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1ie)鳞蜥和陆生鬣鳞蜥。他们的祖先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体、能适应低温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鳞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C.自然选择可通过作用于陆地鬣鳞蜥个体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海洋鬣鳞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有利基因可通过基因重组而集中于同一个体中参考答案:B2.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融合 C.单克隆抗体 D.细胞核移植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工程涉及的相关技术,明确动物细胞培养时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基础的技术。【详解】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参考答案: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项正确;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不涉及神经调节,B项错误;皮质醇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项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项正确。【考点定位】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名师点睛】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调节类型
调节机制
举例
神经调节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神经—体
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神
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的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参考答案:C5.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胸腺是T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C.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参考答案:D.A、T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转移到胸腺中成熟,胸腺也是T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错误;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具有很低的体液免疫功能,B错误;C、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C错误;D、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D正确.6.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参考答案:B7.激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下列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考答案:D【分析】当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详解】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都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二者是协同作用,A错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两者为协同作用,B错误;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促进机体产热,二者在体温调节中有协同作用,C错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则是升高血糖浓度,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就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参考答案:C9.右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需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B10.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①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
④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1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C.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参考答案:B12.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大肠杆菌
④核糖体
⑤线粒体
⑥高尔基体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D13.供体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后,游离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胎盘与受体相连,并通过胎盘与受体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受体是为供体胚胎提供发育的条件B.受体与胚胎血型应相同,否则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受体与胚胎血液混融在一起D.胚胎心肺功能都能正常运转参考答案:A受体是为供体胚胎提供发育的条件,但受体与胚胎血液并不混合,血型也不一定相同。胚胎心脏可正常运转,但肺不能正常进行动转,其O2的供应和CO2的排出得靠母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14.在茎尖和根尖的初生结构比较中,正确的是()A.均在成熟区分化出维管组织
B.均有内皮层结构C.木质部的发育方向均为内始式D.韧皮部的发育方向均为外始式参考答案:A1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参考答案:B1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C.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考点】5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5A: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与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并不是一回事,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在进行着不断的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3、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4、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解答】解:A、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A正确;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非同步进行的,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C错误;D、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故细胞癌变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7.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参考答案:C18.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加盐作用不包括:(
)
A、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B、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促进毛霉的生长
D、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参考答案:C略19.诱导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常用的药剂是A.盐酸 B.龙胆紫溶液 C.生理盐水 D.秋水仙素参考答案:D20.在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Dd的概率是A.1/8
B.1/4
C.1/2
D.1参考答案:C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每次抓取Dd的概率都是1/2。答案选C。21.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实验处理方法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①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蓝黑色②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蓝黑色③接种面包霉棕黄色④只有新鲜的唾液?⑤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参考答案:C22.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的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参考答案:C2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如图所示):a.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b.切去胚芽鞘尖端,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c.把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b同样的实验。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分析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⑤多
D.③含生长素比④少,④含生长素比⑤少参考答案:C24.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C.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参考答案:C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A正确;亚显微结构水平就是细胞器水平,细胞的功能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B正确;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C正确;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分化【名师点睛】细胞的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分化导致的稳定性差异一般是不可逆转的。25.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参考答案:A2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通常不使用下列哪种方法()A.蒸馏法
B.压榨法C.电泳法
D.萃取法参考答案:C27.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可以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参考答案:C28.下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B.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C.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参考答案:A29.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参考答案:D30.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观察F2发现F2中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表现型比例为3:1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参考答案:C【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观察F2发现F2中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表现型比例为3:1,属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过程,A错误;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之一,B错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过程,C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属于假说内容之一,D错误。【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熟练记忆并再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31.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C.正常情况下①处的CO2浓度低于⑤处D.饭后4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参考答案:D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②为肝细胞;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⑤为血浆。若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④中的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项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淋巴)和④(组织液),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液由①→⑤流动的过程中,肝细胞产生的CO2不断进入血液,因此①处的CO2的浓度低于⑤处,C项正确;饭后4小时,因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不断进入血液,导致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D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细胞呼吸、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建立联系。32.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参考答案:B3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C.一般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都是DNA参考答案:A34.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为发生改变参考答案:C35.如果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N,DNA分子数量含量为Q,则该细胞完成有丝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参考答案:C36.在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A.破坏氢键并使DNA双链分开B.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C.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连接成子链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参考答案:B【分析】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是:(1)DNA的双螺旋结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地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解答】解: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其中,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条件、场所、特点、方式及准确复制的原因,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7.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D.能量只能从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参考答案:C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乙烯是一种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激素C.生长素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参考答案:C39.赫尔希和蔡斯并没有重复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而是通过改变实验材料最终证明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他们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选用的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且遗传物质都为DNAB.他们改变实验材料是因为艾弗里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不够,实验结论不科学C.实验过程中他们同时利用35S和32P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D.T2噬菌体的DNA在细菌的细胞核中完成复制,蛋白质外壳在其核糖体中合成参考答案:B略40.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由核孔进入C.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但是有遗传物质DNA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a为反射弧的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2)图3的①、②、③中的未兴奋部位是
,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
(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
(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1)感受器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2)①③②→①内(3)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考点】D2: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D8:突触的结构;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是突触结构,B是传出神经,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图2中1是突触小泡,2是突触小体,3是突触前膜.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1)反射的形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图示可知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但人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以控制低级中枢,所以当医生用针刺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沧州海兴县招聘社区工作者2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招聘7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临沂市公安机关招录警务辅助人员(7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副食集团所属子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黑龙江黑河市漠河市公益性岗位招聘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委托转供电协议简单版样书7篇
- 2025河南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显示仪表项目建议书
- 《海底隧道技术讲义》课件
- 心理健康讲座(课件)-小学生心理健康
- MOOC 耕作学-沈阳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制图员初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商业文化》课件-第3章 古代商贤及其商业文化
- 小儿结核病教案
- 奈雪的茶国际商业计划书
- 我的家乡滕州市宣传简介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食堂菜品出品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