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_第1页
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_第2页
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_第3页
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_第4页
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设计说明1.项目概述开源大道东天桥位于开创大道与开源大道路口东侧永和大道上,永和大道与云信路交叉口附近,云信路西侧为大型小区中海誉城,东侧为大型小区万科金色梦想及洋城村,路口对面为安置区。永和大道为城市主干道,根据现场观测,交通量大,车速快,通行车辆有货柜车、家用车、公交车,是永和开发区的物流车辆、过境车流及城市交通的重要通道。在洋城村路口对面开源大道北侧有公交车站,行人需穿过开源大道换乘公交车。云埔云信路已设计施工完成,云埔云信路连接永和大道及云埔工业区,周边地块开发迅速,大型施工车辆迅速增多,而且中海誉城及金色梦乡居民通过该路口过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洋城村村民通过洋城村路口红绿灯通行。云埔云信路路口与洋城村路口相距200m,与开创大道路口相距850m,随着中海誉城、金色梦想的建成以及居民的入住,云埔云信路路口人流量将显著增加,人车混行的现象将更为严重,将会严重影响到永和大道在该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该片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本项目直接影响永和大道两侧居民日常出行,为周边居民和行人提供便利的步行交通服务,同时为公交场站提供良好的过街通道。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改善交通网络,有利于提高永和大道的交通能力,有利于保障行人人身安全。2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1、设计规范及规程·《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穗开发改〔2016〕125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穗开规选〔2017〕4

号·《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2、设计标准(1)桥梁跨径及交角:跨径49.75m,交角90º(2)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72KN/m²(3)桥下净空:≥5.0米(4)抗震设防等级:地震加速度峰值0.1g(基本烈度为Ⅶ度)。(5)桥面宽度:主桥净宽5.0m,净空≥3.5米。(6)梯道净宽3.4m,全宽4m,桥面两侧护栏宽30cm。(7)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8)按100年一遇基本风压验算。(9)计算竖向自震频率:4.03Hz>3.00Hz。3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回复1.设计说明中应补充技术标准和新版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回复:同意补充相关标准及规范。2.主桁架的支座放在杆件上,不同于常规的放在节点上,需下阶段核实。回复:同意,下阶段细化计算,校核杆件安全。3.应补充人流量分析以确定桥梁功能和规模。回复:同意,说明中补充人流量分析内容。4.钢材不必采用桥钢,用C钢即可。回复:因为本项目为去重点民生工程,为保证结构的质量,本工程维持采用桥钢。5.栏杆的间距应适当减小。回复:同意,为保证安全,优化栏杆设计。6.梯道墩柱增加与梁的固结。回复:经计算校核,若把中间桥墩均固结,梯道与坡道内力较大,对结构受力不利。故维持原设计。7.应对方案进行比选,说明选取理由。回复:同意。已补充方案比选内容。8.应根据人流量设计人行天桥的型式,妥善解决道路两边的通行问题。回复:同意,说明中补充人流量分析内容,桥梁形式根据相关数据设计。9.钢结构造价高且不耐用,建议采用混凝土结构。回复:因方便以后对天桥进行改造或拆卸。故采用钢结构形式。10.该项目平面布置略显呆板,建议进一步优化。回复:桥梁平面方案根据周边地块各方以及街道意见调整,并获得选址批复。故维持原设计。11.如需预留电梯井,应按实际需求调整结构设计。回复:同意。若增加电梯,将完善电梯井设计。12.平面铺装宜采用火烧面花岗岩铺装。回复:同意。附属补充说明。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1岩土层结构特征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岩土层从上往下主要为①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2\*GB3②第四系洪积层(Q4pl)、=3\*GB3③第四系残积层(Q4pl)、④燕山期花岗岩(γ53)。场区地基岩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3.1.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1)素填土(1-1):该层连续分布于场地表部,所有钻孔均有揭露该层。厚度3.00~6.30m,平均厚4.35m。褐黄、褐灰、灰白等色,稍湿~很湿,松散~稍密,上部2.5m深度范围土层多为松散状,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含块石、碎石或砂土。