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产业关联概述第二节产业关联分析的根本工具——投入产出分析法第三节产业涉及效果分析第七章产业关联1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投入品和产出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2二、产业关联方式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根底,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的。
31.产品、劳务联系:指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是产业间最根本的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作为产业间联系的重要依托,不仅直接影响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比例关系,还会使产业依存度发生变化。
3.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价值量的货币表现,是投入产出价值模型建立的根底。4.劳动就业联系:某一产业的开展会相应地增加一定劳动就业时机,必然会使相关产业的劳动就业时机增加。5.投资联系:某一产业直接投资导致大量相关产业投资的现象,集中反映为“投资乘数效应〞。产业间联系的纽带4(二)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
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单向联系是指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消耗,而后续产业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如棉花→棉纱→色布→服装。多向联系指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如煤炭←→电力为产业部门间双向联系,煤炭→钢铁→矿山机械部件→煤炭为多项循环联系。52.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顺向联系从产业所属的生产环节来看,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成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如采矿→冶金→机械加工→组装成品。逆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如机械设备行业生产的设备和零部件供冶金业或采掘业使用,形成一种逆向联系。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产业部门间的联系方式是很复杂的,顺向和逆向联系往往交织在一起。63.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联系。如汽车工业与采油设备制造业之间。7三、投入产出的涵义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法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要比例关系。81931年开始进行投入产出研究,编制美国1919年、1929年投入产出表,并用于美国的经济结构研究;1936年发表关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分析;1941年出版专著?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1942-1944年间,主持编制了193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1966年出版专著?投入产出经济学?。里昂惕夫由于在投入产出分析领域的奉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与投入产出分析9里昂惕夫〔1905-1999〕10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纷纷编制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美国第一张官方表是1939年表、日本是1951年表〕。前苏联于1959年开始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先后编制了1959、1966、1972、1977及以后几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在国家制定的“苏联编制全国国民经济开展方案的方法指示〞中专门列有投入产出一章,将它纳入方案方法体系中,作为国民经济平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东欧国家在方案经济时期都成功地应用了投入产出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11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的开展1959年:孙冶方访问苏联,回国后即开始倡导1974~1976年:编制第一张1973年6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1982年:试编完成第一张1981年23部门国民经济全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国务院1986年决定,正式编制全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并且决定:以后每5年编制一次;除国家级外,我国各地区都编制了本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局部部门和企业也编制了本部门和本企业的投入产出表。12一、投入产出分析法概述二、投入产出表三、投入产出模型四、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产业关联分析的根本工具——投入产出分析法13一、投入产出分析法概述1.涵义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根本工具,包括实物性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价值型应用更加广泛。142.投入产出分析的根本假设〔1〕同质性假设〔2〕比例性假设〔3〕相加性假设〔4〕相对稳定性假设〔5〕生产与需求时间无差异性假设153.投入产出分析法的根本特点〔1〕它从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研究各个具体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经济联系〕。整体性是投入产出法最重要的特点。〔2〕投入产出表从生产消耗和分配使用两个方面同时反映产品在部门之间的运动过程,也就是同时反映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3〕从方法的角度,它通过各系数,一方面反映在一定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另一方面用以测定和表达社会总产品与中间产品、社会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数量联系。16二、投入产出表〔一〕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以产品的标准单位或自然单位计量的投入产出表。用以显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主要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即这些主要产品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在生产消耗上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17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中
间使
用
最终产品
产出投
入产品1产品2…产品j…产品n合计总产品产品1产品2..…产品i..…
中间投入产品n
劳动力Y1Y2YiYn……X1X2XiXn……x11x12x1jx1nx21x22x2jx2nxi1xi2xijxinxn1xn1xnjxnn…………………………L1L2LjLnLU1U2UiUn…………18表的横行反映了各类产品和劳动力的分配使用情况,包括用于中间产品的分配使用和用于最终产品的分配使用。表的纵列反映了各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产品数量和劳动力数量,反映了整个社会主要最终产品的构成和各种产品的总量。192.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平衡关系
(1)总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用公式表示:
