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名校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名校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名校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名校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名校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物种,不适合选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应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主要目的是使小动物爬出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用的药液多,所以一般比沾蘸法时间短

D.制作生态缸时,为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按时向生态缸中补充所需物质

2.如图为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代中女孩的患病率低于男孩的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代中可能出现正常纯合子

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则Ⅲ代中不可能出现患病男孩

3.短萃飞蓬植株一般为二倍体(2N=18,在野生群体中也发现了三倍体自然变异植株但三倍体自然发生率较低无法满

足培育优良品系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人工培育短萃飞蓬植株三倍体的方法,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短萃飞蓬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18个四分体

B.较二倍体短萃飞蓬,三倍体植株更粗壮高大结实率高

C.人工培育短飞蓬三倍体时,必须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

D.由二倍体培育成的三倍体短萃飞蓬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

4.为研究低温和细胞分裂素对茄子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光照和二氧

化碳浓度适宜)

,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组别

处理

常温+喷施蒸馏水

常温+细胞分裂素溶液

低温+喷施蒸馏水

低温+细胞分裂素溶液

18.69

20.17

10.74

12.01

9.19

12.58

2.75

4.03

0.153

0.168

0.053

0.064

A.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

B.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

C.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

D.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

5.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

B.酶C提高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使T2值减小

D.T2后B增加缓慢是由于A含量过少导致

6.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的N2

B.N3是生产者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

C.蜣螂所利用的能量N6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2×100%

7.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A.酸奶"涨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

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

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

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

8.10分)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

9.10分)2019年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硏究获新突破》

,屠呦呦团队近

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某课题

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酶1和酶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

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为了破坏DNA分子中的_________键。

(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

__________________。重组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转入农杆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

行初步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过程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

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产量巨大而又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是一组能够降解纤维素生

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在食品、饲料、医药、纺织、洗涤剂和造纸等众多的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是由至少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_______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用凝胶色谱将纤维素酶与其它杂蛋白分离时,先洗脱下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蛋

白质。对生产的纤维素酶进行初步检测,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中SDS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3)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还能被反复利用。若将纤维素酶进行固定,一般

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

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①为探究纤维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能,应该选用污染状况相同的_____________(填"浅色棉布"或"浅色丝绸")

②已知某种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的适宜洗涤温度范围是25-45℃,

利用①所选的污布进一步探究该种含纤维素酶洗衣粉

的最适温度,请补充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在25-45℃范围内设置______________的清水,各组清水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纤维素酶洗衣粉,将污

染状况相同的所选的污布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洗涤,洗涤强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分)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不易被蝗虫体内蛋白酶降解,是一种安全的细菌杀虫蛋白。某研究小组将类产

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基因(ppip)导入牧草中获得了抗蝗虫牧草品种。

(1)ppip基因,还有一些抗病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等都是用来提高植物的_______能力。该研究小组检查基因工程是

否做成功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

(2)下图是该研究小组设计的T-DNA元件示意图。

①携带ppip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T-DNA发挥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被检材料用含有底物(X-Gluc)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表达出GUS,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

从而使被检材料显蓝色。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天然植物体内无GUS,根据T-DNA元件示意图,请思考gus基因(-葡萄糖苷酸酶基因)在植物基因表达

载体中作为___________;选取该基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的甲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曲线关系图,乙图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

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桂状图。

(假设以葡萄塘为反应底物)

请据图回答分析:

(1)光合作用中在_________上发生的光反应为暗反应的发生提供了____________。

(2)若将该植物放到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装置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可知,储藏水果、蔬菜最适合的氧气浓度为______(填图中字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

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

测估计法。

2、制作生态缸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

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

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

【详解】

A、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物种,数量较少,不适合选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应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

A正确;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错误;

C、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一般比沾蘸法时间长,C错误;

D、生态缸是密封的,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不能向其中加入任何物质,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遗传规律: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女孩患病率低于男孩,但由于该家族Ⅲ代中个体数目较少,所以女孩

患病率不一定低于男孩,A错误;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的基因型只有Aa和aa两种,B错误;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Ⅱ2、Ⅱ3

有病,为aa,则Ⅲ1及第三代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是Aa,一定携带

致病基因,C错误;

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由于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XAYa,且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

XaXa,则Ⅲ代中不可能出现患病男孩,D正确。

故选D。

【点睛】

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

各选项即可。

3、D

【解析】

培育三倍体植株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株的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变成四倍体,用四倍体作母本和二倍

