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崖下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涨落11.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A. B.C. D.参考答案:10.D
11.B【10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沪靠潮差来捕鱼,因此,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海水周期涨落营造潮差可以圈住一部分鱼,选D。【11题详解】面向大海的一侧应该比较陡,面向海岸的一侧应该较缓,这样鱼进入沪房后很难逃脱,据此结合图示,选B。2.2017年2月21日,阿根廷科考队乘船到达阿根廷南极宿营地(84.5°S,60°W),并用手机拍摄了当天正午时的太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科考队到达宿营地时,北京时间和手机拍摄所对的方向为A.12时
正北
B.0时
正南C.12时
正南
D.0时
正北12.此日,科考队员可以观察到A.阿根廷国旗飘向西北方向
B.日落时间为当地地方时22时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含量减少
D.北极熊不时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参考答案:11.D
12.A11.2月21日,太阳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在阿根廷南极宿营地去看太阳,太阳位于正北方向,该地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东加西减,一共相差12个小时,因此北京时间是次日零点。正确答案选D。12.2月21日,太阳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阿根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刮东南风,因此国旗飘向西北方向,正确答案选A。夏季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含量更多,C错误,北极熊在北极冰。D错误。无法计算日落时间,B错误。3.下图为浙江省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浙江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意义是A.有利于扩大规模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B.有利于环境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标准C.加大公共设施建设难度,增加生产成本D.增加运输距离,更加合理利用劳力资源21.制约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A.环境容量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需求
D.制造业水平参考答案:20.A
21.B20.根据图示信息,浙江产业集群的产业多为有产业联系的产业或同类产业,它们聚在一起,可以扩大规模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获取最大利润,选A。21.产业转型是产业升级换代的体现,是产业向高深方向发展的表现,产业晋级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制约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劳动力素质,选B。4.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回答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5.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哪些现象是正确的(
)A.地球的公转速度由较快→慢→较快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由大→小→大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由短→长→短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大→小→大参考答案:A6.截止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参考答案:D7.读我国部分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图中甲、乙两地的数值分别是A.T甲=2℃,Tz=-3℃
B.T甲=-3℃,Tz=-6℃C.T甲=3℃,Tz=-5℃
D.T甲=-2℃,Tz=2℃参考答案:C8.下图是某河流部分河段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该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参考答案:B9.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30.表中A.省级行政区人口均增加 B.山东省人口增幅最大C.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 D.辽宁省环境承载力变小31.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温暖,适宜人们居住 B.自然资源丰富多样C.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D.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参考答案:30.C
31.C【30题详解】A、省级行政区中北京、辽宁省人口在减少,A错误;B、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广东省增幅为1.6%,山东省人口增幅为0.4%,广东省增幅最大,B错误;C、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6.5万,C正确;D、辽宁省环境承载力短时间内不会变化,D错误故选C。【31题详解】A、南方地区大多数都气候温暖,这不是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A错误;B、广东省自然资源较少、种类较少,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经济整体较为发达,就业机会众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C正确;D、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会导致广东省需要的普通劳动力会减少,常住人口会减少,D错误。故选C。10.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5.
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
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
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
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D.
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36.
“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
缓解人地矛盾
B.
改善环境质量
C.
降低住房价格
D.
带动服务业发展参考答案:35.C
36.D【35题详解】生活方式型移民”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C对。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属于传统型移民原因,A、B、D错。【36题详解】“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对区域服务业要求高。“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D对。迁入地人口增加,可能加重人地矛盾,A错。可能导致环境质量变差,B错。推动住房价格上涨,C错。【点睛】生活方式型移民”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生活方式型移民”对区域服务业要求高,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11.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18.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19.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洪涝
B.霜冻
C.台风
D.光照20.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A.低热河谷地带
B.高海拔地区
C.中低海拔地区
D.四川盆地参考答案:18、A
19、B
20、B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中作物生长习性,分析西南地区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特点。各季节都有时鲜产品,说明不同季节都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只有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这一原因。根据生长季节,分析面临的灾害类型。12.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24.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坡面径流量增加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参考答案:23.B
24.D解析:23题,此类题目要抓住关键岩层来分析,本题的关键岩层就是②,岩层②侵入岩层①③,说明岩层②形成时间要晚于岩层①③,排除A和C;岩层①位于岩层③下面,形成时间要早;黄土层④为沉积岩,其位于表面,其形成时间最晚。B正确。2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保持较好,所以河流含沙量减少;由于坡面下渗量增加,导致坡面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D正确。【思路点拨】地质过程分析是常考的热点,抓住关键岩层是此类解题的关键;熟悉水循环各个环节及准确解读题目信息是24题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判读、水循环。13.下图是3个国家的轮廓图,判断①、②、③三幅
图的比例尺大小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参考答案:D14.琼州海峡是全国3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80公里,宽20至40公里,下图为琼州海峡海底等深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图中海峡洋流流向和甲、乙两处水流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自东向西,甲<乙B.冬季:自东向西,甲<乙C.夏季:自西向东,甲>乙D.冬季:自西向东,甲>乙10.关于琼州海峡的叙述正确的适(
