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_第1页
第二十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_第2页
第二十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_第3页
第二十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_第4页
第二十章 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秀芳(四川大学护理学院)第二十章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CaringforChildren

withCancer/Tumor目录1234急性白血病淋巴瘤

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识记陈述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描述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列举常用的化疗药物及其毒副作用列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列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辅助检查学习目标理解概括白血病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解释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解释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比较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阐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学习目标运用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儿,提出急性白血病患儿常见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淋巴瘤患儿的护理问题阐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和肾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措施学习目标核心名词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LeukemiaLymphomaHodgkin’sdiseaseNon-Hodgkin’slymphomaNephroblastomaNeuroblastoma一、急性白血病(leukemia)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是造血组织中某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前期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儿童以急性白血病多见。

概述尚不完全清楚,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因素:RNA逆转录病毒的癌基因截断宿主癌基因或使其畸变,激发了其癌变潜力。

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放射、核辐射激活隐藏体内的白血病病毒。化学因素:苯及其衍生物、重金属、氯霉素、保泰松和细胞毒药物。遗传或体质因素:家族性多发肿瘤、患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一、急性白血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ALL和ANLL或AML两大类分型:MICM综合分型ALL:L1、L2、L3ANLL或AML:M1~M7T细胞系、B细胞系、伴髓系标志的染色体数量和核型的改变特异性基因、融合基因临床分型:高危型、中危型、标危型一、急性白血病

分类与分型多起病急,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以发热和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热:热型不定,不伴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贫血:进行性加重。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症状和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绿色瘤、皮肤、睾丸、心脏等。一、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血常规

RBC、Hb降低,血小板减少,WBC可高可低、以增高者多见,以原始和幼稚细胞为主。骨髓象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是确立诊断和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其他检查

-肝肾功能、胸部X线、组织化学染色。一、急性白血病

辅助检查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诊断、早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争取尽快完全缓解化疗药要坚持联合(3~5种)、足量、间歇、交替及长期的原则早期预防髓外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重视支持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急性白血病

治疗要点化疗

按次序、分阶段进行诱导缓解巩固治疗预防髓外白血病维持和加强治疗总疗程2.5~3.5年一、急性白血病

治疗要点药物主要作用给药途径剂量和用法*毒性作用泼尼松(Pred)溶解淋巴细胞

口服40~60mg/(m2•d),分3次高血压,Cushing’s综合征,骨质疏松,易感染6-巯嘌呤(6-MP)抗嘌呤合成,使DNA和RNA合成受抑制

口服每次50~90mg/m2,每日1次骨髓抑制,肝损害6-硫鸟嘌呤(6-TG)同6-MP

口服每次75mg/m2,每日1次同6-MP环磷酰胺(CTX)抑制DNA合成,使细胞停止在分裂期,阻止进入S期

口服静滴2~3mg/(kg•d),每日1次200~400mg/m2,每周1次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损害,口腔溃疡甲氨蝶呤(MTX)抗叶酸代谢,阻止四氢叶酸生成,抑制DNA合成肌注或静滴鞘内注射(鞘注)每次15~20mg/m2,每周1~2次,鞘注剂量依年龄而定骨髓抑制,肝损害,口腔、胃肠道溃疡,恶心、呕吐阿糖胞苷(Ara-c)抗嘧啶代谢,抑制DNA合成

静滴肌注鞘注100~200mg/(m2•d),分2次;每次30mg/m2,隔日1次或每周1次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

儿童白血病常用化疗药一、急性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常用化疗药柔红霉素(DNR)抑制DNA和RNA合成

静滴每次30~40mg/m2,每日1次,共2~4次骨髓抑制,心肌损害,胃肠反应,局部刺激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抑制DNA合成

静滴每次10mg/m2,每日1次,共2天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肝损害,胃肠反应阿霉素(ADM)抑制DNA和RNA合成

静注每次40mg/m2,每日1次,共3天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脱发,胃肠反应门冬酰胺酶(ASP)溶解淋巴细胞,分解门冬酰胺

静滴0.6万~1万IU/(m2•d),隔日1次,共6~10次肝损害,过敏反应,胰腺炎,氮质血症,糖尿,低血浆蛋白长春新碱(VCR)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静注每次1.5~2mg/m2,每周1次周围神经炎,脱发三尖杉酯碱(H)抑制蛋白质合成,水解门冬酰胺

静滴每次4~6mg/m2,每日1次,共5~7天骨髓抑制,心脏损害,胃肠反应依托泊苷/足叶乙甙(VP16)抑制DNA和RNA合成

静滴每次100~150mg/m2,每日1次,共2~3天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胃肠反应替尼泊苷(VM26)破坏DNA