体父本杂交,产生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种子种下去长成三倍体植株。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

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

【详解】

A、有丝分裂过程不形成四分体,A错误;

B、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因联会紊乱,结实率非常低,B错误;

C、人工培育短萃飞蓬三倍体时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不需要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C错误;

D、由二倍体培育成三倍体,可导致相应的基因数量改变,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从表格可知,甲和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添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甲和丙两组

的自变量是温度,低温会抑制植物的光合速率;丙和丁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喷洒适量的细胞分裂素,

可缓解低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详解】

甲组与丙组对比可知,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A正确;甲组与乙组对比可知,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

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B正确;丁组与丙组对比可知,分裂素处理与低温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

有所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大。说明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C正确;表格中没有不同浓度细

胞分裂素的比较,无法说明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D错误。故选D。

【点睛】

在解答本题时,首先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确定实验结论。

5、D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

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反应物,B为产物。化学反应想要发生需要能量,

酶作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的进行。

【详解】

A、该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反应物逐渐减少,A错误;

B、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该反应已经是最适温度下进行,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使T2值增大,反应时间变长,C错误;

D、T2后产物(B)增加缓慢是由于底物(A)含量过少导致,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题图分析:N2、N5分别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N3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N4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据此答题。

【详解】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为图中的N2,A正确;

B、同化量等于呼吸量+生长、发育和繁殖量,因此N3是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正确;

C、蜣螂所利用的能量N6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C错误;

D、据分析可知,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2×100%,D正确。

故选C。

7、C

【解析】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对稻田举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烂;农作物、果树管理后

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详解】

A.乳酸菌为厌氧性细菌,无氧呼吸不产生气体,A错误;

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防止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B错误;

C.用酵母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增大酵母菌繁殖量,C正确;

D.松土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图示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能量①④为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同时伴随中二氧化碳的释

放,能量②③为食物链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量.通过图示分析可知: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

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

【详解】

A.能量以物质为载体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正确;

C.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③的能量属于②,无法比较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与生产者固

定的太阳能总量,C错误;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正

确.

【点睛】

该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通过图示分析找出"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

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的信息是解题关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包括三部分: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碳在生物

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二、非选择题

9、逆转录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T-DNA

启动子

在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

青蒿素产量

农杆菌中导入的不是重组质粒,而是普通质粒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

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

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1)据图示可知,酶1促进逆转录的过程,故为逆转录酶,酶2用于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故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破坏了DNA

分子中的氢键。

(2)构建重组Ti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启动子;重

组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转入农杆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初步筛选,原因是在重

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农杆菌中导入的不是重组质粒,而是普通质粒。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由图可知,农杆菌的作用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

到受体细胞中;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植株中的青蒿素产量,若产量增高,则说明

达到了目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步骤中的

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

10、葡萄糖苷

使蛋白质完全变性,掩盖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从而使电泳结果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浅色棉布

等温度梯度

组浅色棉布洗净所需的时间(或者相同的时间里污布污染程度的消退情况)

【解析】

1、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范围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

苷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2、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

3、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在催

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

【详解】

(1)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和CX酶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而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纤

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根据分析,在用凝胶色谱将纤维素酶与其它杂蛋白分离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

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所以先洗

脱出来的是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可以使蛋白质完全变性,掩盖不同蛋白质间的电

荷差别,从而使电泳结果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3)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酶一般不同包埋法,因为酶分子质量较小,容易容

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

(4)①由于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布的成分是纤维素,所以选择污染状况相同的浅色棉布。

②实验目的是探究该种含纤维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其余为无关变量。

实验思路:在25-45℃范围内设置等温度梯度的清水,各组清水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纤维素酶洗衣粉,将污染状况

相同的所选的污布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洗涤,洗涤强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各组浅色棉布洗净

所需的时间(或者相同的时间里污布污染程度的消退情况)

【点睛】

本题考查纤维素酶的作用,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固定化酶技术和加酶洗衣粉的作用,需要考生识记基本原理和基础知

识,在设计实验时考虑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1、抗逆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检测转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农杆菌转化法

将携带

的ppip转移至受体细胞,

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标记基因

天然植物体内无GUS,

不能催化X-Gluc

产生蓝色产物;若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与其相连的标记基因表达的GUS可催化X-Gluc产生蓝色产物。因此

可以通过有无蓝色产物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

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