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第五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课件_第1页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第五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课件_第2页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第五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课件_第3页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第五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课件_第4页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第五章-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姚辉编著

7/29/20231第五章物权总论第一节物权的性质第二节物权法基本原则第三节物权请求权第四节占有7/29/20232第一节物权的性质一、定义二、物权与债权三、物权法,还是财产法?7/29/20233引例李某诉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娱乐服务合同纠纷案7/29/20234一、定义(一)物学界一般认为,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非人格性,即人体不能为物。

(2)有体性,物原则上必须是有体物。

(3)可支配性或曰被控制性,能为人所支配和控制。

(4)独立性,即在性质上物是可以【问题与思考】“物”的迷思被界定的,具有特定性,能与他物区别而独立存在。【新闻扫描】叫卖月球土地事件7/29/20235一、定义(二)物权大概有多少物权法著述,就会有多少关于物权的定义。仔细分析已有的有关物权的“不同”定义,可以发现并抽象出其中共有的质的规定性因素,无非四类:第一类定义的内容为“支配”;第二类定义的内容为“支配”与“享受利益”;第三类定义的内容为“支配”与“排他”;第四类定义的内容为“支配”、“享受利益”与“排他”。7/29/20236二、物权与债权凡采德国民法体系者,其特征之一就是以物权和债权的严格区分为基础性构成要素;基本方针则是明确分清物权与债权的概念。而物权与债权的特征(或特性)比较,更是理论上分清二者的主要方法。7/29/20237【快速浏览】物权与债权的区别1物权是绝对权和对世权,而债权是对人权2物权是支配权,而债权是请求权3物权是独占性的和排他性的权利,而债权不具有排他性4物权是优先权,债权是平等性的权利5物权包括追及权,债权只能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6物权是公开化的权利,而债权具有非公开性7物权的设立采法定主义,而债权的设立采合同自由原则8在保护方法上的区别

【问题与思考】分时度假酒店式产权:债权?物权?7/29/20238三、物权法,还是财产法?和物权一样,物权法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在中国的物权法立法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称谓之争。7/29/20239第二节物权法基本原则一、平等保护二、物权法定三、公示公信四、权利限制7/29/202310引例流质契约案7/29/202311一、平等保护《物权法》第3条第3款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该条明确规定了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被认为是物权法最基本的原则,是制定《物权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直接反映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是我国物权法具有中国特色的鲜明体现。7/29/202312二、物权法定物权法定原则又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只能依法而设定,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种类,学理上称为“类型强制”(Typenzwang);也不得随意变更物权的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即“类型固定”(Typenfixierung)或曰“内容固定”。《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7/29/202313二、物权法定物权法以法定主义为原则,其理由何在?其一,基于历史原因而需要确认物权法定原则。其二,基于物权的绝对性和直接支配性,确保物权的特性,建立物权体系。其三,基于物权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为求物尽其用的经济效用。其四,便于公示,确保交易安全与便捷。其五,确保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问题与思考】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7/29/202314三、公示公信公示原则,将物权设立、移转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公信,主要适用于不动产的交易。它是指一旦当事人变更物权时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了公示,则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现出来的物权事实上并不存在或有瑕疵,但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认其具有与该物权为真实时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护交易安全。7/29/202315四、权利限制《物权法》第7条明文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此项原则是对物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的限制:物权的取得与行使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不得滥用权利,造成对他人的损害。【问题与思考】“一物一权”原则的取舍7/29/202316第三节物权请求权一、物权的保护二、物权请求权的种类7/29/202317引例教案索赔案7/29/202318一、物权的保护物权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可采用法律上各种方法维护利益、获得救济。一般认为,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有物权性质的保护和债权性质的保护两种:前者指物权请求权制度,后者主要指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7/29/202319一、物权的保护关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争论已久,产生了约略十几种说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物权请求权”是专门针对“物权”的法律救济措施,是“物权”的特殊保护方法。7/29/202320二、物权请求权的种类(一)确认物权(二)返还原物(三)排除妨害(四)消除危险(五)恢复原状(六)损害赔偿7/29/202321【问题与思考】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民法通则》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物权法》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也未作规定。学界对此分歧较大,众说纷纭。《物权法》最终回避了对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作出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和法学理论上,此项课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7/29/202322第四节占有一、从事实到权利二、占有的效力三、占有的保护7/29/202323一、从事实到权利占有是主体对物事实上的控制状态占有究竟为事实抑或权利,是民法学界一个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理论问题。本书编著者主张占有乃是事实上的支配和控制。7/29/202324一、从事实到权利占有本身可以成为物权的一项权能,也是动产物权移转的外在表现。占有与物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1)占有与物权的保护。(2)占有与善意取得。(3)占有与时效取得。(4)占有与先占取得。7/29/202325占有的分类7/29/202326一、从事实到权利除上述分类外,学理上对占有还存在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自己占有和占有辅助、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等多种界定和划分。7/29/202327二、占有的效力(一)权利推定当占有某物并在其上行使相应权利时,就可以通过这种外观推定占有人乃合法享有该项权利。这就是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7/29/202328(二)事实推定(三)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四)占有物的使用、收益(五)占有人的赔偿责任

1善意占有人的责任。

2恶意占有人的责任。7/29/202329三、占有的保护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不是权利,更不是物权。但是占有体现了一定的财产秩序,占有的状态也构成一种社会生活秩序,法律同样须予保护。物权法赋予占有人以自力救济权和基于占有的请求权以制止侵害占有的行为,在上述手段仍未能回复占有时占有人还可以提起占有回复之诉。7/29/202330三、占有的保护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包括占有防御权、占有取回权等。基于占有而发生的请求权则包括:

1占有物返还请求权,

2排除占有妨害和消除危险的请求权,3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7/29/202331在线教务辅导网:

更多课程配套课件资源请访问在线教务辅导网7/29/2023327/29/2023337/29/2023347/29/2023357/29/2023367/29/202337馋死7/29/2023387/29/2023397/29/2023407/29/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