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如东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
翻开书,那古老厚重的文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椽如柱,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链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让我们走进“节气·节日”文化展厅,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节气·节日”的精神内涵。
)
第一展厅:文化寻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
zhuīsù其源,“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华民族就已拉开农耕文明的wéimù。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jūnliè的大地在雨水节气萌发春信,霜降节气草木黄落、雾霭茫茫,冬至节气开始进入数九寒天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定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围绕着二十四节气,民间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因为节气,今天的我们仍然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人民日报·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宝库》(节选·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横线A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符号应填▲
3.①请根据划线句子,概括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不超过40字。(3分)
▲▲▲
②关于二十四节气有很多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关于节气“白露”的对联。(2分)
露水片片朝霞彩夜雾辉白云涟涟
▲▲
4.班级开展“低碳生活,你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①下面是小如同学收集的三则新闻标题,请你简要分析这三则新闻标题的共同特点。(3分)
材料:
多一份低碳少一份“霾”怨——人民网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新华网
厕所“小”改造低碳“大”提升——百度网
▲▲▲
②小如同学在活动中准备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一期“绿水青山秀家乡”电子报,下面是两幅图片,你觉得哪一幅适合做本期电子报的插图呢?请你选择一幅并结合画面内容和新闻主题,有顺序地介绍画面内容。要求:抓住画面特征,层次清晰,不少于80字。(3分)
▲▲▲
5.看完《经典常谈》后,班级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会。(7分)
①“经典文化选一选”(2分)
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B.《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
C.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D.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
②“经典作品说一说”(2分)
有人评价这本书“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
多用散行文字;是第一部有自己系统的史书“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剪裁与组织见长。
书中这些文字都是对史书▲的介绍,这本书在文字上有最大的贡献:▲
③“经典人物评一评”(3分)
任选下面某一人物,结合名著内容,具体点评其伟大贡献。
孔子B.杜甫
▲▲▲
6.【诗中华,咏流传】
班级围绕“亲近诗文·创意小制作”话题进行讨论,请你参与。(10分)
小如:我们可以为教室布置“对话经典”贴贴墙,如:“①▲,白露为霜。”河边芦苇郁郁葱葱,晶莹透亮的露水已凝结成霜。这是诗,这是远方,这是经典。“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②▲。”无一笔写水,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深远。经典是有生命的。
小东:这个创意不错,还可以制作小书灯。比如,我们将“③▲,悠悠我心”,“④▲,君子好逑”,“《桃花源记》‘⑤▲,▲’”,以桃花源中老人与小孩的快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古诗文名句,用毛笔书写在灯罩上,暮色四合时点亮灯,给人雅致又温情的感觉。
小语:我赞同将古诗文与生活关联起来,这种创意很好。我想制作一枚书签,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⑥▲,▲”题在书签上,送给我即将搬家的对门伙伴,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小文:徜徉诗海,遇见更美的风景。“雨”,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是诗情画意不可或缺的元素,走进微微细雨中,我们总能感受那份诗意,享受那份浪漫。请写出你积累下来的关于“雨”的诗句(连续两句):⑦“▲,▲”。
第二展厅:文史钩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6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解释】①皇甫冉,唐代诗人。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②阴虫:指蟋蟀。
7.诗歌中“沉沉”“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2分)
▲▲▲
8.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4分)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孟浩然传(节选)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①皆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②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③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④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诚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解释]①一座:在座的人。②玄宗:唐玄宗,皇帝。③采访使:官职名。④封宠:隆重祭奠。
9.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画浩然像于刺史亭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少好节义(▲)②因曰浩然亭(▲)
③及郡下,诣太守(▲)④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
12.结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本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孟浩然的形象。(4分)
▲▲▲
第三展厅:科学人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3-16题。(14分)
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
①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②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③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23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点像碱性肥皂味。
④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⑤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
⑥2023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1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无毒或毒性很低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进化至今。
⑦再来说甜。哺乳动物往往是通过对舌头味蕾中神经细胞产生的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味道。米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甜味受体的产生受特定基因控制。
⑧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从已知基因中发现8个突变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辣口味的偏好。
⑨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基因不同。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米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科学家估计,在米国,大约有15%的人是味觉超常人士
⑩当然,美食不止跟味觉、嗅觉基因有关,它还蕴含着感情与历史。大多数人都具有小时候形成的故乡味觉记忆,它非常强烈,让人对之念念不忘,据说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里的饭菜了。
13.第①段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
14.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5.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2分)
A.饮食喜好不只(不仅)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B.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他们闻香菜会觉得有点(略微)像碱性肥皂味。
C.他们还推测(预测)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