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实测击数5~8击,平均6.6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取土样6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3.1.2第四系洪积层(Q4pl)1)淤泥质土(层号2-1):该层大部分分布,揭露于钻孔zk6~zk11,厚度2.50~10.80m,平均厚5.53m。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含腐殖质,具腥臭味,干强度较低。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1次,实测击数N=1~2击,平均1.4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取土样6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2)粉质黏土(层号2-2):部分分布,该层揭露于钻孔zk7、zk8、zk9、zk10和zk11,共5个钻孔。厚度2.60~10.00m,平均厚5.79m。灰色,浅灰白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有砂粒、粘土或淤泥质土。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1次,实测击数N=2~9击,平均5.9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取土样6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3)砾砂(层号2-3):大部分分布,该层揭露于钻孔zk6、zk7、zk8、zk9、zk10和zk11,共6个钻孔。厚度1.40~7.50m,平均厚3.97m。灰白色,饱和,稍密,颗粒级配较好,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粒间充填粘性土。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实测击数N=11~14击,平均12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取土样6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4.1.3第四系残积层(Q4el)砂质黏性土(层号2-4):连续分布,该层揭露于钻孔ZK1~ZK11,共11个钻孔。厚度2.20~4.90m,平均厚3.31m。褐黄、灰白等色,硬塑,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已风化成土状,遇水易散,为花岗岩残积土。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次,实测击数N=17~30击,平均22.7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取土样6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4.1.4燕山期花岗岩(γ53)1)全风化花岗岩(4-1):该层连续分布,揭露于钻孔ZK1~ZK11,共11个钻孔。厚度4.00~19.40m,平均10.40m。褐红、褐黄等色,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有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硬土柱状,岩芯手可掰断捏碎,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局部夹强风化岩碎屑。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1次,实测击数N=32~47击,平均37.4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本层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2)强风化花岗岩(4-2):该层连续分布,揭露于钻孔ZK1~ZK11,共11个钻孔。厚度7.30~30.40m,平均20.48m。褐黄、褐红等色,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半土半岩状或碎块状,岩块用手易折断,岩质较软,局部夹杂全风化岩,局部钻孔底部含中风化岩块。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7次,实测击数N=51~65击,平均56.7击,详见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该层进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40次(4.0延米),其实测击数为28~49击,平均值为41.5;修正击数为14.4~23.5击,标准值为19.5击。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统计结果见附表4。该层取岩样3件,其主要岩土参数指标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5)。