构的设置1.地下综合管沟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思路

协作型构建、公司化运作、物业式管理2.地下综合管沟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置应涵盖地下综合管运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并在各个管理环节上实行专人专职负责制◆管理的内容与程序1.巡回检查2.维护工程3.进出管沟的管理4.监控管理5.设备运转及管理6.紧急时的应变处置08:5876*◆管理的资金与分担1.管理费用的构成——地下综合管沟本体的折旧、维护与监测费用,折旧费、运营费、维护费,各种人工费,政府相关税费,相关运营维护的计提费用等2.管理资金的分担——由地下综合管沟管理公司与各管线单位分担◆管理的技术规程管理的技术规程与管理的内容与程序相配套,各地下综合管沟管理机构按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技术规程

08:5877*◆地下市政综合管沟使用费的构成1.管位占用费——如何确定是重点和难点2.运营维护费用——开支较大、相对较固定◆地下市政综合管沟的收费方式1.对于运营维护费,采用即期收费的方式2.对于管位占用费,可采取一次性买断式和租用式两种。◆地下市政综合管沟收费定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资金的回报要求、直埋条件下的相关费用、不同类型管线的收费差异、政府的补贴额度08:5878*综合管沟的管理法规(一)日本的相关法规

◆主要法规:《共同沟实施法》、《共同沟建设特别措法》《电缆沟(CCBOX)推进法》、《共同沟设计指针》《道路法》《日本共同沟建设特别措置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及费用分担”等关键问题(二)台湾的《共同管道法》

◆立法的目的经济使用地面下有限空间,推行道路多目标使用,延长管线的使用年限,节省营运成本◆立法经过缘自于公元1990年;1995年8月完成草案;1998年3月审查通过;2000年5月30日完成三读,通过立法程序;2000年6月14日经总统公布实施◆共同管道法的内容◆明定各级主管机关应规划共同管道系统,并订定实施计划◆优先施作共同管道并纳入其工程计划内一并执行◆明定共同管道由各该主管机关管理◆筹措共同管道建设及管理所需经费,明定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订经费分摊办法◆为筹措共同管道经费,中央主管机关依管线事业机构的申请得透过《共同管道建设基金》予贷款◆明定毁坏,违规使用,进入共同管道及擅自挖已设置共同管道的道路罚则08:5879*日本与台湾综合管沟法规制度的比较分析◆相同点1.制定的目的:都强调道路功能的维护与提升2.适用的法令位阶:都属于特别专法3.适用的管线单位:均明载于法规中4.明定综合管沟的主管机关5.明定中央及地方主管机关掌管事项6.明定综合管沟的专责单位与规划及建设作业程序7.明定综合管沟的特许条款8.明定综合管沟的使用与维护9.明确综合管沟的经费与负担08:5880*◆相异点1.对中央主管机关掌管事项不同2.日本仅明定建设大臣对综合管沟的指定及废止3.台湾则由直辖市及县(市)个别规划订定综合管沟系统4.对综合管沟的专责单位不同5.综合管沟的特殊条款不同6.经费与负担方面有所不同7.对破坏综合管沟的罚则不同8.对特别规定事项的条款不同08:5881*国外综合管沟的经验与启示(一)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了综合管沟投融资及费用分摊问题◆建立了良好的管理、运营和维护体制与机制(二)国内与国外差距分析与比较

◆规划建设的差距分析与比较投资建设与管理体制不落实、资金不落实、观念滞后、技术标准缺乏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法规的差距分析与比较部分城市已经进行法规建设的创新试点,总体上国家层面的相关法规建设处于空白。◆有关技术的差距分析与比较1.日本在地下综合管沟的规划、设计、施工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2.国内一方面在地下工程的建设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建设地下综合管沟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等各方面已经具备了初步能力。

08:5882*综合管沟项目经济可行性对于综合管沟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是和管道直埋相比。根据工程定额资料对该方案的各种地下管道独立埋设和进入综合管沟统一布设这两种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进行了估算,综合管沟的投资约高出直埋布设方式的50%左右。虽然造价有所增加,但综合管沟本身所特有的优点,其综合技术经济效益远高于所增加的初期建设投资。采用综合管沟后,检修或更换管线时,不用开挖及维修路面;可以减少因道路施工等带来的交通阻塞,从而可减少引起的其它行业停营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可延长各种管线寿命;可以回收管材;可以对进入综合管沟内的各行业进行租赁经营对投资进行回收。总起来说,修建综合管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出综合管道沟自身建设时所增加的一次性投入,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努力推行综合管沟技术的原因之一。08:5883*§7-3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效益分析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平均造价10~13万元/m,年维护费用830元/m管道直埋的成本比较初始建设成本、各次重埋成本、管线修复成本、交通阻碍社会影响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修复时间影响成本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避免重复修建引起的道路阻塞、地面混乱等问题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防灾效益拱形结构、分割功能分区,抗震、防洪、防风08:5884*荣湾镇地处于岳麓区与湘江一桥交叉点处,位于319国道上,是河西新城区的交通门户及多年形成的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三一九国道可与宁乡、益阳、常德紧密联系。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其管线牵涉许多重要交通动脉,管线工程安全高速的维护与运营将成为地下空间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长沙市荣湾镇综合管沟规划设计

