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动与静教案5篇物理动与静教案篇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试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试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试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试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学问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状况。
物理动与静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3.了解物理的讨论方法:从试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材分析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能观察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观察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讨论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三、进行新课
1.光反射的规律
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转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看:墙上光斑及其改变。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看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试验一:
1.根据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看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转变入射点的位置,转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试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观察反射光线吗?
引导学生分析试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物理动与静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并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
4、学会用力的分解学问解释一些简洁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景的再现和试验模拟体会物理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3、通过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理解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意义,并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商量,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育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看一幅打夯的图片,分析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人一起打夯。
2、模拟打夯,指出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的实际意义,突出等效替代的思想。
3、引出力的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力的分解。
〔二〕一个力可分解为几个力?
由打夯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力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任意几个力,最简洁的状况就是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
〔三〕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遵循什么规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力的分解实例分析
以一个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出很多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有很多组解,但假如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那力的分解就只有唯一解了。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一、斜面上重力的分解
[演示]用薄塑料片做成斜面,将物块放在斜面上,斜面被压弯,同时物块沿斜面下滑.
[结论]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
[分析]重力的两个分力大小跟斜面的倾斜角有何关系?
[结论]通过作图和试验演示可看出倾角越大,下压分力越小而下滑分力越大。
[问题]游乐场的滑梯为什么倾角很大?山路为什么要修成盘山状?
[分析]斜面倾角越大,使物体下滑的力越大,物体越简单下滑,故公园滑梯倾角较大,但山路若直接从山脚往山顶修,则倾角太大,车辆上坡困难而下坡又担心全,是不行行的,修成盘山状则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直角支架所受拉力的分解
[试验模拟]同学甲用一手撑腰,同学乙用力向下拉甲同学的肘部,让同学谈体会,即分析向下拉肘部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试验演示]在支架上挂一重物,观看橡皮膜的改变,分析重物对支架的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分析]支架所受拉力一方面挤压水平杆,另一方面拉伸倾斜杆。
[分解]按效果分解拉力并作出平行四边形法。
三、劈木柴刀背上力的分解
[观看图片]为什么一斧头下去,木桩被劈开了?作用在斧头上的力实际产生了什么效果?
[小试验]同学甲双手合十,同学乙用一只手试图从甲的两手中间劈下去,体会手上的感觉。
[分析]乙同学的手向两侧挤压甲同学的两只手,因此刀背上的力的作用效果也是使得刀的两个侧面去挤压木柴。
[分解]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刀背上的力,作出平行四边形,并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
[思索]由生活阅历可知砍柴的刀越锐利越简单把柴劈开,为什么?分析分力大小跟分力夹角的关系。
[体验]通过小试验体会在合力肯定的状况下,分力大小随其夹角改变而改变的规律:
○用一根羊绒线,中间吊一个砝码,观看当抓住线的两手距离不断增大时线有何改变。
○用两个弹簧秤共同拉一个砝码,拉的夹角渐渐增大,观看弹簧秤示数的改变。
[规律总结]在合力肯定的状况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应用]
○如何把陷进泥潭的汽车拉出来?
○如何移动一只很重的箱子?
〔五〕小结:
1、知道什么叫力的分解
2、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把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的方法。
物理动与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学会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
“像〞的概念,区分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
二、导入
学生观看课本p54照片
设问湖中的倒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
展示外表平的镜子、玻璃板、外表抛光的金属板、安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亮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
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三、新课
〔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试验1内容活动卡p35试验1
记录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
量出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试验2内容活动卡p35试验2
观看比较描画与原画的大小、左右和朝向关系
结论虚像、对称、大小相等
练习课本p56思索与练习1.2.5.
〔二〕、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课本p54-p55
发光点s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全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镜面后的s。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人眼感到反射光线是从镜面后的s发出的,似乎s在发光,s实际没有光线射出,它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物体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平面镜中形成一个相应的虚像点,在平面镜中就形成了物体的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演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利用物像对称性先决定像点位置,任取两根发散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用虚线表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提问假如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状况会怎样?
练习活动卡p36思索和商量1.2.
课本p56思索与练习3.4.6.
〔三〕、平面镜的应用
阅读课本p55
平面镜作用:1.成像2.转变光路
练习活动卡p37探究1.2.3.
小结1.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
2.平面镜中的虚像的产生
3.平面镜的应用
作业
活动卡p38家庭试验1.2.
板书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二、平面镜成像缘由
1.光的反射
2.光路可逆
三、平面镜成像应用
课后记录
物理动与静教案篇5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留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互相关系、计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分;对本章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试验题的形式出现,特殊是试验的考查敏捷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试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稳固对基本学问的理解,要留意培育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肯定的把握,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合作协议书合同5篇
- 怎么说辞职申请书
- 农民个人贷款申请书
- 像老婆借钱申请书
- 交保险的申请书
- 疫情远程开标申请书
- 合伙清算申请书
- 房屋监定申请书
- 施工作业申请书
- 仲裁申请书 借贷
- 产品报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方案 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女性围绝经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 2025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
- GB/T 16545-2025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腐蚀试样上腐蚀产物的清除
- 无人机公司飞手管理制度
- 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电子版预览
- 电池(组)装配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公路机电安全培训课件
- DB42-T 2389-2025 陶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 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