静滴同VP16同VP16一、急性白血病健康史

-过去史、理化因素接触史、家族史等。身体状况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心理社会状况

-心理状态、应急能力、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护理的要求、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等。一、急性白血病

护理评估体温过高

与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坏死和/或感染有关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疾病过程中消耗增加,抗肿瘤治疗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摄入不足有关一、急性白血病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疼痛

与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恐惧

与病轻重,侵入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多,预后不良等有关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预感性悲哀与白血病久治不愈有关

一、急性白血病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维持正常体温

-忌用安乃近和酒精擦浴

卧床休息

加强营养

-鼓励进食,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一、急性白血病

护理措施防治感染保护性隔离注意患儿个人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免疫功能低下者避免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观察感染早期征象,及时处理一、急性白血病

护理措施防治出血必要时输血制品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熟悉各种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特性,了解化疗方案及给药途径观察及处理药物毒性作用操作中护士要注意自我防护及环境保护保护患儿血管一、急性白血病

护理措施减轻疼痛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

一、急性白血病

护理措施

是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可向淋巴结以外的器官扩散,如:肝、脾、骨髓、肺等。发病率约占全部小儿肿瘤的5%,男孩高于女孩,多见于青少年和青年,5岁以下很少发病。二、淋巴瘤(lymphoma)

概念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可能因素:病毒尤其是EB病毒感染与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有密切关系。病毒感染使淋巴组织持续增生,最终使淋巴免疫耗竭而发生肿瘤。促发因素:免疫缺陷、辐射、药物和遗传因素。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病理分型

淋巴细胞占优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

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临床分期分期病变范围Ⅰ仅限于单个淋巴结区或单个淋巴结外器官Ⅱ累及膈肌同侧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或局部淋巴结外器官和膈肌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Ⅲ累及膈肌两侧淋巴结,可能伴有脾受累;或淋巴结外器官、部位受累Ⅳ累及淋巴结外的一个或多个器官或组织,伴或不伴相关的淋巴结肿大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临床表现

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粘连融合成块,质硬无压痛

部位:颈部或锁骨上,其次为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压迫症状非特异症状:低热、盗汗、恶心、食欲下降、疲乏、消瘦

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辅助检查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依据

X线、CT,骨髓检查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升高,单核细胞升高,可有轻至中度贫血血液其他检查

-血沉增快,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

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治疗要点根据年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以联合治疗为主8岁以下尽量少用放疗Ⅰ期或Ⅱ期以放疗为主

Ⅲ期以化疗为主,加用放疗

Ⅳ期以化疗为主,并对巨大瘤块加用放疗二、淋巴瘤霍奇金病(Hodgkindisease,HD)

是免疫系统的恶性实体瘤,细胞来源是恶性、未分化的淋巴细胞。位于急性白血病和脑肿瘤之后,居小儿恶性肿瘤的第3位,约占小儿所有肿瘤的6.3%。

概念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由癌基因病毒引起:免疫缺陷、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使机体识别和破坏癌基因病毒或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环境、遗传因子等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组织学分类淋巴母细胞型、未分化小细胞型和大细胞型免疫学分类

T细胞、B细胞和非T非B细胞表现型

分类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一般表现:发热和体重减轻。各型特点

-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结肿大(颈部和胸部最常见),可出现压迫症状,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未分化小细胞型:以腹部肿块多见,可有腹痛,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髓。

-大细胞型:常见于腹部、纵隔、皮肤、骨骼、软组织等部位,少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辅助检查

淋巴结活检和骨髓穿刺:是确诊的依据放射检查如X线、CT等: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转移的部位

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治疗要点化疗

-根据类型和分期选择方案,从诱导治疗开始,总疗程2年左右。鞘内注射也常采用放疗

-局部淋巴结放疗支持疗法

二、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恐惧与恶性病的诊断及不良预后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二、淋巴瘤淋巴瘤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协助家庭成员接受并认识疾病提供心理支持,保持愉快的心情保证营养摄入防治感染观察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并予以相应处理健康教育

二、淋巴瘤淋巴瘤患儿的护理

三、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

是原发于肾脏的胚胎性恶性混合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约占小儿实体瘤的8%,多发于3岁左右。

概述

病因与病理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WT1和WT2基因突变可能与某些先天畸形有关病理

边界清晰和有包膜,肿瘤剖面呈鱼肉样膨出、灰白色,常有出血及梗死而呈桔黄色或棕色,间有囊腔形成周围组织和器官浸润,可经淋巴和血行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