08:5885*与管线直埋敷设方式经济比较1、表中内容为参考我国某设计院统计数据所得2、表中投资包括土建成本以及污雨水、给水、燃气管线成本,但不包括电力、电缆管线成本,施工方法采用明挖。08:5886*路网方案研拟根据以上资料收集及项目评估之结果,选择可行路线进行路网方案之研拟,依据各方案之效益评估结果,拟定路网方案及替代方案。效益评估之重点包括交通之延滞、道路维护、及管线更新维修等。路网方案研拟时应注意是否就可行路线加以选择串联、干管与供给管系统之整合、及系统与相关计画之整合和干管与新市镇之整合等。作业时之评估指针建议如下表所示,并将各指针以量化方式进行总体评估,选出最佳及可行之替代方案。08:5887*共同沟设计方案及工程概况荣湾镇综合管廊地处于枫林一路和麓山南路的交叉点处,计178公里,该段共同沟为南北双排双孔。由于煤气的易燃易爆性,故煤气管道享受“特殊照顾”,煤气共同沟为双排双孔共同中靠外侧道路红线的单独的210m×195m砼管沟,基本位于人行道下,平均沟底深度为4-5m。共同沟底平面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基本与煤气排管坡度相符,沟底地面由一10cm宽的小沟槽排水。在本段中,沿途过四个路口,各交叉路口共同沟以倒虹管形式过路口,倒虹管坡度为19%,至深点集水沟,设置水泵排水。共同沟每隔300m左右设材料投入口一只,管子、零配件、焊机等均由此吊入,计设置5×2=10只投料口。每个路口设入孔二只(松林路口除外),便于施工操作人员进出,计设3×2=6只入孔。另外,每隔100m左右设置通风孔,施工期间电线、氧气管、乙炔管均由此进入。共同沟工程施工结束后,其配套综合设施还包括防火、通风、水泵、照明及有关供配电、中央计算机、火灾报警、天然气报警、氧含量检测、闭路电视、广播通信等系统。

08:5888*共同沟主要设计参数08:5889*共同沟中各种管线的布局一般情况下,依靠重力流的污雨水管线适宜采用直埋的形式,单独敷设,因为污雨水管线进沟一方面造成投资增加,同时污雨水产生的废气不利于共同沟的维护,但也有的地区污雨水管线进入共同沟内。高压的主供水管一般应独处一室,当给水管与电力、电信管线同沟时,应注意施工质量,加强维护管理,避免爆管的发生。

当强电与弱点共处一室时,应注意采用屏蔽措施,避免强弱电管线的相互干扰,而且110KV的高压电缆管线应外加屏蔽铁盒。

08:5890*附注:一、图例:E—电力电缆T—通讯电缆W—给水管道G—燃气管道二、共同沟布置在车行道下

共同沟管线断面图布置

08:5891*共同沟自动监测防灾系统

08:5892*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1、综合性: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将市政六大类管线集中综合布置,形成新型的城市地下智能化网络运行管理系统。这是充分考虑到地下空间的利用是不可再生的和它的不可逆性,一旦形成,土地将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它的存在也势必影响将来附近地区的使用,这些特点就要求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格外重视。6大类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强电和弱电。(即通讯、有线电视等)管廊高3.2米,宽4.8米。根据各城市或根据不同路段的需求,管廊的空间和收容物可以根据规划和市场要求进行设计。2、长效性:市政管廊土建围护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保证“管廊”50年以上使用寿命,并按规划要求预留50年的发展增容空间,做到一次投资,长期有效使用。3、可维护性:市政管廊内预留巡检和维护保养空间,并设置必需的人员设备出入口和配套保障的设备设施。平均每1000米设一个工作井,同时配备起重吊桩和活动梯车为管线更修管线、检修、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08:5893*4、高科技性:市政管廊内外设置现代化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采用以智能化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为主、人工定期现场巡视为辅的多种高科技手段,确保“管廊”内全方位监测、运行信息反馈不间断和低成本、高效率维护管理效果。智能化监测可使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隐患,使危险被阻止于最小范围内。5、抗震防灾性:市政管线集中设于地下市政管廊内,可抵御地震、台风、冰冻、侵蚀等多种自然灾害。在预留适度人员通行空间条件下,兼顾设置人防功能,并与周边人防工程相连接,非常状态下可发挥防空袭、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的功效。最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的地下空间资源,并使其从平战结合的思想进行结构设计。08:5894*6、环保性:市政管线按规划需求一次性集中敷设,可为城市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地面与道路可在50年内不会因为更新管线而再度开挖。市政管廊的地面出入口和风井,可结合维护管理和城市美化需要,建成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7、低成本性:由于市政管廊采取一次投资,同步建设,各方使用,多方受益的形式,不仅克服了现存模式的多种弊端,而且在综合成本上也得到了降低和控制。8、投资多元性:市政管廊可将过去政府单独投资市政工程的方式,扩展到民营企业、社会力量和政府等多方面共同投资、共同收益的形式,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有效解决此类市政工程筹资融资难度大的问题。08:5895*9、营运可靠性:市政管廊内各专业管线间布局与安全距离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并沿管廊走向,结合防火、防爆、管线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设置分隔区段,并制定相关的营运管理标准、安全监测规章制度和抢修、抢险应急方案,为“管廊”安全使用提供了技术管理保障。我国的市政公用设施65%已经陈旧,全国供水管网漏失率最高达40%,平均失水率达27%以上,相当一部分的城市燃气管网建于七八十年代,已经运行了二三十年,这种潜在的危险足以令我们夜不安枕。综上所述市政管廊的9大特点,彻底革除过去对地下空间资源和资金造成的巨额浪费,及对地下已有管道的严重破坏等弊端;过去那种市政地下基础设施的多头报批、重复建设、重复开挖将一去不复返。市政管廊的优点可总结为:“一次投资、永续利用、一次动土、不复开挖、智能管理、维护可视、无限增容、综合成本、整合资源、减少浪费、树立市政新形象”。08:5896*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08:589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9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

