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入门-研究生考试-MBAMPA_第1页
逻辑入门-研究生考试-MBAMPA_第2页
逻辑入门-研究生考试-MBAMPA_第3页
逻辑入门-研究生考试-MBAMPA_第4页
逻辑入门-研究生考试-MBAMP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入门

一、逻辑的含义、价值和地位

逻辑是英文"Logic"的音译词,它来源于古希腊语"逻各斯"

。在现代汉语

中,

"逻辑"是个多义词。可以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可以指人类思维的规

律、规则,还可以指一门学问,即逻辑学。什么是逻辑学?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

致,我们的看法是: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

有人说逻辑很抽象、很枯燥、很难学。对于没有入门或者学习不得法的人来

讲,可能是这样。但是只要用心学习并且掌握了学习要领,你可能会有另外一种

感觉,那就是:逻辑原来很有趣味性、很有实用价值。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美丽的鲍细娅打算根据智力来选择丈夫。她有三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

其中一只盒里装有鲍细娅的肖像。

如果求婚者够聪明,

猜中了哪只盒子装有肖像,

鲍细娅便嫁给他。

鲍细娅在每只盒盖上各写题词一句,

便于求婚者作明智的选择。

金盒:肖像在这只盒里。

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

铅盒:肖像不在金盒里。

鲍细娅向求婚者交了底,这三个陈述中至多有一个真。求婚者该选哪只盒?

A

、金盒

、银盒

B

、铅盒

C

、无法确定

D

有个求婚者选对了。

鲍细娅和他成了亲,

过得很幸福——至少有一阵子是的。

随后,有一天,鲍细娅起了个念头:

"我丈夫选对了盒子,看得出他是有一点儿

智力,不过,那道题算不上真正难做。本来我可以把那道题搞得更难,找个真正

聪明的丈夫,决不成问题。

"当下她就跟丈夫离了婚,决意再找个更聪明的。

这次她在盒子上配了如下题词:

金盒:肖像不在银盒里。

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

铅盒:肖像在这只盒里。

鲍细娅向求婚者交了底,这三个陈述中至少一真、至少一假。

肖像藏在哪只盒子里?

A

、金盒

、银盒

B

、铅盒

C

、无法确定

D

1

也是命该如此,头一个来求婚的居然就是鲍细娅的前夫。他也真够机灵,把

这道题又想出来了,于是他们二次成亲。不过,他把鲍细娅带回家后,狠狠地教

训了她一顿,从此以后鲍细娅再也不敢起什么傻念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感觉到逻辑是有实用价值的,也是容易学得懂的。

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说:

"逻辑对生活、认识和哲学都是必不可少的。

"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说:

"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

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培育先生说:

"

"逻辑思维

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逻辑学在世界上备受尊崇。

联合国1974年公布的基础学科分类目录,将基础学科分为数学、逻辑学、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七大类。

其中逻辑学排在第二位。

1977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把知识分为逻辑学、数学、科学(包括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历史学和人文学(主要指语言文字)哲学五大

分科,其中逻辑学排在首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一次由50个国家500多位教育家列出

的16项最关键的教育目标中,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为第二位,可见逻

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国家最近几年越来越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MBA、MPA、GCT

入学考试以及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都有逻辑学方面的要求。另外,从2010年开

始,本科应届毕业生考管理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逻辑学是必考科目。

二、逻辑推理解题技巧

(一)常规推理法

此法的要领是: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有效推理,由最浅显处入手,逐层深入,

直至解决问题。

[例题]从赵、张、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

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为了

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

(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

(2)张、周两个人中至少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张共同入选。

根据以上条件,若周未被选上,则哪两位必同时入选?