本层属于属极软岩-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地层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详见地层统计表(附表2)、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3)及钻孔柱状图(附图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土工试验报告及统计表(附表3、4、5)。4.2工程地质分区经调查场地,场区地形整体较平缓,局部有起伏,地貌较简单,不必作分区论述。4.3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4.3.1不良地质经周边工程地质调绘并结合钻探资料分析,勘察场地无中等及以上全新活动断裂、滑坡、岩溶、地下洞穴、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亦无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但地下埋设有较多管线及存在可液化砂土。4.3.2特殊性岩土本区段揭露的特殊性岩土为:1)填土:场区的填土为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砂质黏性土、或为黏性土、或为黏性土及块石,连续分布于场地表部,松散为主。2)软土:场区的软土为淤泥质土,呈流塑状,于场地大部分分布,场地的淤泥质土层较厚,埋深较浅,淤泥质土具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差、自稳能力弱等特点。4)风化岩土:场区的风化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及强风化花岗岩,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在天然状态下承载力力较高,全风化岩和半岩半土状强风化岩遇水易软化、崩解。4.4水文地质条件4.4.1地下水场地地下水按性质及赋存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层地下水:1)第四系孔隙水赋存于砾砂层。砾砂层连通性较好,具有一定厚度,含水量较好,为本工程场区的主要含水层,主要由大气降水越层补给及附近河涌侧向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从水位较高处流出较低处,补给潜水和地表水。2)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全、强、中风化岩中的风化孔隙裂隙之中,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很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泥量。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性则越低。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在天然状态下,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以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含水层的渗入补给为主。3)地下水位埋深与变化幅度本场地初见水位25.56~28.11m,平均标高26.92m,初见地下水埋深为3.70~5.95m,水位平均埋深4.81m。根据钻探结束后第二天统一观测,场地内稳定地下水标高为25.26~27.80m,平均标高26.47m,稳定地下水埋深为4.10~6.30m,水位平均埋深5.25m。场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小。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水位变化幅度为0.80~2.00m。4)岩土的透水性根据地区经验及岩土性,对场地土的岩土透水性判断如下:素填土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其渗透系数K为0.01m/d,属弱透水层,局部含有较多块石,其渗透系数K为15m/d,属强透水层;淤泥质土及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K为0.002m/d,属微透水层;砾砂的渗透系数为12m/d,属强透水层;砂质粘性土和全风化岩的渗透系数K为0.01m/d,属弱透水层;碎块状强风化岩的渗透系数K为5m/d,属中等透水层;半岩半土状强风化岩的渗透系数K为0.02m/d,属弱透水层。4.4.2场地水、土腐蚀性本场区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判定:场地土对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对混凝土结构均具微腐蚀性,4.5地震效应4.5.1地震设防烈度建设场地位于广东省黄埔区境内,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4.5.2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分析本工程采取的基础为深基础,因此对段埋深不大于20m的饱和砂层或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根据本次钻探结果,钻孔ZK6~ZK9及ZK11存在埋深不大于20m的饱和砂层,本次钻探没揭露粉土。分别运用《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第4.3.2条公式4.3.2-1、4.3.2-2、4.3.2-3进行液化初判和第4.3.3条公式4.3.3-1、4.3.3-2进行详细判别,判别结果见附表6。