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案苏教版_第1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案苏教版_第2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案苏教版_第3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案苏教版_第4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考报告】①氯化钻溶液的变色原理②浓度、温度变化对氯化钻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③/、同条件下(酸、碱性),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和程度bbb教材谓研究对数必殖是遮反同比学平衡此曲奏平匍,印反臧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旃话行,没有伸止在平衙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含货保持恒定.若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衙会发生移动.然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4.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平衡规律(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正(2)压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在恒温下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会使三、氯化钻溶液的变色原理芯-噎m'蓝M 2.水解条件的比较E已改乙薛隐I- won解濯乙蕤乙酯u苒名师点航近酸+乙酸乙就考点:理解:q援窕因此,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的一般思路是:速率不变:如向定容容器中充人惰性气体«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浓度”一改变压强卜平衡将发生移动改变温度.一改变压强卜平衡将发生移动改变温度.应用上述方法分析时还应注意:i)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不是(2)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物质浓度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3)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同起来。如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将提高;但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只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22再滴加蒸储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该试管片刻。观察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稀释时,溶液由蓝色一紫色一很快变成粉红色(平衡向左移动);(3)加热时,又由粉红色一紫色一蓝色(平衡向右移动)。点拨三、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注意(1)水浴温度控制在约60〜70c之间,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5C,所选温度要尽量(2)为保证实验的一致性,滴加指示剂的量要(3)由于试管在制作时规格总有偏差、观察乙酸乙酯剩余体积时肉眼观察有偏差,若用透明胶带纸对液相界面做标记效果更明显。这样做的另一个优点是就算在量取液体时有点偏差也(4)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除描述乙酸乙酯层剩余体积的大小外,还可以看试管中液体界面有无变化:界面无变化的只加了蒸储水;界面有上升的是加了硫酸的;界面明或从乙酸乙酯气味变化:气味无变化的只加了蒸储水;还有一点乙酸乙酯气味的是加了硫酸的;乙酸乙(5)为防止第一支试管内的乙酸乙酯挥发的太多,因此加热时间不能太长,但也不能加热时间太短,以防(1)甲同学在制得乙酸乙酯后,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的钠溶液的操作是。A.吸收乙醇(3)甲同学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醛和水,应选加入无水氯化钙,分(4)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乙同学利用图2/cmAC②分析实验(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浓硫酸的剂2CaCl2.6C2HOH说明加入无水CaCl2可除去乙醇。蒸储时加入的试剂,既要考虑吸收水,又A、C组可知,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1)2NO2(g)N2O4(g)AH=—57kJ-mol,_._..—1(2)2HI(g)^^H(g)+12(g)AH=QQ>0)加压(缩小体积):平衡,颜色。解析(1)加压,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正向移动,因为二氧化氮增大的浓度大于(2)加压平衡不移动,但是通过缩小容器体积来增大压强,所以最终浓度增大。加热平衡正向移动,所答案(1)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先深后浅,最后气体颜色比原来深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深课时限时训练工化•建进叁标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下列物质,能使该指示剂显黄色的是()解析使指示剂显黄色说明平衡向右移动,即必须使c(In一)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C.酯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相同2-4.反应X(g)+Y(g)^^2Z(g)A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解析因为此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没有变化,故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可同等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为无色C.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色、紫色、红色解析由于有机层溶有乙酸,可以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下层是NaCO0.5mL,这时,紫色石蕊将6.在盛有氯化钻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颜色的变化是()蓝色粉红色+4CI,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颜色由粉红色逐渐转变为蓝色a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7.对于平衡CO(g)'CO(aq)A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8.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题意中明确指出“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说明温度降低,反应②Ur9.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且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有可逆反应X(g)=^,3Y(g)+2Z(g)。该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达到了化学平衡,该化学平衡的标志是()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解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主要看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物和生o3OOQ■Efuuunnr.f.-j3OOQ■Efuuunnr.f.-j-311.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在蒸储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3)为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填字母)。(4)再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分离。其目的是(5)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振荡。其目的是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加入另一干燥的蒸储烧瓶内,再蒸储。弃去低沸点福分,收滴加醋酸是增加反应物醋酸的浓度,蒸储的目的是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这些措施均答案(1)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2)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3)B(4)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5)除去粗产品中的水222),2动”或“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2—色zCHCOOCCH+HO-'CHCOOHCHCHOH2高度,再迅速放回水浴中继续加热,如此反复进行。改变/(mol-L1)45037862123(1)完成上述对比实验时,每组实验都必须控制不变的因素有(2)分析上述数据,得到乙酸乙酯水解速率的结论是:;(4)欲使乙酸乙酯完全水解,可采取的措施是;(5)有同学认为有必要用蒸储水代替NaOH§液重复实验,对上述数据进行修正,主要O解析催化剂的作用和反应程度问题是两个问题,要区分开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