08:5898*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一本万利工程1、背景驱动2、盈利策略3、选菜试菜4、价值创造5、完美呈现6、成功面试7、持续改造(一)、一本万利工程的背景驱动

1、什么是一本万利

2、餐饮时代的变迁菜单经验的指导方针运营市场定位的体现经营水平的体现体现餐厅的特色与水准沟通的工具餐厅对顾客的承诺菜单承诺的六大表现1、名字的承诺2、质量的承诺3、价格的承诺4、规格标准的承诺5、外文翻译的准确6、保证供应的承诺

1、顾客满意度餐厅价值、价格、合理感、愉快感、安心感、美味感、便利感、满足感、有价值感、喜悦感、特别感2-2、初期投资餐厅面积、保证金、设备投资、店铺装潢、器具用品投资、制服选定、菜单制作2-1、开业准备厨具、供应商选定、设计、用品选定、餐厅配置、员工训练、餐厅气氛、促销方式3、经营数据营业额、客流量、成本率、人均消费、顾客回头率、出品速度、人事费用菜单内容决定决定相关相关决定决定决定决定以菜单为导向的硬件投资

1、餐厅的装修风格2、硬件设施服务操作3、餐厅动线4、餐具与家俬5、厨房布局6、厨房设备菜单设计正果1、能诱导顾客购买你想让他买的餐点2、能迅速传达餐厅要表达的东西3、双赢:顾客喜欢、餐厅好卖餐厅时代的变迁食物时代硬体时代软体时代心体时代食物食品饥食饱食品质挑食品味品食品德惧食体验人们正在追寻更多的感受,更多的意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幸福(二)盈利策略1、组建工程团队2、确定核心价值3、确定盈利目标4、确定客单价5、设计盈利策略6、确定核心产品谁来设计菜单?产品=做得出来的物品商品=卖得出去的物品商家=产品具备商品附加值物(什么产品)+事(满足顾客何种需求)从物到事从食物到餐饮从吃什么到为什么吃产品本身决定一本,产品附加值决定万利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从概念到五觉体验创造产品的五觉附加值体验何来

一家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让消费者完全投入的时候,体验就出现了PART01物=你的企业卖什么产品+事=能满足顾客何种需求?确定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1、卖什么样的菜2、卖什么样的氛围?3、如何接待顾客?卖给谁?卖什么事?卖什么价?企业目标的设定1、理论导向的目标设定2、预算3、制定利润目标费用营业额亏损区利润区临界点变动费用总费用营业额曲线费用线X型损益图利润导向的目标设定确定目标设定营业收入=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营业税率例:A餐厅每月固定成本40万,变动成本50%,营业税率5.5%,目标利率每月8万,问A餐厅的月营业收入:月营收入=(40+8)÷(1-50%-5.5%)=48÷0.445=108万测算损益平衡点保本线=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营业税率例:A餐厅保本线=40÷(1-50%-5.5%)

=40÷0.445

=90万定价的三重意义2、向竞争对手发出的信息和信号1、是利润最大化和最重要的决定因素3、价格本事是价值的体现定价由此开始1、评估产品、服务的质量2、寻求顾客价值与平衡点3、以价值定义市场确定客单价盈利占比策略

占比策略内部策略销售占比占比策略内部策略10%40%10%20%20%(三)、选菜试菜1、ABC产品分析2、产品的确定(食材、口味、烹调、餐饮)3、成本的确定ABC分析策略毛利率营业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