[解析]周未被选上,而张、周两个人中至少选上一位,所以张肯定选上了。

张选上了,孙就肯定没选上,赵就肯定选上了。

[答案]赵、张。

[说明]所谓常规推理法实际上包含了多种推理方法,如直言变形推理、对

当关系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负命题推理、关系推理、模态推

理等。要求人们熟练掌握各种推理的形式和规则。未接触逻辑学者有必要系统地

学习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练习]

赵平、孙方、李成三人报考大学,一个只想报考中文专业,一个只想报考数

学专业,一个只想报考医学专业。已知下面两个条件:

(1)如果赵平不报考数学专业,那么李成就报考医学专业;

(2)李成不报考医学专业。

请问:三人各自报考什么专业?(赵平数学、李成中文、孙方医学)

(二)传递排序法

此法的要领是:根据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运用关系的传

递特点,推出具体的排序。

[例题]有A、B、C、D四个有实力的排球队进行循环赛(每个队与其它队各

比赛一场)比赛结果,B队输掉一场,C队比B队少赢一场,而B队又比D队

少赢一场。请指出A队的名次。

[解析]四个队单循环,每个队要赛三场。根据题干,B队输掉一场,C队

"

比B队少赢一场"可得出C队输两场,而B队又比D队少赢一场"得出D队

"

赢三场。也就是D第一名,A全输。

[答案]A队第四名。

[说明]使用这种方法有时要借助数学中的不等式。

[练习]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

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

3

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地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可

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得及放上

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请判断,这四个球中由重到轻的顺序是什么?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丁(1)

甲+丁乙+丙(2)

乙甲+丙(3)

由(1)+(2)可得:甲+乙+甲+丁丙+丁+乙+丙,即甲丙

同时(1)+(2)还可得:丙+丁+甲+丁甲+乙+乙+丙,即丁乙

又由(3)乙甲+丙,可得:乙甲

综合推出:丁乙甲丙

[答案]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丁、乙、甲、丙

(三)真假试错法

此法的要领是:首先假设某个命题是真的,进而推出不合题意的结论,从而

推翻原来的假设,然后一路推论下去,直至找到全部答案为止。

[例题]小张、小王、小李3人被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和理工大学录取。他

们分别是被哪个学校录取的,人们作了如下的猜测:

甲猜:小张被师范大学录取,小李被理工大学录取。

乙猜:小张被理工大学录取,小王被师范大学录取。

丙猜:小张被科技大学录取,小李被师范大学录取。

结果,以上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请问:3人分别被哪个大学录取?

[解析]设甲1是真的,可导致乙1、乙2都是假的,不合题意,因而甲1是

假的。进而可以依次推出:甲2真,乙1假,乙2真,丙2假,丙1真。

[答案]小李被理工大学录取,小王被师范大学录取,小张被科技大学录取。

[说明]解析这类题可有多个切入点。如上述例题也可先设乙1是真的,还

可先设丙2是真的,都可推出不合题意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有时设某

命题为真,推不出不合题意的结论,那么所设的命题可能确实为真,但不意味着

4

其必然为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放弃原来的假设。第二,有的命题是否定命

题,增加了分析的难度,但基本原理不变。

[练习1]

ABC三人政法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律师,一个当上了法官,还有一

、、

个当上了检察官。但究竟谁担任什么司法工作,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作了如下

猜测:

甲:A当上了律师,B当上了法官。

乙:A当上了法官,C当上了律师。

丙:A当上了检察官,B当上了律师。

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是只对了一半。请问:A、B、C各担

任什么司法工作?(A当上了检察官、B当上了法官、C当上了律师)

[练习2]

丹丹、小颖、淑珍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有数学、物理和化学

三种,每人只参见一种。建国、小杰、大牛作了一下猜测:

建国:丹丹参加了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物理竞赛

小杰:淑珍没参加物理竞赛,小颖参加了数学竞赛

大牛:丹丹没参加数学竞赛,小颖参加了化学竞赛

如果他们的猜测对了一半,则以下哪项为真?

A.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

B.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物理、数学和化学竞赛

C.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数学、化学和物理竞赛

D.丹丹、小颖、淑珍分别参加化学、物理和数学竞赛

(D)

(四)有无制表法

1.设置1、0法

此法的要领是:制表时,有某种情况设置为1,无某种情况设置为0。解题

时找出符合条件者即可。

[例题]某新建矿区,有甲、乙两个爆破组进行爆破工作。甲组周一开始爆

破,并每隔一天爆破一次;乙组周二开始爆破,并每隔两天爆破一次。矿上规定:

5

凡进行爆破的日子,均不接受采访。开工不到两周,记者电话询问矿方周几可以

采访,得到的答复是:

"今天不行,前天和后天都可以。

"

如以上陈述为真,则电话询问这天是周几?

