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400KA预焙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案二o—o年十月(一) 焙烧启动方法的确定(二) 原材物料及工器具的准备(三) 通电焙烧前的准备工作(四) 电解槽的焙烧(五) 电解槽的启动(六) 焙烧启动期间测量内容(七) 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八) 焙烧启动期间异常情况的处理附:《焙烧启动流程图》《工器具及测量工具的准备》《焙烧启动时间进度安排》《人员组织机构》400KA预焙电解槽通电焙烧启动方案为确保后|10万吨电解槽通电启动成功,特以慎重、科学、全面、求实的态度编制本方案。(一)焙烧启动方法的确定1.1采用目前国内外铝行业、400KA预焙槽普遍采用的焦粒焙烧方法,包铝焙烧时间为2天,采用立柱分流;林州铝业4天焙烧,霍林河铝业焙烧期为4天,但分流量比较大,立柱分流加槽周分流。1.2采用湿法无效应启动法,前两台电解槽启动用电解质、铝水在二期熔化提供。1.3通电焙烧期间阳极导杆与阳极母线间采用软连接片连接,每根导杆连接两个软连接片,共48片。1.4制作大型分流器,采用立柱分流的方法,每台槽12片分流片,随焙烧时间逐步拆除,使槽内的电流逐步增加,以至全电流通入电解槽。1.5前两台电解槽通电焙烧时不接分流片,由整流所根据电解分厂送电计划逐步升高系列电流。(二)原材物料及工器具的准备2.1通电焙烧启动槽原材料需要量:(单台槽)阳极碳块组48组铝水20吨低分子冰晶石3吨(启动以后准备电解质使用)高分子冰晶石5吨(启动5吨)电解质块1.5吨(装炉使用6吨)纯碱0.3吨(装炉1吨)氟化钙0.3吨(装炉0.3吨)焦粒0.9吨(装炉0.9吨)石墨碎0.02吨效应杆 20 根氧化铝 16 吨2.2原材料的要求:一律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前必须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2.2.1冰晶石应符合GB/T4291-1999《冰晶石》一级品以上。2.2.2氟化钙应符合GB5690-85二级品以上。2.2.3碳酸钠应符合GB210-92规定一级品以上。2.2.4焦粒为筛分好的煅后石油焦,其粒度为2~4mm。2.3工器具的准备(附后)2.4测量工具的准备(附后)(三)通电焙烧前的准备工作3.1通电前必须具备的条件3.1.1电解南北两个厂房后112台电解槽母线具备通电条件,电解槽经空负荷试车、负荷试车验收完毕并交付车间。3.1.2供电车间具备正常供电条件,空压站能不间断供风,压力>0.6Mpa,且压力稳定。3.1.3铸造车间能承担原铝铸造任务,阳极组装车间能正常供应组装块。3.1.4氧化铝浓相、超浓相输送系统经调试验收后交付使用。3.1.5多功能机组、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完毕。3.1.6各生产单位的人员、工艺、工器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已准备就绪。3.2装炉前的准备工作
3.2.1按计划准备好焙烧启动用料和所用工器具。3.2.2检查、标定氧化铝、氟化盐下料系统是否符合要求。3.2.3检查槽前控制机的工作情况,检查气控柜及压缩空气管道、阀门的气密性是否合乎要求。3.2.4检查阳极升降机构是否正常,阳极母线指针是否合乎要求,行程是否满足380mm。3.2.5检查烟道蝶阀是否合乎要求。3.2.6检查炉膛是否异常或局部损伤,用压缩空气清理炉膛及槽四周的灰尘及杂物。3.2.7.检查完毕后在操控机表面贴封条,在装炉、焙烧期间禁止任何人操作阳极。3.3装炉3.3.1铺焦粒3.3.1.1将阳极大母线停放在距下限位50mm处,将回转计调到3.3.1.2用垂吊法找出两列阳极大面与小面阳极的中心线,根据中心线确定整个阳极的边线,并用拉线拉出整个阳极的轮廓,沿线外侧放置好铺焦粒用的铁框,然后将焦粒均匀撒在框内,用刮板尺刮平,确认无凹陷部位,焦粒厚度为20—25mm。(如图)焦粒焦粒焦粒焦粒3.3.2安装阳极(挂极)3.3.2.1检查阳极炭块有无质量缺陷,阳极导杆有无弯曲变形,磷铁浇铸是否良好,阳极底掌是否平整,用压缩空气将阳极底掌及四周的灰尘吹十净,不符合要求的阳极块禁止使用。3.3.2.2关闭提升机电源,操控箱必须贴封条。将合格阳极炭块用天车对准阳极的卡具位置靠近阳极母线平稳坐落在焦粒上,但导杆不能与阳极母线接触,导杆不能与耳钩接触,要求阳极导杆距阳极母线的距离为2—4mm,挂极时应非常仔细,符合上述要求后至少将阳极再吊起一次,根据焦粒的均匀凹凸情况判断阳极底掌与焦粒的接触程度,阳极底掌要完整的压在焦粒层上,阳极底掌与焦粒层的接触面积大于80%,不允许出现悬空,接触不良等现象,要用开度较大的阳极卡具放在挂钩上,给导杆以导向和定位作用。