钻孔的液化指数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第4.3.4条公式4.3.4确定,并按表4.3.4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结论:本场地的饱和砾砂层在7度地震作用下部分会发生液化,液化等级为轻微,综合判定液化等级为轻微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建议:桥梁工程单跨径为47.3m,为二级公路上的大桥。本场区的砂土层液化等级为轻微,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4.3.5条中的表4.3.5,建议对于桥梁工程,应采取部分消除液化沉降,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采取减轻液化沉降影响的措施。4.5.3软土震陷分析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的结果,本场区存在软土(淤泥质土),厚度2.50~10.80m,平均5.53m,淤泥质土的剪切波速实测值为119.21m/s,根据《软土地区岩工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第6.3.4条的规定,结合地区经验及工程地质调绘的结果,本场区可不考虑软土震陷的影响。4.5.4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本次勘察选取了两个代表性钻孔做剪切波速测试,实测剪切波结果见表4.1。根据本次钻探结果、邻近勘察项目的钻探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判定本项目场地北侧(即ZK1~ZK5)覆盖层厚度为20m;场地北侧(即ZK6~ZK10)覆盖层厚度为55m。根据剪切波实测结果及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判定本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为:本场地北侧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场地南侧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特征周期按桥梁所在位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上的特征周期和相应的场地类别,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表5.2.3取值:本场地北侧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本场地南侧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4.5.5场地抗震地段划分由于场地存在可液化土,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第2.1.9条的规定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1.1条的规定:整体上,场地抗震地段划分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5工程方案5.1人流量预测1、预测方法本项目借鉴广州市道路行人交通过街预测模型,对桥位道路沿线两侧400米宽的带状范围的过街人流量预测进行校核模型参数,确定预测模型如下。V=121A1+132A2+64A3+36A4

式中,V—行人过街地点过街行人交通预测流量(人次/高峰小时)

A1—设施吸引范围内的商贸用地(公顷)A2—设施吸引范围内的学校、政府办公用地(公顷)A3—设施吸引范围内的居住用地(公顷)A4—设施吸引范围内的工业用地(公顷)此方法适用的条件:道路路面较宽、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行人过街困难,规划年道路沿线吸引范围内的居住人口及土地利用具备城市建成区特征。而开源大道东及周边云埔工业区具备以上特征,故适用该预测模型。2、预测结果根据现场调查,此路口高峰时期人流量为2400人次/h,本预测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根据规划年周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行人过街预测模型运算得到各处过街设施在规划年的高峰小时行人量。未来规划开源大道东人行天桥人流过街需求较大,超过9000人次/小时。为了提供较为舒适的过街空间与环境,以天桥服务水平为C级给行人提供通道空间,依此推测各立体过街设施的需求最少净宽度要求如下表。2036年天桥高峰小时行人流量及宽度行人过街流量(人次/h)流率取高值(人次/min/m)天桥最少净宽度m)9567334.83注:C级服务水平的行人流率为23-33人次/min/m。根据预测结果,桥梁设计净宽为5.0m。5.2工程材料1、混凝土C35砼:梯道、桥墩、承台、桩基础。C15素砼:垫层。混凝土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2、钢材桥梁结构采用Q345qc,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规定,最小屈服强度为345MPa(板厚大于16mm时为325MPa),最小抗拉强度470MPa,弹性模量Es=2.1×105MPa。