[解析]设置:爆破日=1,非爆破日=0。

根据题意可得到两周内爆破情况如下: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甲组爆破日

乙组爆破日

从表中直观看出只有第二周的周一符合"今天不行,前天和后天都可以"的

题意。

[答案]电话询问这天是第二周的周一。

2.标记+、-法

此法的要领是:制表时,把事物及其属性分别作为标目,解题时若某事物有

某属性,则在相应空格处标记"+"

,若某事物无某属性,则在相应空格处标记

"-"

[例题]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

杭州;他们中一个学金融,一个学管理,一个学外语。其中:

(1)甲不是学金融的,乙不是学外语的。

(2)学金融的不是来自上海。

(3)学外语的来自北京。

(4)乙不是来自杭州。

请根据上述条件,判断这三个学生分别来自哪里及所学专业。

[解析]首先制作一个以人物、籍贯、专业为标目的表格。然后根据条件并

运用推理,在必要的空格处逐一标记"+"或"-"为了复查方便,同时标记

序号)

属性

人物

北京

+10

-4

+5

-3

+11

上海

杭州

金融

-1

-6

+12

管理

-8

+7

外语

+9

-2

6

根据(1)4)可知,甲不学金融,乙不学外语且不是来自杭州;根据(3)

(1)可知,学外语的来自北京(充要条件)

,乙不学外语,所以,5)乙不是来

自北京,根据(4)5)可以推出(6)乙来自上海;根据(2)学金融的不是来

自上海,6)乙来自上海,可以推出(7)乙不是学金融的,进而可以推出(8)

乙学管理,9)丙学金融,10)甲学外语;根据(3)10)

,可以推出(11)甲

来自北京;根据(11)6)

(,可以推出(12)丙来自杭州。

[答案]甲来自北京,学外语;乙来自上海,学管理;丙来自杭州,学金融。

[说明]从道理上讲,设置1、0法和标记+、-法本质是相同的,可以合二

为一。但是它们也有细微差别。设置1、0法相对较为简单,什么地方设置1,

什么地方设置0,都是题干中直接明示的。而标记+、-法就相对复杂一些,有

些地方作什么标记,是题干中明示过的,而另一些地方该作什么标记是需要经过

逻辑推理的,另外,运用标记+、-法一般不要求把所有的空格都作上标记,只

要能看出答案即可。

[练习1]

黄土店有两个奇怪的村子:东村和西村,东村人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说谎话,其它日子说真话。西村人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说谎话,其它日子

说真话。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来到黄土店,和东西两村的人聊天。他们都说:昨天是

我说谎的日子。这一天应该是星期几?(星期四)

[练习2]

某宿舍住着四位研究生,分别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们分

别在中文、会计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1)北京研究生单独在会计系。

(2)河北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3)四川研究生和另外某个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4)安徽研究生不和四川研究生同在一个系。

以上条件可以推出四川研究生所在的系为哪个系?(法律)

[练习3]

学校组织教师旅游,4个老教师老赵、老钱、老孙、老李和4个年轻教师小

7

赵、小钱、小孙、小李一起参加。在旅馆里,他们8人住4个房间,满足以下条

件:

(1)每个房间住一老一少。

(2)同姓人不住同一个房间。

(3)如果老孙不和小李住一个房间,则老钱也不和小孙住一个房间。

(4)老李不和小赵住一个房间。

那么以下哪种安排是不合条件的?

