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通大意明确法1.明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的意境及表达技巧。.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再如,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析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一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一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一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一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一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读正文(一)明结构章法,知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诗歌形式体例特点作用形式特点诗古体诗句式灵活,中间换韵以自然段为层律诗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绝句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阕(上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下片)承接上阕(上片),表达主旨抒情(主)12.基本特点(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 系,如乐景衬哀情等。(二)抓意象“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第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能创造出与其特征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达,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三)抓用典典故,指诗歌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运用典故的目的,不外乎作者的自比、反比和类比。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典故大多会在“注释”中说明,以便考生理解)(四)抓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歌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抓关键词,主要抓以下关键词:类型阐释示例典型诗句显性词语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包含“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词语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独”“闲”两字即是情语,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隐形词语(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他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词语叫“景物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2)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口”“徒”“空”“尚”“犹”等词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五)抓“诗家语”“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古典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1.特殊句法技巧展示省略成分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倒装结构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2.词类活用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分类教材典例阐释名词活用作动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就被休回娘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使动用法,意为“使……绿”。春风又使大江南岸变绿了,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重”,意动用法,意为“以……为重”。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名词作状语橘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烟”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样”。曹操的水军像灰尘、烟雾一样飞散消失了。3.互文见义概念理解方法教材典例“互文”指古代诗歌中的相邻句子所用的某些词语(一般是在前后句对应的位置上)互相补充,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生物乙醇技术应用探讨
- 教育心理学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 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商业价值挖掘与实现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节奏控制制度
- 抖音商户策划专员用户画像更新制度
- 全球化浪潮下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下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优先道设置研究报告
- CAP-1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碑帖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大学《机电传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钢厂烧结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医学课件】粪便检验
- 货架安装施工方案
- 德国司法鉴定培训心得
- xxxx智能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 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专项题库】
- 手机租赁协议书
-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课件
- 快消品销售聘用合同书范本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