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第四讲酸雨与地理环境课件(共37张PPT)(共37张PPT)
第四讲
酸雨与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
命题思路:酸雨与地理环境
酸雨的发现挪威是最早发现雨质不正常的地方。进入五十年代不久,挪威南部各湖的鱼类开始逐渐减少,降雨的PH值介于4~5之间,类似西红柿汁的酸度。起初有些专家对这种情况的报告持怀疑态度,但后来看到连邻国瑞典的湖泊沼泽的水栖昆虫和鱼类也相继死。高考地理命题思路是以酸雨现象为载体、以酸雨的危害和酸雨的防治为突破口,以酸雨反思人地关系为统领,展现地理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出现,主要形式仍然会以酸雨为背景,以区域地图和文字材料等信息呈现解题要素,用综合思维反思我们目前的人地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地协调!
知识梳理: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知识梳理:酸雨的成因
一般而言,酸雨中NO3-及SO42-为主要的致酸物质,它们是由硫氧化物(SO2)与氮氧化物(NO,NO2)转化而来,酸性物质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排放和人工排放。天然排放主要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闪电、生物分解等。在人工污染排放方面,硫氧化物与使用化石燃料、火力发电厂、燃烧含硫有机物有关,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交通工具排放等因素。
知识梳理:酸雨的形成过程
知识梳理:酸雨的分布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的分布是西北欧、北美和中国。
知识梳理:中国酸雨的分布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在西南、华中和华东沿海地区。
知识梳理:酸雨的类型
通过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比值将酸雨的类型分为三类,如下:
(1)硫酸型或燃煤型:硫酸根/硝酸根>3
(2)混合型:0.5<硫酸根/硝酸根<3
(3)硝酸型或燃油型:硫酸根/硝酸根≤0.5。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西北欧和北美的酸雨主要是硝酸雨。
知识梳理:酸雨的危害
知识梳理: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
2、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
3、使湖泊中鱼虾死亡;
4、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5、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6、饮用酸化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知识梳理:我国南北方酸雨的比较
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
(1)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3)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
(4)南方地区的土壤为呈酸性的红壤,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呈酸性,对大气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
知识梳理:酸雨的国际反应
世界上酸雨最严重的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后,终于都认识到,大气无国界,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共同采取对策,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经过多次协商,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职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欧洲和北美(包括米国和加拿大)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为了实现许诺,多数国家都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制订了减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规。
知识梳理:酸雨的防治措施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知识梳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出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知识梳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
6.生物防治:1993年在印度召开的"无害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预防、阻止和逆转环境恶化,增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保持环境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措施。科学家已发现能脱去黄铁矿中硫的微生物还有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杆菌等。倭国财团法人电力上都研究所最近开发出的利用微生物胶硫的新技术,可除去70%的无机硫,还可减少60%的粉尘。这种技术原理简单,设备价廉,特别适合无力购买昂贵脱硫设备的发展中国家使用。生物技术脱硫符合“源头治理”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因而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治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知识梳理:酸雨与地理环境的知识总结
知识梳理:酸雨与地理环境的知识总结
知识梳理:酸雨与地理环境的知识总结
知识梳理:酸雨与地理环境的知识总结
知识梳理:酸雨与地理环境的知识总结
典例探究:
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都是酸雨多发区。据此完成1~3题。
1.上述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重工业发达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多D.受西风带影响
2.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A.埃及金字塔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D.巴黎埃菲尔铁塔
3.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减少能源的利用
典例探究:
【详解】
第1题,结合选项分析可知,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是降水较多。
第2题,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酸雨影响不明显。
第3题,化石燃料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故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是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
答案提示:1.C2.A3.B
典例探究:
4、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是()
A.赤潮B.酸雨C.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
典例探究:
【详解】
A、赤潮的形成是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与空气污染无关,A符合题意;
B、酸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过多造成的,与空气污染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C不符合题意;
D、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与空气污染有关,D不符合题意。
答案提示:4、A
典例探究:
5、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典例探究:
【详解】
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正确;
B、酸雨可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正确;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错误;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正确。
答案提示:5、C
典例探究:
6、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典例探究:
【详解】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答案提示:6、C
典例探究:
7、下图为2019年我国酸雨年均值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造成我国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
其主要来源于________。
(2)南方酸雨强度明显高于北方,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请你列举三例力所能及的事。
典例探究:
(1)造成我国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其主要来源于________。
【详解】酸雨的产生主要是生产、生活、交通等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答案提示: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矿物燃料燃烧。
典例探究:
(2)南方酸雨强度明显高于北方,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详解】酸雨强度受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浓度和降雨多少两个因素的影响,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多,因此酸雨强度明显高于北方地区。酸雨的危害包括腐蚀文物与建筑、酸化地表水与土壤、农业减产等。
答案提示:降水多;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腐蚀文物与建筑;酸化地表水与土壤;农业减产。
典例探究:
(3)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请你列举三例力所能及的事。
【详解】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所列举事例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造成生态破坏(或延缓生态破坏)、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提示:节约用电用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投放;参与节能减排宣传。
典例探究: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如大气中存在过量的由燃烧产生的SO2和NO2则大气降水的pH值低于5.6以下,称为酸雨。
酸雨属于二次污染物,其环境影响是区域性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形成几大酸雨区,我国西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频率高,单场雨pH值最低曾达3.35(重庆)和3.41(贵阳),并已蔓延到广东、广西等省。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类型,以及该类酸雨的主要成因。
(2)北方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何南方酸雨重于北方。
(3)简要说明酸雨对于环境的影响。
典例探究: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类型,以及该类酸雨的主要成因。
【详解】我国西南地区煤炭资源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SO2再在空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故我国西南地区多硫酸型酸雨。
答案提示:硫酸型酸雨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中含硫,硫经过燃烧形成SO2再在空气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
典例探究:
(2)北方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何南方酸雨重于北方。
【详解】南方酸雨重于北方需要结合酸雨的形成条件来分析。我国北方气候干燥,相比南方降水少。此外,南方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激励与奖励机制
- 2025贵州黔南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端午节餐馆活动方案
- 美容院家居沙龙活动方案
- 眼镜店年末促销活动方案
- 线上粉丝团活动策划方案
- 练字兴趣活动方案
- 美育特色课堂活动方案
- 美文阅读活动方案
- 电厂点火活动方案
-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含答案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华优传统文化(慕课版)教案
- 2025年广东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肝硬化患者健康宣教知识
- 经济效益证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