A

.老钱和小孙住一个房间。

B

.老赵和小钱住一个房间。

C

.老孙和小李住一个房间。

D

.老孙和小钱住一个房间。

E

.老赵不和小李住一个房间。

[解析]

小赵

老赵

老钱

老孙

老李

?4

-

?2

-

-

?1

-

-

小钱

小孙

小李

?3

设:老钱和小孙住一个房间,推出与(3)相矛盾的情况。假设不成立。

[答案](A

(五)强弱列式法

此法的要领是:首先寻找有相同概念的两个命题,通过排除原理确定那个重

复出现的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属性,然后根据事物的强弱程度列式。公式列毕,

问题即解。

[例题]小赵、小钱和小孙在一起,一位是经理,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医生。

小孙比医生年龄大,小赵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钱年龄小。

请推断三人的身份与年龄情况。

[解析]首先根据"小赵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钱年龄小"可知教师不是

小赵也不是小钱,必是小孙。根据"小孙比医生年龄大,教师比小钱年龄小"可

8

以得出:小钱>

小孙(教师)>

医生。进而推出:推出:小钱(经理)>

小孙(教

师)>

小赵(医生)

[答案]小钱是经理,年龄最大,小孙是教师,年龄居中,小赵是医生,年

龄最小。

[说明]这类逻辑题实际上也可运用有无制表法来解析,但是比较费时费力。

运用强弱列式法,可以明显提高解题的效率。

[练习1]

方宁、王宜和余涌,一个是江西人,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是上海人,余涌的

年龄比上海人大,方宁和安徽人不同岁,安徽人比王宜年龄小。

请推断三人的籍贯与年龄情况。

(王宜最大,江西人;余涌居中,安徽人;方宁最小,上海人)

[练习2]

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老张

比教授个子高,老李比老王个子矮,工人比司机个子高,医生比教授个子矮,工

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

根据以上条件,

A.四个人的职业都已经确定。

B.四个人的职业都不能确定。

C.老李可能是教授。

D.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一个。

E.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两个。

[解析]

(1

)老张>

教授>

医生

(2

)老王>

老李

(3

)工人>

司机

(4(工人)老赵老李

由(1

)推出(5

)老张或是工人或是司机

由(4

)推出(6

)工人不是老张

由(5(6

))推出(7

)老张是司机

9

由(1(3(7

)))推出(8

)工人>

司机(老张)>

教授>

医生

由(2(8

))推出(9

)工人不是老李

由(4(9

))推出(10

)工人是老赵

由(2(8(10

))

)推出教授是老王,医生是老李。

[答案](A)

(六)方位画图法

此法的要领是:根据已知条件,画出方位图,再根据涉及事物在图中的方位,

确定其相互关系。

[例题]在一条街的同一侧并排住着七户人家。这七户人家的主人分别是:

赵、钱、孙、李、周、吴、郑。他们由西向东的排列符合以下条件:

郑不住在这条街的最西边,也不住在这条街的最东边;

赵住在最中间;

孙与赵相邻;

李在赵西侧与赵相邻;

吴住在赵和孙以东,并且在钱以西。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A.周和郑相邻。

B.周和李相邻。

C.吴和钱相邻。

D.吴和孙相邻。

E.郑和李相邻。

[解析]根据题意,设计方位图如下:

1

西

2

3

4

5

6

7

七户人家排列情况一目了然。

[答案]不可能为真的是B。

这类逻辑题,有的方位关系简单,画出线条图即可;有的方位关系复杂,需

要画出矩形图。有的条件较充足,画图后,所有情况都一目了然;有的条件不充

10

足,画图后,仍有无法确定的情况。

(七)寻找矛盾法

此法的要领是:在已知信息中寻找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从而把题干中

交待的一真或一假限定在其中,进而推出其他命题的真假,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例题]某一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查,作案人肯定是赵、钱、

孙、李四人中的某一个。审讯中,这四人的口供如下:

赵:我不是作案的。

钱:李是罪犯。

孙:钱是罪犯。

李:作案的不是我。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请指出谁说了真话、谁作了案。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请指出谁说了假话、谁作了案。

[解析]钱和李的两个命题构成矛盾关系,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

那么这个说真话的必是钱和李中的某一个。从而可以推出赵和孙的话都是假话。

进而可以推出:赵作了案,李说了真话。

由于钱和李的两个命题构成矛盾关系,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那么

这个说假话的也必是钱和李中的某一个。从而可以推出赵和孙的话都是真话。进

而可以推出:钱是作案的,钱说了假话。

[答案]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赵作了案,李说了真话;假定四人

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钱是作案的,钱说了假话。

[说明]解析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准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具有矛盾关系的命