(2)劳动力总量=各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之和。
20
某年某n种产品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中
间使
用
最终使
用
产出投
入粮食棉花…原煤发电量…建安其他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合计总产出粮食棉花…原煤发电量…
ijqiC
iIiNEXiYiQ中间投入建安
折旧
jD劳动报酬
jV税利
jM最初投入合计
jN211.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
纵列数字是各个产业的投入结构,即各产业为了进行生产,从包括本产业在内的各产业购进了多少中间产品,以及为使用各生产要素支付了多少费用。每一纵列反映了相应产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总计就是总投入。横行数字是各产业的产出结构,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产出,并反映了这些产品的销路或分配去向。每一横行的总计即为响应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纵列包括物质消耗的价值转移和新创造价值两局部,反映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横行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大局部,反映了社会产品的分配和使用流向。22
某年某国n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中
间
使
用
最
终
使
用
产出投
入部门1部门2…部门n合计消费资本形成出口(+)进口(-)合计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n
ijxixiC
iIiEXiIMiY
iX中间投入合计
折旧
jD劳动报酬
jV税利
jM最初投入合计
jN总
投
入
jX23〔I〕中间需求局部:亦称为内生局部,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局部。它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II〕最终需求局部:亦称“外生局部〞。它反映各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效劳成为最终产品那局部的去向。消费部分投资部分出口部分〔III〕毛附加价值局部:折旧D新创造的价值V,M24某年某国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中
间
使
用
最
终
使
用
产出投
入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合计消费资本形成合计总产出部门196224179160659894479411600部门21667277160925111819713152240部门3320336102432020002203405602560部门4483362561608004803208001600中间投入合计480156815368004384271290436168000折旧4015014080410劳动报酬9522694614002082税利1282534233201124最初投入合计112067210248003616总
投
入1600224025601600800025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均衡关系:(1)各行的平衡关系:各行的中间产品+各行的最终产品=各行的总产品
(2)各列的平衡关系:各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各列毛附加价值=各列的总产值
jjniijXNx=+å=1Dj+26(3)行与列之间还存在如下平衡关系:第一,横行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等于相对应的同名称的纵列各产业部门的总投入。jiIMEXICxMVDxiiiinjijjjjniij=-+++=+++åå==当11第二,最终产品总量等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固定资产折旧总量之和,即总最终需求局部和总毛附加价值局部相等。åå===njjniiNY11å=njjD1+271997年中国6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10亿元中
间
使
用最
终
使
用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非物质生产部门中间使用合计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其他总产出农业39686371581613411036106411183-40-172468工业461613510201673556218758166697813413985-1170-4011534建筑业5121126681030167521677-5-361739运输邮电业2527863212263473521041102-2-5567商业饮食业4550083121199084929658129483-421330非物质生产部门6128664331263208901401191001520-55-82347中间投入中间投入合计994807312392446861178124144450284616548950-1276-10419984固定资产折旧585352994652501031劳动者报酬129814143461253226504154生产税净额4365341231351291024营业盈余7585985801221411361初始投入增加值合计1474346150032264411697570总
投
入2468115341739567133023471998428中国2000年六部门投入产出表(延长表)单位:10亿29三、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是由系数、变量的函数关系组成的数字方程组构成。模型建立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先依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类系数;二是在此根底上,再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建立起投入产出的数学函数表达式,即投入产出模型。301.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与确定。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aij=xijXj(i,j=1,2,…,n)(一)各类系数的计算312.直接折旧系数。其经济含义是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提取的直接折旧费用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
3.国民收入系数。亦称净产值系数,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净产值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aDj=DjXj(j=1,2,…,n)aNj=XjNj(j=1,2,…,n)324.劳动报酬系数。该系数是指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需支付的劳动报酬数量。其计算公式为:5.社会纯收入系数。该系数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能提供的社会纯收入数量。该系数的计算公式为:aVj=XjVj(j=1,2,…,n)XjaMj
=Mj(j=1,2,…,n)336.直接劳动消耗系数。该系数是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它是依据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7.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用公式表示:
XjaLj=Lj(j=1,2,…,n)34以汽车生产〔设为j产业〕对电力〔i产业〕的完全消耗为例来计算bij:第一步:假定所有产业对电力的完全消耗系数为bik第二步:计算出汽车生产对所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aij第三步:计算汽车生产通过直接消耗各产业产品而形成的对电力的全部间接消耗系数bikakj第四步:计算出汽车对电力的完全消耗系数35完全消耗系数的推导B=A+BAB-BA=AB(I-A)=AB=A(I-A)-1B=[I-(I-A)](I-A)-1B=(I-A)-1-I36表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农业工业建筑业货运邮电业商业饮食业非物质生产部门农业0.26250.22910.15120.08670.10560.0860工业0.55241.39461.49250.88760.66200.7909建筑业0.00200.00420.01210.00400.01160.0187货运邮电业0.03480.06450.07940.03840.10160.0543商业饮食业0.06770.16510.17930.09820.08770.1023非物质生产部门0.05360.08800.08100.06310.17660.142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37可以在直接消耗系数的根底上建立投入产出模型