普通钢材采用Q235,用于非主要受力结构,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规定,Q235最小屈服强度为235MPa(板厚大于16mm时为225MPa),最小抗拉强度375MPa,弹性模量Es=2.1×105MPa。焊条:焊接Q345qc钢及HRB335钢筋采用E50焊条;焊接Q235C钢、Q235B钢及R235钢筋采用E43焊条;不锈钢与普通钢材焊接时采用不锈钢焊条。钢筋:普通钢筋分为HPB300和HRB400两种,HPB300钢筋必须符合(GB1499.1-2008)、HRB400钢筋必须符合(GB1499.2-2007)的有关规定。3、其它材料防水层:技术指标应符合《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支座: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规定;桥面铺装:主桥、梯道采用花岗岩;坡道采用彩色沥青。5.3桥梁总体方案5.3.1桥梁方案1、天桥总体布置根据桥位处永和大道车行道、绿化带的现状情况,主桥钢桁架一跨跨越现状永和大道,主桥边桥墩及梯道墩柱设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以外或占用部分人行道。但桥梁不设中墩,不占用任何车道,也尽量不影响人行道的使用与路边街区。桥梁纵坡为2%,竖曲线半径为500m;主桥横向采用1%的双向坡。2、主桥设计主桥上部结构跨径布置为49.75m一跨钢桁架,桥宽5.8m,桁高为0.7m,两端的过渡平台与梯道连接,梁端支承于过渡平台的牛腿上。主桥桥面布置为:0.4m(桁架+护栏)+5m人行道+0.4m(桁架+护栏)=5.8m。下弦杆均采用700×400×16mm箱形截面,下平联节点处横梁采用450×300×16mm箱形截面,节点间横梁采用300×200×16mm箱形截面,间距1.95m。上弦杆均采用450×400×16mm箱形截面,上平联两桁架之间设横撑,间距为3.9mm,横撑采用300×200×16mm箱形截面,雨棚的结构设计结合主桥桁架结构一起考虑,上弦杆在横撑之间增加200×200×12mm横向支撑,间距1.9~2.0m。中腹杆采用300×400×16mm箱形截面,端腹杆采用500×400×16mm箱形截面。3、梯道与坡道设计梯道桥面布置为:0.3m(人行道栏杆+雨棚支架)+3.4m人行道+0.3m(人行道栏杆+雨棚支架)=4m梯道主梁采用实腹式箱型截面,宽度为4m,梁高为0.45m,梯道坡度为1:2.8,每个梯道分3个梯段连接到地面,单梯段踏步为16级,人行踏步净宽3.4m;推车坡道采用实腹式箱型截面,宽度为4m,梁高为0.6m,坡度为1:10,坡道面设减速带,用于非机动车推车上下行。梯道与坡道上端支承于过渡平台的牛腿上,下端支承于刚性扩大基础,缓步平台处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为了方便残疾人出行,在天桥两侧各设置一座升降电梯,前期仅预留电梯井,暂缓建设,根据具体情况后期安装实施。4、下部结构主桥桥墩采用双圆柱接盖梁式桥墩,盖梁尺寸为7.4m×2m×1.2m,φ100cm钢筋混凝土柱墩接φ12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梯道道采用φ60cm钢筋混凝土柱墩,φ80c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均为摩擦桩。5.3.3附属结构1、主桥桥面系横梁上铺1mm厚BONDEKπ型板,上铺15cm厚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钢板之间通过抗剪栓钉连接。2、附属设施设计桥面铺装:主桥、梯道铺装采用3cm花岗岩,坡道铺装采用彩色沥青。桥面防水:聚胺脂防水涂料。栏杆:采用不锈钢栏杆。桥面排水设计:坡道排水采用自由排水,主桥1%横坡,两侧5x2cm水沟,纵坡2%,纵向排到天桥两端,通过桥梁排水管引入道路排水系统。3、抗震设计本天桥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ROMANVII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g为重力加速度)。为防止或减轻震害,提高结构抗震能力,采用如下措施:(1)采取加密箍筋的方式加强柱顶和桩顶的抗剪能力。(2)在桩基-承台-墩柱等各连接部位均加强配筋,确保构件的整体性和延性。(3)加强桥梁支座的锚固构造。要求墩柱在施工缝位置增加连接钢筋确保强度的连续性。4、钢结构防腐涂装设计要求防腐年限大于15年。场地要求:露天涂装与涂装房内作涂装施工,是绝对不同的条件。要求除最后一道工序喷涂面漆及与水泥砂浆接触面的防锈漆外,其余涂装工序必须在车间或涂装房内完成,如喷砂,电弧喷铝喷涂漆层等工序。(1)工艺要求本桥所有钢结构内外表层均必须进行二次除锈(污)处理,第一次是钢材进厂后在下料之前,要进行一次预处理--喷丸,此次除锈是清除钢材表面较深层位的锈蚀,使钢材表面具有足够的粗糙度,此次除锈是关键重要的除锈。喷丸以后,要及时涂装一道防锈底漆约25μm,以防钢材再度锈蚀,喷丸是在喷丸机上进行。对钢结构内表面,在钢构件焊接前机器打磨至St3.0,并涂底漆层及面漆层。对钢结构外表面,第二次是钢构件焊制成型后进行表面涂装之前,要进行一次外表面的除锈(污)处理--喷砂(内表面不进行)。喷砂是为了清除喷丸时未除净的锈蚀和施工造成之油渍以及预处理后的漆皮。喷砂后要及时进行表面涂装,详见表7.1。钢构件表面处理:钢构件在二次喷砂除锈前,必须要求所有钢材的自由边不允许有锐边,用风动或电动磨机打磨成钝边,焊缝周边的飞溅,飞珠必须铲除打磨干净,手工的切割部位产生的峰谷应打磨光顺,焊缝深窄的咬边,必须补焊或打磨处理.喷砂报验后,在喷涂油漆或电弧喷铝前必须作吹尘吸尘处理,不允许有浮尘附着在表面.