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8900字】_第1页
【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8900字】_第2页
【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8900字】_第3页
【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8900字】_第4页
【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8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躺平”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21560一、绪论 420136(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4102891研究背景 438302研究意义 422199(二)文献综述 418610(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578631研究方法 5168262研究创新 511953二、“躺平”思想概述与理论基础 622072(一)“躺平”思想概述 67831“躺平”思想的基本概念 615892“躺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617392(二)“躺平”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718597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716702关于文化与青年的重要论述 76102三、大学生对“躺平”思想的认知现状 813886(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的选择 826731问卷设计 8195262调查样本情况 89582(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9287221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了解情况分析 9139862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接触传播分析 1013002四、“躺平”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117625(一)弱化劳动精神 1123625(二)社会责任淡化 1218835(三)藐视高雅,精神家园荒芜 1320885五、大学生“躺平”思想的应对策略 1318912(一)政府层面的应对策略 1328728(二)高校层面的应对策略 1420212(三)家庭层面的应对策略 1432548(四)个人层面的硬度策略 141118六、结论与展望 15641参考文献 16大学生“躺平”思想特点及对策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2021年以来,“躺平”这一话题风靡网络,成为当代青年人争相模仿和吹捧的文化。它以顺从、佛系、低欲望为情绪特征;以自娱自乐、自嘲自解为表达方式;以逃避现实、随波逐流为行为准则;以“内卷无理由,躺平即正义”为价值依据,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躺平”热潮。躺平文化盛行的原因值得思考,其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值得警惕。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从躺下走向躺下,应引起重视。一些主流媒体也表达了对这股文化浪潮的担忧。如《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相继发声,发表了《引导青年人远离“躺平文化”侵蚀》、《告别“躺平文化”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等相关文章,强调要警惕“躺平文化”对青年的危害,呼吁青年人要“燃”不要“躺平”。2研究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在教育中一直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过分强调智育的重要性,低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而形成“卧”。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拼搏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而且可以在拼搏精神的指引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第二,有利于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持久繁荣。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奋斗是分不开的。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繁荣昌盛。(二)文献综述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躺平”作出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青年亚文化等大方向。陈友华,曹云鹤(2021)介绍了“躺平”形成的背景,指出“躺平”反映了人们对激烈社会竞争中阶层流动的焦虑、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转变,并指出“躺平”的两种类型,梳理了“躺平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可能带来的双面性后果,讨论个体和社会如何理性面对“躺平”。令小雄,李春丽(2022)认为“躺平”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近期在国内已成为网络流行语。阐述了“躺平主义”的概念及实质,提出要加强对青年的价值和文化引领,推动青年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胡静(2021)介绍社会财富分配积聚性、社会阶层固化闭塞及社会关系多维复杂是“躺平一族”面临的现实困境。“躺平”是劳动异化过程中部分青年的行为选择,既凸显文化价值观多元性,也反映青年群体生存焦虑。并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提供疏解路径。王港(2021)认为躺平文化的出现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躺平借口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冲击。文章从躺平文化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梳理了躺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并从态度、制度、教师、学生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上选取的部分代表性文献,对大学生“躺平”相关方面研究很少,可以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三)研究方法与创新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首先,确定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收集所需数据;在此方法的指导下,梳理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形成对客观事实的科学认识。前人的研究启发和拓展了这一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许多大学生的调查,获得了关于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根据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学生拼搏精神现状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大学生拼搏精神现状,全面分析大学生拼搏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归纳总结法针对学术界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和奋斗特征的研究成果不足,且相关资料和文献较为零散,有必要进行整理,通过总结大学生突出的行为特征和思想状况,分析总结大学生突出的行为特征和思想状况。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培训方法。2研究创新本论文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力求找到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特征的关于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效能。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对于现有资料的整合分析发现,学术界对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研究很少,尤其是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考察对象的就更是屈指可数。本文选取刚入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二、“躺平”思想概述与理论基础(一)“躺平”思想概述1“躺平”思想的基本概念根据百度汉语的释义,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躺平似乎是一种妥协和放弃,但它实际上是“向下打破天花板”,选择了最被动的抵抗和胁迫形式。通过以上对平面文化概念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平面文化属于青年亚文化的范畴。首先,躺平文化是在青少年中兴起并流行的一种文化。青少年是平面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享受者,这反映了青少年所面临的困难、压力和焦虑。2“躺平”思想的基本特征(1)悲观性悲观是指对事物持消极的看法和态度,即对事物的未来和命运缺乏希望、期望和信心。