…………假设用矩阵和向量的形式,那么可把模型表示为
其中,A为n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Y分别为n个部门总产品列向量、最终产品列向量。〔二〕投入产出的两个根本模型1.按行平衡关系式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参见P23〕38(I-A)称之为里昂惕夫矩阵,其经济含义是:矩阵中的纵列说明每种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每一列都说明某产业为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要投入各相应产业的产品数量;负号表示投入,正号表示产出,对角线上各元素那么是各产业的产品扣除自身消耗后的净产出。392.按列平衡关系式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参见P23〕矩阵各元素描述了转移价值系数,即直接物质消耗系数加直接折旧系数,矩阵中各元素则揭示了总产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jjniijXNx=+å=1Dj+40四、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能为更深刻认识一国的经济现状、探索经济运动规律、预测经济变动结果和制定产业政策效劳。各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和销路结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与深度41〔一〕各产业部门的投入结构和销路结构1.投入结构:是指投入产出表纵列的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着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用“投入系数〞,即“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某产业产品实现一定增长时,其他各产业中间产品应增长到某一程度的量化数据;为现存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提供了判别准那么;为一国制定产业开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经济参数。422.销路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去向,它通过各产业部门产品的分配系数来度量。分配系数:表示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分配使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通过分配系数,可以清楚地看出i产业部门的产品流向及其比重,从而反映出某产业部门的开展受其他产业开展的不同影响和制约程度。dij=xijXi(i=1,2,…,n)43〔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通过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可计算出以产值为根据的产业间比例关系,以及以净产值或最终产品为根据的产业间比例关系。同时,投入产出表还为以大类产业分类的比例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数量分析根底,为判别产业之间比例是否协调与合理提供了有力依据。44〔三〕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1.中间需求率。所谓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该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某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反映其他产业对该产业的依赖程度。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45
2.中间投入率。某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是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投入率反映产业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须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所占的比重。“附加价值率+中间投入率=1〞,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高“中间投入率〞产业就是低附加价值率产业部门。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反映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46反映产业关联程度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指标,其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在于:第一,可较准确地确定按不同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第二,可较清楚地显示各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同程度。第三,可揭示各产业部门协调开展的“有序性〞。47按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大小划分的不同产业群
产业四分类中间需求率小中间需求率大中间投入率大Ⅲ最终需求型产业日用杂货、造船、皮革及皮革制品、食品加工、粮食加工、运输设备、机械、木材、木材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其他制造业Ⅱ中间产品型产业钢铁、纸及纸制品、石油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煤炭加工、橡胶制品、纺织、印刷及出版中间投入率小Ⅳ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渔业;运输、商业、服务业I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农业、林业、煤炭、金属采矿、石油及天然气、非金属采矿、电力48所谓产业开展的“有序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各产业有先有后的开展顺序,这种先后顺序是由产业之间关联的依存度决定的。中间投入率小而中间需求率大的产业〔I区〕,对其他产业投入品的依存度低,但其他产业对它们的依存度大,这些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开展提供原材料,是其他产业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应先行开展。49〔四〕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广度与深度1.产业间联系广度aij=xijXj(i,j=1,2,…,n)当aij=0时,说明i产业部门与j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当aij>0时,且涉及j(j=1,2,…,n)产业部门越多,那么说明第i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就越广,反之亦然。当然,通过aij=0不能断定i与j两个产业部门间完全没有联系,需要用完全消耗系数bij来判断。502.产业间联系深度通过计算投入产出表各列中各自的流量(即产业间的直接消耗)在总的直接消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度量,这一度量指标可用以下公式计算:rij值越大,说明第j产业部门与第i产业部门的联系深度越深,反之那么联系深度就浅些。51第三节产业涉及效果分析与产业关联的静态分析不同,产业波动效果分析是一种产业关联的动态分析,即在特定的产业联系状态下,某些产业的开展变化如何通过这种联系影响到其他产业。52一、产业涉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一)产业涉及效果、涉及源及涉及线路1.产业涉及效果产业涉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涉及。这种涉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涉及效果。产业涉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某一些产业开展变化会导致的其他产业的变化与影响。