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道安》柳宗元_第1页
《韦道安》柳宗元_第2页
《韦道安》柳宗元_第3页
《韦道安》柳宗元_第4页
《韦道安》柳宗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韦道安》柳宗元《韦道安》年代:唐柳宗元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

麾令递束缚,耀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蝎来事儒术,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暮闻号哭声。失职还西京。二女皆娉婷。休复事晨征。施捷超峥嵘。馀党号且惊。刃下俟诛刑。转道趋前程。涕血纷交零。义重利固轻。十载所能逞。前马出王城。麾下相欹倾。逆节非所婴。所死在忠贞。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韦道安》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

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

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

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

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

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

(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

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

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钻金母潭

记》、《钻金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小石潭记》、《袁家渴记》、

《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

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

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

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

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

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