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08-2009学年度重庆一中高三年级半期考理科综合测试物理部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米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下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 D.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荷在哪一点的电势能较大,那一点的电势就较高15.如图所示,是某时刻t两列水波的叠加图,波峰、波谷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S1、S2是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质点始终位于波谷处,D质点始终位于波峰处 B.经过半个周期,B质点变为波峰,D质点变为波谷 C.只有D质点振动始终加强 D.图示时刻B、D两质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16.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B.粒子从M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C.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D.粒子从M到N的过程中,动能减少17.单摆的摆球做简谐振动,经过平衡位置时正好遇到空中飘落下的速度可忽略的雨滴,雨滴均匀附着在摆球表面,则摆球在振动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 () A.最大速度不变,振幅不变,周期不变 B.最大速度变小,振幅变小,周期变小 C.最大速度变小,振幅变小,周期不变 D.最大速度变大,振幅变大,周期不变18.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 A.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9.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运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20.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b两点相距4.42m。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b两处质点的持有动图象。从图示可知 () A.此列波的频率不一定是10Hz B.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 C.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m/s D.a点一定比b点距波源近21.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有绝缘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量为-q及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速度最小,最小值为v。已知静止电力常量为k、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及AB间距离为L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B间的距离为 B.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C.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D.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22.(18分)I.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量出垂锤的质量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点之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垂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填字母代号)(2)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选出的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O点为重物开始下落的起点,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①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锤的速度为②如果验证重锤从O下落到C过程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请写出此过程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验证等式:③根据打出的纸带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II.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E.用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像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像中的横线轴表示。23.(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角,重力加速度为g。(1)判断小球带何种电荷(2)求电场强度E(3)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经过时间t时小球的速度v24.(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为L=3.0m的长木板B,B的右端紧靠台阶,上表面与台阶平齐。B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C。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A从h=1.0m的高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然后冲上木板B,滑块A在转角处无机械能损失,最终A恰好未能撞上C。设A与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滑块A的起始位置与木板B右端的水平距离s=0.8m,此过程中C与B一直保持相对静止,不计滑块A、C的大小。已知M=3m,g=10m/s2求:(1)滑块A刚冲上木板B时的速度v0。(2)滑块C原来离木板B右端的距离d。25.(20分)MN把空间分隔成左右两部分,M点左侧地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M点右侧地面光滑。MN右侧空间有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长为R=5m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mA=0.04kg,带电量为q=+2×10-4C的小球A,小球A在竖直平面内以v=10m/s的速度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与地面刚好不接触。处于原长的弹簧左端连在墙上,右端与不带电的小球B接触但不连接,B球的质量mB=0.02kg,此时B球刚好位于M点。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B球缓慢推至P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MP之间的距离为L=10cm,推力所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保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学生暴雨考试题及答案
- 前置胎盘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及答案
- 日语试题试卷及答案
- 税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合成氨工艺操作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阜阳市颍泉区选调区内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达州市大竹县城区学校考调教师笔试试题(含答案)
- 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技师培训试题(含答案)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电缆测试技术课件
- 政协大走访活动方案
- 个人养老金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钪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趋势前景研判报告
- udi追溯管理制度
- 新能源产业园区厂房物业管理及绿色能源应用合同
- 读书分享《教师的语言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