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_第1页
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_第2页
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_第3页
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_第4页
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式默写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夫当关,万夫莫开。”26、〈〈蜀道难》中用: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暗谏当权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4.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10.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夭高猿啸哀,渚清沙白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衰败景象,不尽长江滚滚来。1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15.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喧廊,砾崖转石万壑雷。”的动人心魄;可以和杜甫同登高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阔大的秋景;可以和柳宗元同行,坐在小石潭旁边感受“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石一道在未能尽兴游览之余,感悟“尽吾志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写诗人催泪伤感的表现的诗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梦啼妆泪红阑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14.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1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珠小珠落玉盘”句化来,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结句“江空月18.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0.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惊叹和对月亮的深情超过世界上的〈〈石头城》中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触物伤怀,慨叹胜迹不再繁华过眼的历史沧桑;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白居易〈〈琵琶行》的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一轮秋月以及寂静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8.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所学也。”18.句。比如〈〈荀子?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和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蓝”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7.«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9.«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8.间,橘橹灰飞烟灭。”9.在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曹操的〈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16.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7.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9.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1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