3.3.2.3确认阳极放好后,将极缝处多余炭粒清扫十净,中缝保持10mm厚焦粒,防止阴极氧化。3.3.3电解槽装炉3.3.3.1按下图位置,预埋10根封好管口的温度计套管,温度计套管要插到阴极碳块表面上且不能碰到阳极。极四周人造伸腿上均匀加入300kg氟化钙,使用铁锹操作使氟化钙均匀覆盖伸腿表面。3.3.3.3在阳极中缝装20cm低分子比冰晶石,在槽四周均匀加1.5吨的电解质块,颗粒50-60mm在电解质块上面覆盖2吨低分子冰晶石,使用铁锹刮平表面后覆盖硅酸铝纸封闭,在硅酸铝纸表面均匀覆盖加0.3吨碳酸钠,然后加冰晶石封平表面,使用硅酸铝纤维毯覆盖阳极边缝、极缝、中缝,最后使用冰晶石密封硅酸铝纤维毯表面,中缝不覆盖冰晶石。3.4装分流器如图使用分流器连接阳极母线B面与下一台槽立柱母线,要求压接前处理立柱表面。
3.5前两台槽(新系列每个厂房前一台槽)焙烧时不同之处为不装立柱分流器,升电流梯度如下表,电流经14小时升全,相同处不再重述。送电表:时间0min10min30min60min2h4h6h10h14h电流KA50100150200250300350400430注:当槽电压低于3.0V即可按顺序升电流。严禁操之过急,如有变更临时通知。3.6软连接的连接将软连接一端与阳极母线用C型卡具拧紧,另一端与阳极导杆连接后拧紧。(四)电解槽的焙烧4.1通电装炉、安装立柱分流器及安装好软连接后,即可开始安装赛尔开关。要求在通电前1小时开始安装。先将立柱母线压接处打磨平整,按照次序依次安装开关。6组开关安装后,根据电缆接头位置要求安装电缆,连接控制柜,在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电缆防止折断。检查压接处压降,要求小于5mv;检查母线与M36螺栓,母线压接块与M36螺栓的绝缘,要求状态为绝缘。控制柜通电,控制柜内断路器合闸,控制柜开关旋转至充电位置,液晶面板显示充电电压350v,所有点绿色为接触正常。通知调度,再次检查所有开关,所有人员撤离,合闸。打开M36螺栓,插绝缘插板,确认操作质量后所有人员撤离,分离开关,检查赛尔观察口,确认开关动作质量。通电结束,拆除赛尔开关。检查通电槽情况。4.2焙烧期间的管理4.2.1焙烧时间确定为48小时,焙烧温度确定为:边部温度达到600°C,中缝温度达到900°C为标准。4.2.2通电后定期检查阴极钢棒,阳极钢爪及分流器有无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做好记录。如发现钢爪发红,请利用钢钎连接相邻钢爪分流,若效果不理想,则继续采用钢爪分流器分流,若还不能控制钢爪发红,则断开软连接,注意1台电解槽最多允许断开2组软连接。4.2.3根据焙烧温度、槽电压情况,按拟定位置拆卸分流片。拆卸分流器参考顺序为:6、1、5、2、4、3。拆卸分流器时间根据槽电压确定,电压低于3.0v可按顺序拆除。若槽电压低于3v,则通电1小时后开始拆分流器,每次拆2组,每次间隔1小时,最短24小时拆4.2.4拆卸分流片期间电解槽电压超过3.[V时停止拆分流片。焙烧温度及阳极电流分布较均匀,槽电压低于3.0V时可按预先排列顺序分次拆卸分流器,24小时全部拆卸完毕。4.2.5焙烧期间的测量4.2.5.1焙烧期间的测量:焙烧温度2小时1次)、侧部钢板温(4小时1次)度、阴极钢棒温度(4小时1次)、钢爪温度(4小时1次)、槽底钢板温度4小时1次);阳极电流分布测量(2小时1次)、阴极电流分布测量(4小时1次),焙烧槽电压记录(2小时1次)。4.2.6焙烧电压、焙烧温度4.2.6.1焙烧电压通电时冲击电压不能超过5.0V,焙烧电压参考值见下表:焙烧时间(天)第天第二天焙烧电压(V)4.5-3.2v3.5-2.5v4.2.6.2焙烧温度焙烧温度参考值见下表:焙烧时间(天)第天第二天焙烧温度(°C)200-400C600-900C注:表中下限为边部温度参考值,上限为中部温度参考值。4.2.6.3焙烧44小时后,当边部温度达到600^,中缝温度达到900。。
时,用小盒卡具夹紧导杆,拆卸软连接,尔后复紧小盒卡具2-3次,并进行阳极电流分布的测定。(五)电解槽的启动当焙烧槽的温度已达900°C上下,人造伸腿部位的温度达600°C上下;并确认卡具已经卡紧,电解槽设备具备启动条件,在导杆上划好线后,即可以开始灌入电解质,抬阳极,进行启动。