)A.地壳断裂下陷海水入侵形成B.背斜顶部张裂外力侵蚀形成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泎板块交界参考答案:9.C
10.A9.该地区冬季风为东北风,夏季风为西南风,受到季风影响,琼州海峡的洋流流动方向为夏季自西向东流,冬季自东向西流。从甲乙两处的等深线的数值可以看出,甲处的海水深度大于乙处,说明甲处泥沙沉积量少是水流速度快的结果,所以甲处的水流速度大于乙处。故选C。10.琼州海峡位于亚欧板块内部,是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断陷的中部,由于地壳断裂导致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地块断裂下沉,形成地堑式凹陷,后海平而上升海水淹没了凹陷,最终形成琼州海峡。故选A。15.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13---14题。13、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14、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参考答案:C
B16.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回答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D.城市化进程快参考答案:C17.读某海平面天气系统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回答锋面L1、L2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参考答案:B18.草食家畜能将非粮饲料资源转化为畜产品。近30年来,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下图示意199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形成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集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政策 D.资源2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地区草食家畜养殖能力已接近极限B.甲地区以北草食家畜养殖增量快于南部C.甲地南部草食家畜养殖的增量多为负值D.草食家畜养殖缓解我国土地荒漠化压力参考答案:22.D
23.B【22题详解】根据题意,草食家畜养殖依赖于草料资源,故该类聚集区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草类资源,D对,ABC排除。【23题详解】图中显示草食家畜养殖中心北移,但无法判断北部地区草食家畜养殖能力是否接近极限,A不对。从养殖重心向北移可以看出,甲地区以北草食家畜养殖增量快于南部,但不能断定南部草食家畜养殖的增量多为负值,B对,C不对。草食家畜养殖向西北移动,则会加重我国土地荒漠化压力,D不对。故答案选B。19.位于美国加州内华达山脉西麓的酋长岩(高914米)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由该岩顶部飞泻而下的马尾瀑布是一个季节性瀑布,仅在冬季才会流淌。每年2月天晴时在夕阳从特定角度映照下,瀑布呈现如火焰般的绚烂色泽(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照片拍摄者位于瀑布的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10.没有参与马尾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侵入 B.流水侵蚀C.断裂抬升 D.冰川作用11.马尾瀑布的补给来源最可能是A.季节性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C.地下水 D.高山湖泊水参考答案:9.A
10.D
11.A本题组考查太阳的视运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河流的补给方式。【9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的视运动,据材料分析该照片为日落时的景观,2月份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从西南方向照过来,照入瀑布中,瀑布呈现如火焰般的绚烂色泽。照片拍摄者位于瀑布的正前方,面朝瀑布拍摄瀑布景观,所在方位应与太阳光线所在的方位垂直,即与西南方向垂直,故位于位于瀑布的东南方。故选A。【10题详解】马尾瀑布在流水溯源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于花岗岩断块山体,故有岩浆侵入、流水侵蚀与断裂抬升等地质作用参与马尾瀑布的形成,ABC排除,不合题意。故选D。【11题详解】湖泊和地下水供给不应成为季节性瀑布,酋长岩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冰川,瀑布仅在冬季才会流淌,由此推断应为冬季的积雪融水补给。故选A。20.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图示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4.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15.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3.A
14.B
15.D21.下图为地中海式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影响地中海式农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
B.气候
C.交通
D.水源3.大多数热带种植园农业都分布在沿海或近海地区,这是因为A.海洋性气候,适宜作物生长
B.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C.劳动力充足,生产成本较低
D.海运便利,出口贸易方便参考答案:2.B
3.D2.地中海式农业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颜色鲜艳,品质高,答案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3.热带种植园农业顾名思义,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故AB排除;沿海或近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出口,故选D;由于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内陆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关系小,C排除。22.下图中甲乙两地东西两侧板块不同(图中经度为西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有关甲乙板块边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
B.甲乙都为生长边界C.甲为消亡边界,乙为生长边界
D.甲乙都为消亡边界12.乙的地形为(
)A.海岭
B.海盆
C.大陆架
D.海沟13.乙处渔场捕鱼量相对较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参考答案:11.A
12.D
13.B
根据经纬度和板块分布判断,该地应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11.甲为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为生长边界;乙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为消亡边界,A正确。12.乙为消亡边界,应为海沟,D正确;海岭出现在生长边界,A错误;海盆应位于大洋中部,此处离大洋中部较远,B错误;大陆架水深较浅,此处为板块消亡边界,水深较深,C错误。13.综上判断,乙处渔场应为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受东南风的离岸风影响形成,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受东南信风控制,离岸风影响较大,海水上泛更多,渔业资源更多,捕鱼量相对较多,B正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经纬度和板块分布判断所处的位置,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难度较大。23.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汽车行业成为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减产、裁员、并购成为汽车业躲避寒冬普遍采取的手段。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人少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参考答案:D24.读图13回答25?26题。25.关于凡和民两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R1、R2分别为我国第一、第二长河
B.R1、R2中游河段整治重点分别是治沙和防洪
C.图中输水线路可完全自流调水到华北平原
D.R2河是我国著名的“黄金水道”26.关于武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于河流汇合处
B.是长江沿岸最大的城市,其经济腹地最广
C.是京九铁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D.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参考答案:25BD
26AD25.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次数国家4次中国(唐山、海城等)3次伊朗2次土耳其、意大利1次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得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参考答案:B26.【2012·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3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1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参考答案:B二、判断题(共10分)27.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8.在农场里进行作物轮作会加快水土流失。参考答案:B29.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问题。(10分)53.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54.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5分)55.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参考答案:53.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3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材料二:图2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
