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四讲课件_第1页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四讲课件_第2页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四讲课件_第3页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四讲课件_第4页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四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三讲---------广播电新闻评论的特点(上)

第一节广播新闻评论引论:广播新闻评论与电视新闻评论走过的共同历史:由依附走向独立1、广播及广播评论:广播被人们看作一种娱乐工具,自然理性的、抽象性强的评论在西方,新闻由报纸提供,而且不允许广播在24小时内不能对baozhi提供的新闻进行评论。报纸以压制广播的评论时效性来取得媒介优势。在我国广播事业早期,广播仿佛是报纸的有声,广播评论来自报纸,似鹦鹉学舌后来广播摆脱了报纸的束缚,找到自身的优势。一个反面的例子:希特勒发表演说一个正面的例子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富兰克林·罗斯福任前4年,正碰上全球性经济危机,至1932年冬,美国至少有1300万人失业,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1933年,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银行挤兑,证交所关闭。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8天,是一个周日。罗斯福利用国民无须上班在家的时间,发表免去排场、就像随意交谈的全国广播讲话,就好象在火炉旁边烤火取暖时的家人聊天一样,而国民恰好不上班,也围坐炉边收听,因此叫“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12年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2、电视及电视评论电视早期也被视为娱乐工具由于采摄传输技术处于初期阶段,电视传播处于严重依附地步电影报纸电视评论常常源自报纸的新闻评论电视后来由于采摄传输技术的发展,电视及电视评论才有了强大的自主性第一个议题:广播及广播新闻评论听一段广播。思考:与报纸相比较,广播有什么优势与劣势?课堂互动。一、广播传播的优势广播是以声音传播的。报纸是以文字传播的。与报纸相比较,广播具有如下特点:1、从编码过程来说,广播的声音编码简便,报纸则由声音变成文字、文字再经排版、印刷,才能形成成品2、从传输方式来看,广播的产品由电波传输,形同光速,非报纸以车辆运送、人工投递所能比。3、从解码的难易程度来说,广播的声音可以直接为受众接受,而报纸却要由文字转换为可接受的符码,没有受过教育的受众无法解码。这也导致一个相关联的特点:那就是说,潜在意义上的广播受众面较报纸要广。4、从接收装置的便携性来看,广播可以“随身听”,包括移动的车辆上,报纸虽然便携,依然受到一些局限,比方太晃荡就不利于阅读。5、广播的声音传播还有一种“追身听”的功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接受强制性,而报纸却非得受众主动去看。我曾告诫电视广告主:电视广告在强调影像编码的同时,务必强调声音元素的符号编码变电视广告的收视为收视+收听发挥电视中声音元素的追身听功能电视广播化6、广播的口语传播,容易形成一种类人际传播,受众收听广播,仿佛与亲人、朋友交谈,富有情感,可调动受众的情绪,而报纸的铅字呈现、书面语态毕竟让人觉得隔膜。举例:广播的午夜节目7、广播的时效性强,可以达到同步传播的极限,而报纸做不到。8、广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广播的互动节目与节目互动占了很大的比例举例:《新闻观潮》采访当事人9、从制作成本来说,一般情形下,广播在众多媒介中是最低的。举例:《财经夜读》三、广播的劣势:你认为广播的劣势在哪里?课堂互动广播的传播劣势:1、选择性差,阅读的自由度不够,有播出时间的限制。报纸阅读的自由度却大得多。2、稍纵即逝的一次性传播,不能有更多的思考余地,更不能反复接受。报纸却相反。3、同音词易造成歧义。广播对于同音词要换用别的说法广播要多用双音节的词四、广播表现符号----声音的细分听一段广播。思考:节目中有哪些类型的声音符号?声音符号:一是言语二是音响三是音乐言语1、传播主体的言语: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的言语2、被采访人的言语3、听众与广播电台互动的言语音响1、环境的言语声:这里的言语不作为广播文本的意义依据,只是作为背景声,环境的一部分2、环境的音响:如采访建筑工人,建筑搅拌机的声音构成采访环境的音响音乐1、节目配乐。2、过渡音乐3、采访内容自身的音乐广播语境广播是一种类人际传播,然而依然区别于真实的现实世界非个人化、组织化特点广播以言语、音响、音乐构建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的媒介语境,是一种拟态语境。我们听广播,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尤其是主持人不同于常人的磁性声音构建了一种特别的语境柴静在湖南长沙的广播主持五、广播新闻评论1、广播新闻评论的定义广播电台在新闻广播中按照声音传播规律以言语、音响和音乐来表现内容,阐述自己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新闻体裁。2、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相对报纸来说,恽逸群(1947年山东《大众日报》总编辑)概括了广播风格的三个特点:短、浅、软这三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也可以概括为广播新闻评论的重要特征短:篇幅短,有些台出现“一分钟”的评论节目短而精悍,浓缩精华广播评论的抽象性、说理性与听众专注力的有限力是矛盾的浅:深入浅出,浅显通俗,让人一听就懂语言求“浅”:新闻评论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抽象内容要“浅出”:控制内容的抽象和概括程度,稀释抽象与概括的浓度“软”即是讲究说理艺术一是平视的角度二是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想,捕捉他们关心的问题,及时为他们排难、解惑、释疑三启发引导,不要去灌输四是情感性五是语言的趣味、幽默等六、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与编导要求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写作的同时,还要强调编导呢?广播新闻评论不仅仅是文案写作中文字写作的缘故,而且还要加上诸多的声音表达手段:采访同期声、音乐、音响及其他编导手段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与编导要求:1、广播新闻评论的条理一定要明晰,不能像书面语体那样交叉几条线进行复合叙事。那样听众会糊涂的。如同中国传统说书一样,一条线的叙事脉络“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口语化,不要书面化;短句,不要复句化与欧化将评论的内容说出来,而不是读出来。举例: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领导,有中国、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合作的建造的人类送入太空的第一台磁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这个核心部分是中国研制、体现中国尖端技术发展水平的AMS能精确测量宇宙中带电粒子的动量和电荷。请试改变叙述方式适应广播传播。3、就事说理,不要长篇大论。举例: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