悲观主义是印刷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更健康的文化更注重从消极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事物,看到事物的坏的一面多于好的一面,看到事物的丑陋的一面多于好的一面,看到事物的消极价值多于积极价值。(2)焦虑性焦虑逐渐成为一种被关注的压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中的客观现实。谎言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揭示了一些当代青年无法改变的现状和问题。平躺文化不仅反映了年轻人的焦虑,也加剧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3)颓废性颓废质朴文化的衰退其实是明显的。例如,“觉得身体被掏空了”、“我只想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等等论述,它传达了除了浪费时间什么都不想做的想法,并发出懒惰和颓废的信号,不仅反映了目标的未实现,也反映了战斗精神的虚无主义。感觉不是那么辛苦,瓷砖文化中有一种压抑慵懒的氛围。(二)“躺平”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出发,指出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分工,人的反常发展与分工密切相关。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分工约束和限制着工人从事一系列的特殊活动。只要工人不想失去他们的生存手段,他们就只能在这些活动中行动。由于分工的关系,工人只能从事单一的职业,只能允许工人单方面发展一定数量的人才,同时抑制了多样化人才的发展,使工人陷入片面发展和非正常发展的命运。针对这一事实,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2关于文化与青年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文化建设问题和青年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在文化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强则国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分认识到,在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坚定不移领导思想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文章,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它包含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历史性的、全球性的重要讨论,对“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发展文化”、“为谁发展文化”等基本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回答。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出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青年教育方面。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青年的优良传统,他一直关心和重视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长为人才。他通过演讲、座谈会和书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讨论。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核心思想包括“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提出,青年要努力工作,培养过硬技能,加强学习,锻炼品德,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敦促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主动去的年轻人,照顾他们,教育和引导他们,“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三、大学生对“躺平”思想的认知现状(一)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的选择1问卷设计此次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和政治面貌;第二部分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认知情况,包括对“躺平文化”的了解程度,对“躺平文化”的态度,以及对“躺平文化”成因的认识;第三部分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接触情况,包括接触形式、接触途径、接触程度和接触原因;第四部分分别从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旨在调查“躺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2调查样本情况本课题调查问卷的调研对象主要为就读的高校大学生。笔者采取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共回收调查问卷700份,数据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表3-1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汇总表基本信息选项人数比例性别男33247.43%女36852.57%年级大—36452%大二20329%大三7911.29%大四547.71%专业类别理工科47968.43%人文社科22131.57%政治面貌中共党员(预备党员)497%共青团员52975.57%群众11917%其他30.43%(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了解情况分析第一,关于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了解程度。如表3-2所示,当问到“您知道‘躺平文化’吗?”时,有33.86%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且有一定了解”,46.29%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太了解”,19.86%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说过”。表3-2您知道“躺平文化”吗?选项人数比例听说过且有一定了解23733.86%听说过但不太了解32446.29%没听说过13919.86%第二,关于大学生对“躺平文化”所持的态度。由于大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对待“躺平文化”的看法和态度也有所差异。如表3-3所示,大学生在“您对‘躺平文化’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的选择上,“乐于关注”占比7.14%,“不刻意关注”占比50.71%,“无所谓”占比29.43%,“坚决抵制”仅占比12.71%。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躺平文化”持“不刻意关注”或“无所谓”的态度,可见他们对“躺平文化”有着较高的容忍度,容易包容和接纳“躺平文化”,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还乐于关注“躺平文化”。表3-3您对“躺平文化”持什么态度?选项人数比例乐于关注507.14%不刻意关注35550.71%无所谓20029.43%坚决抵制8912.71%第三,关于大学生对“躺平文化”成因的认识。如表3-4所示,在问及“您认为‘躺平文化’的成因是什么?”时,选择“社会矛盾催化和外显”的占比64.57%,选择“网络媒介孕育和催生”的占比60%,选择“商业营销引发和助推”的占比45.29%,选择“潜意识宣泄和保护”的占比69.86%,选择“外来文化流入和浸染”的占比32.29%,选择“其他”的占比16.14%。由此看出,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主客观成因大体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关于“躺平文化”的形成原因已在第一章中作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表3-4您认为“躺平文化”的成因是什么?(多选题)选项人数比例社会矛盾催化和外显45264.57%网络媒介孕育和催生42060%商业营销引发和助推31745.29%情绪意识宣泄和保护48969.86%外来文化流入和浸染22632.29%其他11316.14%2大学生对“躺平文化”的接触传播分析当问及“您接触过哪些形式的‘躺平文化’?”时,如表3-5所示,选择“‘躺平’式表情包”的占比70.43%,选择“‘躺平’式语录”的占比73%,选择“‘躺平’式网络流行语”的占比78.29%,选择“‘躺平’式影视作品”的占比41.86%,选择“‘躺平’式歌曲”的占比49.14%,选择“‘躺平’式商品”的占比40.43%,选择“其他”的占比16.29%。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都从不同形式上接触过“躺平文化”,并且接触最多的前三种“躺平文化”形式分别为“躺平”式表情包、“躺平”式语录和“躺平”式网络流行语。表3-5您接触过哪些形式的“躺平文化”?(多选题)选项人数比例“躺平”式表情包49370.43%“躺平”式语录51173%'躺平式同络流行语54878.29%“躺平”式影视作品28341.86%“躺平”式歌曲34449.14%“躺平”式商品28340.43%其他11416.29%当问及“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躺平文化’?”时,如表3-6所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的占比为92.43%,选择通过“报纸传媒等传统媒体”接触到的占比为27.43%,选择通过“商业营销”接触到的占比为22.29%,选择通过“身边朋友”接触到的占比为44.43%,选择“其他”的占比为16.7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接触“躺平文化”的主要途径为网络途径。表3-6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躺平文化?