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_第1页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_第2页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_第3页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_第4页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实录第1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能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构成。2.认识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3.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的地形区以及自然环境特征。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构成。2.青藏高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难点】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教学方法】读图法、启发法、探究法、讲解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问: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学生回答)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知识点世界屋脊【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5~P86的内容,自主完成)1、找出青藏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在图9.3中找出横断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答案: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2、在图9.3中圈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并总结青藏高原的地形和地势特点。答案: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3、在图8.16中找出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青海湖、纳木错,并总结此地的水文特征。答案: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4、找出此地的气候气候类型,并说出青藏高原的气候主要特征。答案:气候类型为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较少。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5.读教材P86阅读材料,说说青藏地区的主要民族和人们的传统服饰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案:主要民族是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袍适应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教师点拨)青藏地区气温低的成因青藏高原气温低,是地势高造成的,不是由于太阳辐射弱造成的。相反,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白天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拉萨因晴天多,被称为“日光城”。由于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所以青藏高原的太阳能丰富。【合作探究】(探究活动)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讨论交流)模拟一次雪域高原之旅:在暑假,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旅行。

1.结合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在从西宁到拉萨旅行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并说出理由。2.读教材图9.9及文字说明,根据牦牛的体质特征,推测牦牛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方式。(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教师点拨)1.准备的物品及理由:防晒霜、太阳镜(太阳辐射强)、氧气袋(空气稀薄)、保暖衣物和抗高原反应的药物等。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2.牦牛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方式牦牛体型防寒保暖,尤其是皮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加上牦牛抗缺氧能力强,适宜高原缺氧气候。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以及其主要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青藏地区有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实现去青藏旅游的梦想。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希望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能揭开这里更多的奥秘。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课堂实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其中包含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内容。结合本节课的上课效果进行反思:1、课堂环节完整,在设计课堂环节时,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安排学生自学与讨论,课堂互动较多多,注重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开拓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学生回答问题时,遇到困难时,注重引导学生,纠正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3、课堂时长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个别环节完成度不好。4、学生练习时间太少,应注意课堂内容的删减,

评委老师点评1、教态自然大方,课堂环节完整,与学生互动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