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高一_第1页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高一_第2页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高一_第3页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高一_第4页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2课2、决策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左”倾——实事求是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3、意义:伟大转折新的起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思想:“凡是”—真理经济: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1978安徽、四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原因:2、初步改革:改革:集体生产—分户经营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方式: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平均主义—按劳分配—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意义:农业发展,农村变革;促进城市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体制:措施:意义:

2)城市积极性,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发展,效益提高高度集中——自主经营公有制——多种平均主义——多种3、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积极性—生产力—经济发展前提内容目的实质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探究: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3、目标确立2、提出1、背景4、理论完善5、意义十四大(199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十五大(1997)三、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小结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折决策目标市场经济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A、遵义会议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共产党“八大”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A安徽、四川B安徽、江西

C福建、四川D安徽、广西

DA我来试一把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4.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B1989199720031978

5.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企业民主化管理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探究:“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提示:实质:

影响:继续坚持“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徘徊不前返回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就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

探究:(结合材料)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农村问题严重性:损失远大于城市,提示:农业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返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此时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提示】原因:根本:直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联产承包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今日凤阳县小岗村

1976年产粮0.77亿公斤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改革初期的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改革前的凤阳【探究】从凤阳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启示:改革要持续进行返回今日台州农村合肥新变化新生活60年代初期的金寨路

1978年,合肥建成区面积只有51平方公里不到,而这个数字已停滞了13年,全市建筑物平均层数只有可怜的1.79层,简易平房占全市各类建筑物49%。1977年底,全市道路总长不到106公里2006年,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为224.7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为1554公里今天的金寨路探究:合肥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返回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探究】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