防锈处理:除锈标准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Sa3级(热喷铝)或Sa2.5级(无机富锌底漆,环氧富锌底漆和环氧磷酸锌底漆),表面必须成灰白色的金属光泽,喷砂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热喷铝:Rz60~100微米;喷涂无机富锌底漆:Rz50~80微米;喷涂其他防护层:30~75微米。因粗糙度直接影响到铝层与漆层的粘合力,如果发现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再喷砂。第一节段构件喷砂报验时,必须提供自检测量的粗糙度数据,便于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复检。(2)油漆施喷、电弧喷铝层的准备及喷涂要求标准1)检查油漆供应商的证件并做好记录,如证件不齐,开罐后对质量有异议,申报监理及业主代表,必要时再作化验复检。2)检查铝丝供应商每批铝的证件并作好记录。3)清除表面浮尘和油污(如果有)。4)对双组份涂料要明确混合比例,混合后即用风动或电动搅拌机均匀搅拌,熟化后才能施涂,搅拌后如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间,则不能使用。5)涂料应按照批准的涂装工艺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油漆商配套的稀释剂施工。6)根据涂料性能选择正确的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喷枪和喷漆设备系统是否正常。7)在大面积喷涂前对钢构件的边角位及焊缝作预涂。8)喷涂工艺严格按照设计及工艺要求执行,每道涂层喷涂间隔时间必须符合油漆供应商提供的指导性文件定,以保证每道涂层的实干,每道涂层应无漏涂,无流挂,表面光顺,油漆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按《热喷涂铝及铝合金涂层试验方法》GB9796-86执行。(3)喷涂质量要求及检测1)油漆的外观要求底漆,中间漆要求平整,均匀,漆膜无气泡,裂纹,无严重流挂,脱落,漏涂等缺陷,面漆颜色与比色卡一致。2)油漆厚度的要求与检测a、用电子涂层厚度仪和磁性测厚仪,横杆式测厚仪等测量漆膜厚度。b、每涂完一层后,必须检查干膜厚度,出厂前检查总厚度。c、每10平方米测5个点,每个点附近测3次,取平均值,每个点的量测值如小于图纸值应加涂一道涂料。结构外部所测点的值必须有90%达到或超过规定漆膜值,未达到规定膜厚的测点值不得低于规定膜厚要求的90%,钢结构内部所测点的值必须达到两个85%。(4)电弧喷涂1)选材铝丝应满足《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3190-2008中铝纯度不小于99.7%的要求。2)喷涂用的铝丝材料应平直,表面无油,氧化物及其它污染物。3)喷涂用的铝丝材料直径公差范围-0.1。4)喷涂条件a、经喷砂处理后的基材表面应尽快进行电弧喷涂,其间隔时间越短越好,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在喷涂过程中,工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肉眼可见的b、经喷砂处理后,由于停留时间长或其它原因导致基材表面泛黄时应重做喷砂处理。c、喷涂时,环境大气温度要高于5度以上,电弧喷涂施工应在室内进行.d、电弧喷铝厚度与喷枪移动速度有关。为了保证涂层结构均匀,应采用垂直交叉施工,各喷涂带有1/3的宽度是重叠的,厚度应尽可能均匀,不得漏喷。e、电弧喷铝时要做到无论基体的那一部分,喷枪经过的次数要一样。为了保证涂层厚度,应多次喷涂,最少喷2次。(5)电弧喷铝涂层质量要求1)涂层表面必须是均匀的,不允许有起皮,鼓泡,大熔滴,裂纹,掉块及其它影响涂层使用的缺陷。2)涂层厚度:厚度允许误差为±15微米。3)涂层性能要求:结合强度:拉伸试验,单个试样不低于5.9N/mm(0.6kgf/mm)检查项目:(1)外观;(2)厚度用磁性测量法;(3)结合性能可用切割法或用拉力法,具体试验方法参照GB-9794-88(热喷涂锌及锌合金涂层试验方法)标准实施。(6)防腐涂层技术要求1)涂装材料配套方案见表1。2)施工要求:钢梁防腐涂装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由有经验且有类似桥梁涂装经历的甲级资质特种涂装公司进行钢梁防腐涂装施工,以保证钢梁防腐涂装质量。涂装材料表方案部位品种涂装名称(除锈等级)干膜厚度(微米)钢板表面的预处理喷丸除锈Sa2.5车间底漆无机硅酸锌底漆25主体钢结构外表面(与外界空气接触部分)二次喷砂除锈Sa2.5底漆层环氧富锌底漆80中间漆层环氧云铁中间漆二道共150面漆层(第一道)氟碳树脂漆40面漆层(第二道)氟碳面漆40总干膜厚度310主体钢结构内表面(全由钢板形成的闭合箱部分)机器打磨St3.0底漆层环氧富锌底漆50面漆层环氧(厚浆)漆(浅色)200~300总干膜厚度250~350主体钢结构外表面(与环氧砂浆接触面)二次喷砂除锈Sa2.5底漆层环氧富锌底漆80总干膜厚度80(7)雨棚支架、主桥花槽支架雨棚支架、主桥花槽支架钢板采用工程热镀锌防锈,要求镀层平均厚度不小于85um(镀覆量610g/m2),局部最小厚度不小于70um(镀覆量505g/m2)。镀锌的技术指标及验收标准按《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及《钢铁结构耐腐蚀防护锌和铝覆盖层指南》执行。6主要施工方式及注意事项1)本人行天桥所在位置交通繁忙,施工期间不能中断道路交通,因此跨越车行道的主梁必须在工厂制作节段,现场拼焊成整体后整体起吊安装。施工步骤如下:①:施工基础、梯道墩柱,同时在工厂预制钢桁架梁。②:运输钢桁架梁至现场,现场焊接成整体后整体起吊安装。整体吊装时应暂时封闭左右车道。③:现浇梯道砼板梁。④:桥面铺装、栏杆及桥面装饰,成桥。