MotherpotsonthissideHnQyJfmogwmcr^ufaDE5.1湿法无效应启动MotherpotsonthissideHnQyJfmogwmcr^ufaDE5.1湿法无效应启动5.1.1通知调度启动的时间(早晨8:00-10:00),启动时一边灌电解质,一边缓慢提升阳极,灌入电解质15〜20吨,电压抬高至7〜8V,抬阳极过程中要求以灌入的电解质高度为准,以槽电压为辅;阳极母线最终抬升的距离为150-180mmo灌入电解质后要求保持电压6〜7V,等待物料慢慢融化,大约4-6小时物料完全熔化后(下午15:00-16:00),安排来效应,效应电压控制在20〜30v,效应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根据槽温、电解质情况可调整 ),效应后电压保持在5~6伏;效应后及时捞炭渣,碳渣要求捞25箱(以捞净为主)。电解质应保持在40-45cm左右,如不足应添加冰晶石,然后做好保温工作。启动后6小时后开始加少量氧化铝,NB控制在65s,至灌铝前均匀降至4.5〜5.0伏,电解质高度控制在30〜35cm。5.1.2灌铝5.1.2.1启动30小时后,从出铝口灌入铝水18-20T左右,电压保持在4.4〜4.8伏,铝液高度保持在18〜20cm。5.1.2.2灌铝后电解质应保持在28〜32cm之间,分子比应保持在2.8〜3.0。5.1.2.3灌铝后及时用破碎电解质封壳,并加极上和边部保温料;一般要求灌铝后保温在三天内连续做三次,直至没有塌壳冒火。5.1.2.4灌铝后2天考虑出铝作业,但第一次出铝时,铝水平必须达22cm以上。(六)焙烧启动期间测量内容6.1人员配置采用四班三倒,由当班电解人员,相关人员及电测人员承担。6.2跟踪测试内容6.2.1焙烧电压曲线由计算机系统完成6.2.2焙烧温度曲线及温度分布图测量位置:9点(如前图所示)测量记录项目:焙烧温度、测量时间时间间隔:通电焙烧后5分钟第一次测量,以后每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出温度曲线。6.2.3阳极、阴极电流分布测量记录项目:电流分布、测量时间时间间隔:通电焙烧后30分钟第一次测量,以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对阴极、阳极电流分布过高、过低值要重点标出,对分布异常的要记录处理时间、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启动后24小时测一次阴极电流分布。6.2.4阳极钢爪温度测量记录项目:钢爪温度、测量时间时间间隔:拆完分流片后每四小时测量一次,记录每块阳极上的最高温度。6.2.5炉底钢板温度测量记录项目:钢板温度、测量时间时间间隔:拆完分流器前每4小时温量一次拆完分流器后每24小时测一次,记录超过100°C的点,启动后1小时测量一次一直到灌铝后8小时,对特殊槽要继续测量监控,对于温度超过200C的点,要用风管吹风进行冷却。6.2.6阴极钢棒、槽壁温度测量记录项目:钢棒温度、槽壁温度、测量时间时间间隔:焙烧期间每8小时测量1次,启动后3天内每4小时测一次,对温度高于400C要用风管冷却,特殊槽要继续测量监控。6.2.7立柱母线温度,压降测量记录项目:立柱母线温度、压降、测量时间时间间隔:焙烧期间拆完分流器后测一次,启动后测一次。时间间隔:通电后每班测量记录一次。6.3所有测量数据,经整理后建立单槽档案。(七)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7.1启动后的电压调整及温度控制参考值见下表:时间启动后物料熔完来效应后灌铝前灌铝后灌铝后8h灌铝后16h灌铝后24h灌铝后32h槽电压(V)7~86~76.04.5〜4.84.64.574.534.54.47温度(°C)V1000C990C〜970C电解质量15t35cm40cm30cmV30cm<30cm注意事项1、启动灌电解质量要求>15t,效应启动后6〜8h后。2、灌铝时电解质水平V35cm。时间灌铝后40h灌铝后48h灌铝后56h灌铝后64h灌铝后72h灌铝后240h灌铝后480h灌铝后720h灌铝后960h槽电压(V)4.434.44.374.334.34.34.204.104.00温度(C)95|0C〜980C、防止长效应电解质量28cm28cm28cm28cm26cm26cm26cmJ2|cm2,cm注意事项1、要求灌铝后电压尽快放到4.30v。2、72h后电解质水平不能大于26cm。灌铝后工作电压降至4.6v左右,以后4天每天降低100mv,降至4.3v后保持5|天,降低至4.2v保持5天,降低至4.1v保持|天,直至20天后降低至3.9v。7.2启动过程及启动初期氧化铝加料控制启动后第一个效应烧15~20分钟,手动操作大下料两次熄灭效应,然后接通下料间隔(NB)、效应间隔(AEB)自动控制,控制参考值见下表:时间(h)0-45〜89~1617~3637-8485-156157~1个月下料间隔(S)0706565626055效应间隔(h)24244872时间(h)1~2个月2~3个月以后下料间隔(S)5 51_ ^4 效应间隔(h)961442407.3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的保持:启动天数12345678~14天以上铝水平〜1819202122_jIL22~24电解质水平3535302928272623~257.4启动后分子比保持启动后槽分子比一月以内不得低于2.7,次月可逐步调整,45天以后可调整到2.5—2.6,这时槽已经转到正常状态,保持较低的分子匕可降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提高导电度,使壳面保持较松软,便于换极作业。