题主要是SAP和SOP、SEP和SIP、SaP和SeP、

"如果p,则q"和"p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且q""或者p,或者q"和"非p且非q""p且q"

和"或者非p或者非q"等。但在有些试题的已知信息中根本找不到逻辑矛盾,

这该如何呢?可以寻找场境矛盾!如:已知信息中存在SAP和AEP这样两个具

有反对关系的命题,而题干中又指出了诸命题中只有一假,那么SAP和AEP这

两个本来是反对关系的命题就临时形成了场境矛盾。再如:已知信息中存在SIP

和AOP这样两个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而题干中又指出了诸命题中只有一真,

那么SIP和AOP这两个本来是反对关系的命题也临时形成了场境矛盾。

11

[练习1]

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

"所有的杯子中

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

"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

"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

"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里有苹果。

(D)

[练习2]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

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请说出该律

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12名)

(八)排除错误法

此法的要领是:在提供的若干选项中很难确定哪个是正确的,那么就寻找明

显错误的,把它们一一排除掉。剩下的一个就是我们需要的正确答案。

[例题]某计算机销售部向顾客承诺:

"本部销售的计算机在一个月内包换,

一年内免费包修。三年内上门服务免收劳务费,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除外。

"

以下哪项所讲的是该销售部应该提供的服务?

A.某人购买了一台计算机,三个月后软驱出现问题,要求销售部修理,销

售部给免费更换软驱。

B.计算机实验室从该销售部购买了30台计算机,50天后才拆箱安装。在

安装时发现有一台显示器不能显示彩色,要求更换。

C.某学校购买了10台计算机。没到一个月,计算机的鼠标丢失了三个,要

求销售部无偿补齐。

D.李明买了一台计算机,不小心感染了计算机病毒,造成存储的文件丢失,

要求销售部赔偿损失。

12

[解析]题干陈述了售后服务的内容。

选项A所论述的情况属于一年内免费包修的服务项目,在软驱不能修时,销

售部给免费更换软驱是应该的。

选项B中的情况是购买后50天的事,虽然没拆箱,但已过了包换的期限,

计算机销售部可以担保其免费修理服务,但不一定包换。C中提到的鼠标丢失是

保管不当造成的。D中的计算机病毒破坏是由于防范不当或使用不当引起的,公

司没有责任。

[答案]A

[练习]中星集团要招聘20名直接参加中层管理的职员。最不可能被招上的

是学历在大专以下,或是完全没有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在有可能被招上的人

中,懂英语或懂日语将大大增加这种可能性。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所言及的报名者最有可能被选上?

A.张先生现年40岁,中专学历,毕业后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曾到京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进修过半年,收获很大。最近,他刚辞去已任职五年的华亭宾馆前

厅经理的职务。

B.王女士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大学毕后留校任教至今,出版有管理

学专著。出于收入的考虑,她表示如被招聘,将立即辞去现职。

C.陈小姐是经贸大学专科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曾任过某商场业

务部见习经理。

D.刘小姐是外国语学院1995年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当过半年涉外导游

和近两年专职翻译,精通英语和日语。

[解析]选项A学历在大专以下;选项D稍迷惑,因为涉外导游和专职翻译

不能算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所以也不选。选项C学历在大专以上,又曾任见习

经理,有可能被选上。选项B学历在大专以上,但是没有说有没有管理工作实践

经验,跟C相比,可能性还是小一些。如果选项B介绍了王女士的全部经历的话,

那么选项B不可选。

[答案]C

(九)数字计算法

[例题]在国庆50周年仪仗队的训练营地,某连队一百多个战士在练习不同

13

队形的转换。

如果他们排成五列人数相等的横队,

只剩下连长在队伍前面喊口令;

如果他们排成七列这样的横队,只有连长仍然可以在前面领队;如果他们排成八

例,就可以有两人作为领队了。在全营排练时,营长要求他们排成三列横队。

以下哪项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

A.该连队官兵正好排成三列横队。

B.除了连长外,正好排成三列横队。

C.排成了整齐的三列横队,另有两人作为全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