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某些数据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数据的变化来反映。532.产业涉及源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产业涉及效果的涉及源一般有两类: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反映在投入产出表中,表现为表中第Ⅱ局部横行数据的变化及将要变化,并通过第Ⅰ局部的产业间中间产品联系,涉及或将要涉及各产业部门;毛附加值发生了变化——在投入产出表中,表现为表中第Ⅲ局部中的某一或某些数据的变化,通过表中第Ⅰ局部产业间的中间联系,导致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543.产业涉及线路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涉及到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产业涉及线路。由于产业涉及效果总是通过已有的产业间通道〔产业关联的联系状态〕发生,因此涉及必然是依据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和联系纽带规定的线路影响下去。单向联系传递双向联系传递逆向联系传递技术波及效果价格波及效果就业波及效果投资波及效果55(二)产业涉及效果分析的根本工具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逆阵系数表561.投入系数表。投入系数功能见以下图:57投入系数表示反映各个产业之间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的一览表,该表的着眼点是揭示投入产出表纵向的费用结构,即投入结构。投入结构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投入系数aij又称生产技术系数和物质消耗系数。某一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对各产业生产的涉及与影响是通过投入系数这一工具的指示功能的指向,逐层跟踪推进,并随之确定各产业产出的相应变化量。582.逆阵系数表。所谓逆阵,是指里昂惕夫矩阵(I-A)的逆阵(I-A)-1。逆阵系数表就是指(I-A)-1矩阵,即: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将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导致各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效应。
X=(I-A)-1
Y59利用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表这三个根本工具,进行产业涉及效果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投入系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依据过去投入系数分析将来短期的产业涉及效果,并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但用于长期产业涉及效果计算时,必须对现有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修正和预测,以保证稳定性和有效性。第二,涉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产业涉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库存〞的原因〕。60二、产业涉及效果状况分析产业涉及效果的现状分析,是指对现实的产业间涉及效果进行分析,根本上不涉及未来情况的预测分析。实质是运用逆阵系数从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涉及现状的有关规律。61(一)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的各种联系方式,必然会影响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或者受到其他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是涉及效应。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作该产业的影响力;把受到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作该产业的感应度。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的大小,分别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表示。621.感应度系数公式某产业的感应度=该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假设大于1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2.影响力系数公式
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63正常情况下,感应系数较大的依次为:化学工业、商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业、纺织业、机械工业、货运邮电业等。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依次是:缝纫及皮革制品业、纺织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也、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其他工业。64(二)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度生产诱发系数用于测算各产业部门的各最终需求工程(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可以揭示和认识一国各最终需求工程对诱导各个产业部门作用的大小程度。生产的最终依赖度是用来测量各产业部门的生产对最终需求工程的依赖程度大小,也就是说最终需求对各产业生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651.生产诱发系数的计算某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是指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工程(消费、投资、出口等)的生产诱发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工程的合计所得的商。WiL=ZiLYL(i,L=1,2,…n)WiL—第i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L工程的生产诱发系数;ZiL—第i产业部门对最终需求L工程的生产诱发额;YL—各产业对最终需求L工程的合计数。66生产诱发系数是用于计算产业部门的各最终需求工程〔如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作用程度。生产诱发系数可以揭示和认识一国各最终需求工程对诱导各个产业部门作用的大小程度。672.最终依赖度的计算最终依赖度是指某产业的生产对各最终需求工程(消费、投资、出口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大豆海虾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第三单元 03重点讲练(1) (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2024)
-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可行性报告
- 零售小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与组织变革
- 个体法人转让合同范例
- 传媒分包合同样本
- 煤矿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课件
- 造价咨询管理制度体系
- 地理巴西(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应急物资使用方法培训
- 坡改梯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高清版)DB12∕T 934-2020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程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Rain or Shine 综合素质评价测试卷(含答案)
- 面部筋膜培训课件
- ISO17025(2017中文清晰版本)
- 《Python与数据分析应用》课件-第10章 数据分析工具Pandas
- 春季如何预防过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