2)钢桁架梁制做应由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完成,必须按照图纸设计复核放样确定无误后施工。3)工厂预制时应考虑桥梁纵坡的影响。预制钢桁架梁横向采用平坡,预制钢桁架梁在出厂前须进行预拼装。4)起吊及运送钢桁架梁时,吊点及支点应选在钢桁架梁上下弦杆所在面内,并位于斜杆位置。5)关于钢结构详细加工要求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本桥位地下管线分布较密集,有排水管、给水管、电力管、电线管及路灯管线,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附近地下管线。7)桩基施工应采用人工挖孔确定无地下管线后方可钻孔施工。桩基成孔、终孔、钢筋笼制作,砼浇筑须严格按有关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8)桩基施工前后均须复测跨度、标高及桩位坐标,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钻孔桩施工时应注意清孔,桩底沉淀层厚度应满足设计文件的清孔要求:孔底沉渣厚度端承桩<5cm,摩擦桩<10cm。清孔完成后应立即吊放钢筋笼,浇注桩身砼。9)桩基施工时应作好详细记录,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会知设计人员协商解决。10)钻孔桩终孔要求:第一根桩必须有业主、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在场根据桩基记录方可确定终孔,其它桩可由监理参照第一根桩的终孔原则,结合本桩地质资料和现场实际桩基记录方可终孔,若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到场协商解决。桩基每道工序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11)浇筑桩基混凝土,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有足够的深度,避免发生断桩事故,并防止孔壁坍塌事故发生。12)全桥桩基应按质检要求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桩基需100%检测。检测方案请按相关规范或质检单位要求进行。1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施工场地需要临时占用的地方,施工结束后应按原样恢复。14)施工时由于搭设临时墩等而破坏的绿化带、人行道,施工完后应按原样恢复。15)施工过程中临时移位的交通设施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恢复。16)未尽事宜请认真阅读图纸及图纸说明,除本说明交待的施工要求外,应严格执行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17)本工程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应根据国家、地区现行有关城市桥梁养护规范执行。保持桥梁承受不大于设计文件规定的恒载、活载取值,并保持定期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查、维修工作。18)本工程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需在梯道与坡道三角区内布设盆栽。7钢桁架梁加工总体要求1、钢箱梁的制作、运输、吊装等07主桥钢桁架应选择具有相当加工能力的专业钢结构加工厂(如大型造船厂,桥梁钢结构制造厂)进行制造。工程选用的钢材为均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所用钢板必须平直,不能使用表面锈蚀或受过冲击的钢板,并应有出厂证明书和实验报告单。料件的检验、放样、号料、切割、矫正、边缘加工等工艺按照施工规范有关规定办理。07钢厂对钢板需按《中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91标准的规定检测。在探伤检测中,必要时应提高灵敏度12dB探伤。当发现有反射当量较小,面积较大的缺陷信号时,还应通过必要的试验,对材料的各种缺陷作出评定。钢结构制作单位还应对钢板抽样进行超声波复验。主要施工方案及顺序要求如下:1)工厂制作主梁钢桁架并在工厂进行结构预拼装,涂防锈底漆,在此期间进行下部的施工。2)主梁在制造厂加工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及预拼装合格后,方可出厂。钢梁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倾倒、碰撞。主梁施工过程中,注意留出焊缝处不喷油漆,梁段分段的边缘(接头50mm宽)不喷漆,以免影响焊接质量。在焊接完成后,该部分应重新打磨、除锈,重新涂装。钢构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对损坏的油漆应进行补涂,对大面积损伤的,必须重新打砂按层修补。对已涂装完毕的节段在起吊运输时不允许直接用钢丝捆扎,避免涂层损伤。3)钢桁架运输至工地后,进行现场焊接成整体。工地现场连接的焊缝,经检验合格后,须立即进行防腐涂装施工。注意事项:在涂装完成后,应尽快的跟进后续工作,并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保护好涂层,减少对涂层的破坏和二次污染。4)整体吊装桁架,将主墩支座处主梁落到设计位置。并做铺装及栏杆焊接。5)涂装各种面漆。6)在每个施工阶段,都应该进行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