(多选题)选项人数比例徴博'微信、贴吧、知乎、豆棚等网络平台64792.43%报纸传媒等传统媒体19227.43%商业营销15622.29%身边朋友31144.43%其他11716.71%当问及“您接触‘躺平文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如表3-7所示,11%的大学生选择了“出于好奇”,18.86%的大学生选择了“用于娱乐”,17.29%的大学生选择了“发泄情绪”,2.86%的大学生选择了“寻找归属”,36.86%的大学生选择了“随便看看”,还有13.14%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躺平文化”的原因较为复杂,这也说明“躺平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表3-7您接触“躺平文化”的主要原因?选项人数比例出于好奇7711%用于娱乐13218.86%发泄情绪12117.29%寻找归属202.86%随便看看25836.86%其他9213.14%四、“躺平”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一)弱化劳动精神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人可以认识人生和改造人生。人类在认识和改造生活的过程中,追求意义、价值和自由,使人类社会成为人类所向往的理想现实。探索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虚无主义、颓废主义、悲观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是黎平文化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扭曲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使他们适应现状,缺乏强烈的工作精神。如下表所示,23.57%和44.57%的大学生强烈意识到“扁平化文化”滋生了惰性,削弱了大学生的积极性。表4-1躺平文化.会辻大学生滋生懒惰心理,弱化大学生的奋斗动力选项人数比例非常认可16523.57%认可31244.57%不认可12417.71%不太认可9914.14(二)社会责任淡化“责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两种解释,分别为“分内应做的事”和“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期望。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任务和使命,是大学生的“承诺”。但到目前为止“躺平文化”正在考验着大学生,不断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下表所示,23%和42.43%的大学生认为“扁平化文化”会使大学生逃避责任。可见,“躺平文化”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制约了一些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部分大学生受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束缚,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表4-2“躺平文化会让大学生逃避责任,冲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选项人数比例非常认可16123%认可29742.43%不认可14420.57%不太认可9814%(三)藐视高雅,精神家园荒芜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预示了文化舞台并不是风平浪静的领地,而是喧哗热闹的战场。斑驳陆离、错综复杂的文化形态活跃于文化舞台,众多文化力量在上面亮相和较量,争夺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文化形塑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如下表显示,分别有21.29%和41%的大学生非常认可和认可“躺平文化”会模糊大学生文化认知,降低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和常传播“躺平文化”,被“躺平文化”吸引,这反映出了这部分大学生文化辨别力的缺乏,对于文化的好坏和优劣,对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的价值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表4-3“躺平文化”会模糊大学生的文化认知,降低大学生的文化品位选项人数比例非常认可14921.29%认可28741%不认可14821.14%不太认可11616.%五、大学生“躺平”思想的应对策略(一)政府层面的应对策略治理网络环境,传播主流文化“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这个了不起的数字代表了我国网络建设所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已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之一,互联网已成为亿万网民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第二大空间。因此,要有效管理网络环境,营造廉洁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作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即使不被主流文化所占据,也会被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所占据。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让主流文化占据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于人民。(二)高校层面的应对策略深化思政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契合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根据其特殊的课程性质、课程功能和课程功能,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你们学校的老师在思想政治课上教授‘躺平文化’吗?”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没有”,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树立问题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自信地通过思想政治课引导“扁平文化”。消除“扁平化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三)家庭层面的应对策略注重言传身教,树立正面示范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为子女提供了最初社会化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到,通过学习和模仿父母对人、事、物的认知、理解、判断和选择,父母的价值观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在此基础上,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言行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实现正确的“顶梁”和“底梁”。(四)个人层面的硬度策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追梦人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追梦者,成为美好的追梦者,不辜负青春,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是奋斗的目标,奋斗的潜能得到最好的激发。如果一个人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他将永远不会迷失。大学生要志存高远,立志奋斗,适者生存,拒绝安逸,拒绝享受,拒绝懒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奋发有为。大学生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用“中国梦”激发“个人梦”,把个人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在人民的伟大自我中,与国家同行,与国家共命运,创造青年自我的青年中国。第二,大学生应该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只有明确、合理地确定斗争的目标和计划,才能保证斗争的连续性和长期性,保持斗争的积极性。大学生在实现每一个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洒下奋斗的汗水,感受成功的喜悦,收获努力的回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获得感。六、结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具有悲观、颓废色彩和情绪的“躺平文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良好风尚,危害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加以研究,以寻求应对之策,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摒弃消极状态。“躺平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均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躺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不良影响,应整合政府、高校、家庭的力量,同时青年自身也要进行自我教育,做好自我提升。由于笔者自身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有限,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针对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后续会继续搜集材料,加强研究。总的来说,“躺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有待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参考文献KvieskienėGiedr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