D.因此,挑食或许(可能)只是基因不同。
16.鲁迅小说《社戏》结尾:“真的,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有同学看完本文后,认为社戏中的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完全取决于“我的味觉和嗅觉基因,请你根据本文的知识说说你的看法。(4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0分)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①草帽的世界,是一首温婉美丽的诗。
②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③父亲是农人,戴着草帽,弯着腰,在土地上劳作,像极了身下的田地。因而,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也是大地的徽饰。
④父亲对草帽一直都非常珍惜。那是三月天,桃花、杏花次第绽放,花事正纷纷攘攘哄闹起来。田地里的麦苗儿,挺一挺身子,农人们听到了它们拔节的声音……
⑤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⑥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父亲说,先祖们为探索香甜的麦子,胼手胝足,甚或血迹斑驳。一顶草帽,一根根麦秆儿,编织着先祖们对美好的无限向往,珍惜草帽,就是对远古祖先筚路蓝缕①的敬慕,也是对现代农人们的尊敬。
⑦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浸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⑧要说的是,龙钟老态的只是草帽的形体,不老的却是草帽的魂魄。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A.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⑨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父亲编织出的草帽以特有的亲切、亲昵,在季节的轮齿中穿越一载载光阴,在乡人们的心灵中馨香着。
⑩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湿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B.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尚荣耀的徽饰。
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几十年后,我之嗅觉跨越时空的田垅阡陌,在父亲草帽的悠悠香味中寻觅。慈善美丽的灵魂是不是该在另一个世界羽化而登仙呢?!时光洗去纷扬的尘埃,在对父亲的思念和祭奠中,我仿佛正摔打一粒宿在父亲草帽上的汗珠,这粒汗珠在往生石上开出了一朵朵芳香的麦浪花,宁静芬芳着人们心中的庙宇及圣殿。
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解释】①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父亲和草帽写了哪几件事。(3分)
▲▲▲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
19.请从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4分)
▲▲▲
20.联系全文,说说在第段中为什么说“草帽是一种荣誉”。(4分)
▲▲▲
21.阅读链接材料,从线索安排和情感两个角度,比较本文和材料的异同点。(6分)
【链接材料】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灯笼》
相同点:▲▲▲
不同点:▲▲▲
写作(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22.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好的“豆”,是“乐土”留给少年迅哥儿成长的印记。正当少年的你们,关于过去,关于未来,相信也有某段经历、某种感悟,让你的心灵里长出一朵“最好”的花,值得回味,值得憧憬。
请以“最好的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写出自己的故事。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文体特征要鲜明,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230420
1.(3分)追溯帷幕龟裂
2.(1分)……
3.(5分)
①(3分)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能够指导农事,而且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②(2分)白云片片朝霞彩露水涟涟夜雾辉(若答“片片白云朝霞彩,涟涟露水夜雾辉”也可以给分。)
4.(6分)
①(3分)示例一:三则新闻标题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个通过“多”与“少”,突出低碳生活与雾霾的关系;第二个通过“一小步”与“一大步”的对比,突出垃圾分类对低碳生活的影响;第三个通过“小”与“大”的对比,突出厕所改造对低碳生活的影响。
示例二:三则标题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第一个采用谐音,突出低碳生活与雾霾的关系;第二、三个新闻标题通过对仗,分别突出了垃圾分类、厕所改造对低碳生活的影响。
②(3分)示例一:选择A。整幅画面是一只手托起绿水青山的画面。画面上端是白云绿树环绕中的高楼大厦,画面的中间部分是肥沃的土地,土地上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样。整幅画面突出“绿水青山”,符合电子报“绿水青山秀家乡”的主题。
示例二:选择B。画面正中是倒下的GDP大山,山流出清澈的泉水,形成瀑布。山上有快乐飞行的三只小鸟,瀑布下的小河边是一个伸着双手的人,在河的对岸有一只小鹿。整个画面符合电子报绿水青山秀家乡”的主题。
5.(7分)
①(2分)C
②(2分)《史记》擅长人物的描写
③(3分)(任选其中三点,每点1分)
孔子:(1)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是孔子。(2)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3)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的儒家。(4)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更注重人格的修养。(5)他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6)开了私家讲学的风气,也有了私家的第一部著作《论语》。
杜甫: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1)杜甫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抒写大时代,领域扩大,价值也增高了,给诗开辟了新时期。(2)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给诗创造了新语言。(3)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4)杜甫用律诗来表现广大的实在的人生;(5)他的绝句直述胸怀,他的诗透着滑稽的风味,但这种滑稽的风味和他的严肃的态度调和得恰到好处。(6)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元稹、白居易二人都继承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
6.(10分)①蒹葭苍苍②空游无所依③青青子衿④窈窕淑女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⑦例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7.(2分)用“沉沉”和“切切”写出秋夜之深和蟋蟀鸣叫声的悲凉,渲染环境的凝重与凄凉,突出内心的沉重与愁苦。
8.(4分)虚写别后的明日,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的情景,实写别时的今夜离愁之重(2分)。虚实结合,表达朋友间秋夜送别的不舍、孤寂和感伤之情(2分)。
9.(2分)画/浩然像/于刺史亭
10.(4分)①喜欢;②于是;③拜访;④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11.(3分)恰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
12.(4分)孟浩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有才华。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可知孟浩然希望得到张九龄举荐,通过写诗来表达心志,可见他性格较为含蓄。孟浩然崇尚节唐玄宗到王维办公处,他躲到床下;为了和友人相聚却没有及时赴举荐之约,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可见他本身更喜隐居状态,对于入仕做官并不十分主动、热衷。
参考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实训室安全课件
- 铣工试题及答案练习卷含答案
- 教育科技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整合报告2025001
- 汽车交通的儿童课件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信任建立与维护的信用体系构建001
- 影视行业2025年工业化制作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前景报告
- 教育培训年终总结
- 氯气说课课件
- 中班健康坚持到底
- 安全的设计概论
- 银行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硫化氢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农机流通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低压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洗胃机产业运营现状分析与未来前景趋势展望报告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3课时(Section A 3a-3c)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安全生产月题库-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1800道)
- 教师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 保安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2025年计划生育与妇幼健康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废铜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