7.5阳极更换启动3天后开始换极,按照29天换极周期,遇角极A1、A2、B1、B2、A23、A24、B23、B24第一周期不换,其它中间极按照换极周期更换。第一台槽第一块极为A6,其它槽第一块极按照第一台顺延,角极在第二周期使用残极调整。注意每台槽每日最多更换2块冷极。换极顺序表换极顺序1591317213711151923A组极号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21A22A23A24换极顺序14182226101620244812B组极号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7.7阳极效应启动后第一周控制在1次/槽日,从第二周到第一个月末控制在0.3次/槽日,从第二个月开始逐渐转为正常。7.8取试样启动后,待槽内物料全部熔成液态,电解质稳定且封壳后取电解质试样,灌铝后第二天取铝试样。通电及启动的网络图(八)焙烧启动期间异常情况的处理8.1焙烧期间8.1.1个别阳极钢爪由于电流较集中发红时,应及时用特制三孔风管吹风降温或用钢钎搭接相邻阳极,如吹风10-15分钟效果仍不明显,应安装钢爪分流器分流,若效果还不理想则应将软连接与大母线的U型卡具断开,直至效果明显为止,但每台槽每面断开数不超过二组,总断开数不超过三组,断开软连接必须签字交接班。8.1.2个别阴极钢棒由于电流较集中,温度偏高时,应用风管吹风降温,使其温度不继续上升,如效果不好,可调整对应的阳极电流,使其与相邻钢棒温度接近为止。8.1.3当出现局部温度高,物料熔化速度快,而且在阳极边部处保温料塌陷,出现火孔时,应及时添加冰晶石封闭火孔,达到局部降温和加速冰晶石熔化的效果,后盖好硅酸铝纤维毯。8.1.4在焙烧期间严禁点动提升阳极,严禁揭槽控机封条。8.2启动期间8.2.1当槽工作电压超过4V时,电解槽已处于边熔化物料边发生两极反应过程,此时应根据液体电解质的量及时点动微抬电压,增加能量收入,加快物料熔化,在这一过程中若发生效应,可利用效应加快物料熔化速度,当槽温及电解质量达到要求时,添加氧化铝,熄灭效应,电压保持在6V左右,清理分离出来的炭渣,使液体电解质达35cm左右。8.2.2焙烧二天后,临启动前若发现液体电解质低于20cm时,为了不影响启动进度,应适当灌一些液体电解质,采用湿法无效应启动。8.2.3在定期检查槽壳侧部温度的过程中,若发现槽壳侧部局部温度达到400r时,应及时吹风降温。8.2.4发现个别阴极钢棒温度过高时,应及时吹风降温,若效果不明显,或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应加大吹风量,若仍然扼制不住,出现钢棒发红的现象,可抬高对应的阳极组,或摘出对应阳极组,但每台槽每面不能超过2组,每台槽不超过3组,边部适当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二手汽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车辆买卖委托代理服务合同范文
- 2025房屋租赁详细合同
- 2025标准店面租赁合同模板集锦
- 委托购买原始股协议书
- 宾得rtk输出协议书
- 无配送协议书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手续齐全)
- ssl协议书的工作原理
- 网站开发保密协议书
- 如何提高国语教学课件
- 口腔医院月末工作总结
- 2024下半年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机场内场驾驶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中药材初加工区建设布局方案
- 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课件
- 设备管道拆除施工方案(3篇)
- 胰岛素抵抗完整版本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大棚蔬菜合伙协议书模板
- 诗歌情景关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