等。(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和
两方面的特征有关。(4)图2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填选项字母)
。A.深圳锦绣中华
B.北京颐和园
C.苏州周庄
D.阿坝州九寨沟(5)图2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
”。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参考答案:(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3)品质高、多样性
(4)D
(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解析考查旅游地理、区域地理。(1)
读图可知是黄山、苏州古典园林
。(2)读等值线图可知是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3)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的考查。
(4)
图中明显反映出季节性特点,应是自然旅游景观,故选D
。(5)读图可知国庆节,休假制度调整带来旅游人数的变化。
31.下图为非洲东部局部地区示意图,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达纳基勒洼地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陷平原。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海底缓慢抬升起一道山脊,把达纳基勒地区与红海隔离开,大小火山、热泉遍布,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磺、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赋予了那里令人惊心动魄的色彩。材料二
2016年10月5日,由中国企业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一一吉布提)正式通车,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二条连接两国的铁路。材料三
在亚吉铁路的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大量建筑材料需要从中国或第三国进口。培训埃塞本地铁路工人成了中国公司的“必修课”。铁路通过东非大裂谷的高原台地,会遇到许多低洼地,雨季会产生大量积水,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中国公司精心勘测,在设计中尽可能少地改变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并通过建立动物“立交桥”等方式,让沿线野生动物可以自由迁徙。(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达纳基勒洼地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
(3)亚吉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4)试分析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开通对埃塞俄比亚的影响参考答案:(1)以高原地形为主;裂谷斜穿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向;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2)地质时期为巨大的咸水湖,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气候干旱,水分蒸发,盐碱集聚地表。(3)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经济水平较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劳动力素质较低;需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提高埃塞俄比亚的交通运输能力,降低货物出口的成本和增加货物的运量;加强同外界的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增长。解析:本题以非洲东部局部地区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影响修建铁路的区位因素,以及铁路修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主要从地形的类型和分布,地势特征,地形的起伏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以高原地形为主,裂谷斜穿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向,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2)达纳基勒洼地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即地质时期为巨大的咸水湖,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当地气候干旱,水分蒸发,盐碱集聚地表。(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主要从地形、地质、水文、经济条件、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读材料可知,铁路通过东非大裂谷的高原台地,会遇到许多低洼地,雨季会产生大量积水,因此,会遇到地形复杂,地质灾害较多,水文条件复杂的问题,而且该地经济水平较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文教水平较为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需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本题主要考查铁路开通对区域的影响。吉布提是著名的港口,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开通,能够提高埃塞俄比亚的交通运输能力,降低货物出口的成本和增加货物的运量,铁路连接两个国家,加强同外界的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点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A、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B、社会经济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3、加快沿线资源开发。4、政治意义(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等)。5、尽量减少工程量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以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6、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响水稻,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具有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等特点。响水大米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稻米的区域。其生长的土地为古代火山爆发时,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由于大面积石板地反射热量,使地温、水温分别比一般稻田高出2~3℃左右。腐殖土积于其上,厚度达20~30厘米,其水质为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及地下泉水。远在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自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并在稻田中养鸭,稻米热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材料二
图示为渤海镇行政区划图及响水稻分布示意图。(1)分析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2)说明渤海镇农民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效益。(3)分析响水稻米热销俄罗斯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早熟:大面积石板地使地温和水温较高,热量较充足;饱满:石板层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优质:水质优良、无污染;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农药、化肥使用少,稻米污染小;(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作物生长期长;)高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二维材料荧光成像-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真题(无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授课人职责课件
- 达州摩托车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车队防春困安全培训课件
- 城市密集区反光路障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适应性研究
- 国际税收协定本地化应用中的软件规则库迭代周期
- 反冲洗二次滤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多参数耦合建模研究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外墙喷涂机器人
- 《管理咨询实践》课件
- 《eva培训资料》课件
- 第四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气设备点检员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酒店保洁员培训
- 【MOOC】软件度量及应用-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社区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200字
- 《跨境电商基础与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GB/T 8574-2024复合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 习作:猜猜他是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