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0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八上10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八上10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八上10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八上10三峡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上10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10三峡

一、填空。

1.《三峡》的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所撰《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三峡是________峡、________峡和________峡的总称。

2.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而“____________________”以雅致的笔调写出了山水、草木的秀丽和富有趣味。(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三峡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夏季的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课文中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hù)阻绝。

B.春冬之时,则素湍(tuán)绿潭,回清倒(dào)影。

C.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D.常有高猿长啸(xiào),属(shǔ)引凄异,空谷传响。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回清倒影

D.空谷传响

3.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的内容,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三、名句默写。

(1)课文中从侧面衬托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表现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夏季时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中写出了泉、瀑从山峰间飞速冲荡下来的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重岩叠嶂嶂: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见曦月曦:___________________

(3)每至晴初霜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寒涧肃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渔者歌曰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

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级开展“典籍中的地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郦道元游览祖国山河,所著的《水经注》名为解释《水经》,实则自成巨著。徐霞客游历祖国各地,所写的日记汇集成《徐霞客游记》。请补全下面的对联,概括二人的主要事迹。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

(2)资料搜集组搜集到《宜都记》中用“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写三峡的山;而郦道元的《三峡》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写三峡的山。请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两文在描绘三峡的山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三峡》的内容,拟写一篇游览三峡的导游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郦道元善长北魏水经注瞿塘巫西陵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示例:高峻、连绵不断水势大、水流急

4.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1.C2.A3.A

三、(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四、(1)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日光,这里指太阳。

(3)早晨。

(4)肃杀,凄寒。

(5)所以,因此。

(6)同“缺”,空隙、缺口。

(7)这里指飞奔的马。

五、(1)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1)示例:以游为记

为经作注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跟随我一起游览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